语文教学如何搭建从语文到生活的桥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取向,就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对生活事物的思考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领略生活的百态与百味。虽然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有着很明显的应试指向,但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之一,哪怕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还是可以看到教师在努力寻找着生活与语文的关系,而语文教学也就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两个要素,很显然这两个要素是指向人文的一面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则是指向工具性的,其通过认知的发展来促进语言的运用,表现出很强的工具性指向的意味),虽然说审美、鉴赏、创造、文化等概念都显得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在一些朴素的概念背后,也隐藏着这两个核心素养要素培育的空间。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堪称“脊梁”,先生的有些文章如匕首投枪,有的则如淙淙细流,有的则兼而有之。其中,《拿来主义》(以下简称“《拿》文”)这篇文章至今对人们的生活依然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以该文的角度来搭建起学生的生活与语文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思路。
   一、《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备受世人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更是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解读先生的作品,并从中领悟作品的本质和内涵尤为重要,而《拿来主义》作为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1]虽然说是不言而喻,但要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文本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必须认识到《拿》文之于当下的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今天带着高中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至少要认识到这样的几点现实意义:
   其一,拿来主义映照着历史中的消极景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鲁迅先生在写《拿》文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抨击当时的民国政府崇洋媚外,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毫无顾惜。坦率地讲,这样的认识在当下的社会中也依然存在,一些青少年在认识国内外的事物的时候,没有批判吸收的意识,更多直觉就是国外优于国内,久而久之则有可能让学生弯曲了脊梁,这显然是需要通过《拿》文来纠偏的。
   其二,拿来主义提醒不要割裂历史。对照当下的社会现实,可以发现高中学生看待事物的一个不足,就是只从当下或眼前又或者是自己的需要出发,很少具有从历史角度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尽管这看起来不属于语文学科要解决的问题,但作为面向学生思想发育的学科,语文教学其实是不能回避这一点的。《拿来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可以给学生带来的历史视角,可以让学生在不割裂历史的前提下更好地形成看待问题的理性视角。
   研究一则文本的现实意义,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文本的现实意义,就意味着文本与现实的联系,意味着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意味着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再从生活回味文本。
   二、在对话中从语文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对话,这个对话发生在课堂之上,但本质上却是来自于师生之间基于文本理解而发生的互动或者是共鸣。如果说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2],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通过对话,来让学生认识到在当前的世界中,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应当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应当如何从《拿》文中获得面对生活的灵感与智慧。
   对话可以理解别人,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反思自己[3],对话的价值也正在于此,笔者在《拿》文中,设计并实施了这样关于课文的一些语句对话(考虑到行文需要,下面不完全呈现教学现场的对话,更多的阐述对话的本质与要义):
   语句之一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为高中学生,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再来理解这句话,通常是不会出现太大的理解困难的,尤其是能够读出作者鲁迅想表达出来的意思的。用有些学生的话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实际上是强调基于自己的需要去‘拿’”。这样的理解自然正确,但要从文本走向生活,笔者以为还需要进一步与学生展开对话。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身处当时,且具有鲁迅先生那样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会对当时的“送来”与“拿来”给出什么样的观点?这是将学生引入文本情境(生活)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作者比较一致。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继续提出一个问题:生活在当下,你认为可以从《拿》文中吸收到什么智慧?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其实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对话的过程。笔者深入到各个小组,倾听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一些发言,并判断学生的观点。通过观察与倾听发现,学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学生说:“拿来主义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因为在我们(是指学生自己)的生活中,也面临着许多东西,有的东西对我们好,有的东西对我们不好,我們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有选择地‘拿’,而不能来什么就接受什么……”这个发言击中了不少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对于游戏这一热门话题,当有学生说出不由自主地就爱上了打游戏且欲罢不能的时候,有学生就认为自己是被“送来”了;有学生说:“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有送来与拿来的区别。比如说那么多的教辅资料或者是练习册,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来进行练习,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去拿”,这种将文本主旨向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延伸,看起来比较朴实,但对于学生生成拿来主义的正确认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学生说:“其实拿来主义是指向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社会的群体的,只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群体有正确的拿来主义的认识,那才能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在传统的基础上吸纳外来文化,从而让自己的文化变得更加优秀……”
   通过这样的对话,也就过渡到另一个语句:“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引发学生的对话是围绕“拿来之后怎么办”进行的,在很多学生看来,拿来的内容不是堆砌,而应当与原有的传统进行融合,这种拿来才是真正的拿来。
   三、文本解读须建立生活意识
   在上面的对话中,学生基于文本的解读,将对文本的理解从文本自身延伸向生活,然后在对生活实例的思考当中,又生成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是有效果的。
   后来笔者不断地思考,其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只要将文本内容、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那学生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往往更加有话说,有思考形成。在学习《拿》文的时候,我们经常强调这篇课文体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光辉[4],这种思想的光辉要变成学生的认识,其实是需要教师动脑筋的。笔者的经验就是,只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的文本的解读,都要帮学生建立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只要学生能够顺利地在生活与文本之间切换,在生活与语文之间切换,那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基于文本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落地。
   参考文献:
   [1]丁严严.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J].文理导航,2016(11):9-10.
   [2]王汴生.《拿来主义》简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2(1):54-55.
   [3]赵宇强.《拿来主义》思辨教学的一种可能性[J].语文学习,2019(1):47-50.
   [4]刘晓红.《拿来主义》课堂讨论实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3(11):39-40.
  高燕子,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王榮生教授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什么”比“教什么”更值得语文教师推敲和琢磨。“是什么”是要实现的目标,“教什么”是为实现目标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那么叙事诗选点教学也要根据其文体特征(文本是什么)来选取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目标。叙事诗的文体特征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故事情节,其中既有“叙”的成分,又有一般“诗”的属性。所以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事”的发展脉络,包括“事”的外在
初中语文教材,从2018年秋季开始,全国使用部编教材。为此,从上到下,对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了培训,力求让执教的老师能深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核心和体系,顺利完成新旧教材的交替,科学安排和实施部编教材的教学。   在日常的交流和参加部编教材培训过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论: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文言文分量增加了,课文总体数量减少了,其它的都是一些微调。似乎与过去的教材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培训归培训,教
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应尝试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适应自主学习的模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大胆开发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建设和探讨尝试。长期以来,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弊病百出,形成重课堂阅读教学方法传授轻课外阅读品质养成的学习模式,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诸多不利。课外阅读不是校园的点缀,而是“课改”赋予语文课程的重要使命。良好的课外阅读平台架构,优秀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
由于高中语文课程中没有完善而深入的写字标准实践机制,制约了高中文字指导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而规范及时的指导的缺乏,也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在写字速度、笔画顺序、执笔姿势等方面均存在较多无意识错误认知。再加上校外环境中经常出现汉字不规范书写情况,进一步破坏了高中生写字规范生态。因此,以汉字美为切入点,对高中生写字指导技巧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美在笔尖流淌——高中生写字现状   现阶段
文言文向来是初中生最不喜欢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对文言文持有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无用论,一种是枯燥论。前者认为文言文不仅看不懂,更没有什么用处,在生活中完全用不上;持有第二种观点的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知识通常感觉乏味、乏趣、乏力,学起来不仅耗时间,还很费力,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学生之所以出现如此心理,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之时未帮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不到文言文学习的快乐,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历来对朦胧诗解读的维度很多,笔者重点选择两个方面,并借助三位知名作家来阐释朦胧诗的艺术技巧和时代主题。   首先,是朦胧诗的灵魂“意象”,朦胧诗既借用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又以改造过的中国传统意象作为诗歌主要语言,并以诗人独特的思想感情的逻辑对诗歌意象进行“蒙太奇”
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与“教读”“自读”组成了阅读教学的三驾马车,确立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也掀起了整本书阅读研究的热潮。整本书阅读对语文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教师对此缺乏清醒认识,因此此类研究多数停留在教师如何实施课内导读的层面,其实质还是着眼于教师“如何教”,没有充分关注学生“读什么”“如何读”“读得怎样”。教学的起点是真正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1]。因此为了全面掌握学
就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写作与阅读是其重点内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素养,使得学生不断累积语文素材,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提供保障。根据以往阅读教学实践来看,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兴趣,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范围,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名著导读教学作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实践方式,以教材为基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深度
语文情意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知识、技能、方法等目标,更多地与思想情感、审美价值、文化精神等挂钩。语文情意教学目标虽然重要,但在教学设计中,其存在表述不清和评价不明的问题。为此,我们拟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来进行语文情意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评价设计,以期有所启示。   一、语文情意教学目标的价值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施行,语文教育教学
《周亚夫军细柳》是王敏芳老师在2018年《“浙派名师”第十六届“名校·名师·名课”初中语文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上执教的优秀课例。精准的定位,精心的设计,精巧的结构,精细的研读,让听课者大为折服,拍手称赞。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教学影响,是因为王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这一类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架构,包括文本解读的思路,教学设计的抓手。一个阶段以来,关于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关系的处理问题,专家们振振有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