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柯达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达要离开我们了。作为一个摄影老人,感觉它就像一个朋友将要远去,而且有可能再也不回来,心中的惆怅油然而生。我想,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凡使用过胶片的人,都难免怅然若失吧。
  
  巨人柯达
  如果作为一个人,柯达无疑曾经是一个巨人。在它活着的132年间,最辉煌时,曾拥有超过14.5万名员工,占据过全球2/3的胶片市场份额。它的利润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而且是美元。1966年,柯达公司的海外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润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行业第二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1/6。至2002年,柯达的全球营业额增至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如果没有柯达,或者说我们将柯达胶卷拍摄的照片从影像库中抽去,我们的图像史,将是怎样的一片荒芜?
  当然,有人会说,没有柯达,我们也会有其他的选择。但对很多人来说,柯达一直是最好的选择。最早只有爱克发可以与柯达叫板,但德国人的严谨,变成了影调的刻板;英国的依尔福很有特点,它的高级灰和“忧郁”的影调,确实迷倒不少人,但这种单一情绪始终缺少了柯达描绘世界的那份客观;后来的富士倒是可以在规模上与柯达叫板,但富士无论是彩色片还是黑白片,都没有达到柯达胶片影调呈现上的那份从容。柯达胶片拍出的东西有种如同高级音响推出的声音,有种轻松的、从容淡定的感觉。更何况柯达的许多壮举,使其他公司无法望其项背。
  如果说地球人在外太空有什么最为激动人的时刻,那就是见证地球这个蔚蓝色星球的升起。如果没有柯达,这一刻也许只是宇航员约翰·格林的个人经验。要说当年还有爱克发、依尔福等,这两家公司的胶卷也是可以拍下那幅壮阔画面的,但显然不是最好的。爱克发的彩色胶卷一直不那么好,依尔福基本不生产彩色胶卷。哪怕是将就着用,这两家公司也未必能生产那套影像转换系统。这套系统在完成拍照后,可以立即扫描胶片,并将影像转换成连续视频信号,发回地球。在当时,据说它是宇宙飞船所装载的最复杂的仪器。而这是柯达制造。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富士吗?那是1966年的事,富士当时造船比较在行,做胶卷还不行。富士要等到上世纪80年代,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趁柯达打盹的那会儿,抄了柯达的后路。
  摄影的发明,与其说是相机的发明,不如说是感光材料的发明。两千年前,中国的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只是他对小孔投在墙上的影像不知如何是好。他无法将那些有趣的影像固定下来,只好眼睁睁看着它们在眼前溜走。直到一百多年前,法国人尼埃普斯才发现可以用沥青将影像固定下来。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其实是发明了影像的固化方法。而柯达的最大贡献是将摄影的繁琐化与贵族化变得简单化与平民化。
  柯达公司创始于1880年,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是个有远见的人,也是个干脆的人。“K”是他最喜欢的字母。他解释说,K表示事物的突出部分和尖端。在为自己的产品命名时,他看中了“KODAK”这个单词被坚定不妥协的辅音字母截断,听起来就像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柯达、咔嚓⋯⋯柯达在很长一段岁月中,几乎是摄影的代名词。
  
  柯达胶片的魅力
  真正使柯达崛起,改变整个影像格局的是1888年柯达盒式相机的诞生。当时随着相机推出的还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柯达的黑白胶片一直是品种最多、品质最好的。记得有一年,我给“荷赛”的评委瑞泽看《戒毒女》,他问我是用什么胶卷拍的,我说是用柯达T-MAX拍的。他问我为什么不用柯达Tri-X,这种胶卷用的银多,影调好,并且用纸给我写下来。我至今还保存着那张纸(是一家冲洗店的信封),但我一直也没用过Tri-X,因为它比T-MAX贵了近一倍。由于生产成本高,买的人少,柯达一直想停掉这一品种,但由于很多专业摄影师抗议,一直停不下来。据说,后来柯达没办法,只好拿出割肉的精神,给那些摄影牛人送上一批。说这是最后一批,用完没了。记得给萨尔加多送了6000卷,为此,柯达还给他买了三个冰箱。
  柯达不光生产的黑白胶卷是摄影师少不了的利器,它生产的彩色胶卷也一直是行业的标杆。1935年,柯达开发出彩色胶片柯达克罗姆。它不仅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片,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彩色胶片,后来制造的负片、反转片,在色彩的呈现上几乎都无法与柯达克罗姆比肩。
  柯达克罗姆胶片共生产了74年,无数幅世界级的经典照片诞生在克罗姆上。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85年6月刊封面上的那幅《阿富汗女孩》,就是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用柯达克罗姆胶片拍摄的。2009年,柯达克罗姆胶卷停产时,把最后一卷交给了麦凯瑞。他在美国纽约、堪萨斯、印度拍完了最后的36张柯达克罗姆胶片。我不知道他按动快门时的想法,留恋?惋惜?总之,作为一个使用该胶卷拍摄过那样经典瞬间的摄影师,那多半是一次伤感之旅。
  柯达克罗姆需要专门冲洗,其流程复杂,据说在亚洲只有日本和香港才能冲洗。柯达克罗姆最后输的不是品质,是便捷性。今天柯达被打败,也是在便捷性上,而这本是柯达起家的法宝。当年它用胶卷取代玻璃干板,推出盒式相机、反转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都是因为遵循了简单易用,品质足够用的原则。
  
  数码转型
  柯达其实是被自己埋葬的。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史蒂文·塞松就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这台数码相机以磁带作为存储介质,拥有1万像素。显然,柯达没太把这个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相机太当回事。因为这台数码相机记录一张黑白照片需要23秒,并且完全没法和柯达胶片拍摄的影像品质相比。更不用说,生产胶片更赚钱。在数字相机出现之前,仅仅买部相机是不够的,就如同人活着就要不断吃饭一样,你也得不断地为这部相机喂胶片。这对厂家来说,就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然而这台“手持式电子照相机”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摄影的物理本质。它使摄影变得异常便捷,并且无人不能。只要一次性装入感光元件,就再也不用给它喂什么了。显然,柯达并不太喜欢这种摄影方式,但日本人却看到了吃掉柯达这个巨人的真正商机。等柯达开始醒悟过来,推倒生产与研究胶卷的五座大楼,全面向数码摄影转型,为时已晚。这时的摄影市场,已被群狼啃得只剩一堆白骨。
  摄影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我们多数时候真的需要消费那么高的影像品质吗?这才是柯达倒下的根本原因。柯达全盛时,满街都是橙黄门脸的冲洗店,仅中国就有数千家。我上世纪70年代看过一本柯达黑白放大纸的样本,像什么象牙白、鸡蛋清、厚纸基、亚光面、半亚光面⋯⋯厚厚的有几十种,比现在的打印纸丰富多了。
  许多人怀念胶片时代,在数码横行的时候,还选择胶片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除了怀旧,最主要的是感觉胶片可以呈现不同的影像味道。不像数码相机,里面装的不是CCD就是CMOS、Foveon X3之类影像感应器,同一类相机拍出的照片基本没什么不同。而对于使用胶片的相机,同一种相机会因为装不同的胶片呈现不同的影像气质,不同的冲洗还会呈现不同的影调。每种胶片都像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也许这是许多摄影师割舍不下胶片的根本原因,能降伏某一种胶片,让其性能发挥到极致,更有成就感。
  胶片固有的缺陷,最终使它败在了数码脚下。比如感光度是固定的,不可以像数码的影像感应器一样任意调整,虽然通过迫冲可调整一些,但效果有限,使用麻烦;数码相机中黑白、彩色不能互换,摄影师有时得带几台相机,装不同的胶片;胶片不能即时显像,传输麻烦,而且易褪色,彩色胶片上的色彩20年就褪得差不多了。哪怕这些不足你都能忍了,但还有一点是我们都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环保。传统影像最大的问题是对环境的污染,冲一卷胶卷得用大量的水,冲一张照片又得花大量的水,而且冲洗的药水是有毒的,有些还是巨毒。制造胶卷相纸还得耗费大量的贵重金属银,生产相纸所用的纸张,都是高级纸,得用木浆生产。
  
  道别胶片
  从环保的角度说,柯达的倒闭是件好事。如果说很多摄影师坚持用胶片创作是出于对艺术表现的坚持,柯达则完全没有去考虑环保问题,至少没有优先考虑。Tri-X、柯达克罗姆胶片的表现再好,如果不赚钱,柯达也会果断地停止生产。从这个角度说,柯达后期是个没什么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与许多摄影人没有意识到坚持使用胶片会危害环境不同,柯达作为一个专业公司,起码是知道胶片、相纸、药水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企业要赚钱是无可厚非的,但一个企业如果只知赚钱,而不注重社会道义,则难免不被时代淘汰。
  听说柯达还会保留赚钱的胶片部门,还有许多摄影人在大量囤积胶片,而我觉得现在是该和柯达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每个摄影人都应该大声疾呼:为了环保,我们还是道别胶片,放弃传统摄影法吧!
  也许一些人会不以为然。我一个人能用多少胶卷和相纸?但所有的人加起来,那是多大一片森林啊。我们不能以艺术的名义,放任自己的爱好,更不能一边拍污染,一边选择污染环境的材料。拍一个垃圾坑,有必要用大画幅吗?再清晰的垃圾还是垃圾,用一个带GPS的数码相机足够了。那些山石、树林、白云、人脸上的毛孔⋯⋯非要用胶片那种颗粒呈现才艺术吗?
  我觉得并不是胶片的颗粒比数码的颗粒更好看,而是偏见在作怪。为什么同样是颗粒,在胶卷上我们津津乐道,在数码照片上则成了无法忍受的噪点?至于很多人说胶卷拍的照片立体感强,那更是错觉,因为无论胶片还是数码呈现的影像,都是平面的,都是靠明暗变化呈现立体感的。胶片拍的东西之所以有立体感强的感觉,是因为反差大。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为了后期调整空间的需要,必须把反差做小些,如果把两者反差调成一样,它们呈现的立体感是不相上下的。
  还有一些人选择胶片是因为胶片有大画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这种选择就未必是可取的。不用说一张胶片多贵了,一张8×10的片子用在杂志上多数时候得缩小。还有很多人用大画幅相机是从品质上考虑的。2009年我在平遥看过一个展览,全是拍的胡杨林,我以为是4×5相机拍的,一问,多数是佳能EOS 5D拍的。我问为什么不用4×5拍摄,那位摄影师说用过,于是指出其中的几张。如果他不指,外人根本分不出来,如果非要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数码呈现的影调更锐。由此可见,很多人迷恋胶片的影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心态在作怪。
  
  再见柯达
  当今的摄影圈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一提数码就好像没文化,一说传统摄影就好像特艺术。一些影赛、传媒也在那里推波助澜。有些作品未必有多高的艺术性,只因是用的比胶卷还要老的古法。特别是一些传媒,在介绍这类作品时常常特有精神,怎么涂、怎么显⋯⋯其实这在过去是普通技术,今天是落后技术。这是有违摄影发展规律的,摄影再怎么说,也是机械复制。其瞬间性、真实性、易传播性是最为重要的,显然新技术的应用是有益与有利的。如果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有那么几个人在那里研究古法,坚持使用胶片,也许很可爱。但是,面对如此脆弱的环境,我们每个摄影人怎能不自觉?如果每个人都觉得扼制环境污染是别人的事,我是摄影家,可以例外,那么我们的环境将永远得不到改善——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一个肆意妄为的理由。
  如果说过去使用胶片是不得已,但在已有替代品的时候,仍抱着旧有的表现方式不放,而且这种方式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有害的,就己经不仅仅是艺术的追求那么简单了。如果只为哗众取宠,或为画廊里多卖两个钱,而不顾对环境的损害,这样的摄影师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这有违道义。
  别再囤积胶片了,是时候了,在道别柯达的时候,我们也道别胶片。每个摄影师应该做到少洗印照片,多用显示器观看;我们的传媒与受众也不应该用欣赏的眼光,而应用质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些用胶片新创作的作品;收藏家更是应该自觉拒绝这类新作品;影展组织者应尽量用电子文件评奖。一个大型影展会有几十万张参评作品,都洗成照片,那得砍多少棵树啊!
  胶卷与数码呈现的那点小差别,其实没那么重要,起码不是本质上的。我宁愿相信,许多人坚持使用传统摄影手法,是没有意识到其对环境的危害。当个人趣味与整个社会发展相悖,特别是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害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艺术家,就应该选择放弃。柯达转型失败了,被逐出局。作为摄影家,如果不与时俱进,也会在道义上背负沉重的十字架。
  柯达的离去,让每一个老摄影人都不好受。在使用胶卷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太多的感情,但该放手时就放手,这是柯达的宿命,也是时代的需要。
  污染环境,多一个人都觉得多。
  再见,胶片。
  再见,柯达。
  
   戒毒女,宋刚明摄。柯达T-MAX胶卷,ISO 100,增感到400使用。
  传统胶卷转换感光度是不容易的,常常得使用增感,就是强迫冲洗提高感光度。这样的结果是暗部层次少,颗粒粗。
   合影,宋刚明摄。乐凯ISO 400胶卷。
  胶卷感光度做到ISO 400,其品质已是可接受的极限。柯达400会好一点,但比ISO 100胶卷迫冲的效果强不了多少。
   当年瑞泽给我推荐使用胶卷的信封和一些我今年拍过一直未冲的胶卷。
  我一直没有用成瑞泽推荐的胶卷,主要是太贵。Tri-X在我住的这地方买要50多元一卷。现在许多玩大画幅的摄影师,拍一张照片比我这还贵。许多人推崇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我只是不知道,既然已经有了可以不用献身的选择,为什么我们还要献身呢?我曾经有很强的传统摄影情结,但我现在发现,拍过的胶卷不冲也没什么,也不觉得摄影艺术因我不用胶卷而退步了。
  
   堂屋,宋刚明摄。富士X-Pro1数码相机,ISO 6400。
  新推出的富士X-Pro1,感光度设置成ISO 6400,其影像品质还胜过传统的ISO 400胶卷。
  
   老人,宋刚明摄。富士X-Pro1数码相机,ISO 400。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与色彩是可以任意更改的,其感光度ISO 400的表现远胜于同感光度的胶片。
  
   池塘,宋刚明摄。徕卡M9相机,ISO 200。
  徕卡M9相机装的就是柯达研制的全画幅CCD,成像无论是色彩还是品质,都不输于柯达的反转片。
  
   黄山。宋刚明摄,柯达ISO 100反转片。
  1986年拍摄的黄山,当年胶片上的天是瓦蓝的,如今基本褪色成了“黑白片”。
其他文献
2012年1月3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吉林省的长春市和吉林市召开,16名新华社记者在白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5摄氏度的极度深寒中度过了11个难忘的日夜。在那里,这些比较缺乏冰雪运动拍摄经验的年轻人,尽情地燃烧自己的激情,爆发自己的小宇宙、放纵自己奔腾的心,只为了追求更美、更妙、更绝的瞬间。  本届冬运会共设5个大项、12个分项、105个小项,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花样滑冰的轻灵;短道
期刊
2月9日至12日,2012年日本国际摄影器材与影像展览会(也被称为CP+2012)在日本横滨的会展中心开幕。作为日本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CIPA)举办的年度大展,CP+汇聚了各家日本影像企业,已成为亚洲影像产业最重要的展会和世界三大摄影器材展会之一。  CP+展会从相机及影像技术产业的中心地日本,向世界发布和传播摄影器材的最新发展信息。它以商业用户和消费者为对象,介绍最新的影像产品和技术,为
期刊
2月10日,本刊记者在采访CP+(日本国际摄影器材与影像展览会)展会期间,获得机会来到日本的尼康总部,和多家中国媒体共同采访了尼康数码相机研发团队,重点打探了尼康新品3630万像素的D800、D800E背后的秘密。这次采访分两次进行,分别采访了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和COOLPIX轻便型数码相机的研发团队,以下是采访内容。  问:D800已经实现了3630万有效像素,但正是因为高像素,所以对镜头的要求也
期刊
外面的人看澳门,看到的一般都是澳门光鲜现代的一面:宏伟的新葡京大厦、古朴的大三巴牌坊而澳门,这座新老景观、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地方,也有着鲜为人注意到的老城区生活。早年在中山发展,后来定居澳门的摄影师陈显耀,用纪实手法拍摄的澳门和澳门老城区,无疑是为沙龙摄影盛行的澳门带来一股新鲜的力量,他镜头中的人物和人物生活都是澳门外的人很少看到的。    聚焦老城区生活  与很多土生土长的澳门摄影人相比,陈显耀的
期刊
作者自述  这组精选的图片故事是关于意大利港口城市卡塔尼亚的,我在这个地方居住30多年了。这些作品是我使用银盐胶片拍摄的,其中大部分胶片都迫冲至高感光度,就连一些正午拍摄的照片也迫冲到ISO 1600的感光度。  黑白照片经过这样处理,黑色颗粒犹如埃特纳火山熔岩制造的城墙,也像是地中海地区居民脸上深深烙印的皱纹。居住在火山脚下的生命,其命运几个世纪来不论好坏,都由这座被当地人称作“高山”的火山的心
期刊
吴少英出生于澳门,1997年开始生活在台湾,2008年生活并工作在北京。结识吴少英,是北京东磊画廊廊主、香港摄影师钟旭东的推荐;而见到吴少英,是在北京西北郊的一个艺术区内,她的工作室就坐落在那里。确切地说,吴少英是个当代艺术家,而非职业摄影师。但她将相机作为工具,记录了她的艺术实践,使之成为具有艺术感的摄影作品。  “抽象水墨”便是吴少英创作的这样一组作品。顾名思义,她以水墨为素材进行创作,赋予作
期刊
一年一度的CP+摄影器材展2月9日至12日在日本横滨如期举行。作为数字影像技术和生产大国的日本,在其本土举办这样大规模的专业展会,着实令世界各地的摄影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关注,加之举办方力求将CP+打造成亚洲最重要、在世界上能与两年一届的PHOTOKINA相媲美的摄影工业和影像文化展会,因此在展会的含金量、新产品发布、媒体报道、参观者来源和数量等各个方面下大力气,做足了文章。  作为世界影像科技行业的
期刊
编者按:倪益瑾长年专注于拍摄祖国各地的美景,尤其钟爱用宽画幅表现舒展、大气的场景。在本年新开设的“风景之美”栏目里, 我们将与读者分享倪益瑾的精彩作品和拍摄心得,从这些风格经典、唯美的作品中感受自然风景的力量。    屈指算来,倪益瑾专门从事风光摄影已有近十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拍照,却苦于没有相机,不得不常常借用同事或朋友的华山牌、海鸥牌相机拍照,”73岁的倪益瑾说,“直到1984年老伴去苏联
期刊
久居都市的我,非常喜欢融入自然的那份平和与宁静。出于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我拿起了相机去记录那美丽生命的瞬间。鸟类作为最惹人爱的精灵,自然成为了我镜头下的最佳模特。每当我亲近自然,都会乐此不疲地去追寻那些鸟儿的身影。拍摄鸟儿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与感动,同时,我也愿意在博客中和大家分享一些拍鸟体会,希望能给各位“鸟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了解你的拍摄对象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鸟类知识,是拍
期刊
数码微单相机,全称为数码微型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最有代表性的是索尼的NEX系列、松下的Lumix GF系列、奥林巴斯的PEN系列、三星的NX系列、尼康的1系列等。这一类相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它们不但具有像单反相机那样的可更换镜头的功能,而且所配的影像感应器通常比轻便型数码相机要大得多,有的型号甚至还能达到单反相机的大小。因此,它们的画质和操控性接近单反相机的水平,但是由于去掉了光学取景器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