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民主体性问题的实现途径作出探析。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人民主体性有其依据和地位,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中人民主体性的实现理路: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主体地位。
【关键词】人民主体性;社会主义法治;实现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首先,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马克思十分重视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他认为人民经济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人民实现主体地位的关键。因此,要在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在市场经济方面的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严格的监控;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动力。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国是一个拥有 9 亿农民的泱泱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第四,全面提高改革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到新的水平。
其次,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在实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的归宿和宗旨,实现人民在政治上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尊重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说到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意志真正体现人民意志,实现人民民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旗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具体来说:第一,坚持和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的体现人民的意志,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形式。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要健全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第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政体、宪政民主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而民主制度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才能使国家意志真正的体现人民意志。
再次,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人民是文化生产的主体,由人民创造出来的一切文化形式,也应有人民共同享有,要重视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因为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文化的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到文化的整个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增强法律法规在文化方面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社会成员永恒的精神文化家园。把广大人民群众集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第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繁荣文化市场。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就能实现,文化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才能更加昂扬向上,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既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制约,又取决于法治体系自身的建设。法治建设能否实现出人民主体性,直接关乎法治进程及其法治国家的最终确立。因此,只有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路径,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为实现人民主体性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李娟(1990-),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8 页.
【关键词】人民主体性;社会主义法治;实现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首先,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马克思十分重视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他认为人民经济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人民实现主体地位的关键。因此,要在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在市场经济方面的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严格的监控;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动力。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国是一个拥有 9 亿农民的泱泱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第四,全面提高改革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到新的水平。
其次,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在实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的归宿和宗旨,实现人民在政治上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尊重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说到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意志真正体现人民意志,实现人民民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旗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具体来说:第一,坚持和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的体现人民的意志,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形式。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要健全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第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政体、宪政民主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而民主制度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才能使国家意志真正的体现人民意志。
再次,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人民是文化生产的主体,由人民创造出来的一切文化形式,也应有人民共同享有,要重视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因为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文化的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到文化的整个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增强法律法规在文化方面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社会成员永恒的精神文化家园。把广大人民群众集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第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繁荣文化市场。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就能实现,文化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才能更加昂扬向上,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既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制约,又取决于法治体系自身的建设。法治建设能否实现出人民主体性,直接关乎法治进程及其法治国家的最终确立。因此,只有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路径,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为实现人民主体性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李娟(1990-),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