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尚德”思想的渗透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其重要原则是少而精。一节课45分钟,不可能达成多个目标,能达成“文”“道”各一个目标,即“一课(一个课时)一得(文道各一得)”,就已是成功。既然只有一个课时的授课时间,那只能丢卒保车。从单元目标出发,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最重要的一个关于“文”的目标,将这个目标和“道”的目标组合,就足够了;当然,将指导背诵作为过程与方法,也不失为上好的设计。“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一、 渗透尚德思想的前提条件
  1.唤醒动机
  诗歌教学作为一项对于人文精神与情趣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任务,往往要在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下进行。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在课堂中的定性相对欠缺,须通过适当的环境引导因素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参与积极性的提升;另一方面,特定的教学环境可为学习活动带来不一样的成效,包括学生在这一环境当中所接受的熏陶。基于上述需求,可得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尚德思想培养的关键前提,应当加以重视。
  2.顺应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意味着如何对这一沟通关系进行优化,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属于课堂的主体,教学工作应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同时意味着传统教学课堂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遭到淘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学关系的主流;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即为一种课堂中的良好人文精神,可有效为尚德思想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打下坚实基础。
  3.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核心的根本体现。因此,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学需要,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增加教学模式中的新颖性与趣味性便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针对诗歌这一板块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与感悟力,只有在教学模式新颖有趣的前提下,才可对学生的想象思维与感悟思维起到有效的激发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尚德思想,首先便应将“情趣”充分渗透于课堂教学当中。基于上述需求,可将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当中,在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可与尚德思想中的“趣”形成重要的呼应意义。
  二、培养学生尚德思想的相关策略
  1.鼓励经典阅读,培养创新意识
  情趣意识不仅来自个人对于事物的感悟能力,同时也来自对于事物美感的剖析过程。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应指导学生对诗歌中的语言描述手法、修辞手法进行分解消化之外,还应深入感悟诗歌中所传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做到“品鉴为主,解释为辅”。要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情趣意识得到综合提升,教师可在课堂内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强化训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可完成诗歌鉴赏任务,又可在此过程中建立起足够的情趣意识。
  例如,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文章进行大致浏览,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以《再别康桥》一文的阅读为例,学生可根据诗歌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等描述自主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景色图,并通过上下文的相互联系,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揣摩。文中除了对康桥美景进行描绘之外,也以留恋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的不舍情感,如文中提到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句,便是对这种思想感情的直观传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应尽量侧重于对情感的感悟,由此对学生的情趣意识进行培养。
  2.拓展阅读范围,师生活泼互动
  要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诗歌鉴赏基础,除了在课堂上的阅读训练之外,课外阅读范围的拓展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构建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进行课外阅读范围选择时,既可由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延伸,也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例如,在进行《夜雨寄北》一文的学习之后,根据文中所传达的失意之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对作者李商隐的背景资料进行相应了解,并通过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来加深对其思想感情的理解。李商隐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著有《乐游原》《锦瑟》等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其构思新奇、缠绵悱恻的文风,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大量作品均具有着重要的阅读价值。教师可通过教材内容作为引入点,指导学生结合李商隐的其他作品与背景资料,细细品读其中蕴含的思想意识与个人理念,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人文精神的构建。如李商隐在《人欲》一诗中,以“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一句表达了对政治的讽刺,学生可将其与教材中的《夜雨寄北》相结合,来对作者的政治观念、政治经历进行揣摩,由此在课外阅读的拓展过程中,完成深入思考、深入探究的人文精神构建。
  3.借助多样方式,展示学生德性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字面及口头上的诗歌解读,难免使学习过程产生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体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适当借助相应的教学工具,赋予教学课堂必要的新颖性与趣味性,以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整体优化。如多媒体作为一种兼容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的多样性现代化工具,便可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应用于诗歌教学工作当中。
  例如,在进行《赤壁》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可根据“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何以“折戟”作为全诗的引入点,并由此着手,将该诗篇的背景故事“赤壁之战”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随后,为使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具有更为具体的印象,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视频、图像资料等,使学生对诗歌的背景故事进行了解,由此加强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同时也使学生对于诗歌有了更为深刻的人文认识,对于学生尚德思想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诗歌写作训练,升华学生修养
  在诗歌学习中,阅读方面的训练属于基础构建阶段,而写作方面的训练属于基础巩固阶段,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人文内涵的丰富性,进行适当的诗歌写作训练便成为一项重要途径。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可将写作题材与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结合,并通过提取关键词等方法让学生以自由发挥的形式写出一篇全新的诗歌。
  例如,在《沁园春·雪》一文中,教师可通过提取“晴日”、“风光”等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诗歌写作。另外,为促进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教师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写作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以投票等形式选出优秀作品,作为范文向所有学生进行展示。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诗歌写作训练,在提高学生诗歌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人文意识的最大化提升,具有着多重教学意义。总而言之,写作能力是诗歌学习成效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也是进行诗歌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尚德思想,以便应对写作这一板块的教学并引起足够重视,使学生的人文内涵能够从根本上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工作中,尚德思想是渗透于各环节、各角落的,教师应当从制订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入手,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充分考虑到“知识和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以及这两个维度的整合,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诗歌中的尚德思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掌握。语文课能够显性把握的是“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要凭借“随风潜入夜”式的渗透。
  另外,目标必须倾向文本的个性。就诗歌教学而言,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各不相同,必须考虑到诗歌独特的文本“个性”。此外,教师还应当紧扣当前教学实际,秉承“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以实现尚德思想的充分渗透与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
其他文献
The optimal velocity model of traffc is extended to take the relative velocity into account. The traffcbehavior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and analytically wit
课文都有其教学的价值。它需要教师用智慧去领悟,去挖掘,去发现。加之课文因判断标准、年级要求、学生心智等因素,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判断、规定其教学价值,因而学术界研究宏观
Energy level statistics of a system consisting of six particles interacting by delta force in a two-j modelcoupled with a deformed core is studied in particle-r
The top-charm associated production with the effects from both B- and L-violating interactions in TeVscale photon-proton collisions is investigated in the frame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这篇文章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娘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決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鞭鞑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从而表达了人民对“镇压之塔”倒掉的无比欢欣的心情。  鲁迅在这篇杂文中,谈到了这样的情况:—是童年时期,他一心希望现实中的雷峰塔倒掉。原因是他从祖母讲
古典诗词以其隽永的内涵,深邃的意境,凝练的语言,流传至今。很多初中生对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意象上,难以深层次地挖掘诗歌的含义,因此无法感知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须要解决的。  一、走进作者,知微见著  走近作者,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会形成诗人自己的诗歌风格,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决定着其诗歌的不同主题。如李白的飘逸豪放,李清照的忧苦与愁思,
一、案例背景 语文阅读贵在引导学生“品真”与“悟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诠释。《向生命鞠躬》是一篇关于“生命”话题的叙事散文,文中蚂蚱这种再平常不过的小动物悲壮逃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把一切能进入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实践,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一、灵活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我们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介,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教师如何研究和处理好教材,利用好教材,让其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教者既要以文
Excitation energies and clcctromagnetic transition strengths in even-even 96-108Mo muclei have been dcscribed systcmatically by using the proton-neutron interac
Based on the [SUSF(6) O(3)]sym SUc(3) quark model, we study transverse transition form factors fromthe nucleon to nucleonic excitation states △(1232), N*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