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感受情感,体会意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美文。之所以说散文是美文,主要因为散文的字字珠玑,形神兼备,意蕴深厚。可谓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找到生命的渴求、灵魂的慰籍。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指出:散文的“形”是散文的外在形式,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技巧、材料和结构等;“神”指散文的主题,蕴含于“形”中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宗旨。教学散文时,可以从语言的品味、情感的感受、意境的体会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感受和认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章就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感受情感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简单论述,以期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对散文的审美和认知。
  一、运用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魅力
  阅读教学,首先应运用阅读的技巧和阅读的方法。阅读技巧和方法,从广义上而言,包括精读、扫读、研读等。简言之,精读就是细读、扫读就是略读,是浏览性质的读;而研读,也就是研究性地读。对于散文的阅读,一般运用精读、研读等方法,二者属于“品读”。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美、飘逸美、蕴蓄美等显著特点,这些美的捕捉和感悟,需要教师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阅读散文,品读散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在导入之后,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朗读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朗读方式,如“接龙读”,随机让学生读、随时让学生停下来,游戏的融入,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也激活了阅读课堂,通过读,也为阅读理解和感悟奠定基础。
  散文的语言美,需要学生用心体会和品味,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以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感悟散文的语言美。如细读文章,找出你认为《济南的冬天》中美的句子和段落,说说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作者怎样体现济南冬天的美等,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细节进行设疑,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美。如课文描绘了冬天的济南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散文的语言美,作者是怎样描绘济南的“山”的?学生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淡雅的远山”等,体会“阳光朗照”“薄雪覆盖”“城外淡雅”等词的优美……品读,不仅品出散文的语言美,也通过语言从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感情,进一步引领学生从语言的品味走向情感的体会,把握作者的情,实现从“形”到“神”的理解和把握。
  二、重视朗读,感受散文的情感流露
  散文是美文,除了語言美之外,散文的美,还体现在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传统的灌输教学,剥夺了学生体会和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者的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有多读、品读,才能读出散文字里行间的韵味和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精妙。如果散文教学中,让学生对一些段落,甚至整篇文章,能熟读成诵,可以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感,也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诗的情韵,需要用心体会,如果只用无声的语言来教学,是散文教学的缺憾。因此,读是实现文我相融、情我相同的境界的有效途径。不同的散文,文章情感的抒发也各有所异,为此,在指导读的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如阅读《济南的冬天》时,带领学生朗读,读出文章蕴涵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音频材料,让学生聆听,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文章的韵味美。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品出文章的情、品出作者的意。如文章的开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这个句子的朗读,应注意语气的平缓,而“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应读出自豪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以及情真意切;对于“请闭上眼睛……”一段,以及“树尖上顶着一朵百花”等,应读出优美的意境中所体现的作者的赞美之情。
  散文的情感表达,是散文教学的又一重心。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从不同风格的散文品读中,学会体会和感悟,熏陶学生的情感,既实现了阅读的教学目标,更突出情感目标的落实,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创设情境,体会散文的意境美
  散文之所以称为美文,是因为散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是用词准确、真情实感流露的写作形式,也兼备意境美。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意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意境美的体会,对于初中生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多训练之外,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再现“真实”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有感同身受之效,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意境美的感受和体会。
  如阅读《济南的冬天》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四季风景图的呈现,进行导读,从画面中,学生感受到春的昂扬向上、夏的热情奔放、秋的收获幸福、冬的满目萧杀,然后,教师笔锋一转,提出问题:济南的冬天,是不是寒风刺骨、满目萧杀?作者的“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呢?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再呈现出济南的冬天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跟着图片,寻觅济南的冬天,感受济南的冬天,再以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对济南的冬天的总体印象吗?这样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意境而推波助澜。
  再如阅读《云南的歌会》时,教师可以播放短片以及介绍云南的风俗、文化等将学生引领到意境中,再读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背影》的教学时,教师呈现父亲送“我”去车站,翻越月台,去买桔子……图片的呈现,也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与作者心灵碰撞。阅读《散步》时,呈现出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情境,以及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之后“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的画面,也为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埋下伏笔。阅读《雪》时,首先提出问题:你见过雪吗?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有什么不同?你心中的雪景是什么样子的?再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教材相关的视频,美丽的雪景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情境创设,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体会散文的意境美,也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散文赏析的有效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散文阅读教学,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策略。但是,散文阅读教学,应从品味语言、感受情感、体会意境等方面着手,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牵动学生的心灵,享受美感。如何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最佳阅读效果,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打造更加精彩的散文阅读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221006)
其他文献
童话故事给了幼儿关于世界的最初印象,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学的发展。“狐狸”这一形象在童話故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意味。慈爱的童话家笔下或正或邪的狐狸形象在孩子白纸般无瑕的心灵上增加了几抹人性的底色。  狐狸多以阴险贪婪出名,这个嘴尖尖尾蓬蓬的动物,时而狡猾多疑,时而多媚可恶。中国古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友”之说;伊索、安徒生等大作家也极尽描摹出狐狸引诱乌鸦丢肉时的油嘴滑舌、被乌龟耍得团团转时的自
期刊
经典文本历经岁月的淘洗,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实施文本解读时,缺乏立体细读意识,削弱了文本载体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文本细读价值点,从而构建立体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面以朱自清的《春》为例,简要阐述经典文本“立体细读”模式构建路径。  一、阅读过程立体化  按照语文阅读教学常态,阅读过程主要包括四大环节,预习、导入、课堂交互和延展等,教师要根
期刊
“一字立骨法”通常指以一个字、词或炼语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以之贯通全文的写作方法,同时它也可以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有力武器。在教学实践的语境中,“一字”的意义更为广泛,可以指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标点,等等。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此方法为切入口,更易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  一、寻“骨”探源,确定焦点  一篇文章“骨”为何,又聚焦在哪个点上,需要教师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元素。《老
期刊
古今中外,凡是好的文章都得讲究流利通畅行文自如。魏文帝曹丕曾经说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斯言尽之矣。然气不可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意思是说,再好的文章,如果不讲究过渡的技巧也无法成为文之至宝。而我认为一篇好文章就如同一座精巧的园林建筑。园林中有许许多多各自独立的亭台楼阁与小的景观,而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如同园林中的桥梁和建筑中的接榫。过渡像桥梁,它连接两
期刊
“思辨性阅读”,是理性的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式阅读(在对话中达成理解、反思与判断),是批判性的阅读(边阅读边评断,边接受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是一种独立的阅读姿态、批判的眼光和思辨的流程,是一种帮助学生精神建构、文化建构及语言建构的建构式阅读。思辨性阅读,需要以文本事实为基础,以因果逻辑的“理解”与“评价”为核心,以人性、情理为参照的阅读思考过程,在事实、逻辑与情理之间寻找契合的可能,在三者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编辑过程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能力,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以往的初中语文教材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不仅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一、将个性化教学思想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要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是最基本的一个
期刊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具体到初中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即是指立足于单元,对同一单元内不同作家所创作的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本进行集中讲解与传授的一种教学理念。相较于单篇文本讲解的形式,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性更强。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了单元整体化教学的方法,使得语文教学效果及其质量获得了质的飞跃。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单元整体化教
期刊
随着《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贯彻落实,环境教育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环保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进行学生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刻意地渗透“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大力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的主人翁态度,并主动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一、深挖语
期刊
在日本北海道地区,生活着一种紫貂。因其极其珍贵,成为当地狩猎者最爱捕捉的对象。有弹洞的貂皮卖不出上等的价钱,狩猎者大多采取活捉的方式捕获紫貂,但紫貂极其机警,狩猎者很难捕捉到它。  后来,狩猎者通过多次蹲守观察,发现紫貂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极其爱惜自己的皮毛,每次觅食完回到巢穴,一定要用舌头将皮毛舔得干干净净后才会进洞。狩猎者发现这一特别之处后,很快想到了捕捉紫貂的办法,他们将麻药与松脂油混合
期刊
乡土,是家乡故土,是地域国土。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追寻它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熟悉的乡土人情,沉淀为一份深入骨髓的热爱,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一、寻源:日暮乡关何处是  荣格说:“乡土情怀是一种与记忆相关的无意识组合,或者说是一种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冲动,是心理活动聚集而成的一组组心理丛。”可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