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瓜类花叶病毒的初步鑑定

来源 :植物病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郊栽种較普遍的瓜类植物中都有花叶病的为害。1956—57年的調查,一般发病率有5—10%,个别田地可达15%以上。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損失也相当重大。为了搞清病原的种类,为病害的防治研究提供資料,进行了病原病毒的分析工作。由于收集的地区不广,所采样本不多,代表性是不够的。现将初步結果报告于下: Nanjing suburbs of the more common melon plants are mosaic disease damage. In the 1956-57 survey, the prevalence was 5-10%, with individual fields up to 15% or more. Each year the resulting loss is also quite significan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ypes of pathogen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the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ic virus. Since the area collected is not extensive, there are not many samples collected and the representation is not enough.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reported below:
其他文献
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 Muls.)利用为除治吹绵介壳虫(Icerya purchasi Mask.)是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在生物防治方面成功的著例之一。我国利用大红瓢虫的历史,根据陈方洁
棉铃虫是棉花的大害虫,对棉花蕾铃危害严重。我们在进行棉铃虫NPV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对病征、毒力和寄主范围,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材料:所用病毒为
近年日本有些学者以为我国先秦没有小麦,到汉朝才从西域传入中国;先秦书中所说的麦,都是大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国在秦以前肯定有小麦,而且先秦书中所说麦,一般是指小麦
一、前言在殺虫藥剂的应用上惰性粉原有二类用途:一是用來稀釋有毒的殺虫粉物,另一是用來防治積谷害虫。远在二十年前德國人(Krieg,Zacher,Zacher及Kunike)就曾应用惰性粉如
建国以来,我省认真执行“改治并举”的治蝗方针,东亚飞蝗的危害已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对飞蝗以外的土蝗注意不够,最近几年,时有猖獗,给农、牧业带来了很大损失。为查清土蝗的
试验搜集了东北中南部龙井、公主岭、安东、凤城、熊岳五地区的稻瘟病株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和12个水稻品种鉴定试验,根据其致病性及培养性状,分成三个生理菌系:菌系1(由熊岳分
1.松毒蛾和松尺蠖在大兴安嶺一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此兩种害虫的幼虫在林中只發現生活于落叶松上。 2.松毒蛾♀蛾翅已退化成三角形的遺跡,身体肥硕,灰白色,不大活动。♂蛾
核型分析是诊断人类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常规方法 ,但是通过细胞遗传学方法对人类种植前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测并不容易。因此分裂间期细胞核的荧光原位杂交 (FISH)就成为首选方法
“滴答”一秒的时间,世界上就有3个人需要输血了。但是目前血液无法制造,也无法替代,只有来自献血者的奉献。因此我们经常会在学校、单位或人流密集区看到有采血车在号召大家
一、为害情况 玉米铁甲虫,属鞘翅目,叶(虫甲)科,铁(虫甲)亚科(Hispi-nae),学名Dactylispa balyi(Gestro),土名命角(译音,懂文Meηzgok,即有角苍蝇之意)。去年发生地区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