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根头发丝般细的光纤上,能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29卷的全部内容从波士顿传到纽约,在每日有成百上千的发明专利问世,在新知识和新科技像溶化岩浆不断猛烈喷溅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机构、学校和全体教师应走向何方呢?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了。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把握住下面三个方面。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其根本思想是基础教育必须培养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公民。柳斌指出:“素质教育包含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及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全面的分析能力,才会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以抓“双基”为己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化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多年来一直被强化,以便学生可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将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而社会所需要的不是只会解答一些化学题目的毕业生,而是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应变能力的人才。在广大农村,需要的是具有化学和生物基础知识的新时代农民。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二、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1.转化思想观念是前提
化学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首先是认识和观念上的變革。教师要摒弃过去的满堂灌、题海战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技巧性高、灵活性好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既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共性,又能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学生也应转变旧观念,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得高分,为了过高考关,而是通过学习,学会用脑,学会思维,掌握多种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经得起社会的选拔。
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切实改变观念,才能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而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确信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如物质的溶解、扩散及物质三态的变化均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另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氧气和氢气可以反应生成水,这是变化的内因,但如果不点燃,永远也得不到水,这是外部条件对物质变化的制约。物质间一定的量变也会引起质的变化。因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或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机物的同系列等。因分子内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金刚石和石墨。通过这些教学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融于教学中,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全面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及创造能力等。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如何归纳出结论。在学生实验中,应注重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要大胆心细。对于做得不成功的实验,要求及时分析原因,改进实验方法,直到成功为止,让学生有一种自我成就感。另外,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方法去解决问题,倡导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有一瓶硫酸不知是浓的还是稀的,怎样去鉴别它?要求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鉴定方案。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可以提出六七种解决办法。又例如,至少需几种试剂可将NaOH、NaCl、H2so4、Na2CO3、Ba(OH)2一一鉴别出来?讨论结果,大多数同学说至少需要一种试剂,只有个别同学说不需要其它试剂可鉴别出来,这时可请个别同学到讲台演示实验,根据现象和结果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化学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作为化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师自身的业务知识、教学能力影响着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师才会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才能知道如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注意到学生的独特性, 才能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学习,而且不仅向书本学,还可向学生学,向其他教师学。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敢想敢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胆地进行教改试验,改变思维方式,多用发散、求异性思维。这些无疑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另外,从小的方面来讲,学生的化学兴趣是从化学教师开始的。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仪表、语言和行为的展现而逐渐形成的。得体的举止,优雅的语言,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获得学生尊重的前提,同时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还有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方式,在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依然保持学者的风度,以及对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等。这些内在的人格与外在行为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广大教师责无旁贷。广大教师应积极行动起来,放眼未来,立足现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败不气馁,要有毅力战胜挫折,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了。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把握住下面三个方面。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其根本思想是基础教育必须培养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公民。柳斌指出:“素质教育包含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及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全面的分析能力,才会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以抓“双基”为己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化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多年来一直被强化,以便学生可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将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而社会所需要的不是只会解答一些化学题目的毕业生,而是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应变能力的人才。在广大农村,需要的是具有化学和生物基础知识的新时代农民。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二、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1.转化思想观念是前提
化学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首先是认识和观念上的變革。教师要摒弃过去的满堂灌、题海战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技巧性高、灵活性好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既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共性,又能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学生也应转变旧观念,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得高分,为了过高考关,而是通过学习,学会用脑,学会思维,掌握多种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经得起社会的选拔。
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切实改变观念,才能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而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确信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如物质的溶解、扩散及物质三态的变化均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另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氧气和氢气可以反应生成水,这是变化的内因,但如果不点燃,永远也得不到水,这是外部条件对物质变化的制约。物质间一定的量变也会引起质的变化。因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或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机物的同系列等。因分子内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金刚石和石墨。通过这些教学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融于教学中,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全面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及创造能力等。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如何归纳出结论。在学生实验中,应注重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要大胆心细。对于做得不成功的实验,要求及时分析原因,改进实验方法,直到成功为止,让学生有一种自我成就感。另外,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方法去解决问题,倡导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有一瓶硫酸不知是浓的还是稀的,怎样去鉴别它?要求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鉴定方案。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可以提出六七种解决办法。又例如,至少需几种试剂可将NaOH、NaCl、H2so4、Na2CO3、Ba(OH)2一一鉴别出来?讨论结果,大多数同学说至少需要一种试剂,只有个别同学说不需要其它试剂可鉴别出来,这时可请个别同学到讲台演示实验,根据现象和结果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化学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作为化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师自身的业务知识、教学能力影响着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师才会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才能知道如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注意到学生的独特性, 才能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学习,而且不仅向书本学,还可向学生学,向其他教师学。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敢想敢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胆地进行教改试验,改变思维方式,多用发散、求异性思维。这些无疑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另外,从小的方面来讲,学生的化学兴趣是从化学教师开始的。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仪表、语言和行为的展现而逐渐形成的。得体的举止,优雅的语言,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获得学生尊重的前提,同时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还有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方式,在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依然保持学者的风度,以及对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等。这些内在的人格与外在行为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广大教师责无旁贷。广大教师应积极行动起来,放眼未来,立足现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败不气馁,要有毅力战胜挫折,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