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路径探讨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未真正“成形”的主要原因是投融资机制建设的缺失。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立“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桥梁,保险机构为保障,农民自筹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民间资本、企业投资和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的行政与市场并行的“双轨”机制实现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十七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2年2月28日,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简称为“倍增计划”)又指出,“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之一即为:培育服务于文化产业的金融市场主体,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推广,建立便捷的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实施文化产业金融人才培养工程,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研究,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平台。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快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多的农村人口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造成我国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农村文化产业滞后于城镇文化产业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我国农村居民物质上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渠道引导农民的文化消费、推动农民共享城乡的文化成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显著成就,但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关注才刚刚开始,农村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非常薄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投融资体系 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命题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的系统研究却很稀少,尤其是对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涉及,只是在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对策中加以提及。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第一,从资金短缺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杨菊认为,文化经费普遍投入不足。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城乡文化发展政策失衡,公共文化财政体制尚未覆盖农村,政府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这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而县乡财政乏力,难以拿出足够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无力承担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任务。金融机构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性远远落后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制约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三方面:农村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意识不强;文化企业对金融风险控制要求不适应;金融业介入文化产业的内在动力不足。该文还提出了构建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一是创新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引入机制;二是健全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农村文化产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农村文化产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五是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机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指出,“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机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金融对现代农业和农村文化产业的帮助,希望国家政策、金融机构、农村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降低农村文化产业准入门槛,为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准备条件。”孙妮、曲长祥认为,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有所改善,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低。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但这些文化设施保留属公益性,存在利用率低,社会效益低的问题;或具商业性,但存在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加之农村文化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队伍老化以及文化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而农村文化产业难于形成产业规模、体系和效益。
  第二,从对策上提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途径。张振华提出,“要有重点地扶持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提供帮助,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支柱产业群。”推进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周云逸在《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一文提出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新举措,他认为,按照国家规划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制为企业的进程中,这种转制阵痛必然使之无暇顾及农村文化产业。在此情形下吸引民资和外资就成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之路。目前,民资和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障碍已经扫除。地方政府吸引民资和外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强化市场配置,实施带动战略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进程。沈键认为,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在走访上海闵行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后认为,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高效设施园艺基地的发展,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开发设施园艺。王连球认为,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赞助、项目支撑” 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努力拓展文化建设投入渠道。   因而,系统地研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以及实施路径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也是在国家建立转型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和谐社会的新方式。
  二、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
  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城市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相比较城市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整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主,局部经营性文化产业突出的特点。基于这个现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的渠道、规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差距都较大。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动力和机制却明显不足,这与其落后的投融资现状不无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融资意识不强
  目前,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非常重视,但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却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严重脱节。虽然政府红头文件大力倡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当地政府和农民对农村文化产业化的认识都不充分,误将公益性文化事业代之经营性文化产业,以为放个电影,建个农家书屋或图书馆,办个农家乐就是农村文化产业了。我们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化的实质是将散布于农村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从而达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农村文化资源丰富,某些资源品级较高,其最大的特色是乡土性和地域性。若大力增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意识,调动广大农民的产业化积极性,那么在有着九亿多农民的农村,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一方面,以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消费群体开展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或遗产,实行走出去战略,以城市居民和城郊居民为消费群体,可以实现农民增收。有了这种开发意识,才能促进外部和内部资金在农村文化产业上的流动。通过外部投资和内部融资,实行农村文化产业由小到大的逐步发展和壮大。即,在创造农村全民投入文化产业的环境下激发投资意识和热情。
  (二)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在信贷方面也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文化企业“轻资产重创意”的特点导致其有形资产抵押品匮乏,拥有的大量无形资产却难以评估,这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明显不匹配。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一些银行还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尝试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金融产品,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对接。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民族风情、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如“宝丰”魔术、耿村故事,凤阳花鼓等等。这些形式的文化资源在开发后,基本处于农民自我筹措资金和政府拨款的初始开发阶段。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多以农民演出队、农家乐、乡村旅游等表现形式为主,规模小、范围小,基本未形成产业链,因而难以像城市的文化产业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另外,即使某些农村文化资源具有品级高、产业化融合度高的优势,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法律、信息、金融体系支撑和保障,风险大,因而也难以获得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投资。
  目前,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已经建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产权交易、投融资、文化企业孵化、信息发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此平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有了极化中心,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今后,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也可搭此便车,促进农村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本的交流和合作。
  (三)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美国是目前世界文化产业大国。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采用多元化混合资助、金融创新和吸引国外投资等策略,鼓励大财团和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以股权融资、夹层融资、优先级债务贷款、发行AAA级债券等方式,获得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资金。在此同时,美国还通过对产权和金融市场改革、法律政策保护以及财政优惠举措,历经40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从而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在较多的向西方国家学习,当然对农村文化产业机制建设也有参考作用。可是,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小,分布广,影响力小,很难沿袭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投融资机制建设上,还只能依靠城市文化产业机制较为完善下逐步向农村引进和发展的渐进式路径。当然,不排除某些地区突变式领先建立的可能。
  (四)投融资人才缺乏
  目前,中国正处在“中等收入陷井”边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时期,抓住广阔的农村文化市场,以金融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市和农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最大的一点在于人才上的差异。人才是竞争和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急需动漫、媒体、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人才,农村文化产业更需经纪、策划创意、开发设计、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人才。农村文化资源的产权界定在资产证券化中的界定、多元化投资组合的确立、投融资利益主体的分配、投融资信息的获取和甄别、融资规模和风险评估等都需要专业人才的介入。农村的地方政府或主体不能仅仅依靠来自城市的或外资代表评估,这种信息不对称、单方面的评估不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化主体的利益保障,使得其在合作中弱化资产评估效用。
  (五)投融资效率不高
  效率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目前,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民众对农村文化产业存在认识不足和歧视,往往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难以实现市场化,投资也只能是“胎死腹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路径   农村文化产业与城镇文化产业有着重大的区别,作为服务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表现为:消费观念的滞后、基础设施的欠缺、产业的低端化与服务业的高端化不相符等矛盾。这些因素加大了建立农村投融资机制的难度。虽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尽然,但投融资机制的建设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弥补这一状况。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当前所有制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综合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行政与市场并行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双轨”机制。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也认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矛盾运动,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布局的发展走向。这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我国文化产业革命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和混合型的具体特征,决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只能采用混合型的产业发展模式,走混合型产业变革道路。2012年出台的《倍增计划》也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全面对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提升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因此,在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的设置上也应该考虑其特殊性。笔者认为,应该建立行政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具体为“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桥梁、保险机构为保障、农民自筹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民间资本、企业投资和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其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央政府制定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法规,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行政手段作为保证。政府将文化企业推向市场后,政府的行政手段主要是:一要为培育文化市场创造条件;二要从方向和道路上来规范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这种行政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和落实各种方针、政策、法规得到实现。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金融体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革。因此,政府的每一项政策和财政投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大道上来,为广大的农村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早日建立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为今后逐步过渡到市场型的投融资体系做好准备。
  (二)各级政府要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兴办文化机构,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扶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政府包办文化的局面已被打破,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文化的新格局。农村民营文化产业越办越多,在农村整个文化结构中占比重逐渐加大,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在这方面,有些地区农村发展相当好。在目前农村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的阶段,农民自筹资金的方式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较为实际和较好的形式,其可以更为直接地为农民创富,能够真正让农民从文化产品中获益。政府要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更多农民利用自己的资金创建文化作坊、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文化走廊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机构,对农民进行财政免税或补贴。鼓励农村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
  (三)地方政府还要大力培养农村文化经纪人,建立具有评估、监督和反馈功能的中介结构,建立地方政府管理、中介机构负责、农民和中介机构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2012年2月文化部出台的《倍增计划》也提出,要培育文化产权鉴定、评估、拍卖、经纪等机构,大力发展演艺经纪、票务销售、会展策划、版权代理、创意设计等文化企业。探索完善文化类无形资产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投融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较城镇居民弱,不了解文化产业,在产业发展上面临各种困难。因此,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指导和规划,建立连接农村文化产品与市场对接的纽带。此外,评估和监督等中介机构要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及时反映给投融资主体,实现投融资的动态监测,这有利于投资主体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效益的评估。
  (四)推动商业银行创新农村文化产业的贷款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产业信贷渠道的顺畅。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小,附加值高,因此其更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然而,由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很难为银行提供担保,传统的贷款方式很难适应农村文化产业,因此急需转变观念,寻找出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担保方式和信贷模式,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目前,很多地方实行的质押担保贷款十分得借鉴。
  (五)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和民间企业加强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对接,变革传统的销售渠道。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是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所以,文化产业成了吸引资本的一个高地,国家投资者、企业投资者、民间投资者、国际投资者都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个投资领域,“文化是个好生意”已成经济人士的共识。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展示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政府抵押、产权质押等措施,加大企业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投资和销售力度,畅通农村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
  (六)推动保险行业在农村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为投融资提供可靠的信用担保和持续发展的动力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投资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投融资的最大困难。虽然目前全面试行农村文化产业的保险业难度很大,但可以选择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进行推广。
  (作者单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大渡口支行)
其他文献
吴江农行开发区支行现有员工26名,平均年龄29周岁,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他们始终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活动为载体,凝聚和激发全体干部员工大力弘扬“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审时度势,凝心聚力,开拓奋进。截至2012年8月末,本外币存款总额达到了81.61亿元,比年初增加22.5亿元,分别占全行的24.42%和52.35%,本外币存款总量、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并始
期刊
自农发行开办咨询顾问业务以来,咨询顾问业务收入一度成为农发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发行严格执行“四公开、七不准”的要求,对各项中间业务的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方式、范围、操作规范进行了完善。本文将重点对现行咨询顾问业务组合服务产品及流程设计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找出更优的组合方案和流程设计。  一、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现状  (一)咨询顾问业务分类  农发行的咨询资顾问业务是指农发行接受客户的委托
期刊
“要确保不出现给农民‘打白条’的现象,做好秋季粮棉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年“两节”前,湖北省荆门市农发行将5.3亿元收购资金投放到各县市支行和收购企业的辅助账户,确保了农民卖粮能及时拿到现款,受到了荆门市委书记王玲的高度赞许。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为全市200万农民纳福,为“中国农谷”建设输血供氧,履行建设新农村银行天职,造富“农业、农村、农民”,该行“两轮驱动”的
期刊
2012年以来,农发行石首支行为牢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一是全面规范农发行形象标识,抓盲点、促统一。4月份以来,针对支行有些标识牌破损、褪色、缺失等情况,支行在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严格按农发行VI系统规范的要求更换了大型室外广告喷绘,重新制作了已经褪色的农发行核心理念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建设新农村的建设”等宣传标识,每个办公室均悬挂了一块文化理念牌匾,更换了楼道理念牌,统一制作了胸牌、职位牌等。
期刊
近年来,临淄农村商业银行将做好新农保代理工作作为巩固资源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密切与政府、人社局等部门联系,整合优势资源、加快电子化建设、完善宣传机制、加强窗口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新型农保代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11月底,该行社保基金专户存款余额达到3.1亿元,每月可为7.6万户参保人员代发养老金495万元,代发国家省市补贴1461万元,为13.24万
期刊
2012年以来,金融领域历经了汇率浮动机制改革、放宽利率浮动区间、资本项目路线图的公布以及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多次下调准备金率等重大事件。有专家称用“微转”与“加速”来形容今年货币政策走向和金融改革进程最为贴切。对于银行业来说,这一年外部经济整体放缓,受大环境影响,业绩放缓、利息净收入放缓、资产质量压力上升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总体上影响大不,截至目前,基本实现了平稳增长。在即将告别2012年之际,本文
期刊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农信联社坚持“立足区域经济、助推三农发展”的服务理念,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农信社特色精品服务,构筑起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  一、夯实服务基础 实施服务“形象工程”  (一)改进服务理念,奠定服务根基。2012年初,淄川农信联社进一步修订完善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并确定2012年为服务质量提升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优质文明服务
期刊
冷水江市是一个中小工业城市,辖内有大小企业1521家,其中小微企业1507家,小微企业占全市企业的86.9%。小微企业素有县城经济“晴雨表”的称呼,今年以来,冷水江市农村信用联社在保证“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以创新服务为主线,以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为目的,倾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根据小微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个性特征,制定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有力助推辖内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银企双赢的效果。到2
期刊
近年来,工行山东枣庄分行始终把“围绕中心工作,引领全行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传播“工于至诚、行以致远”企业文化理念,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先后荣获了“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良好银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现将该行精神文明建设暨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工作整理成文,以供交流。  一、抓龙头,建立推进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领导重视
期刊
在中国农业银行各级机构的大力推动下,经过上下联动、行际沟通、多方协调,农行新加坡分行成功参贷伟创力集团母公司境外银团,同时该集团苏州分公司在农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开立本外币账户,在外汇结算、现金管理等各方面与农行展开了全面合作。  感情维系:三年后的再次牵手,我们一直是朋友  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伟创力集团的工厂及销售渠道遍及全球,近年来中国市场逐渐成为该集团业务发展的重要依托。数据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