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阴影下的校园“同志哥”

来源 :人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园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悄然活跃在自己的圈子之内,尽量不引起别人的关注,他们互帮互助,俨然一个小型社会,然而他们亦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政府工作的缺席更是令他们陷入严重的危险困境。
  确定自己的身份不会暴露后,刘季(化名)才决定讲述自己的经历。他是一位“同志”(即男同性恋者,gay),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杭州某大学学生。
  刘季是2009年下半年确认感染的。这一年,在高校相对集中的杭州市西湖区,当地疾控中心从自愿参加艾滋病病毒检测的195名“同志”中检出11名感染者,其中10名是大学生。而杭州市全年共检出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人,均为“同志”。
  如今,艾滋病已经开始威胁大学校园,“同志”群体首当其冲。根据2009年11月底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近三年,全国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
  “定时炸弹就在身边,但日子还得过。”在杭州高校“同志”社区中颇有名气的志愿者、浙江大学博士生“同志哥”说。
  
  不幸的感染者
  
  大二时,和一个男生闹过别扭之后,刘季觉得“心里很难过”。他因此怀疑自己的性取向。上网一对照,他确认自己是“同志”,“我确实只喜欢男生”。
  通过杭州一家“同志”网站,刘季认识了第一个男友。聊了很久,两人见面了,刘季想见识一下男人怎么跟男人亲热的。由于对方表示之前只有一个男友,身体比较健康,他们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现在看来好可笑”。事后,刘季怕得要死,赶快跑去检测,结果还好,阴性。
  渐渐地,他们减少了来往。这也是至今为止与刘季保持关系最长的一个,其他的都是“419”(for one night,即一夜情)。
  刘季在一夜情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直到碰见一位帅哥。他选择了不戴套,总共两次。这位帅哥现在已不知去向,刘季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要说危险的话,就是这个人了。”
  2009年8月下旬,刘季去疾控中心做检测,初筛结果是艾滋病病毒阳性。接下来,再次抽血检测,确诊。
  刘季先是告诉叔叔,叔叔告诉婶婶,最后父母和妹妹知道了。“我父母知道后一年都没有干活,妈妈就在那里哭。”不过,父母仍不知道刘季是“同志”,以为他是找“小姐”后传染的。
  他现在特别憎恨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却还拼命找“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同志”社区是整个中国“同志”社区的一个缩影。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导致的比例从2007年的12.2%猛增至2009年的32.5%。多年从事同性恋和艾滋病防控研究的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北川说,这个比例今后上升到40%甚至50%都是有可能的,“传播了那么多年,政府工作才做几年?”
  但由于缺乏调查数据。全国到底有多少大学生‘同志’像刘季一样不幸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仍然是一个谜。
  
  官方严重缺席
  
  陈非(化名)是一名25岁的“同志”,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究生。从大四时发生男男性行为开始,他有过七个性伴侣,其中三个为一夜情。
  这三次一夜情中,只有一名30岁的上海男子主动提出使用安全套,其他两位均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尽管深知“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高感染率,陈非和很多“同志”一样“存在侥幸心理。”在第一次性行为之前,他并没有细致了解过如何才是安全的性行为,“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和异性恋者一样,不少“同志”也期待长久的爱情。而现实往往击碎他们的梦想。下学期就要读大四的暖阳(化名)说,他第一次恋爱是网恋,对方没有勇气见面,后来给他介绍了一个军人。两个人山盟海誓。但军人退伍后选择了放弃,不知所踪。
  暖阳有点羡慕异性恋:“异性有婚姻约束,换偶率相对要低。”
  实际上,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已经不再将同性恋笼统地划为“病态”。“同志哥”说。这对同性恋人群的去污名化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他希望,社会能够接纳“同志”,让他们勇敢地走出来,而“同志”也要接受社会主流伦理规范,“不要让外界感觉‘同志’就是始乱终弃”。
  近段时间,大学生群体以及大学生“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引起各方关注,有些人因此给他们贴上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标签。但广州志愿者豆豆说,只要有不安全性行为,任何人都可能感染艾滋病,与性别、身份没有绝对关系,“这种标签化更容易对社会大众形成误导”。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大学生“同志”可能面临更多的歧视和误解。
  结束乡村学校教学的志愿者生活后,已确诊感染艾滋病的唐糖需要一份工作。尽管他可以在层层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遇到含有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入职体检时。却只能选择退让。
  暖阳发牢骚说,疾控部门一些人士只想着拉“同志”来检测,却不做权益保护,“受压迫者不会有责任感,不管对自己还是他人。”
  浙江爱心工作组组长王龙则认为。官方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同志”群体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疾控部门的工作重点仍然放在女性性工作者上面。
  2010年,浙江省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全球基金项目招标中,最初有25万元针对女性性工作者,近3.5万元针对吸毒人群,只有不到17万元针对“同志”。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女性性工作者的项目费用减去5万元,增加给“同志”项目。
  
  校园内外的努力
  
  当年,唐糖从大连回到重庆后,参加了当地的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爱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他逐渐走出阴影。
  唐糖现在的身体状况很好,但他希望为今后治病多攒些钱。他表示:“要把自己健康阳光的形象散播给更多的朋友,作为一个已经走出来的人,去帮助别人走出来,会感到很开心。”
  “同志哥”所在的杭州春工作组,以及浙江爱心工作组,也都与当地疾控部门合作。正在高校开展针对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在内的干预活动,以及协助动员参加艾滋病病毒的自愿检测等志愿工作。
  近年来,与逐渐攀升的大学生“同志”艾滋病感染人数相呼应的是,一批由大学生创建、在大学里开展活动的草根组织陆续成立。
  广州的“朋友公益”就有着不错的口碑。2006年,还在广州某高校读大一的豆豆与身边的朋友共同发起了这个校际组织,其志愿者都是来自高校的学生(包括“同志”和非“同志”),还有两名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除了面向师生开展艾滋病教育、性教育和反歧视教育,朋友公益还在2007年成立“同城社区”——致力于高校学生同性恋生活空间拓展和全面生活质量改善的服务团体。豆豆说:“如果说‘同志’生活质量高低就像一个水桶内的水,艾滋病只是‘同志’群体所面临众多问题中的一块短板。学生‘同志’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都要经历就业、心智成长、情感与恋爱关系、人生规划等复杂问题,光靠解决艾滋病这一块短板是远远不够的。”
  广州某大学的一位“同志”是豆豆的朋友。读大学时,无论豆豆和志愿者们如何鼓励,他都排斥艾滋病病毒检测。到了2010年3月,已在深圳工作的他主动联系社区志愿者。希望帮助联系检测服务,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喜欢的男友,希望为长远的情感关系负责,便打算在同居之前去做检测。
  朋友公益也遇到过不少困难。2009年12月1日,他们想在广州某校的车站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大量精力用于与校方的沟通,该校保卫处一位工作人员甚至说,大学生平时好好读书,最多在校内发发传单。“何必大费周章搞宣传,对大家都麻烦”。
  所幸,豆豆所在的学校。以及当地疾控部门还比较支持。2010年夏天,他大学毕业,留在朋友公益做全职社工。用张北川的话来说:“火炬传递下去了”。
  张北川愿意用“同性爱”来替代“同性恋”的称谓。他说,大学生同性爱这个群体应当得到保护,校方和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更多正面支持和扶助,“保护大学生同性爱这个群体。不仅是保护大学生,不仅是保护同性爱,实际上是保护全社会。”
  7月16日,重庆一位女大学生对张北川进行访谈时,带来了学校里一位“同志”的问题:“如果我们得了艾滋病,到哪儿求助?”女大学生说,这是那位同学认真思考届想出的问题。
  “我想,我们的工作真是与大学生们的需求相差很远。”张北川不无遗憾地说。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男生,他过于乖巧,在过去的24年中,他不曾有过任何疯狂的举动。他一直是那样安静……然而,在这个炎炎夏日,魏晨这个阳光的男孩内心里的躁动再也无法遏制,暗伏的叛逆期如同小宇宙般迸发出来。    墨镜 胸肌 翻开的衣领    安静的人总习惯于层层包裹,以隔离令他羞涩的东西。如果一个明星总是腼腆地冲你微笑,如果他总是露出一副脱不去的学生气质,甚至保守的着装也是一成不变,估计你会嘀咕:这个^在娱乐圈
期刊
“七年之痒”、“选秀将死”,这几乎是今年提及快男、花儿朵朵等歌唱类选秀时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短语。遥想前几年,作为粉丝的你平日肯定会呼天抢地狂拉亲友短信投票,作为观众的你每逢比赛日也免不了被大煽其情大洒狗血,那时选秀是个全民参与的狂欢节,谁不看谁就out了,而到了今年,你多半是漠然路过,很可能决赛都完了还不知道选手有谁。鲁迅曾云,作家的寂寞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入毫无反应”,电视节目也一样,最怕
期刊
向全世界展示全新的“中国形象”,自然是一个天大的好事,不过以50多位华人明星集体亮相共同诠释“中国形象”,却引来不同的声音。其中最大的分歧便是。谁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  “李小龙、成龙,中国人都会功夫。”  “穿长袍子留长胡子的老头儿。”  “和邪恶的龙一伙儿……”  这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上一些外国网友提到中国时的反应。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到中国,
期刊
每一个天涯ID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双窥私的眼睛,再加上门槛低,不需要对专业有太多了解,只要有料可爆,任何人都可以开八。天涯火爆的帖子常以“818”作为开头,这个原本没有实际含义的数字组合,如今已经成为天涯的代表性标志。  天涯有很多热帖,热到全国各大网站和报刊杂志争相转载,这里也潜伏了很多娱记、明星、经纪公司、电视台等媒体,还有很多走火入魔的“粉”和丧心病狂的“黑”。  在这个号称“人际关系的社区”
期刊
爱他,就把他送到剧组,因为那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恨他,也把他送到剧组,因为那里是一个摧残人的地方。  作为演员,一年光景中的大部分时间很可能都要在剧组度过。不少演员是在剧组里把恋爱谈了在杀青与开机间隙把婚结了把娃生了,然后又奔赴剧组。殊不知,小小的剧组却是一个被压缩的社会。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演员们将遭遇来自生理、心理两大领域的问题,吃喝拉撒睡还是最浅层次的,更深的是人际关系的微妙……    吃喝拉
期刊
他被称为“黑客罗宾汉”,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于是,7月26日,9万多份驻阿美军秘密文件的泄密让他足以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物。  在1971年,参与研究越战报告的专家丹尼尔·艾斯伯格将一批“越战最高机密文件”交给《纽约时报》曝光震惊全世界。这一泄密事件最终导致美国停止越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蒙羞辞职。艾斯伯格也因此成了“反战
期刊
日前,原F4成员之一的朱孝天因称内地为“祖国”,引发台湾地区网友炮轰。最近,他又在微博上有感而发,他写着,“小时候在台湾被叫外省人,在新加坡念书时被叫台湾仔,在美国我是Chinese,在内地变成台胞。“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知道我究竟属于哪里。”跟朱孝天一样困惑的台湾偶像,还有多少?    “没有政治,我写的是乡愁”    这场论战缘起8月4日,当日在杭州拍戏的朱孝天在微博上写道,“刚去了趟杭州火
期刊
父母之爱,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当活跃于豆瓣网上的80后们呐喊出“父母皆祸害”,以“反父母小组”的名义,言之凿凿地控诉父母犯下的“罪行”时。惊讶之余,  人们也不得不反思80后与50后这两个群体,三十年的时代断裂中。  他们之间发生的时代对撞。  加入“父母皆祸害”网络讨论小组之前,28岁的方馨已经向父母“宣战”了14年。“战斗”的手段包括:考上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不看新闻联播,不看春晚,不按
期刊
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内容似乎很多,却是套话多,宣传多,这是中国官员留给外界的普遍印象,官场内亦不乏反感者。到了国外,中国官员虽不至这么牛气冲天,但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依然一套官方语言,非字斟句酌不开口。西方记者常常抱怨:“我也愿意报道中国的观点和看法,但电话打到中国的使领馆时,往往没有下文。一般中国官员都不接受采访。”    中国官员金口难开    2003年6月,金边,中国外交部部长李
期刊
有人把他描述成一个优秀的农民企业家,有人称他为一个为中国农民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的思想者,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企业家的良心”,也有媒体称呼他为“中国农民的英雄”。他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而受到全社会的瞩目。无论外界对他如何评价,他却对自己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看似可喜可贺,其实是可悲可叹的人物。”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因为你的丑陋/代表着我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