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浙江衢州常山县五联村的稻田边,三岁的笑笑小心翼翼地将脚丫子踩入田里,湿滑粘腻的触感让她心里发麻,她嘴上一撇,皱着眉头哭了起来。跟在身后的父亲立即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就在这片名为“父亲的水稻田”里,来自浙江省各地的10户家庭正在农田里亲手插下秧苗。不同于以往的农家乐,这次郊游的参与者拥有一个相同身份——这片稻田的“股东”。
今年年初,“父亲的水稻田”项目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该项目发起人周华诚说:“我决定和父亲一起种田,也邀请都市里的人,和我一起下田;我们一起见证,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稻田,到一捧大米的过程。用最朴素的耕种法种出粮食的原初味道。”
从300元到5000元,短短两月,在68名网友参与下,周华诚的项目很快完成20000元集资目标。在被称作“众筹元年”的2014年,众筹正衍生出一条新思路——农业众筹。
“众筹”共圆田园梦
五联村是周华诚的家乡,这是个规模较大的村,当地人祖祖辈辈都靠种植水稻为生。小小的一块田,包含着周全仔、周华诚、周一朵祖孙三代人对于稻田的记忆。
“我小时候一到农忙,全村孩子都在田地里。”周华诚的父亲周全仔说,种田是吃饭技能,父母会手把手教孩子犁田、耙田、插秧、收割。“我读初中时,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但他还是站在田地边,看我做农活,告诉我对错。”在当时看来,农事几乎等同于生活。
到周华诚这一代,种田仍在继续,但情况有了改变。周华诚说,每到暑假也要跟父亲到稻田里干农活,“七月底、八月初的‘双抢’最热,大太阳下汗流浃背地踩着打稻机,太痛苦了。”种田太苦,父亲劝说:“努力念书,走出村子,扔掉锄头棒。”
长大后,周华诚离开村庄,在杭州定居,村中徒留父辈们仍在种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水稻田的规律从来没变过,但稻田留给一代代人的记忆在改变。周全仔拉着孙女周一朵,站在田边说:“你看,稻苗窄一点的是糯米,宽一点的是粳米。”
8岁的周一朵在城市长大,对她而言,稻田里有太多新奇事物,新鲜又好玩。“他们这一代人,关于农事和水稻的一切,更多变成一种知识了。”周华诚说,现在带着女儿来到田里,“是寻找记忆,也是给孩子留下记忆。”
父亲对农田的执着,点燃了周华诚内心深处的“田园梦”。很快,他萌发了众筹农业项目的构思。“我想做什么?我想邀请你,跟我父亲一起来种田。”这是周华诚给众筹项目“父亲的水稻田”所作的简介,筹资目标两万元,目的地就是周华诚老家的三亩地。
互联网的无界思维让“父亲的水稻田”酝酿出了神奇的魅力。在网络传播及口口相传中,全国各地有近百人参与到周华诚的项目中。在项目页面上,周华诚列出了不同的筹资额度和回报——如支持30元,可以分享水稻田中收获的大米1斤,分享水稻和农具的知识,还有一张印有自己名字的明信片;支持300元,可以分享10斤大米,还可以带着孩子亲临这片水稻田,下田劳作,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事乐趣。
项目运作前,周华诚和父亲商讨了水稻田的种植方案,确定了备田、催芽、播种、插秧、大田管理、收割的时间,还拜访了村庄里仅存的两位犁田佬,把犁、耖、耙等农具拍了照片。从今年初上线这一项目,通过网络传播,在短短两个月内,周华诚就完成了两万元筹资。
“筹资的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周华诚也在兑现众筹时许下的诺言。3月份开始准备土地,5月份开始播种。今年6月份,他召集了几十名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水稻田里插秧。
“因为这块水稻田,父亲学会用微信发布水稻的长势,我跟父亲的交流也多起来了。” 周华诚说:“也许明年,我们可以再发动几家人参与到这个项目,让更多的父辈找寻记忆,让更多孩子走进父辈的记忆。”
缩短农产品流通链
“农村一块地,城里大家种!”在众筹概念火遍全球的2014年,仅筹集两万元的“父亲的水稻田”并不起眼,但这个运行之中的小项目却很好地展现了众筹的部分特质:利用团购和预购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这种门槛低、规模小而灵活的形式,可以让一些小型项目迅速获得资金支持。
事实上,周华诚这种“凑份子”式的众筹模式早已不是新鲜事。众筹进入中国后,发展速度迅速。据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发展中国家众筹发展潜力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众筹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美元。商家也纷纷转变思路,在农业领域寻求突破口。
在国内较具影响力的众筹平台上,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一场公益环保的纪录片放映、一款让生活更美好的手机App……五花八门的众筹项目多达上千个,参与者的支持金额也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每天都有人在这里实现梦想。
今年6月,搭乘“众筹”热潮,杭州西溪太美农场发起了“像农场主一样生活”的项目。“参与者出资后,可以获得一定面积土地的耕作权,能享受到当季时令蔬菜送货上门的服务。”该项目负责人方佳说:“发起项目两个月以来,已有几十户家庭完成认购。”
现阶段,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复杂,农产品需由农户在产地的批发市场中卖给批发商,经运输商运到销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再通过零售商、超市、农贸市场等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为此,农户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与消费者实际的购买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多人认为,农业众筹的机会在于去掉一些中间环节,让最优质的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
目前,国内出现大家种、尝鲜众筹等平台,均是为用户直接向农场预购农产品。众筹网合伙人农业总经理李玉民认为,农业众筹采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革新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让消费者参与农耕体验,可追溯农业生态,提前汇集订单,以订单驱动农业,通过互联网、众筹和大数据推动中国订单农业的发展。“农业参与众筹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获得从创意到市场开拓全过程配套服务”。
除了个人发起农业项目,传统农业公司也开始主动寻求革新。李玉民表示,农业众筹存在于农业的各个环节,未来会实现家庭和农场的直接关联,把优质的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同时还包括消费者的生态农业游等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父亲的水稻田”不谋而合。李玉民表示,消费者可以直接监控把关农产品质量,更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绿色生态无公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都可追溯。 风险控制亟待加强
农业是大投资、长周期、高风险的行业,从土地产权和使用权,到种植及田间管理环节,再到仓储和冷链物流环节,产业链繁杂冗长,众筹农业或需经历漫长、艰苦的市场教育阶段。
今年4月,清华在读的研究生陈杰,出于对互联网和农业的双重热爱,毅然创业推出农业众筹平台——“大家种”,本意是让都市人吃上放心健康的蔬果。随着团队深入了解,他们发现所谓生鲜电商并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于是团队改变策略,认定了众筹F2F(Farm to Family,即农场直达家庭)模式。
“其实日本很多年前就诞生了‘野菜俱乐部’的农业模式,让农业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只不过这种模式我们现在用互联网来实现罢了。”陈杰解释说:“现在消费者对生产者缺乏信任感,众筹改善了两者原先冷冰冰的买卖关系,众筹双方相当于股东和创业者,使土地等生产资料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农业浪费,既让城市人有种‘安心做地主’的感觉,又让农业从业者更有本钱做好农业。”
在国内,农业众筹并未被投资者广泛认可。从已有农业众筹平台上线的项目分析,多数农业众筹项目由个人发起,农产品包括西瓜、樱桃、核桃、稻米等,还有农业相关项目。不过,上线的十多个农业项目中,众筹成功(即完成筹资目标)的项目并不多,其中一个目标5000元的香菇项目离众筹结束还有8天时,仍无一人支持。
可以说,农业众筹的难点依然是市民与农场对这一模式的认可和推崇,由于国内并无成熟的CSA(社区支持农业)系统,因此如何引导和组织市民与附近农场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系机制成为重心。
值得一提的是,众筹背后的风险依然不可忽视。众筹能够助人圆梦,可一旦圆梦过程中出现问题,矛盾同样一触即发。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美国有4名大学生曾在某众筹平台提出一个开放社交网络项目,名叫Diaspora。虽然初始筹资目标是1万美元,可是凭借着对于项目出神入化的描述和推销,最后吸引6500人投资,总额达20万美元。
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创业团队陷入到一连串的困扰中。他们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到给资助者制作纪念T恤衫等琐事之中,无暇编写程序;匆忙发布的原始代码,曝出大量安全漏洞。3年后,这一产品最终胎死腹中,资助人也只能频频追问“钱去哪里了”。
由于准入门槛低、渠道广泛,我国众筹的风险逐步显现。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建议,众筹应在行业准入、监管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指导意见,提升其风险防控能力。在众筹发展方面,则应加强平台建设,细分市场,整合产业链相关领域,有效调动资源,以顺利实现预期成果。
就在这片名为“父亲的水稻田”里,来自浙江省各地的10户家庭正在农田里亲手插下秧苗。不同于以往的农家乐,这次郊游的参与者拥有一个相同身份——这片稻田的“股东”。
今年年初,“父亲的水稻田”项目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该项目发起人周华诚说:“我决定和父亲一起种田,也邀请都市里的人,和我一起下田;我们一起见证,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稻田,到一捧大米的过程。用最朴素的耕种法种出粮食的原初味道。”
从300元到5000元,短短两月,在68名网友参与下,周华诚的项目很快完成20000元集资目标。在被称作“众筹元年”的2014年,众筹正衍生出一条新思路——农业众筹。
“众筹”共圆田园梦
五联村是周华诚的家乡,这是个规模较大的村,当地人祖祖辈辈都靠种植水稻为生。小小的一块田,包含着周全仔、周华诚、周一朵祖孙三代人对于稻田的记忆。
“我小时候一到农忙,全村孩子都在田地里。”周华诚的父亲周全仔说,种田是吃饭技能,父母会手把手教孩子犁田、耙田、插秧、收割。“我读初中时,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但他还是站在田地边,看我做农活,告诉我对错。”在当时看来,农事几乎等同于生活。
到周华诚这一代,种田仍在继续,但情况有了改变。周华诚说,每到暑假也要跟父亲到稻田里干农活,“七月底、八月初的‘双抢’最热,大太阳下汗流浃背地踩着打稻机,太痛苦了。”种田太苦,父亲劝说:“努力念书,走出村子,扔掉锄头棒。”
长大后,周华诚离开村庄,在杭州定居,村中徒留父辈们仍在种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水稻田的规律从来没变过,但稻田留给一代代人的记忆在改变。周全仔拉着孙女周一朵,站在田边说:“你看,稻苗窄一点的是糯米,宽一点的是粳米。”
8岁的周一朵在城市长大,对她而言,稻田里有太多新奇事物,新鲜又好玩。“他们这一代人,关于农事和水稻的一切,更多变成一种知识了。”周华诚说,现在带着女儿来到田里,“是寻找记忆,也是给孩子留下记忆。”
父亲对农田的执着,点燃了周华诚内心深处的“田园梦”。很快,他萌发了众筹农业项目的构思。“我想做什么?我想邀请你,跟我父亲一起来种田。”这是周华诚给众筹项目“父亲的水稻田”所作的简介,筹资目标两万元,目的地就是周华诚老家的三亩地。
互联网的无界思维让“父亲的水稻田”酝酿出了神奇的魅力。在网络传播及口口相传中,全国各地有近百人参与到周华诚的项目中。在项目页面上,周华诚列出了不同的筹资额度和回报——如支持30元,可以分享水稻田中收获的大米1斤,分享水稻和农具的知识,还有一张印有自己名字的明信片;支持300元,可以分享10斤大米,还可以带着孩子亲临这片水稻田,下田劳作,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事乐趣。
项目运作前,周华诚和父亲商讨了水稻田的种植方案,确定了备田、催芽、播种、插秧、大田管理、收割的时间,还拜访了村庄里仅存的两位犁田佬,把犁、耖、耙等农具拍了照片。从今年初上线这一项目,通过网络传播,在短短两个月内,周华诚就完成了两万元筹资。
“筹资的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周华诚也在兑现众筹时许下的诺言。3月份开始准备土地,5月份开始播种。今年6月份,他召集了几十名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水稻田里插秧。
“因为这块水稻田,父亲学会用微信发布水稻的长势,我跟父亲的交流也多起来了。” 周华诚说:“也许明年,我们可以再发动几家人参与到这个项目,让更多的父辈找寻记忆,让更多孩子走进父辈的记忆。”
缩短农产品流通链
“农村一块地,城里大家种!”在众筹概念火遍全球的2014年,仅筹集两万元的“父亲的水稻田”并不起眼,但这个运行之中的小项目却很好地展现了众筹的部分特质:利用团购和预购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这种门槛低、规模小而灵活的形式,可以让一些小型项目迅速获得资金支持。
事实上,周华诚这种“凑份子”式的众筹模式早已不是新鲜事。众筹进入中国后,发展速度迅速。据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发展中国家众筹发展潜力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众筹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美元。商家也纷纷转变思路,在农业领域寻求突破口。
在国内较具影响力的众筹平台上,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一场公益环保的纪录片放映、一款让生活更美好的手机App……五花八门的众筹项目多达上千个,参与者的支持金额也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每天都有人在这里实现梦想。
今年6月,搭乘“众筹”热潮,杭州西溪太美农场发起了“像农场主一样生活”的项目。“参与者出资后,可以获得一定面积土地的耕作权,能享受到当季时令蔬菜送货上门的服务。”该项目负责人方佳说:“发起项目两个月以来,已有几十户家庭完成认购。”
现阶段,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复杂,农产品需由农户在产地的批发市场中卖给批发商,经运输商运到销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再通过零售商、超市、农贸市场等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为此,农户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与消费者实际的购买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多人认为,农业众筹的机会在于去掉一些中间环节,让最优质的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
目前,国内出现大家种、尝鲜众筹等平台,均是为用户直接向农场预购农产品。众筹网合伙人农业总经理李玉民认为,农业众筹采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革新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让消费者参与农耕体验,可追溯农业生态,提前汇集订单,以订单驱动农业,通过互联网、众筹和大数据推动中国订单农业的发展。“农业参与众筹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获得从创意到市场开拓全过程配套服务”。
除了个人发起农业项目,传统农业公司也开始主动寻求革新。李玉民表示,农业众筹存在于农业的各个环节,未来会实现家庭和农场的直接关联,把优质的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同时还包括消费者的生态农业游等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父亲的水稻田”不谋而合。李玉民表示,消费者可以直接监控把关农产品质量,更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绿色生态无公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都可追溯。 风险控制亟待加强
农业是大投资、长周期、高风险的行业,从土地产权和使用权,到种植及田间管理环节,再到仓储和冷链物流环节,产业链繁杂冗长,众筹农业或需经历漫长、艰苦的市场教育阶段。
今年4月,清华在读的研究生陈杰,出于对互联网和农业的双重热爱,毅然创业推出农业众筹平台——“大家种”,本意是让都市人吃上放心健康的蔬果。随着团队深入了解,他们发现所谓生鲜电商并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于是团队改变策略,认定了众筹F2F(Farm to Family,即农场直达家庭)模式。
“其实日本很多年前就诞生了‘野菜俱乐部’的农业模式,让农业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只不过这种模式我们现在用互联网来实现罢了。”陈杰解释说:“现在消费者对生产者缺乏信任感,众筹改善了两者原先冷冰冰的买卖关系,众筹双方相当于股东和创业者,使土地等生产资料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农业浪费,既让城市人有种‘安心做地主’的感觉,又让农业从业者更有本钱做好农业。”
在国内,农业众筹并未被投资者广泛认可。从已有农业众筹平台上线的项目分析,多数农业众筹项目由个人发起,农产品包括西瓜、樱桃、核桃、稻米等,还有农业相关项目。不过,上线的十多个农业项目中,众筹成功(即完成筹资目标)的项目并不多,其中一个目标5000元的香菇项目离众筹结束还有8天时,仍无一人支持。
可以说,农业众筹的难点依然是市民与农场对这一模式的认可和推崇,由于国内并无成熟的CSA(社区支持农业)系统,因此如何引导和组织市民与附近农场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系机制成为重心。
值得一提的是,众筹背后的风险依然不可忽视。众筹能够助人圆梦,可一旦圆梦过程中出现问题,矛盾同样一触即发。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美国有4名大学生曾在某众筹平台提出一个开放社交网络项目,名叫Diaspora。虽然初始筹资目标是1万美元,可是凭借着对于项目出神入化的描述和推销,最后吸引6500人投资,总额达20万美元。
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创业团队陷入到一连串的困扰中。他们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到给资助者制作纪念T恤衫等琐事之中,无暇编写程序;匆忙发布的原始代码,曝出大量安全漏洞。3年后,这一产品最终胎死腹中,资助人也只能频频追问“钱去哪里了”。
由于准入门槛低、渠道广泛,我国众筹的风险逐步显现。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建议,众筹应在行业准入、监管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指导意见,提升其风险防控能力。在众筹发展方面,则应加强平台建设,细分市场,整合产业链相关领域,有效调动资源,以顺利实现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