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弘扬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通济堰民俗文化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通济堰兴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 — 公元519年),坐落于丽水市碧湖平原,是中华大地东部1500多年来始终灌溉受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活着的文物古迹。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其非物质部分,即《通济堰建造技艺》、《莲都(原丽水县)吹打》、《莲都(原丽水县)鼓词》、《处州乱弹》也先后公布为丽水市和浙江省“非遗”保护项目,通济堰民俗文化——双龙庙会于2008被列入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00多年以来文脉相传,通济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担着文化的传承,催生了碧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最终孕育成独具特色的通济堰民俗文化——双龙庙会。双龙庙会的举办起到了团结协作、友谊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载体作用,从而形成了当地的一种人文精神。
  (一) 双龙庙会有1500多年的历史
  雙龙庙会起源于箫梁年间,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在举行,形式规模各异,内容各有侧重,但主题都是围绕纪念修建通济堰的历代先贤,贯彻通济堰堰规和欢庆丰收等。庙会活动范围也从碧湖镇的堰头发展到碧湖的上源、中源、下源,直到整个碧湖平原,既有分散又有集中。开始在通济堰堰首村——堰头村建立龙庙纪念詹南二司马和穆龙王,以后不断增加历代有功的官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通济堰堰规,使修堰和放水更加有序,灌区村民能和谐共处,各村选派代表,成立了通济堰董事会,每年定期十二月商讨保护通济堰大计,组织和领导纪念修堰先贤,开展丰富多彩的碧湖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也建立了固定活动场所。到了清光绪年间,在灌区的中心碧湖镇区建立了司马祠和龙子庙,又在司马祠和龙子庙后隙地建西堰公所,即“报功祠”,用来摆放历朝有功修堰官绅的奉祀牌位。“堰租开支约章”中还规定,“报功祠”每年要举行春秋二祭,即双龙庙会。
  春祭,通常称“三月三”龙子庙会,龙子庙会是旧时碧湖镇最隆重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从龙子侯王出巡到四月十二日归庙,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秋祭,在八月中秋节举行,村民们把历代先贤神化为大仙,故双龙庙会又称大仙庙会。庙会的主题是以颂先贤、庆丰收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这其中每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一种民俗文化形态的展示。
  (二)通济堰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通济堰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是因为灌区辽阔,村庄多,各村都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如行口村的板龙;瓦窑埠、魏村的篾龙;概头村、碧湖下街的布龙;上街村、郎奇村、上赵村的竹马;保定村的打莲香、八仙灯、宫灯、地方戏曲报花名和为龙王历代修堰先贤摆献等;周巷村的荷花灯;魏村的十二灯名采茶灯、狮子灯;下梁村的三江韵鼓词(三江韵即从堰头唱到石牛);上阁、资福村的扮抬阁;九龙村、下叶村的踩高翘;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闹荷(旱)船、腰鼓、秧歌;大港头镇石侯村的“水上秋千”等等。更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如白龙坝的传说、脚纱桥的传说、篱枝渠的传说、穆龙坝的传说、护堰水牛的传说等等。
  (三)通济堰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碧湖旧称西乡,莲都区第一大镇,碧湖平原是瓯江流域最大的冲击平原。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建成,通济堰障松阴溪之水,干、支、毛渠蛛网密布,灌溉整个碧湖平原,通济堰受益村50余个。因此,双龙庙会民俗活动的开展,所有受益村民俗活动组织者都会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参加庙会活动,群众热情高涨,参与率高。每每到了庙会期间,就成了碧湖群众隆重纪念龙王、修堰先贤的圣节和热情参与各项活动的狂欢节。
  由此可见,通济堰双龙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具有独到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碧湖平原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四)通济堰双龙庙会由政府引导、社会举办、群众参与
  目前,围绕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双龙庙会的举办,首先政府部门目光长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措施把此项活动引向深入,打算申报省级非遗,乃至国家级非遗。一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把举办双龙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每年定期举办一次;二是鼓励支持进一步扩展双龙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内容,把双龙庙会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品牌发扬光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由政府出资建立通济堰民俗文化研究会,对通济堰民俗文化进行搜集、整理、掌握详实的资料、建档存档, 为通济堰双龙庙会的举办提供翔实的历史依据和丰富的人文素材。近年来,已多次举办通济堰民俗研究会,以双龙庙会为活动载体,把通济堰历代修堰先贤丰功用图片展览和大型古装剧“处州乱弹”的形式在通济堰流域村巡回展演。从去年以来编印了《千年通济堰》两期,印发了3000余册。2010年10月双龙庙会的举办,参加祭拜的观众达1万余人,270余人参加了踩街和文艺献演,演员都是通济堰灌区土生土长的群众。
  (五)通济堰民俗文化是当前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支撑
  通济堰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由于通济堰流域村落之间自我观念较强,文化交流、人员流动相对较少,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的聚集、繁衍为基础,以独特的聚落形式为特点,以共同生活和文化民俗为形态的村落社会结构。这样的村落环境,人们的行为、价值观都有共同的认知。因此,他们之间要想达到共同的目的,就得团结并和谐相处。1500多年以来,他们利用举办双龙庙会这个载体,给人们创造交流村落之间文化、增进友情的平台,创造团结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双龙庙会的举办,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增进邻村间村民的友谊,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即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来打造,扩大莲都古堰画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进了各行各业、各村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起到了团结协作、友谊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载体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人文精神。
  二、通济堰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增加新功能
  通济堰民俗文化能够一直得以传承,并通过举办双龙庙会这一表现形式表达广大劳动人民对通济堰修堰先贤的崇敬之情,期望社会祥和、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和希冀。举办通济堰双龙庙会,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功能,在活动中具体体现了通济堰流域村人们的精神诉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增加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人文传承功能——寓教于乐
  碧湖是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形式,丰富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参与通济堰双龙庙会活动的传统民间舞蹈舞龙、闹荷船、跑马灯、狮子灯、篾龙、荷花灯、宫灯等民间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通济堰灌区人们的喜爱,双龙庙会的举办,表现了灌区人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因此,举办通济堰双龙庙会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好载体,并且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具体体现出了碧湖平原灌区的人文精神诉求。
  (二)增加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人文传承功能——交流平台
  目前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已向祭拜、纪念、庆丰收、娱乐等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双龙庙会这种古老而传统民间习俗,其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而且还在不断创新,成了一种有多种意义的大型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双龙庙会和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四海宾客、八方朋友,从而带动了莲都古堰画乡文化、旅游和商贸的发展。使通济堰灌区村落的所有拿手民间传统节目汇聚一堂,大显身手,尽情展示各自的亮点。可以说,双龙庙会的举办是一个很好的民俗文化交流平台。
  (三)增加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人文传承功能——文化审美认同
  民俗文化存在于民间,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是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举办双龙庙会这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要让老百姓有充分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并通过对活动的认同和审美享受。因此,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彰显通济堰民俗内容,特别是要对历代修堰先贤的崇拜仪式和弘扬修堰先贤的伟大精神等一系列内容给予重视。尽可能把通济堰民俗的优秀文化形态植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三、 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产业是方向
  通济堰灌区——碧湖平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双龙庙会活动的举办,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做足文化产业文章,努力发展一个具有古堰文化特色的文化產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大氛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一)深入挖掘通济堰文化资源,打造民俗特色文化品牌
  为有效挖掘通济堰文化资源,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双龙庙会文化品牌,要突出通济堰双龙庙会民俗文化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突出打造独具特色的通济堰民俗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对外的影响力。一是进一步整合通济堰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吸引广大群众参与,让民俗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二是做大做强如翻龙泉、处州乱弹、丽水鼓词等特色文化品牌,建立传承基地。进一步挖掘和恢复一些面临失传的传统节目,如水上秋千等,通过双龙庙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和扩大古堰画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充分挖掘通济堰文化产业的资源潜力,开发利用做大做强
  目前通济堰民俗文化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掘和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庙会特色和文化品牌,但这些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要求。因此,一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产业资源,彰显通济堰民俗文化特色。要围绕通济堰文化品牌做足文章。将它们打造成通济堰民俗文化的新亮点展现给游客和当地百姓。二要努力打造通济堰民俗文化“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民俗文化研究机构;一部大戏(大型古装剧穆龙坝);一本故事集(通济堰传说故事);一本民俗文化期刊(千年通济堰);一支稳定的民间特色文艺队伍。三要以通济堰民俗文化为龙头,聚集众多的通济堰民俗文化品牌生产要素,打造通济堰民俗文化品牌。四要挖掘通济堰文化产业资源潜力,逐步形成集文化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带,使古堰画乡和碧湖平原成为文化特色浓郁、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汇聚的旅游圣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文化广播电视中心站)
其他文献
摘要:本次调查对新乡市各县区的残疾人进行了走访,就目前新乡市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器材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现有器材设施的构造、质地等对残疾人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危险性,同时也收集了残疾人在进行运动、使用体育器材设施时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运动器材;建议   我国的残疾人数量十分庞大,2008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
期刊
摘要:网络的兴起和普及,既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系列问题与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创新。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切实把握互联网的规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目前互联网正以其海量的信息、迅捷的速度、自由互动的方式逐渐成为大
期刊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丰德票号全体员工集体吟颂的祖训反复回荡在青海剧场。“勤奋敬业 谨慎诚信”八个制作精美的大字装置在舞台各个场景之中……  九月三日,我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山西人,怀着比其他观众更加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远道而来的山西话剧院在西宁演出的话剧《立秋》。在这部话剧的欣赏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震憾和多方位的启迪,使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得到了精神和灵魂的升
期刊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其中第二项工作就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美术馆、图书
期刊
一、引言  十七世纪初萌生于意大利的bel Canto演唱风格和技术体系主要强调歌唱者的呼吸技术、起音技术、声音的连贯和渐强渐弱、声区的统一等。早期的此种歌唱风格对优美的音质有严格的要求,至于音量则认为音质好了音量自然会来。歌唱者演唱时应关注歌词的思想、情感内涵,深知其节律、音韵上的特点,把作品完整地表达好,让听众得到艺术上的感染和审美上的愉悦。这些要求对于歌唱者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
期刊
广惠寺,原名叫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合关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洲”。据历史材料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喇嘛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当时名为郭莽寺(郭莽:藏语,是“多门”的意思)。属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系统。坐落在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村的北侧,它背靠自东向西连绵起伏的黄伯垭山麓,对面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鹞子沟松林。距离大通县城桥头镇15公里。前身是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
期刊
摘要:2011年9月,由陕西出版集团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何炳武主编《陕西书法史》(上、中、下),是书法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文章着重评价了陕西书法史研究对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贡献,介绍了作者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陕西书法史研究;图书评论;文化   近期,受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委托,历时两年辛勤劳作,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何炳武研究员主编,王永莉博士、李巍副研究员参与撰写的《陕
期刊
“清不清时天地昏,滚滚风尘神州愤;山东烟熄走铁板,河源薪燃现龙身。丹噶谋举黄表会,乔寿山敢当首领;虽然头悬城墙门,曾喊日月分半轮。”这首诗是丹噶尔黄表会和元山尔反清斗争始末的真实反映。  清光绪末年,丹噶尔(湟源县)以地处海藏咽喉,与蒙藏地区的贸易往来,日见繁荣,城垣商店林立,生意鼎盛,英、美、土、俄等国商人,也不远千里迢迢,前来湟源开设洋行,与当地豪绅富商,串通一气,掠夺少数民族,盘剥当地商民,
期刊
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的新编现代京剧《血沃芳草》(姜朝皋编剧,杨海东导演,朱绍玉、李晟作曲与音乐设计),2011年8月在青海人民剧院首演。剧情跌宕起伏,故事生动感人,既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内涵,又具有诗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舞台上展现了为中华民族的光明而奋勇献身的红军女战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倾听着她们血写的诗章。  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血沃芳草》观后的感想。  一、一个感天动地的
期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新世纪的先进文化吹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也不应该遗忘广阔的农村。面对迅猛增长的文化信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选择最优秀的资源,将其传递到基层群众手中已成为县级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党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宁夏青铜峡市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延伸服务、深化服务,提高社会效益”这一主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完善服务方式,逐步提升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