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由一心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他是和尚,有人说他是道长,他说自己是“终南心一”,所谓“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高僧大德,多聚于此。他热爱“终南文化”,为弘扬“终南文化”不遗余力。他现任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近年来组织策划终南山佛子夏令营、终南山访道供僧、终南禅修、终南禅茶会、终南写经等佛教文化系列活动,同时心一也是一位年轻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恬静、安然、舒缓,能从中看出他内心的纯净、内敛、安详,乃至悲悯。
  采访地点见到心一,印象最深的是他笑起来如同寺庙里的弥勒佛。一直在构思如何采访这位常人难以理解的修道者,年纪轻轻,住在寺庙,不出家也不成家,而是以此为职业的佛教居士,人称“心一居士”。
  大概是看出我的紧张与拘泥,心一笑着说“不必拘泥,我们都是‘心’字辈的”。(他知道我的笔名叫“馨荷”)。谦和的微笑和睿智的表达,更让我对心一老师多了一份敬重,他有诗有茶又有禅的生活也为我们诠释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从书法到佛法
  记者:在外界看来,您很特别,常年居住在寺庙里修行却不是出家人,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终南文化”,可以为我们解释一下这里的因缘吗?
   心一:我在终南山遇到净业寺的本如法师,他见我喜欢书法,而且非常投入,便对我说,你的字写得再好,即使成为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也解决不了你对人生究竟意义的参悟,更不能解决你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问题,古人常讲书法乃文人余事,属于小伎,学佛乃大丈夫事也。做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明白人生意义的人,那才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才是有意义的事情。从此我对佛教、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本如法师送给我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让我参悟到很多,这句话是:“天地本无法,皆由一心生,故,心生而种种法生。”就是由于这个因缘,本如法师成了我的师父,师父为我取法名“心一”,意思为心生一切法。
  记者:佛法对您的书法有何影响?
  心一:经过一段时间对佛法的体悟,当再次提笔书写时,少了一些矫揉造作,多了一份从容淡定。从此提笔写字时,不再斤斤计较笔与纸、墨与水、干与湿等等,一任自然,随笔随纸,有时还左手逆书,书后挂于壁间细细品味,也不乏有佳趣天成的作品。突然感到,从前书写,都是有心而为,更有求佳之心,现在悟到只有随意随心,彻底放下书写的观念,任意挥洒,空掉一切束缚,才能与天地造化相和,才是真心的写照。
  书法书的是心,佛法悟的更是心,心,才是根本。 如今写字,不为参展,不为获利,不为人誉,不为趋流,但求写真,略记心迹,不为书而书。
  
  书为心画制心一处
  记者:您提出传统书法的书写过程可以达到“制心一处”的专注境界,您也多组织 “写经共修”,可以谈谈您的感悟吗?
  心一:“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中国书法不但是汉字的书写方法,更是书写者“心的状态”当下的写照,是表达交流心灵活动的一个媒介。《弟子规》里也讲“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通过书写的过程可以达到抒发书者的思想感情,更可以通过书写的过程以及书写的环境达到“制心”的目的。中国书法的书写过程能使人注意力集中精神专注,从而达到身心的愉悦与平静。所谓“一管在握,万念俱消”,就是写字可以制心的境界。
  通过写经可以做到静心、制心、培养定力、训练耐心、感悟经典。一方面,通过写经可以练习书法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如今是电脑普及的时代,写毛笔字更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另一方面,书写经典,无论是儒释道哪一家的经典,都是在增强记忆和提高领悟能力。第三可以培养我们的恭敬心。印光大师的开示告诉我们“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修行的人一定要做到心诚与恭敬。
  记者:请您为读者分享一下写经受持的具体程序。
  心一:写经前应沐手焚香,最好能沐浴斋戒,以表虔诚恭敬之心,焚香是在传达信念,凝神静气,为写经在作准备。
  第二步,是祈请,其实就是要发一个愿望,在写经前先有一个善念,要不然,写经就成了一个形式了,而不是自己内心主动要趋于经典的受持。
  第三步,磨墨,传统书法中以砚台磨墨,本身就是在静心,平静的磨一池松烟墨汁,不但能增加书写经典的墨色效果,更是在写经前做调柔身心,均匀呼吸的准备,将浮躁的心绪通过磨墨达到静滤。
  第四步,开始写经,以端身正坐不依不斜为要求,将身心凝注笔端,笔笔相连,气贯畅通,无论字写得好坏,都要带着恭敬的心去书写,不惊不惧,无思无想,坦荡平常,一气呵成。
  第五步,回向,回向即是将所写经之功德,回向自他。印光大师关于回向的开示更为形象:“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其灯光明了无减损。若不相燃,其光亦不增大与久,回向时当知此意。”
  书写完成的经文,既可以自己收藏保存,也可以奉赠寺院用于佛像装脏,更可以结缘有情馈赠亲友。
  记者:根据您十余年的修行与参悟,如果想获得身心的安宁,最重要的是什么?
  心一:我认为是活在当下,要达到这个境界“静心”二字最重要。《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如常,知常曰明。”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态,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大学》的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知止”到“能得”,静的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佛家的“常乐我静”“涅槃寂静”更是修行者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可见,静心,是儒释道三家所共同的修养基础,是一个人和谐自他关系的基本修养。
  
  禅茶何必一味
  记者:您组织过终南禅茶会,对于禅茶有着独到的理解,那么禅是什么?禅与茶的修持又是如何结合的?
   心一:禅家认为,禅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它是离开文字语言的,不是用逻辑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离言绝相”的,禅的本体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但是,综观禅宗史,关于禅的典籍,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禅家认为,禅虽然“不立文字”,但是也“不离文字”,如果说,禅是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那么,这些禅宗文字就是指向月亮的那个指头,文字是指头,不是月亮。所以,只能用“以言遣言”的方法提示一下。究竟什么是禅,或者说禅是什么,最终还得我们自己切身去体会。引用净慧老和尚的话讲:禅,首先是一种境界。既然是境界,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盏茶汤,泡茶的人,再用心泡,再如何讲述这款茶的韵味,也要品茶的人亲自去品尝,在细细的品尝之中,体会茶汤的色香味以及韵致,从品茶的形式中感受一种意境,而这种境界却无法用语言完全准确的表达,但它却在当下是现成的。
  禅又是一种受用、是一种体验。画饼不能充饥,慕鱼不如结网。终日喝茶的人,不能只品尝别人泡的茶,要泡出自己适口的茶,就只有自己动手,品茶与泡茶同是体验,但是却有不同的感受。
  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基本上谈不上具有禅的超然性、超脱性,不具备禅者的喜悦与安详,大部分人都是在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中纠葛,谈不上什么生活的艺术,无非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妻儿老小。但是禅者的生活,那真是一种艺术。记得有一次探访终南山中的一位隐居禅修者,我问他,你还有儿女之情吗?他找来一张废报纸,然后用火点燃,淡然一笑。那种洒脱,真是令人难忘。
  翻开禅宗公案,哪个禅师不是一位有趣潇洒的“行为艺术家”。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茶室的院子种满牵牛花,当丰臣秀吉慕名前来欣赏时,他却拔掉了所有的牵牛花,只在茶室里插了一朵,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艺术。这样禅意的生活,在品茶中都可以得到发挥,但是关键就看懂不懂禅。日本的茶道精神以禅为灵魂,很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您的书法中,有一幅字很特别“禅茶何必一味”,是您用来自参的,可以为读者解读一下吗?
  心一:我把自己品茶参禅的一点体会分享给各位读者:皆说禅茶味,四字寻所宗。若欲得消息,举杯意自空。自古讲“禅茶一味”, 禅茶文化,追求“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古语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禅茶一味”需要我们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心性,不断的去体悟,想要达到此境界只有功到自然成。佛家讲不执著,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不必刻意的去追求这个境界,能参悟到浮生若茶已是很高的境界。好茶,不论遇到什么人,都能释放生命的滋味;不论处贵处贱、顺遇或横逆,都不改自己的清香与本色。
  在茶池盏畔来面对世界时,提醒自己要有感恩的心; 在面对不同的茶品,不同口味的茶客时,提醒自己要有包容的心;当我们有一泡好茶时,记得要有分享回报大众的心;当我们要以茶来成就事业时,必定要有一颗结缘的心。
  记者:在您的博客里看到一段颇有意境的文字:想泡好一杯茶,用心不如无意;欲达到一种人生境界,追求不如邂逅。能为读者分享一下其中的感悟吗?
  心一:只有放下万缘心静如水,才能心地澄澈,生活中简单、清心、淡泊很重要。品茶就是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有诗说:“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一壶清茶,几缕书香,这便是独处时的至上幸福,更是禅意人生的美妙享受。在茶池盏畔,万缘放下,你将与自己邂逅。
  
  安于当下
  三十四年,又过一春。只为人忙,不替己忧。
  人为我愁,担心老大。非僧非俗,无庙无家。
  身强自在,老态何依。安顿身心,应于何处。
  安于名利,与道不涉。安于权贵,浮云更替。
  安于清闲,失却悲悯。安于忙碌,不知为何。
  安于妻子,有怨有债。安于过去,已成梦幻。
  安于未来,亦是泡影。唯有当下,可把可握。
  缘起则生,缘尽还灭。但知行愿,莫问前程。
  该尽则尽,当休便歇。此心如月,不住虚空。
  本来无翳,何劳拂尘。安于当下,自在现前。——终南心一
其他文献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袛。’”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生病了,这是在孔子71岁那一年,已经病得比较严重了。孔子生病是因为发生了西狩获麟这样一件事。那一年,鲁国的西边出现了一只麒麟,子路跑去告诉孔子,孔子很高兴,就骑着马去看。半路上,子路又跑来对孔子说,老师,麒麟被打死了。孔子立刻从马上跌下来,七天七夜不省人事。子路很着急,在旁边祈祷,求神
期刊
在人脑愈来愈离不开电脑的现在,只要随便打开一家中文网站的搜索引擎搜索“食品”或“吃”等字词,结果与之最多的关联词便是“安全”和“中毒”,这对素以美食大国自负的国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反讽。即就是当年曾断言:“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的民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若泉下有知,也会惴惴不安的。  带着百姓日常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食
期刊
现在流行写“微博”,有的纸媒也喜欢刊发“微博”,希望微博写手们能从古人“短信”中“学其短”。   神农架有个地方叫古庙垭,那里有座红莲寺,寺里有个观音堂,堂里有块石碑,铭记着清朝同治二年当地百姓捐资修路的经过。令人叹服的是,这几句碑文干净简练,只用了十六个字,就把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要道崩陷,行人险阻,因捐资财,重为修理。”这几行碑文实在可入选钟叔河先生的“学其短”集萃之中。  古人文字的简约之
期刊
食物,一直是中国文化一个隐秘的中心。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让食物在历史、文化、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最早的文学典籍《诗经》,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渊源。   《闭宫》为当时鲁国的史诗,说到祭祀,有诗句这样描写:为了秋天举行祭礼,夏天就养好了牛羊,白色的猪与赤色的牛。  《丰年》一诗,是农事完毕后祭祀祖先的乐歌,诗里说:丰年多黍多稻谷,堆满了高高的粮仓。千車万担难计数,可做成清酒与甜醪,献给
期刊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含哺而嘻,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了,嘴里还含着点剩余食物无忧无虑地游逛,这才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富于悲觀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尽管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存在很大分歧,但他们哲
期刊
食品安全使得一直对此懵然无知的老百姓在惊悚激愤的同时,不禁责问:是谁把我们的“天”捅了个大窟窿?我们还能相信谁?!随即便在全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食品安全问责风暴,而在这场关乎种族存亡的食品安全问责中,钟南山用严谨理性的科学精神和讲真话的人格尊严,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我們这个种族正在不知不觉中集体无意识地进行着的慢性自杀。  事情是这样的:2004年暮春,在南国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越秀区人大代表的分组讨论会
期刊
本期小贴士:说到魏晋时代,不难使人想到“魏晋风度”或“魏晋精神”“魏晋情怀”这样的词。魏晋时代的洒脱放旷、冷峻玄远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成为最为另类最为奇异的一个时代,而《世说新语》恰是穿梭于乱世中的清醒思想。    《世说新语》分36门记载了1000多则魏晋往事,是了解魏晋风云的最重要的典籍。唐时编纂《晋书》,里面的人物事迹,多取材于这本书。《世说新语》所叙都是真实的,并无虚构与夸张;魏晋时代的魅力
期刊
追求高品质生活不一定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也不一定是高尔夫、游艇,而是从饮食开始,真正養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那将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李渔说:“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又说:“食之养人,全赖五谷。使天上生五谷而不产他物,则人身之肥而寿也,较此必有过焉;保无疾病相煎、寿夭不齐之患矣。试观鸟之啄食粟,鱼之饮水,皆止靠一物为生,未闻于一物之外,又有为之肴馔酒浆、诸饮杂食者也。”
期刊
金圣叹,名采,字若采,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苏州吴县人。《论语》中有“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圣叹之名曲由此而来。    文学评点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这在以四书、五经为尊的时代,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金圣叹十多岁时,无意中得到一本《忠义水浒传》,立刻被书中内容迷住了,他赞叹书中描写的人物:“人有其
期刊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驱逐食品添加剂不现实  吃——无论如何都是人生大事,所谓“一吃二穿”,人生在世以腸胃为根本。将食品添加剂从生活中驱逐出去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自己做酱油,也不可能不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