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8493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努力做到:书本,引导学生自己读;疑问,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评练,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 运用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议话题。所谓“自主学习”,是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把它概括为:建立在学生自主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下面,我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切入点,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书——学生自己读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读书方法,朗读、默读、浏览、跳读等要让学生在读前有一定的认识,并以此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也许这些方法看似老生常谈,但往往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记,让学生切实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地把读书的事情做好,完成在阅读中新知识的建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主人公的形象,经历了与文本相互对话的历程,自然也就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读书的方法是极具个性化的,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包打天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超市,最经常听到的教学语言就是“你想学哪一部分就学哪一部分,想怎样学就怎样学”。这种学习内容的自选,无疑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的理念。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文本个性的问题,并非所有的文章都适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指导学生读书不能离开具体的文本,不能为了追赶时髦而简单地肢解文本,冲淡了文本的意境。
  
  二、问——学生自己提
  
  “发明千千万,关键在一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质疑。具体说来,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以从重点词句质疑,可以从文章的内容质疑,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模糊处质疑,也可以从同学或老师的语言中寻找疑问。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学生的质疑中也能够了解到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预设的方案,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正在进行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当然,我们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梳理、归类,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切不可虚晃一招,表面看学生举手如林,热热闹闹,提出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结果还是回到预设的教案中来,这种让学生钻圈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话——学生自己说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这个世界如此精彩”。(洛克)新课程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把自己的感悟充分地表达出来。我们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理解作为结论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教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充分信任他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尽管表达上也许不太尽如人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时而旁敲侧击,时而正面引导,委婉地逼近问题的实质,最终问题解决的表述还是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四、事——学生自己做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体现在语文学习方面,我认为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沟通,等等。教师要在相信学生的同时进行指导,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锤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下面介绍一位教师的成功做法——设置新闻摘抄本。教师在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班规”:要求学生每天摘录一至两条新闻,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报纸、电视,也可以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还要对页面装帧进行美化;把星期三下午第三节作为交流的固定时间,交流的顺序是抽签产生和自愿发言相结合,发言时要求脱稿。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加强了课堂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极大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内容从圆明园鼠兔兽首铜像“回家受阻”到“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从孟买连环恐怖袭击案到奥巴马宣布从伊撤军计划,从国际金融风暴到俄美卫星西伯利亚上空相撞,以及三鹿奶粉查处三聚氰胺和火箭6年1.33亿美元开价留姚明等都成为学生们发言的话题。学生在叙述的同时,时时有自己的观点参与其中,令人感动的场景时有出现。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为学生搭建展示口才的平台,而学生准备的过程则是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
  
  五、学——学生自己评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在班级精心设计“比一比,谁的红旗多”的评比栏,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表现评出优秀学生。谁的朗读精彩,谁的进步明显,谁解决了大家解决不了的难题,谁的发言最有创意感悟最深刻,谁就有机会得到小红旗。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学生评比的过程也成为一个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过程。
  另外,我们也可把自评和互评的机制运用到作文的评改中。在给出习作要求的同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文章,把优点和缺点都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特别在教师的引导下互评习作时,学生都能够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诚恳指出对方的不足。这种文字化的对话与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更是提升了他们的自主能力、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主人意识,想方设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求知、求真、求善、求美。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H].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
  [3]周小兵,吴门吉等.怎样教阅读——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H].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粪便病毒感染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检测116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和粪便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比较两种标本核酸转
摘 要: 本文主要对中职学校数学课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数学教学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及课程改革方案,呼唤教师进行转变,使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方案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很多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
摘 要: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美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教师 仪表风度 美    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以及渗透其中的德、才、体、貌等各种素质的和谐展现。教师的仪表风度不仅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而且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
摘 要: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枯燥、艰深,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激情,可谓是一门弱势学科。怎样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使政治教学不再尴尬,值得思考的课题很多。其中对政治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无疑起着重要的潜影响作用。  关键词: 政治教师 个人魅力 内涵 潜影响    政治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持久的连续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高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以及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一过程能够促使其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一、激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不少人甚至说这是一种时尚的“问题教学法”,教师们对“问”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实效,关于在高一如何做好初、高中完美衔接这一教学微格迄今尚无范式.探讨一下实在是大有必要.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共配有九十多幅图片,这些图片跟课本选文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若对图片认识、挖掘和利用不够,既会浪费学习资源,又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经验对此谈几点体会。    一、图片资料的类别    1.作者的照片或图像。  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古今中外各学科领域中的名家作品,由于受时代、民族、学生见闻等因素限制,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比较陌生,教材编写者特别配图来增进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例如有孔子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和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主体。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