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为自己的明天冒险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太平淡,偶尔需要一点冒险。
  大学三年级的某一天,我挚爱的Leslie死了。他从文华酒店上跳下来,划破了我的眼。那时,我在学校广播站做着一档脱口节目,立即收集资料赶制了同期专题,以呈给哥哥一份纪念。
  破天荒的,我没有把谈话人物局限在校园。稍微向外延伸了一点,在网上找到一名刚从美国回国的女编剧,要了人家的号码。她是中国最早一批娱记出身,有过多次采访Leslie的经验。直播那天,电话打到上海,话筒对向听话器,远方传来的声音清晰,明丽,带给校园很多新鲜。
  节目结束,我将卡带寄给对方,纯属出于礼貌。没想到,却在意外的一天接到她的电话,问我要不要去上海,“我觉得你的节目做得很好,愿意的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任你选。”
  天上有没有掉馅饼的事?没有。好事为什么会找上我?不知道。18岁以后。我就已经不太相信有什么好消息会和我有关系7。那一年,我的父亲被查出白血病,家财耗尽。作为贫困大学生,我的学费来自社会捐助和银行贷款。我在四川一个中等城市的师范院校念着一个据说可以明智的专业。每个假期和平素周末,都在各类勤工俭学工种之间辗转。没有钱,还晕车,21年来,我连四川都没出过。人生的最高理想不过毕,业之后,能在成都或是重庆谋一份教职,安身立命。去上海?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公关任我选?想都没想过。
  “但是你是否承认,这是一次机会呢?”西江河边,我的好友微笑望我。“你一没钱,二没色,有什么好骗?”我的一个男性朋友,说话向来“坦诚相见”。当然,反对者也是有的。顺便说一下,那一年,非典闹得厉害。不管基于哪个方面,我都不该去冒这个险。
  然而我还是做了决定。没有人会拒绝机会,“相信”不一定能让我得到什么,但是“不相信”一定会让我失去一些可能。我突然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2003年的7月,揣着500块钱,戴着口罩,坐着43小时的硬座,我就这么到了上海。
  我去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一档夜话节目实习。那是改变我终身命运的一个月。我第一次知道,人是可以这么生活的。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这样去生活。我决定到北京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另一个文化迥异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很多年以后,我都感谢自己在当时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作为一个满脑子肥皂泡的原生态准文艺女青年,得益于早年在上海生活商业氛围的耳濡目染,避免了之后遭受很多精神上的苦痛和感情上的伤害。或者说在遭遇到精神上的苦痛和感情上的伤害的时候,我有了更为有效的思维去转换和穿越。
  相信网友的介绍,入住其中学同学的住宅;接受餐馆认识的陌生人的陪同,深夜到《手递手》上刊登的地址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来到北京以后,我一如既往不断在冒险,而这种冒险一如既往表现在对陌生人的信任上面,贯穿我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
  狡兔三窟与孤注一掷之间。是否存在一个不同于直觉感受与理性分析的层面,谓之安全?重要的是,我相信世界的美好和人性的良善,还有不可盲目模仿的运气与判断。
  
  (花恋蝶摘自《启迪》2010年10月上)
其他文献
儿子和我在香港生活了两年,从他14岁到16岁。他对我和朋友们的谈话主题兴趣很浓,15岁的他会很专注地倾听、提问,也谈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一群朋友刚离开,他说:“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朋友们的一个特征?”我说没有。  他说:“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啊?!  我其实没听懂他的意思,但是我们接着做了一次实验,就是观察朋友
期刊
一位博友在其博客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和男友去逛街,手机被偷了。发现手机丢了之后,她马上用男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居然通了。对方摁断了电话,然后用公用电话打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像你这样粗心大意,丢手机是迟早的事,就算我不偷,肯定也会被别人偷。手机以后不要赦在背囊里,一定要记住了。”  她跟小偷谈判:“手机就当我送给你了,但你能不能把卡还给我?它对你没啥用,但对我却很重要
期刊
朋友刘生喜获麟儿,寄照片写信通知我此一好消息,信末并加注一句:“请为我祝福。”  过了几个月,朋友罗生的儿子即将成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挂上电话的前一刻,竟也郑重地宣示一句:“请为我祝福。”  左一句“请为我祝福”,右一句“请为我祝福”,咦!莫非正在流行吗?听到好消息,心里产生欢喜,对别人说声祝贺、道声恭喜,应该是最直接且自然的反应。为什么刘生和罗生还要不厌其烦地提醒:“请为我祝
期刊
到加拿大的第二个春天,我要去一个叫兰多里的小镇。兰多里距离我所居住的城市有800多公里,但却没有直接开往那里的火车,我必须去一个叫德唯斯的小镇转车。  一大早我就出发了,下了火车后,我站在德唯斯小镇的站台上。一位瘦削矮小的老太太正挥动着右手,目光一直追随着刚发出去的那趟列车。当火车完全消失于她的视线中时,她才将挥动的手放下,转过身,准备走出站台。  “请问,去兰多里的车几点出发呢?”  老太太回过
期刊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
期刊
我想您肯定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带着家人下馆子,不想邻桌一群客人闹得正欢,偏有个喝得醉醺醺的家伙(也可能根本就没醉)在大声宣读黄段子。此时,面对一桌子的珍馐美味,您一口也咽不下去了。因为心情被弄脏,食欲当然就差。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纪律。早几年,手机这玩意儿刚流行,日本一位时髦小青年拿着它在公交车上高声煲粥,被身旁一位老先生予以严厉斥责。他还没还嘴,又遭到全体乘
期刊
刚进公司,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和同事斤斤计较,遏事自己多干点”,我总是小心谨慎,每逢节假日值班,只要谁开口,我都答应,为此不知浪费多少个节假日,久而久之都变成值班专业户了;平时上班,我总是早早就到了,收拾台面,打扫办公室,只要谁说一句“没吃早餐好饿呀,有没什么东西填肚子?”我就赶紧拿出自己买的点心,送到他们手上;炎炎夏日,我还经常买些冰镇可乐带给大家喝。我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好人”。  但随着工作
期刊
刚来法国的时候,对他们热情洋溢的问候方式很不习惯。不管是初次见面还是老朋友,一律拥抱贴脸(他们叫bisous),表示友好。呆久了,又渐渐了解:南方人和北方人“bisous”的次数还不一样,规律是:越往南贴的次数越多,比如在马赛和蒙比利埃,要左右左右地贴四下,到了巴黎通常两次就可以了。这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南部人热情的性格和闲散的度日方式,一天很大部分时间用在街头寒暄,拥抱,夸张烦琐的礼仪上;而到了
期刊
俗话说,“看碟下菜,量体裁衣”,就是说话时要看对方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还必须考虑的一点就是对方的语言习惯。  有一个故事。一个在吃苹果的孩子,突然问他爸爸:“爸爸,我的苹果怎么交成褐色了?”爸爸解释说:“因为你把苹果皮啃掉后,苹果肉与‘空气接触。使苹果发生氧化,从而改变了果肉的分子结构……”可想而知,幼小的孩子可能听不进去这些话,这就是说话不看对象。跟儿童讲话,就要运用适合儿童特
期刊
一位青年带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