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博物馆藏喜金刚与大黑天金铜造像考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论文通过对武威博物馆藏的喜金刚与大黑天金铜造像特征及其背景的分析,并对照敦煌第465窟及相关造像义理与风格,否定了这组塑像制作于明代说,其制作之地极可能是在13世纪中期的西藏,并证实了它们在汉藏关系史上的重要意义:武威塑像似乎与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有着密切关系,萨班极有可能在举行喜金刚坛城仪轨时使用过这组金铜佛像。
  关键词:藏传金铜佛;喜金刚;大黑天;敦煌第465窟;汉藏关系
  中图分类法: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1-0021-09
  
  现存佛像源于两种类型:一类多存于石窟中,仍保存其原始背景;另一类缘于诸种原因逐渐远离其原生之地,因而很难探寻其原创意图——在宗教迫害的历史背景下,通常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佛像被有意损毁,这些佛像还保留在其制作之地及宗教活动中心附近。这些遭损毁的佛像或被焚毁或被深埋在地窖、旧窑、废井里。埋藏者或欲将其永久性掩埋,或虔诚地希望日后能使之重见天日。在始创这些佛像时期,人们满怀虔诚、希望和奉献精神,而在宗教迫害时期,却将这些佛像从其安身的寺院中移除出去而使之遭到破坏或无法修补的严重损毁。
  这些遭到任意毁坏的佛像,包括精美恢宏的唐代长安安国寺大理石佛像。安国寺在9世纪中期唐武宗会昌灭佛期间毁于火焚,寺中佛像同时也被深埋于地下。石头不会被偷,也不能被熔化,更不会像丝绸和纸张那样易于腐烂,但金银及铜质造像却容易被熔化而另作他用,这也是大型金铜佛像(即使略小于真人尺寸的佛像也为数不多)极为罕见的一个原因,并且它们的原初背景现已全无。如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北魏太和十年(486)铜鎏金弥勒佛像(通高140.5am)。那些曾经供奉在大型寺院里身高六丈、八丈或更大尺寸的金铜佛像都已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去观看这些佛像遗留下的残迹,像大殿中佛像的花岗石基座。如今,韩国庆州皇龙寺中,依然能见到这些残存的佛像基座。
  
  甘肃武威文庙两尊密教金铜佛像
  
  其他一些让人惊喜的发现,尽管其原初背景并不十分详备,但我们仍能从中获得颇多有用的信息。本文介绍的这对密教金铜佛像就属于这一范畴,它们与近些年发现的佛像极为不同,也不同于唐武则天时期保留着密教特征的佛像,诸如七宝台的七面观音、石刻造像和浮雕群像等。尽管发现于汉地本土,但这对陈列于甘肃省武威文庙博物馆的密教金铜佛像明显属于藏传佛教造像传统。本文首次介绍它们,指出其重要性不仅是作为金铜佛像的范例,更重要的在于它们是汉藏关系史关键时期的重要塑像。这一时期被意大利学者毕达克(Luciano Petech)描述为“蒙古皇帝与萨迦寺院作为伙伴关系的特定形式,成为西藏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
  
  喜金刚与无我母
  
  第一尊佛像为持颅钵喜金刚(Kapalad~hara-Hevajra),面相威严而让人敬畏,四足十六臂,拥抱无我母(图版25)。喜金刚的名字,据斯内尔格鲁夫(Snellgrove)称,其名称简单说来就是对“金刚”的颂愿。他为本尊神或是一尊具有繁复形象的护法神。我们摘引默尔曼(Mannmann)对喜金刚的描述:“忿怒相,瞠目,口大张,牙齿突出,褐发直立,冠上饰有五骷髅,有时饰一金刚杵。以五饰(五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物)或六饰庄严其身,头冠(cakri)象征不动如来,耳环(kunnIala)象征阿弥陀佛,衣领(kannlhI)象征宝生如来,手镯(rn caka)象征卢舍那佛,腰带(mekhala)象征不空成就佛,身上挂有五十颗人骨(头骨或人骨)串成的项链,身体涂灰,身着象皮、虎皮甚至人皮,模样狂怒但年少仅似十六岁。”此尊造像通高45cm,基座已残损,若加上已佚的莲座靠背和椭圆形莲座及底下的太阳盘,估计造像原尺寸通高将超过60cm。
  此尊喜金刚像头有八面,主面左右各三面,一面置主面顶上,因造像陈列于博物馆内,所以看不到朝后的第八面。每面有三目(代表身体、言语和意识坚不可摧)Ⅲ。塑像正面的鼻子和上唇都已破损,嘴唇与头饰均为红色,最上端头顶后的火红色头饰构成一个屏状。另外,造像通体鎏金,但佛教信众已把其右腿外部的鎏金逐渐磨掉了(手臂鎏金完好可能是因为立于莲花座或置于圣坛上的造像太高而不能被信众触摸到)。
  主尊勇武威猛,呈舞立姿态,前右腿右展,置于无我母左腿之后。他与无我母的左脚在尺寸上有细微差别,后面双腿呈舞蹈状,曲膝,足跟上抬,前左腿膝盖以上部位已破损。喜金刚足踏四魔(Ma ra):烦恼(Klesa)、塞健陀(Skandha)、没哩底野吠(Mlltyu)、天子魔(Devaputra)。四魔代表通往智慧及涅槃之路上的诸种障碍烦恼,造像脚下的四魔与莲座都已佚失。与现存具有相同主题且保存完好的喜金刚双身像相比,可看出其前面左腿应曲膝,前腿垂直,左脚跟与脚尖稳固站立成为这边唯一的支撑。从断裂处可以看到造像并非中空,这尊造像很可能为实心青铜浇铸(实心浇铸的造像极重),或者更可能是因为泥土芯造像必定要保留在原地。
  此尊造像着力表现了喜金刚四条健壮的腿和竖起的性器,有直接性行为的表现,这似乎与汉人对性的含蓄、忌讳的态度大相径庭。斯内尔格鲁夫(Davidsnellgrove)在介绍《喜金刚怛特罗》时写道:
  要理解密教义理,一定会处处见到性的标记,在看这些性符号时要能够超越其上而见真谛,只有这样才能断除烦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性符号蕴含的力量(在感官方面)与意义极为强大。一方面,它们涉及亲密的感官体验范畴(轮回),同时,也表现了神秘体验的两种共同作用(涅槃)。实际上,这些符号表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同一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其他符号能够蕴含这样的力量。金刚和莲花的全部意义源于它们的阳阴内涵。智慧与慈悲(Wisdom and Compas-sion)属于佛教早期阶段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词现在已等同于强烈的感情,这便易于把赋予喜金刚新的含义模糊了。
  这种双身像的喜金刚梵文名称为“持钵喜金刚”(Kapd ladhara-Hevajra),十六臂的十六只手中各持一只骷髅碗。《涅槃瑜伽檳》中记载,右边碗里依次为象、马、猴、公牛、骆驼、男人、狮子、猫。据《喜金刚》称:
  右边骷髅碗里依次盛有:象、马、猴、公牛、骆驼、男人、狮子、猫。左边碗里是:天地、水神、风神、火神、月亮、太阳、阎罗王、多闻天王[41111。左右十六臂,个个持一大莲花器,所谓天地水火凤。日月多闻天王及焰摩天主。象马渴哕牛氍鸵意。生师子猫儿。
  与其他喜金刚双身像相比,这尊造像卓越超凡之处在于其诸多手臂的严密组织:上臂上举贴身(主臂除外),前臂上举接近垂直与后曲的手腕几成直角,以支撑手中的骷髅碗。这些手臂或近或 远交错放置并分为两组,每组四臂置于胸部两侧而与肩持平,边后三臂左右依次上举而远高于肩部。上臂与前臂角度呈锐角,事实上,前臂几乎被完全遮住而不可见,以此确保骷髅碗的最大能见度,这样便易于看到主尊如何交叉主臂拥抱无我母。
  
  无我母
  
  无我母(Naira tmyd)的名字意味着为无我,代表智慧,看上去她与主尊融为一体,喜金刚代表金刚或坚不可摧的真理。她热烈拥抱主尊,前臂屈肘勾搂主尊脖颈,腕部下垂。因为不能从展柜前面看到她后面手的样子,所以目前尚不清楚她的双手是否完好无损。她应该是右手持斧,左手持骷髅碗。右腿横跨在主尊的左腿之上而几近水平状,足部除倾斜的大脚趾已残损外其他部分完好。遗憾的是,她的头部已佚失,断裂处在颈部,塑像内部并非中空,看上去约有1cm厚并且质地坚实的金属外层,不同于中心部分。无我母与主尊穿着相同的裹裙或由诸多宝石串结而成的裙饰,这些宝石悬挂于长短不一的珍珠单链上,双串的珍珠悬挂较短的吊坠。搭在无我母左腿及主尊的右腿上的宝石裙完好无损,但在无我母的臀部及右上腿之下空悬的坠饰已断落。这尊双身喜金刚金铜佛最初应站立于椭圆形莲座上,莲座上应有一个俯伏着四魔的椭圆形日盘,四魔被无我母与主尊踏于足下。若考虑底座的高度,整尊造像高度将达到60cm。
  
  大黑天
  
  武威文庙靠近喜金刚展柜的另一尊金铜佛像是大黑天(藏语:Nag-po chen-po),通高35cm,虽略小于喜金刚像,但同样引人注目(图版26)。代表大黑天属性的持物为金刚钺刀(梵语:vajrakartriko:藏语:gri-gug)与骷髅碗,文庙中的大黑天像显然具有这些属性特征。其刀柄为半截金刚杵,往上举似乎要砍或敲骷髅碗中之物。仔细观察大黑天的手部及足部(图版27),可看出它们是兽爪的形状,骷髅碗上装饰着精美的纹饰。大黑天头冠上存有四颗宝石,每颗下面紧系璎珞并覆在额头上(图版28)。这些璎珞连续回环汇集于中心部位,这意味着此冠唯一的中心元素缺失了,缺口很宽。细看头冠保存最好的部分,左边可看到在圆宝石下面饰有一颗高额深目的人骷髅,其后面另一骷髅隐约可见,这种人头骨汉语称之为“髑髅”,梵语称为munnla,头冠右面也有一颗遗存的骷髅。毋庸置疑的是,比较与之相同类型的大黑天金铜佛像,此尊大黑天像头冠上原应有五颗骷髅,前额上一个矩形的孔正位于头冠的中心破损部位之后,这表明头冠中心的装饰物已佚失。其他可见的破损之处恰在大黑天足部以上的位置,悬垂在其腹部之下的三组璎珞的中间一组已残损。除此之外,除了肘部、左侧拇指、右前臂下等一些最容易触摸到的部位以外,此尊大黑天像其他突出的装饰物(诸如其身上的绶带末端)都保存完好。面部毛发尤其是头顶的竖发上尚有些许红颜料,这显然与喜金刚的制作工艺相同。
  默尔曼称,《成就法檳》中所描述的大黑天,身体呈青黑色,面目可怖,三目,血盆大口,牙齿森白,舌头外突,饰有骷髅的褐发竖立,五短身材,体格健硕,突腹,系虎皮衣并饰有五印,此外身饰八蛇及人首链。武威的这件大黑天金铜佛像(包括他身上的蛇)都具有这些特征,一条蛇居大黑天头顶,两条缚肘上,两条绕两手腕上,两腿各绕一条,第八条缠绕腰部,第九条紧绕大黑天脖颈构成其衣领,蛇头从每个耳环中间探出。
  仔细观察,这两尊金铜佛像进一步证实了武威造像在造型上要比拉萨造像更具夸张和激烈的色彩,更值得注意的是其锋利的牙齿和丝缕分明的眉毛、胡子和髭须。头饰中间缺失的部分可能是明王类型的小型佛像,日本僧人成寻曾有过相关描述,11世纪,成寻拜访宋廷首府,他惊异于宫殿内的富丽堂皇和不计其数的绘画作品,当时他恰巧看到这样一件塑像:
  


  我还看到大轮明王:两臂各一蛇绕肘,右手执棒,棒上有一骷髅,有一蛇绕骷髅,自绕棒,一蛇环绕明王腰,佛顶有化佛。大力明王忿怒三面左右赤色,本体青色,中间顶有化佛,有两蛇转向化佛,肘有一蛇。
  成寻的记述是极有价值的,它证实了早在北宋时期就存在此种类型的造像。
  一尊江孜自居寺觉沃拉康(Jo bo’i lhakhang)明永乐(1403-1424)时期的鎏金铜佛像为我们提供了受最早期造像影响的实例。江孜鎏金铜佛像通高19.5cm,仅是武威造像的一半(考虑武威造像佚失的底坐)。另一尊可比较的大黑天金铜佛像为1979年伦敦克里斯蒂(Christies)拍卖行的拍卖品,造像题记的年代为明宣德时期,造像包括莲座和仰卧在大黑天足下神人同体的单体塑像(图版29),若比较二者的尺寸,显然克里斯蒂金铜佛底座占佛像整体的三分之一,而佛像总尺寸为29英尺(约74cm)。武威大黑天单体造像当前的高度为35cm,这便表明了造像整体最初高度很可能达到52cm或更高。
  
  两尊金铜佛像的发现
  
  目前,关于这两尊金铜佛像发现的资料信息极少,据博物馆展台的标签所示,两尊造像是在武威打井时发现的,且被辨识为喜金刚和大黑天像(即Hevajra和Mahaka1a),断代为明代。从塑像所发现的环境来看,它们已遭损坏并被掩埋(或抛置于废井中),使其脱离了最初委托定制佛像的环境。这就可以解释两尊金铜佛像佚失底座、背屏及其他较小部件的原因。
  尽管武威博物馆将这两尊金铜佛像断代为明代,但我们必须承认,两尊造像从外型上看显然要比永乐、宣德时期的造像更强健有力。永宣时期,藏族佛教高僧多次拜访位于南京和北京的明中央朝廷。尽管两尊塑像都已破损,但仍称得上是佛教金铜佛像绝佳的典范之作。两尊造像生动威猛、栩栩如生,共同呈现出健硕身躯和忿怒面相,身上尚存至今并未破损的绶带。相比之下,明代早期的造像,尤其是释迦牟尼佛或单体菩萨,似乎与汉人的内心情感更加契合,且在形式上更显修长,装饰也颇繁复。除了造型与风格外,更有价值的是探究这组金铜佛像以及二者在曾作为中西交流主干道甘肃地区的特殊意义。
  
  中原与西藏的喜金刚和大黑天
  
  西藏对中原汉地影响的情形,白桂恩(Christopher Beckwith)作过相关描述:中世纪早期的人们对吐蕃的看法有着与现代人截然不同的视角。虽然目前还没有阿拉伯文及汉文的原始文献在提及吐蕃时有将其描述成天堂的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献中几乎所有的记载都是正面的。例如,汉人经常会评论外族人的陋习,有时也会议论本民族少数人的不足。但对藏人却几乎未曾做过此种评论,在唐代,吐蕃被认为是中原最强劲的对手并时常与唐发生战争。西藏的机械、金属(包括最让人赞叹的纯金制作)制造工艺精湛绝伦,被认为足以陈列于皇宫中。大食人也高度评价西藏精湛的工艺,有时,汉人也会对藏人绝伦的技艺赞美之辞溢于言表。例如在整个伊斯兰古文明时期,“吐蕃的小圆盾”这一说法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敦煌遗存的百戏史料较为丰富,作为我国古代百戏艺术形式之一的植技也反映于其中。本文结合文献史料,对敦煌壁画中所反映的植技的内容和形态特征进行考证分析,认为植技不仅是人体文化的表现,而且也是身体、技巧、力量、心理、动律以及审美等的显示,并与现代竞技体操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归纳其文化意蕴和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论证现代体操的雏形就源于中国的。  关键词:敦煌;百戏;橦技;体操  中图分类号:MR
期刊
2010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于2010年9月14日上午在上海东华大学召开。柴剑虹秘书长主  持会议,东华大学校领导殷耀致欢迎词,郝春文会长作了《论敦煌学》的主题发言,张先堂、马德等对近期  在敦煌、高台等地举行的敦煌学会议研讨情况作了介绍。  9月14日下午,2010“丝绸之路——图像与历史”学术论坛在东华大学三教四楼演讲厅开幕,敦煌  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柴剑虹和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分别作了《
期刊
内容摘要:《山海经·北山经》载有三条向西流入渤泽的河流杠水、匠韩之水及敦薨之水,杠水即贯穿汉代敦煌郡的疏勒河干流,匠韩之水即今瓜州县之榆林河,敦薨之水即今敦煌市的党河。敦薨本系月氏语,张骞称敦煌,乃因战国秦汉时期敦薨与敦煌同音,故知《山海经》之“敦薨”即敦煌。汉武帝在敦薨地区建县建郡,遂据张骞所说“敦煌”,命名为敦煌县、敦煌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谓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说敦薨之水“出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抢救保护项目为例,结合项目的具体实施,分别从现代先进项目管理理念的引入、文物保护工程的特点以及项目实施地区的区情等三个方面,就大型文物保护项目组织管理运作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区大遗址保护项目: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6-010-04  大遗址是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
期刊
内容摘要:早期的敦煌研究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对西域的开发。从乾隆时期敦煌的地理描述直到载澜在乌鲁木齐向伯希和展示其敦煌文书,一百五十年间的敦煌研究是近世敦煌学的滥觞期,是“敦煌学前史”。当清代的流放地增加了西域的时候,西域流放者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经行之地的敦煌。嘉庆年间的流放文人徐松是其中值得注意的个案。徐松对敦煌的研究体现在其《西域水道记》中。在这里,传世史料、田野调查与碑刻资料的印证是“三重证
期刊
内容摘要: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奠高窟洞窟现场对壁画颜料进行了检测。对比以前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石窟寺壁画这种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中凸显出了极佳的便携性,并且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莫高窟;便携式x荧光光谱;原位;无损分析;壁画;颜料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06)-0077-05
期刊
内容摘要: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维摩诘经注》写卷为北朝写本,以大字为标目,小字书写注文,其体例为单注,而非“子母注”或集注。写卷背面也是《维摩诘经》注解,是抄者对写卷正面内容所作的补充,应定名作“维摩诘经补注”。该件写卷正背面可视作一个整体,作为《维摩诘经》早期注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敦煌文献;维摩诘经注;子母注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
期刊
内容摘要:土遗址所处的环境不仅是影响土遗址自然寿命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确定各种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对杭州良渚遗址进行的调查,提出可用含水量、相对湿度、潮湿系数三个参数,定量地界定“潮湿环境”。即下述三个条件有一条满足即可以界定为潮湿环境。1.当与土遗址紧邻土体的年均含水量大于25%或者直接与水体相邻,并且使遗址土体的年均含水量大于18%;2.当土遗址周围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6%;3.当
期刊
内容摘要: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境内现存有都城札不让以及皮央、东嘎等处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遗址,对于这些佛教遗存的年代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意见认为这些遗址内现存的佛教殿堂年代均不会早到15世纪,本文从考古学和文献学两方面的证据提出,上述佛教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不应当轻率地否认其中早期遗存_的存在。  关键词:古格王国;佛教遗存;阿里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4;G256,4 文献
期刊
石窟考古与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