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付出一切=逼孩子上吊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活不下去的孩子
  眼前的这个孩子高挑秀美,齐肩的头发整整齐齐,一笑两眼弯弯,个头几乎高过我一头。想来现在的孩子营养都好,十七岁的孩子已经发育的凸凸凹凹,错落有致了。从身上的名牌运动鞋上能看出来,她家家境不错。孩子面对着我笑容可人,让人心生怜爱。可她开口说出来的话,让人感到沉重。“我感到喘不过气来了,也许死是我最好的解脱。”她说得轻描淡写,脸上还是笑眯眯的。
  带她来的妈妈告诉我,这个孩子已经自杀过三次,这一次,又有好几天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妈妈害怕再出危险,带过来让我看看。
  “你知道我的书包里有两件别人都没有的东西吗?”孩子还是笑眯眯地问我。“你这么说是不是想告诉我它们是什么?”她说着用几个细长的手指从兜里夹出来一把纤细的壁纸刀、一个袖珍的小喷壶。
  “这是干什么用的?”我很好奇。
  “这种壁纸刀是最锋利的,用它来割手臂是最好的。看着刀口上的血一滴滴的落在地板上,是我最痛快的时候,等血凝住了之后,就用这个小壶喷上酒精。”我听了心里激灵一下疼起来,仿佛酒精喷到了我的刀口上。
  她说着捋起袖子给我看,白皙的左手臂上布满刀痕。我很好奇,那么细巧、锋利的刀子怎么会留下这么厚重的刀疤。她没等我问,就接着说:“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第二天在昨天刚刚割破的地方再割一刀,那个感觉又有很大不同。所以你看到的每一个刀疤,都是划了十来刀的地方。”我心疼得心里一紧。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不疼吗?”我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
  “疼,但是只有在疼的时候,我才感觉到我活着。”
  听了她的话,我很好奇: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让她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呢?
  让孩子负担不起的牺牲
  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听孩子说还是听母亲说,仿佛这个孩子都没有什么真能引起抑郁的现实源头,仿佛她的抑郁是莫名其妙。
  孩子的父亲在高科技公司做技术业务主管,收入颇丰,孩子的母亲也受过高等教育,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没出去工作。听母亲说,孩子读书的情况也很随意,想读什么学校就读什么学校,父母对她在学习上也没任何要求。由于家境一直很富裕,物质生活更是从来都没亏待过孩子,什么东西都用最好的。一切仿佛都那么圆满,但这个孩子从十四岁就确诊了抑郁症。
  说着说着,妈妈开始诉说她有个多么辉煌的过去:学校的全优生、单位里的专业能手、劳动模范、最早进入第三梯队准备提拔重用的年轻有为的女干部、家里寄予厚望的长女。我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只有等着。她最后一句话说得最悲壮:“等我知道自己怀孕的消息,我就决定放弃这一切,给她一个完整的母爱,让她有一个最快乐的童年,为她我愿意贡献所有的一切。”
  听了她这段话,我感觉脊背冒冷气,她后面说得桩桩件件的牺牲,又句句扎进我心里。回头望了一眼少女,发现她不但没有为之动容,还弯起一双笑眯眯的双眼,有滋有味地看着母亲脸上的滴滴泪珠。我能够感觉到,在她笑眯眯的外表下,那炼得快成了石头的心。
  我觉得自己很不厚道,妈妈的无助和悲壮,竟让我想到了祭台上的牺牲品。舍身献祭的母亲,知不知道,这是女儿心里最可怕的礼物,女儿实在活不起她们两个人的人生。
  妈妈也许不知道,如果想给孩子从小就种下抑郁的种子,那就从让孩子内疚开始。很多时候,内疚感会变成孩子捆绑自己的麻绳,把孩子绑得无处可逃时,她只有通过伤害和毁灭自己,才能挣得一点儿属于她自己的感觉,而这时,也是妈妈真正噩梦的开始。
  这位妈妈也许不知道,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在孩子的内心留下父母相亲相爱、互相谅解的美好画面,留下父母努力工作、互相促进的生动印象,留下父母带着乐趣工作的幸福场景,留下父母看书学习的安静定格。等孩子长大时,他们才会带着父母给予的丰厚礼物,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对孩子没有必要的牺牲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内疚
  原发性抑郁的成因有好多,但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常强烈的内疚感,而这种内疚感的形成都和他们幼年时期的家庭关系相联系。父母过多的控制、对子女没有必要的牺牲和隐忍、父母之间婚姻矛盾在孩子身上的投射,都是形成内疚感的重要原因。
  孩子一旦在少年时期被诊断为抑郁症,作为父母,将永远在为保护孩子的生命而斗争。抑郁症复发率很高,并且诱发因素又很难控制,父母恐怕一辈子都会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持续的心理治疗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这个孩子,我做了半年多治疗,她的抑郁情况基本缓解,开始去上学了。但我知道,心理治疗救不了她,也许她一辈子,都会持续地和抑郁做斗争。这个用自己去献祭的妈妈,也许得到的,只能是一辈子的操劳。
其他文献
某天,正遇到红灯踩了刹车,突然听见一声怒吼:“你给我滚,去死才好!”下意识地认为,这一定是恋人在吵,琼瑶剧的余孽一直在人间蔓延,虽然现在大有被《小时代》取代的趋势。  不料,这是一对父子。在我转过头的瞬间,这情景像一颗子弹一样击中了我。  因为,我也听到过这样的诅咒,那怒目圆睁的人,就是我的父亲。  那时我正是脸上蹦痘、胡子疯长的青春期,我并不是以这个借口来叛逆,只是我不知道我和我爹为什么那么不对
期刊
好理念是整个家庭的财富  徐靛翠的女儿曲文达学习悟性一直非常强,等考上北京大学,周围人才知道她一直学习很好,四年后她又考入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孩子考上这么好的大学,其实是母亲付出的更多。  每个家庭里都有看不见的财富。穷有多种形式,缺钱只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想改变看得见的,首先要改变那些看不见的。想让孩子优秀,也是一样的道理。徐靛翠养了孩子后,她的婆婆就和她说:“养一个孩子或养一个宠物都很麻烦,但也有
期刊
前些日子为哄睡的事好一顿纠结。  自从上班,女儿每晚夜奶无数次,仿佛要补偿一天见不到我的缺失一样,睡前也必须奶睡,不给奶坚决不睡,比刘胡兰还坚决。CCTV公布的《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强调的“喂奶至少在睡前一小时,不要哄拍入睡,让宝宝独睡,在宝宝犯困时将其放置小床,穿干爽的纸尿裤入睡”,我一条也做不到,各路专家跳出来告诉我孩子睡不好影响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哄拍入睡容易晃坏孩子的脑仁儿,睡前喂奶伤
期刊
孩子们终会长大,终会有离开我们视线的那一天。我们不能够轻易反对他们的人生向往,因为,那是他们的人生。  我们对孩子的愿望总是水涨船高,但最终的目标和最初的设想都是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幸福……在孩子背着书包进入了学校以后,我们做家长的都在期望着他们能够聪明、勤奋、努力,经常带回家一个个优秀的成绩,然后一步步地由小学升入重点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再顺利地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甚至出国留学。  记得在小学阶
期刊
转学后,小飞上课老走神  陈飞,这个大脑袋男生,已经第二次来咨询了。跟上次一样,他静静地坐在沙发里,身体有些紧张和僵硬,眼睛一直盯着茶几上的纸巾盒。  他16岁,刚上高一,初中成绩还不错,在班上前几名。上高中后,父母把他从省会转到教学质量更高的县城高中,上了半学期后,老师反映孩子上课老走神,成绩倒数,化学还凑合,其它科都是二三十分。他家在当地有家族企业,算当地的富豪,家族都很聪明,父亲说他也相当聪
期刊
成长中的人和世界,真是一笔烂账。世界不是为了你的成长而准备的,也许你需要的是阳光,是雨水,而世界却给你来了一阵没头没脑的冰雹。而成长中的人,对这个世界也有着蛮荒的不可想象的破坏力……真说不上是谁欠了谁。  也许,成长的结束,是以你终于懂得要和这个世界努力保持一份善意的关系开始的吧……不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英国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的《鱼缸》,讲的就是一个女孩成长的结束。  她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期刊
孩子心情愉快,接受力最强  五岁的当当是个害羞的小男孩,非常黏妈妈,比同龄孩子胆小退缩,交往能力很差,和小朋友打闹起来也不知道轻重,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而且他容易情绪激动,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有了不开心的事情就会哭闹起来没完没了,家长和老师为此都很头疼。其实,当当的问题主要是自信心不足,我们可以在游戏当中让他体验自信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合作的快乐  一开始陪孩子玩时,他喜欢玩什么,就跟着一起
期刊
你有没有从飞机或者山头上俯瞰过城市或者一个个村庄?它们像蜂窝一样地密布着一个个的家庭。而在每一个家庭里,父母亲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要为小孩子忙碌,哺乳、做饭、跟他们说话、哄他们睡觉、接送他们上学,一家人基本上都在为孩子做事情。  小孩子就在家人的照料下一天天成长起来,身心变得有能力了,能够走出家门进入社会了,他们也开始为他人做一些事情了。  我邻居家一个七岁的男孩宣宣,就在母亲突然食物中毒上
期刊
宝宝滚下床,是否就医分情况
期刊
让孩子们在他生命成长中能有所得,让他看到自己生命的进展,我想这是孩子们会继续努力下去的一个非常大的力量。我很惊讶于我母亲这样的教导,让我没有自卑感,我不会以为自己不行。  当老师说我智障,母亲却带我出去吃东西  我生长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小时候基本上是和父亲分开的,属于单亲家庭。4岁和父亲分开后,母亲独自带着我和姐姐生活,她是飞行员,可是因为一次意外事件,有了心脏病,随时会去世。  后来,我们到了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