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施教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以往的“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设计有效的导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学生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运用,强调教师只有注重“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施教者;引导者;转变;分数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7-01
  生活中处处有分数,但是學生很少用到分数。因此,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后,学生虽然懂得了分数的概念,但是没能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逐层深化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含义。
  一、设计导语,有效引入分数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教师在讲解一个新概念时,需要对学生逐步地引导,让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入手,感受概念的含义,提高理解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引入阶段,教师要为讲解的内容做好铺垫,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中。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属于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设计了趣味性的导语和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在授课开始时,我说道:“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各不相同,并且姓氏也多种多样。你们知道自己的姓氏吗?”学生纷纷报出自己的姓氏。我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将数学看成一个人,那么数学姓什么?”学生答:“姓数。”我继续引导:“很好,数学姓‘数’,这个‘数’又包含了小数、整数、分数等,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分数。在这之前,请你们说说对分数的理解。”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我说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你们之前对分数已经进行了探索,不过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吧。”
  利用有效的导语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前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索,感知分数的意义
  学习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学生仅仅理解了知识,但却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的深刻。
  教学时,我对学生进行了逐层深化的引导,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是承担一个引导者的责任,将很多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去探索。比如,我对单位“1”的概念进行讲解后就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个“1”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代表什么。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明白“1”既能代表1个物体,也能代表一个数量、一个年级等。接下来,我才引入单位“1”的概念。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分数,引导他们思考什么东西还能看作单位“1”。学生有说一个圆的,也有说一条线段的。我提问:“你们能够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己‘创造’分数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拿着纸片进行折叠,将其分成2份、4份、8份,并指出整张纸片可以看作单位“1”,对应的每一份分别可以用1/2、1/4、1/8来表示。这样,他们就“创造”了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分数的理解自然就更加深入了。
  三、交流总结,全面理解分数的含义
  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需要给学生讨论交流的空间。很多教师觉得小学生自制力差,让他们去讨论交流很可能会导致教学秩序变差,最终难以把控。其实有效的讨论交流活动不仅不会浪费课堂时间,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设计合理的的问题,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最后的交流总结部分,我拿出学生折的纸片(纸片被分成了四份),将其中的三份用彩色笔涂上颜色,并问道:“带颜色的部分有几份?”学生表示“有三份”。我继续问道:“这个纸片一共被分成4份,而我们取其中的三份,那么这三份就是这个纸片的四分之三,你们能说说‘四分’是什么意思吗?‘之三’又是什么意思?其他没有涂颜色的部分又代表什么含义呢?”学生就此展开了讨论交流。最后,我对分数的含义进行了板书并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之,要完成从“施教者”到“引导者”的转变,教师要更加注重“引导”,要尽可能地压缩自己讲解的时间,多为学生创造探究交流的空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面积的概念是抽象的,而且面积的教学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建构意义。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过程的安排,将面积概念的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面积 学情 教材 有效建构 认知起点 教学节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家常”的学习方式,而a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课堂观察的视角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细致研究,并分别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加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
一教:单刀直入,强化训练  五年前,在教材《表内除法》中安排了“除法竖式”教学。例如:“6个小朋友跳绳,平均分成2组,每组3人”,得出除法算式:6÷2=3。教师指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接着示范竖式的写法和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并一一解释。随后,安排了标准的填“□”的练习,规范学生的书写。后来,在学生学习了其他内容之后,再次让学生用竖式计算除法时,错误百出。最典型的要数以下两
[摘 要]针对“烙饼问题”教学目标设定的争论,指出了教学目标确定的随意性,以及对同一内容,每一个教师确定一个教学目标的原因及其副作用。论证了人教版教学用书中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并据此确定了“烙饼问题”具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烙饼问题;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外显形式,而要进行深度思考,离不开课堂的深度追问。深度追问需要经历首问、追问、再问、补问的反复过程,促进学生不断思考,突破自身思维的束缚,直至大彻大悟,达到更高境界。  [关键词]优化首问 就疑追问 加工再问 预设补问 深度学习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28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的课
[摘要]以“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安排,提出教学应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的规律、思想方法和模型建构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探明了方向。  [关键词]学科本质;数学素养;植树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0-0074-02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五年
[摘 要]上课如同做菜,要想做出味道鲜美的“菜肴”,其中的“调味品”必不可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交流,实现知识传递的课堂语言如同“白米饭”,早已被大家认可,但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肢体语言这个“调味品”却往往很少有人关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恰当地、富有创造性地用好肢体语言,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肢体语言;小学数学;
[摘要]为了发挥过程比方法更重要的数学课堂效应,以“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为例设计了两节课:第一节课呈现简化后的素材,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第二节课先呈现杂乱的信息,让学生在整理信息后解决问题。通过同课异构,凸显了数学课堂既要“双基”更要“四基”,既要“过程”更要“回顾”,既要“新授”更要“练习”。  [关键词]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为了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找出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和家长访谈法对一、二年级各50名学生和1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法;家长访谈法  [中圖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
[摘 要]小学低段图形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低段图形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借助道具直观引入图形概念,由点及面地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体会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图形概念;小学低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34-02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