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动力源于竞争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更好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教师要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搭建好竞争平台——小组。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小组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的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合作;竞争;动力;学习
  有人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缺乏竞争意识的人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不能与他人合作的人不会取得成功。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竞争。
  在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强调学生要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可是,教师说了很多,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即使教师采取了一定措施,学生的合作与竞争也往往流于表面。笔者认为,学生合作的动力来源于竞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竞争的方式促使學生学会合作学习。
  为了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笔者将学生进行了较为均衡的分组。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开学后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的表现,把全班学生划分成实力均衡的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
  一、划分小组,搭建竞争平台
  以小组为主体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分好组是关键,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是目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划分小组工作。
  1. 划分小组
  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兼顾性别、性格、遵守纪律情况等因素,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织方式,合理分好小组,班中一般分为6~8个小组。在每个小组内体现合理差异,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又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力量平衡,为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 选拔小组长
  组长是小组的核心,是小组的“领头雁”。组长必须素质过硬,品学兼优,组织能力强。本班通过竞争的方式选出组长,每个组正、副组长各1人。
  3. 组建小组骨干力量
  每个小组以组长为核心,组建2~4人的骨干力量,用骨干力量带动全组成员。刚开始时的学习任务主要由骨干力量完成,然后全组共同学习,渐渐地组内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学习任务并展示。
  二、“组内文章组外做”
  小组内学生的合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但是若直接让某一个小组解决某个问题,该组成员可能会不积极,甚至出现随便应付的情况。对此,笔者总是把功夫用在小组之外,主要做法有:
  1. 明确任务
  在学习新课前的预习探究中,通常列出四至六项任务,各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学习时,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表扬或批评。小组内的成员,都不想所在的小组受批评而蒙羞,所以,他们都能积极合作,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2. 抢夺任务
  有时探究任务只有一项,这时可以通过小组“竞标”的方式,由一个小组去完成。同时,为了给抢到任务的小组施加压力,鼓励其他小组探究,看看他们能否比抢到任务的小组做得更好。这样,抢到任务的小组定会通力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其他小组也会不甘落后地积极探究,以期超越。
  3. 完成作业
  每次布置的作业,都是以组为单位交给课代表,根据各组交作业的先后和人数给该组加分或减分,记入班级小组考评中。由于以组为单位核算,小组成员就会主动提醒,通力合作,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优的评价。
  4. 掌握知识
  小组间考评的另一项指标是各小组整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促使各小组组长要督促其他组员学习。同时,组内的成员也会相互提醒,以便共同进步。这是很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
  三、组组合作奏“绝响”
  小组内的合作只是合作学习的一部分,在一个班级内,还要有更高层次的合作,即全班合作和跨组合作。
  1. 全班合作
  当问题很多时,单个探讨费时多,且不利于学生深入研究,若各组探讨一两个问题,效果就好多了。上文提到的学习新课前的预习就是基于这方面的一个对策。在合作中用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跨组合作竞争
  两个或几个小组合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在活动中竞争。班内举办的活动有:
  (1)擂台赛。两个组合成一个大组,每个大组推荐3~4人进行比赛。
  (2)课堂上即兴展示。通常是两个组负责组织展示,这样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内打破小组界限的合作,不仅仅是合作范围的扩大,而且还是合作价值的升华,它更有利于学习,更能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这种氛围下,教师不用去强调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学生全都积极地投身于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吴田田 章 蒙)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教學中的运用策略。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以达到对患者整体护理的目的。相
期刊
摘 要: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关于学习经验及方法的观点,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着重对《论语》的历史地位及思想价值进行分析,并探究了《论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论语;应用价值;因材施教  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学习经验及方法的观点长期以来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成长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不仅与学生的性格养成相关,还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将责任意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本文就责任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初中;责任意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形成正确“三观”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导学案导学,可以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现状,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导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导学案导学概述  在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其载体是导学案,以导学为表现形式。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学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借助导学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问题的连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提
期刊
设置创新环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条件和机遇,营造活跃的氛围,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环境中萌发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能否有效地提供条件和机遇,关键在于课前的设置。课前的精心设置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环节。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进而在课堂上营造创新环境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以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厌烦学习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实施“题海战术”,这样不仅教师累,学生也会产生规避心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才能使其
期刊
摘 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特别是在以慕课为背景的各类教学改革中。本文阐述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学生参与度;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17年5月申报课题“慕课背景下职业院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同年6月通过审批立项,7月经专家评估审核开题,8~9月课题组成员收集了历年任课教师的课件、视频文件、电子教案、试卷资料等,并对
期刊
摘 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文通过举例证明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法  当前,小学英语的学科地位正在逐渐提高。在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在此背景下,故事教学法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开始了相应的改革。小學数学教学在作业设计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与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对基础学科的规范化。新课程标准为各基础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难以持久。基于此,数学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情景  一、通过活动,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以活动为载体,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玩”数学,在操作中“做”数学,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是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