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根据其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采用底部大空间转换剪力墙结构,梁式转换层设在第5层顶面。在构造上加强转换层及其上下层的刚度和构造措施,高层抗震设计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城市民用建筑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促进了人们对高层建筑的需求。
  关键词: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高层抗震设计
  1抗震设计的理论
  1.1拟静力理论。拟静力理论是20世纪10-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在估计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时,仅假定结构为刚性,地震力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上。地震力的大小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地震系数)。
  1.2反应谱理论。反应谱理论是在加世纪40-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以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为基础,是加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学者对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1.3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20世纪70-80年广为应用的地震动力理论。它的发展除了基于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外,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反应过程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动力理论也称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把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得到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2如何做好防范高层建筑抗震意识
  2.1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
  2.2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
  2.3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的影响,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破坏严重。
  2.4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
  2.5框架柱截面太少,箍筋不足,柱子的延性和抗震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
  2.6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是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
  2.7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要特别注意。
  2.8伸缩缝和沉降缝宽度过小,碰撞破坏很多。
  2.9不应在建筑物端部设置楼梯间,楼板有大洞口,因剛度不均匀而产生扭转。
  2.10外纵墙门窗洞口过大,连梁尺寸太小,容易产生破坏。
  2.11中间部分楼层柱子截面和材料改变或取消了部分剪力墙,产生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形成结构薄弱层。
  高层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3.1抗震措施
  在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除要考虑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外,历次地震后人们在限制建筑高度,提高结构延性(限制结构类型和结构材料使用)等方面总结的抗震经验一直是各国规范重视的问题。当前,在抗震设计中,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3.2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的方法作了以下规定:1、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2、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限制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4抗震框架柱配筋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最小配箍率、最小体积配箍率、最小纵筋配筋率。当地下室做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短柱:柱净高与截面宽度之比小于4的柱子。箍筋需全长加密。
  4.1剪跨比
  4.1.1柱剪跨比:柱子净高与2倍柱子截面高度的比值。
  4.1.2梁剪跨比:剪跨与梁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广义剪跨比=M/Vh=a/h.剪跨比反映了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相对比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截面上弯矩与剪力的相对比值。它对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4.2高宽比
  6、7度抗震设防烈度的A级高度建筑,其高宽比限值分别为:框架4,框剪5,剪力墙6,筒体6.抗震设计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的加强部位:墙肢总高度小于50m时取其总高度的1/6,大于50m时取 1/8,超过150m,取1/10.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加强范围也宜高出裙房至少一层。对于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采用模拟算法2是比较合理的,可以避免剪力墙轴力远大于实际的不合情形。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振型个数至少取3,最好为3的倍数。当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振型数应不少于9.对于多塔结构振型个数应大于12.高规要求有效质量系数不应小于90%.楼梯柱可视为短柱,箍筋需全长加密。
  5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5.1高层点(板)式住宅采用短肢抗震墙结构体系,只要抗侧力构件布局合理仍然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结构体系,但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因此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要求设置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
  5.2短肢墙的布置合理、对称、均匀、力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短肢墙布置应以T形、L形 、]形、 +形为主,这样可增加短肢墙抗扭和出平面外稳定。
  5.3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因此应加墙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5.4主要抗侧力结构筒体(或长墙)一般利用楼、电梯间,但要注意刚度的均衡性,不要集中在一处布置使建筑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同时筒体要有足够的刚度,其平面尺寸不宜过小,要使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为了确保水平力可靠传递,核心区楼板适当加厚,与核心筒相连的连梁按强剪弱弯设计,短肢墙之间的梁净跨不宜过小(一般取4~6M),使其具有一定的耗能作用
  5.5短肢墙受力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承担水平荷载为辅,其截面尺寸要适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宜在5~8左右为好,且墙厚不小于200MM,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小于等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短肢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因其延性更为不利,因此轴压比限值要相应降低0.1.
  5.6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主要目的是从构造上改善短肢剪力墙的延性。
  5.7对于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不仅底部加强部位应按规范调整,其他各层也要调整,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主要目的是避免短肢剪力墙过早剪坏。
  5.8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它部位不宜小于1.0%.
  5.9各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使之与连梁一起构成较规则且连续均匀的抗侧力片。并且每道短肢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连接。
  5.10短肢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以通过不同尺寸和布置调整刚度和刚度中心位置。
  5.11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电算分析力学模型建议采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考虑,各部位宜取两种力学模型分析结果的不利工况,短肢墙之间的梁应根据跨高比的不同分别按连梁、框架梁计算内力和配筋,(既一般情况下当短剪力墙洞口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连梁进行设计;当跨高比不小于5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短肢墙仍属于剪力墙的范畴,配筋可采用一般剪力墙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长宽比小于3的短肢墙则必须按柱的方法进行设计。注意整体计算需考虑填充墙对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影响,折减系数可取0.8~0.9
  结束语
  对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必须认真做好概念设计并分析结构的薄弱环节,建立较为简洁可靠且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型,注意框支梁框支柱配筋的特殊性,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其他文献
模仿源自外界环境,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然而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  小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往往是由于模仿而引起的。这几年我都注意观
期刊
摘要:在人类更加深入了解自身的“杰出的头脑”的同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合理运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知识,融合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结合左右脑,改变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关键词:记忆方法导图式学习左右脑结合阶段性的复习    古时候,有人记忆力极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可是郑板桥却看不起这种人,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怎么个没分晓?就是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
所谓“错误”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只要有认知,就会有错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错误,善于设置错误,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要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要把错误看做是其数学学习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数学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使错误成
期刊
该文应用基于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提供了一种预测太阳黑子(R)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的太阳黑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进一步研究短波通信频率预报等问题奠定了基
【摘要】初中科学教学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作为一名初中科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心灵,调动思维的空间和情感,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主体。  【关键字】设计问题、兴趣教学、合作教学    一、设计问
本文主要谈论“尝试+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指导等具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