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3日,早上7点刚过,台湾桃园市大溪区头寮园区,马英九再次站在了蒋经国的陵寝前。这一天,是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蒋经国逝世30年的日子。
30年来,对于蒋经国的功过是非在“蓝绿”撕扯中似乎仍无定论,信服他的人怀念他在世时的“美好时光”;反对他的人讥讽其唯一的贡献就是“死得早”。
这个曾经的政治强人在人生最后时刻作出的抉择,其遗音仍回响在当下的台岛政局中。
举步维艰
蒋经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据时任“总统府”机要室主任兼“总统”秘书室主任王家骅透露,医生曾建议他拿手杖,蒋经国觉得不好看,一直坚持自己走路。不过到后来,即使有副官搀扶,他也已经举步维艰,坚持更使得身体状况恶化,最后医生再三劝阻,他才改坐轮椅。
成为“总统”之前,蒋经国的经济改革尤其是其中的“十项建设”,令台湾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十项建设是硬实力的部分。”王家骅认为,在硬实力建好后,蒋经国开始关注“软实力”了。
1987年5月,蒋经国下令,1980年“军法大审”中犹在牢里的被告,除了施明德以外全部释放。这些人的案由是发生在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当时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党外人士”,于12月10日组织群众进行游行及演讲,诉求民主与自由,终结党禁和戒严。期间,一位佩戴国民党徽章的二十余岁不明人士混入群众中朝演讲者投掷鸡蛋,一场争斗随即引发镇暴部队与群众的严重冲突——而这一天,蒋经国刚在演讲中提到了和平与安寧。
当局警备总部继而大举逮捕“党外人士”,并进行军事审判,总指挥施明德被判无期,其他人皆获有期徒刑。其中包括此后第一位女性“副总统”吕秀莲、第一位女性民选市长高雄市长陈菊。而辩护律师中有一位是陈水扁。
“美丽岛大审”成为蒋经国“迫害台湾民主”的标志,1987年5月的这次“大赦”也未能将指向他的矛头扭转,“威权”仍然是不少人对其的评价。
他确实成长在威权时期,也曾执掌那个时代,同样也是他,用“威权手段”终结了威权。
38年零56天
1986年的10月,美国《华盛顿邮报》时任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率团赴台采访蒋经国。当时,马英九坐在蒋经国身后,担任英文翻译,当蒋经国说,台当局会在制定相关“安全法案”之后,解除戒严时,马英九的身体犹如电流通过。那一刻,他在心底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改写历史”。
数月后,1987年7月14日傍晚,台湾时任“新闻局长”邵玉铭缓步踏进“新闻局”记者室,这时,超过二百名记者已经到场,静候政府宣布消息。
“奉‘总统’令,宣告台湾地区,自76年(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解严。”邵玉铭手拿资料,脸上的微笑无法收住。
再次回忆起三十余年前的那一天,邵玉铭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称自己是13日接到“总统府”副秘书长的电话,“要我14日下午六时宣布解严,我一度不敢相信。”而那句“奉‘总统’令”,是他自己加的。
自1949年5月20日零时始,38年零56天戒严时期,台湾民众基本人权受到普遍限制。
从1970年代中期后,不仅国民党外的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各种要求解严的声浪不断,国际局势也正在发生变化,台湾的人权问题也逐渐受到世界注目,当局颇感压力。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历史学系教授薛化元认为,相比岛内的反抗者给予的压力,蒋经国更在意的是“以改革争取美国为主的外在支持”。不过,决定解严时,还是有不少人反对,蒋经国藉其“威权”,一一扛下。
“血脉同根”
在实现解严的1987年初,还发生了一起戒严时代极其罕见的示威。台湾的“老荣民”(指跟随蒋介石来台的老兵)突然带着决绝的信念,走上街头。
“今生不能活着见父母,死也要回大陆!”喊出这口号的,是祖籍湖北房县的老兵何文德,他是“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发起人和会长。
当时,因应1979年中美建交,蒋经国在两岸关系上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已持续有年,回大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王家骅回忆,每个月他都要向蒋经国报告老荣民的就学、就业、就医数据,他称蒋经国曾经亲口跟他说,“这些老荣民,应该要相信我,我的父亲把他们带到这边来,我当然要照顾他们,我怎么会不照顾他们呢?我只要有一碗饭,我就要分他们半碗。”
后来探亲一事交给副秘书长张祖诒和马英九共同安排,马英九做出被称为“颖考”项目的两岸探亲计划,在“三不”的前提下,透过民间团体安排,经过香港进入大陆。
何文德和其他数十位老兵成了第一波探亲的人。如今,他已经去世,但他返乡探亲时穿的夹克衫还留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正面写着“想家”,背面记着“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
同在这一年,蒋经国次子蒋孝武的前妻汪长诗与其父汪德官不远万里专程来台湾看望蒋经国,令他非常感动,仍以“亲家公”和“儿媳”之礼待之。
这次拜访,汪德官将老友、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台湾事务部部长的黄文放所托的一盘录像带亲手交与蒋经国,说是“那边”一位朋友所托带来——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场景:浙江奉化溪口镇东口武岭门,门上“武岭”二字,仍为当年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留笔墨,只是重新刷过漆,更加清晰;蒋家老宅丰镐房,有蒋介石出生的地方玉泰盐铺,以及武岭学校,蒋氏宗祠,还有蒋经国住过的小洋房,均原封不动保持完好;尤其是蒋介石母亲王夫人的墓地修葺一新,墓碑上孙中山亲笔题写的“蒋母之墓”依在。
蒋经国情绪非常激动,泪流不止。
实际上,蒋经国至死都奉行“一个中国”立场,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两岸是血脉同根,政治歧见难道一直能够让台湾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吗?”
“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
王家骅为蒋经国服务11年,但是蒋经国从来没刻意表扬过他,直到1988年1月初。当天下午,王家骅像往常一样来到蒋经国的卧室,“他说家骅,你在我这边服务很久了,我很喜欢你。”向本刊回忆到这里时,王有些激动,“我永远都记得这句话,我很喜欢你。”
话音刚落,当时在寓所服务的副官,走近蒋经国的床边,抽取面纸,为他拭去眼角的泪水。王家骅赶忙起身,站在床边,心中满是激动与不舍。
“在我们家乡有句老话,‘油尽灯枯’。”王家骅学着蒋经国的口音,复述他的话,此时蒋经国略事停顿,似乎像在思考些什么似的,接着继续说:“可是,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
一周后,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便三次口吐鲜血,倒在床头……
在浙江奉化,距重新修葺过的蒋经国祖母王太夫人墓不远的雪窦寺,每年有数千名台湾进香客,他们捐钱修缮、维护此地,也供奉寺僧生活费用。
乡里人说,这是蒋家在大陆的“家庙”。
(摘自《看天下》)
30年来,对于蒋经国的功过是非在“蓝绿”撕扯中似乎仍无定论,信服他的人怀念他在世时的“美好时光”;反对他的人讥讽其唯一的贡献就是“死得早”。
这个曾经的政治强人在人生最后时刻作出的抉择,其遗音仍回响在当下的台岛政局中。
举步维艰
蒋经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据时任“总统府”机要室主任兼“总统”秘书室主任王家骅透露,医生曾建议他拿手杖,蒋经国觉得不好看,一直坚持自己走路。不过到后来,即使有副官搀扶,他也已经举步维艰,坚持更使得身体状况恶化,最后医生再三劝阻,他才改坐轮椅。
成为“总统”之前,蒋经国的经济改革尤其是其中的“十项建设”,令台湾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十项建设是硬实力的部分。”王家骅认为,在硬实力建好后,蒋经国开始关注“软实力”了。
1987年5月,蒋经国下令,1980年“军法大审”中犹在牢里的被告,除了施明德以外全部释放。这些人的案由是发生在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当时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党外人士”,于12月10日组织群众进行游行及演讲,诉求民主与自由,终结党禁和戒严。期间,一位佩戴国民党徽章的二十余岁不明人士混入群众中朝演讲者投掷鸡蛋,一场争斗随即引发镇暴部队与群众的严重冲突——而这一天,蒋经国刚在演讲中提到了和平与安寧。
当局警备总部继而大举逮捕“党外人士”,并进行军事审判,总指挥施明德被判无期,其他人皆获有期徒刑。其中包括此后第一位女性“副总统”吕秀莲、第一位女性民选市长高雄市长陈菊。而辩护律师中有一位是陈水扁。
“美丽岛大审”成为蒋经国“迫害台湾民主”的标志,1987年5月的这次“大赦”也未能将指向他的矛头扭转,“威权”仍然是不少人对其的评价。
他确实成长在威权时期,也曾执掌那个时代,同样也是他,用“威权手段”终结了威权。
38年零56天
1986年的10月,美国《华盛顿邮报》时任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率团赴台采访蒋经国。当时,马英九坐在蒋经国身后,担任英文翻译,当蒋经国说,台当局会在制定相关“安全法案”之后,解除戒严时,马英九的身体犹如电流通过。那一刻,他在心底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改写历史”。
数月后,1987年7月14日傍晚,台湾时任“新闻局长”邵玉铭缓步踏进“新闻局”记者室,这时,超过二百名记者已经到场,静候政府宣布消息。
“奉‘总统’令,宣告台湾地区,自76年(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解严。”邵玉铭手拿资料,脸上的微笑无法收住。
再次回忆起三十余年前的那一天,邵玉铭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称自己是13日接到“总统府”副秘书长的电话,“要我14日下午六时宣布解严,我一度不敢相信。”而那句“奉‘总统’令”,是他自己加的。
自1949年5月20日零时始,38年零56天戒严时期,台湾民众基本人权受到普遍限制。
从1970年代中期后,不仅国民党外的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各种要求解严的声浪不断,国际局势也正在发生变化,台湾的人权问题也逐渐受到世界注目,当局颇感压力。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历史学系教授薛化元认为,相比岛内的反抗者给予的压力,蒋经国更在意的是“以改革争取美国为主的外在支持”。不过,决定解严时,还是有不少人反对,蒋经国藉其“威权”,一一扛下。
“血脉同根”
在实现解严的1987年初,还发生了一起戒严时代极其罕见的示威。台湾的“老荣民”(指跟随蒋介石来台的老兵)突然带着决绝的信念,走上街头。
“今生不能活着见父母,死也要回大陆!”喊出这口号的,是祖籍湖北房县的老兵何文德,他是“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发起人和会长。
当时,因应1979年中美建交,蒋经国在两岸关系上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已持续有年,回大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王家骅回忆,每个月他都要向蒋经国报告老荣民的就学、就业、就医数据,他称蒋经国曾经亲口跟他说,“这些老荣民,应该要相信我,我的父亲把他们带到这边来,我当然要照顾他们,我怎么会不照顾他们呢?我只要有一碗饭,我就要分他们半碗。”
后来探亲一事交给副秘书长张祖诒和马英九共同安排,马英九做出被称为“颖考”项目的两岸探亲计划,在“三不”的前提下,透过民间团体安排,经过香港进入大陆。
何文德和其他数十位老兵成了第一波探亲的人。如今,他已经去世,但他返乡探亲时穿的夹克衫还留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正面写着“想家”,背面记着“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
同在这一年,蒋经国次子蒋孝武的前妻汪长诗与其父汪德官不远万里专程来台湾看望蒋经国,令他非常感动,仍以“亲家公”和“儿媳”之礼待之。
这次拜访,汪德官将老友、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台湾事务部部长的黄文放所托的一盘录像带亲手交与蒋经国,说是“那边”一位朋友所托带来——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场景:浙江奉化溪口镇东口武岭门,门上“武岭”二字,仍为当年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留笔墨,只是重新刷过漆,更加清晰;蒋家老宅丰镐房,有蒋介石出生的地方玉泰盐铺,以及武岭学校,蒋氏宗祠,还有蒋经国住过的小洋房,均原封不动保持完好;尤其是蒋介石母亲王夫人的墓地修葺一新,墓碑上孙中山亲笔题写的“蒋母之墓”依在。
蒋经国情绪非常激动,泪流不止。
实际上,蒋经国至死都奉行“一个中国”立场,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两岸是血脉同根,政治歧见难道一直能够让台湾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吗?”
“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
王家骅为蒋经国服务11年,但是蒋经国从来没刻意表扬过他,直到1988年1月初。当天下午,王家骅像往常一样来到蒋经国的卧室,“他说家骅,你在我这边服务很久了,我很喜欢你。”向本刊回忆到这里时,王有些激动,“我永远都记得这句话,我很喜欢你。”
话音刚落,当时在寓所服务的副官,走近蒋经国的床边,抽取面纸,为他拭去眼角的泪水。王家骅赶忙起身,站在床边,心中满是激动与不舍。
“在我们家乡有句老话,‘油尽灯枯’。”王家骅学着蒋经国的口音,复述他的话,此时蒋经国略事停顿,似乎像在思考些什么似的,接着继续说:“可是,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
一周后,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便三次口吐鲜血,倒在床头……
在浙江奉化,距重新修葺过的蒋经国祖母王太夫人墓不远的雪窦寺,每年有数千名台湾进香客,他们捐钱修缮、维护此地,也供奉寺僧生活费用。
乡里人说,这是蒋家在大陆的“家庙”。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