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下的高职工科分类教育探索与实践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结合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并梳理出“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理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改革思路。
  关键词:分类教育;人才培养;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近10年来,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但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更加多样化,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也更加复杂,个体差异扩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加多样,迫切需要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2]。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校后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难点,多元智力理论为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实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工科教育实施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的必要性
  1.1  随着产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精细化、多样化的人才
  高职教育是以实际岗位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为行业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这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3]。随着产业的发展、科技的交叉结合,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質高的技术技能人才[4]。
  一方面,高素质焊接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巨大。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表可以看出,到2020年,与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人才缺口将近540万,而焊接技术人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焊接生产的第一线严重匮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正向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焊接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焊接专业“一把抓”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制造业高要求的“精细化岗位分工”的市场需要。
  1.2  学生结构的复杂化、多元化,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比较特殊,招生对象复杂多样,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又有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等毕业生[5]。不同类型的生源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特别是教育部提出的高职扩招100万,招生对象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这意味着高职生源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学生的差异性更大。就笔者所在学校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目前主要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毕业生、藏区“9+3”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不同基础的学生,这个转变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乃至整个高职院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迫使我们要进行人才培养改革。
  1.3  学生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专业、年级,都以相同的标准授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与习惯、学习需求等个体差异。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更加多样化,加上现在的“00后”学生,个性需求更加鲜明,一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十分强烈,希望能够获得专升本、专升硕的学习机会;另一部分学生迫切需求学好技能、尽快就业,希望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因此,传统的统一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教学模式显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弊端,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施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制定适合不同类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4  多元智力理论为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智力内涵包括至少以下9种基本能力: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智力因素。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具有这9种智力,只是具体到每种智力在个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又因人而异。因此,应该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行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
  2    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的实践
  2.1  前期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推进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实施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前,课题组对高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问卷报告显示:(1)随着产业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焊接方法应用日趋广泛。(2)从毕业生就业岗位来看,岗位分工更加精细,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趋向复合型,这就要求高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大自动化、智能化焊接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
  2.2  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在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充分关注焊接产业近年来在焊接自动化技术、新材料及焊接方法的变化,关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考核的变化,同时鉴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班级多、教师资源丰富,结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资源实际情况,将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分为高端焊接和智能焊接两个方向,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开设不同方向的模块化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跟踪产业发展,特别是自动化焊接技术应用、新材料及相应焊接方法和工艺的变化,构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两个方向的“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创课程”3大类课程,高端焊接方向课程侧重传统焊接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模块;智能焊接方向侧重焊接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模块。其中,“专业平台课程”针对整个专业的学生学习,主要包括通识类课程、服务于专业学习的共享基础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性认知,不以减少知识点为前提作为分类培养的区分标准,主要开设于第一、第二学期;“专业方向课程”采用模块化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业类课程等,不同方向的学生通过选择与专业方向相对应的课程或模块学习,达到方向的基本要求,主要开设于第三、第四学期;同时增设“三创”课程,主要包括实践项目、创新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主要開设于第四、第五学期,切实提高学生的“三创”意识。
  2.3  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的实施
  根据分类教育的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实践教学条件,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4个班级学生(213人)分成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端焊接方向)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智能焊接方向)两个方向,结合目前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高端焊接方向和智能焊接方向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5%和25%。
  实施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一年来,由于解决了学生个人发展方向问题及与兴趣爱好结合,给了学生一个再选择的机会,学生的实践时间增加了、学习压力减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专业技能也明显提高了,学生掌握的技能更能满足某一特定企业、地区、岗位的职业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在培养学生技能技术能力的同时,打造专业文化育人阵地,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3    结语
  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培养综合素质高、人格完善、个性鲜明、具备现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103-105.
  [2]田明武,张磊.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7(11):179-181.
  [3]姜小军.高职院校分类培养改革探析[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6(4):78-80.
  [4]沈高峰.服务区域产业的高职信息类专业分类分层人才培养改革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8(1):19-22.
  [5]王霞晖,田其英.基于高职生源多样化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管理论坛,2015(7):81-83.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部山区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2017-2018两年间发生的几起重大地质灾害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急调查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关键和基础,但传统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受限于复杂的地形条件,不能快速全面地获取灾害的详细信息,而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时效性高和不受复杂地形影响等特点,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6·24新磨村山体滑坡和10·11白格两次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的教育。对于以民族语言结合汉语的民族双语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同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纳汉双语教学研究,分析双语教学中技术手段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纳西族;双语教学;有效性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与英汉双语等其他教学相同点在于都是依靠两种语言贯穿于教学当中,作为教学媒介。通过让学生更为平衡地使用两种语言
期刊
摘 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节中的关键与核心内容,在总结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内容和过程基础上,对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等作了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文章所进行的研究不仅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参加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的院校提供应用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
期刊
摘 要:2015—2018年江西省开展首轮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全省37所本科高校199类本科专业1 145个专业点完成综合评价,并将排名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于全省13所独立学院而言参与类似评价尚属首次。此轮专业综合评价选取7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观测点,构建通用指标体系,从生源情况到专业特色、从培养模式到培养效果、从教学资源到教学成果、从本科教学工程到教学质量保障对各专业建设状态进
期刊
摘 要:文章利用翻转课堂理念,基于泛雅平台开展单片机课程教学,以数码管显示控制微课设计为案例,以提问、总结、激发的方式设计微课内容,将微课学习贯穿数码管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单片机;数码管;微课  1 课前准備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综合性强,既涉及硬件结构,又包括软件语言和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数码
期刊
摘 要:移动学习已然成为当前热门的学习方式,在内地西藏班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用移动学习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文章主要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概念和内地西藏班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并调查、研究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的移动学习需求,最终得出移动学习在内地西藏班计算机课程教学具有切实可行性。  关键词:移动学习;内地西藏班;计算机课程;可行性分析  1 移动学习概念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ML
期刊
摘 要:高校对教师工作量进行统计的计算任务通常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操作起来非常繁琐,任务繁重并且容易出错。文章运用Excel结合VBA应用开发了一个供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的年度工作量及课时费统计系统,具有支持数据表导入、教学任务自动分析、异常数据主动探测、计算参数自主设置、人员类别识别、自动生成表格等功能。  关键词:VBA;教学工作量;课时费  在学校教务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定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教学实践,结合OBE教学理念对“网页设计”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力求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标的同时,通过合理的项目激励机制,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好的网站开发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OBE教学理念;网页设计  1 网页设计课程介绍  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网页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涵盖了HTML快速入门,CSS基础,JavaScript脚本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快速更新与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了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完成了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课程教学设计探索、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反思。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信息化教学  1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现状及思考  1.1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现状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简述了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特教班学生的情况,然后说明了特教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后探究了做好特教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特教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从2017年开始,每届开设一个特殊教育班(特教班),对象为残疾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也是为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