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以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之一,探究性学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负有重要责任。针对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提出了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重新发现知識形成的过程,并建构知识和发展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高中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高中学段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面临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学生心理压力大,应试需求高,各学科教学课时都很紧,与探究性学习要求相对宽松的时空有突出矛盾。因此,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要求高效、有效和长效。高效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有效就是指投入少产出多,既不为学生增加过多负担,又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特别是对学生应用和迁移知识有所帮助。长效就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问题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据此,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更要求学生能敏锐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假设进行探究计划设计,阐明问题,找到方法,设置对照组、选择与控制变量等,最终应构造出一种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而且解释要更精确。
2、高中生物理论性强,应用性广。高中生物有必修1-3册,选修3册,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牵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密切联系,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这对高中生的知识基础、社会经验、生活积累和科学素养都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智慧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水平提出了挑战。所以,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高中生物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常见问题
1、探究过程中时间紧、成效低、缺乏实施的信心。很多教师在从事探究教学活动中感觉到,加入学生探究实验后,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由于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使用都不会,迫使教师不得不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介绍和讲解。以致常出现实验时间较仓促,有时做完实验却没有了总结的时间,甚至出现了还未做完实验就已经下课了的情况。所以一部分教师干脆就把全部时间用在知识教学上,使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束之高阁。还有不少人担心,放弃“全面系统学习文化知识”而去搞什么“探究问题获得知识”,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
2、自主探究缺乏教师指导。贯彻新课改理念后,老师在课堂上开始忌讳多讲,甚至有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准。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老师谈‘讲’色变,他们担心背上‘填鸭式’和‘满堂灌’的黑锅,于是绞尽脑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有的教师刻板教条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读书,上课随心所欲,清闲若定;有的教师在“引导探究式”学习中,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让学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加调控。结果活动结束后,学生不仅不能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反而滋长了不良习惯。
3、探究性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将多样化教学形式的使用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有些教师认为,课堂要“宁活不死,越活越好”,“活就是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死就是旧课程的老路”。例如,一位老师在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时,出示了如下问题:“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如何?一个O2分子通过细胞膜时经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各是什么?然后又出示了相关材料之后,教师让学生看书讨论,在“探究”了相当一段时间后,请各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解答,结果是学生照本宣科。很显然,这位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中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四、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1、寻找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高中生物于高二年级结束时进行学业考查,这给教师按期完成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导致了“为了会考而学习”的现象,过分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首先,注重内容选择。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除实验外,还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要解决探究学习的教学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探究过程中知识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课内外探究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实施生物学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主战场,因此,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是课内探究。但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有一些探究活动单靠课内很难完成。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答案,使课内探究延伸到课外。最后,要寻找恰当的方法。如果方法得当,探究性学习反而会节省时间。在探究过程中,探究的方法是教师定的,结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与单纯的验证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适时而巧妙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从“无问”到“有问”到“有价值的提问”,主要在于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做好引导作用。首先,教师的引导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其次,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而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五、结语
探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探究性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如何做到,还需要我们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任长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白志琴.刘建峰.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重新发现知識形成的过程,并建构知识和发展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高中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高中学段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面临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学生心理压力大,应试需求高,各学科教学课时都很紧,与探究性学习要求相对宽松的时空有突出矛盾。因此,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要求高效、有效和长效。高效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有效就是指投入少产出多,既不为学生增加过多负担,又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特别是对学生应用和迁移知识有所帮助。长效就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问题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据此,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更要求学生能敏锐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假设进行探究计划设计,阐明问题,找到方法,设置对照组、选择与控制变量等,最终应构造出一种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而且解释要更精确。
2、高中生物理论性强,应用性广。高中生物有必修1-3册,选修3册,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牵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密切联系,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这对高中生的知识基础、社会经验、生活积累和科学素养都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智慧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水平提出了挑战。所以,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高中生物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常见问题
1、探究过程中时间紧、成效低、缺乏实施的信心。很多教师在从事探究教学活动中感觉到,加入学生探究实验后,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由于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使用都不会,迫使教师不得不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介绍和讲解。以致常出现实验时间较仓促,有时做完实验却没有了总结的时间,甚至出现了还未做完实验就已经下课了的情况。所以一部分教师干脆就把全部时间用在知识教学上,使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束之高阁。还有不少人担心,放弃“全面系统学习文化知识”而去搞什么“探究问题获得知识”,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
2、自主探究缺乏教师指导。贯彻新课改理念后,老师在课堂上开始忌讳多讲,甚至有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准。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老师谈‘讲’色变,他们担心背上‘填鸭式’和‘满堂灌’的黑锅,于是绞尽脑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有的教师刻板教条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读书,上课随心所欲,清闲若定;有的教师在“引导探究式”学习中,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让学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加调控。结果活动结束后,学生不仅不能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反而滋长了不良习惯。
3、探究性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将多样化教学形式的使用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有些教师认为,课堂要“宁活不死,越活越好”,“活就是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死就是旧课程的老路”。例如,一位老师在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时,出示了如下问题:“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如何?一个O2分子通过细胞膜时经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各是什么?然后又出示了相关材料之后,教师让学生看书讨论,在“探究”了相当一段时间后,请各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解答,结果是学生照本宣科。很显然,这位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中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四、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1、寻找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高中生物于高二年级结束时进行学业考查,这给教师按期完成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导致了“为了会考而学习”的现象,过分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首先,注重内容选择。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除实验外,还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要解决探究学习的教学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探究过程中知识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课内外探究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实施生物学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主战场,因此,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是课内探究。但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有一些探究活动单靠课内很难完成。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答案,使课内探究延伸到课外。最后,要寻找恰当的方法。如果方法得当,探究性学习反而会节省时间。在探究过程中,探究的方法是教师定的,结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与单纯的验证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适时而巧妙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从“无问”到“有问”到“有价值的提问”,主要在于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做好引导作用。首先,教师的引导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其次,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而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五、结语
探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探究性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如何做到,还需要我们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任长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白志琴.刘建峰.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