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人格雕塑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人格,为社会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才,也就是借助人类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去发展个性,形成伦理、道德、心智、身体全面发展的人。当代青年学生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怎么样做人的问题,因此,对青年学生加强健康人格培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而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主要作用,语文教学自然就担负起人格雕塑家的使命。
  语文教学负有教学文和教做人的双重使命,在人格雕塑方面,语文的优势和作用非其他学科其他途径所能代替。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是语文学科的基调,也是人格雕塑的关键。语文教学的人格雕塑主要指爱的培育、美的熏陶和韧性培养等。
  爱的培育是人格雕塑的核心。美国心理学家博士丹尼尔说过:“人的成功是智商与情商的互补和谐发展”,这说明情商的重要。情商则主要来自于爱心,没有自爱之心和爱人之情,即使智商再好,人格也是有缺陷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担负传播爱的使命,像重视智商一样重视情商的培养,及时捕捉情的花果爱的种子,顺着教学的春风精心播撒于学生正待播种的心田,再用自己爱的雨露去滋润,使之扎根发芽茁壮。一旦他们有了爱心,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去爱国、爱人和自爱,也就有了高尚的追求,有了探索创新的热情,有了奋进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情商。这对当今许多以我为中心,缺乏爱心情商的一些独生孩子大有裨益。
  而语文教材就是要展现爱的世界,他高奏的主旋律就是爱——不同的爱。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写作背景,都蕴藏着丰富的材料,教学时可以借此对学生的人格培育随机点染,相机教化,以达到爱心雕塑的目的。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阳楼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谱写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爱,《背影》《乡愁》《陈情表》抒发的是对亲人的挚爱,《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生命的意义》讴歌的是对生活对生命的爱,《训俭示康》《记王忠肃公翱事》书写的是堪为师表的自爱,《纪念白求恩》赞美的是跨国界的爱……对于这些,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认真地读,去体会,去感受。读的过程,体会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便是人格受到培育的过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不阿的气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顾全大局、勇于认错的高尚人格等,这些在教学中教师进行点拨,并将这些不同的爱与荣耀和耻辱,宽容和爱憎,进取和平淡,自尊和自谦等有机结合,就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
  美的熏陶是人格雕塑的基础。语文教材处处展现出美的世界。诗歌、散文、小说等展现了山川之美、文学之美、艺术之美、建筑之美、人性人情之美。既有现代美,又有古典美;有阳刚之美,也有阴柔之美。《长江三峡》让人感受三峡的雄伟秀美,感受大自然的“伟力”,更感受人类的伟大;《天山景物记》带我们去游一趟雄伟瑰丽的天山,去领略迷人的自然风光;《荷塘月色》带我们去欣赏如梦如幻的月下荷塘的迷人景色;《威尼斯》让我们了解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文化艺术之城”的绮丽风光、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让我们感受水乡泽国威尼斯的自然美、艺术美和意大利人的气质美;《边城》展现了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古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所有这些,在播放录音时可用同步播放与文章意境相吻的音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上相关的画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同时,语文老师恰到好处的分析、引导,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未来的社会需要美,青年学生需要感受美的耳目,追求美的情趣,以达到个性完善。因此,语文教师又必须担负美育的使命,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资源,科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声像兼优的多媒体教学)来展示教材美的世界和美的魅力,将学生从枯燥乏味(抽象分析和空洞说教)的教学之中解放出来,带他们进入美的境界,培养他们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这样,语文课成了美的熏陶课,学生自然会迷恋语文,乐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趁热打铁,画龙点睛,可以净化学生浮躁的心灵,陶冶他们高尚的性情,激发他们向上的情志。只要他们懂得了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光荣与耻辱,他们就会努力去做追求真、善、美的人。
  韧性培养是人格雕塑的保障。韧性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要素。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竞争,也是耐力韧性的竞争。韧性是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这就要求当代青少年必须有足够的韧性,才能担负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因而,对学生进行韧性培养是必要的、现实的,语文教学是韧性培养的最佳契机,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方面的正面素材。在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时,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坚韧的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学会坚强,苦练毅力,乐观地承受压力,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
  语文教学的人格雕塑是灵活的。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自身的人格也受到熏陶。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人格培育联系比较直接,如《谈骨气》《说谦虚》《鱼我所欲也》等,对此要强调随机渗透,而应当结合自然,防止政治说教和硬塞结论。另一方面要抓住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如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的自尊,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人格等,从中让学生辨美丑明是非,自悟高尚人格的重要。
其他文献
武术作为体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武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颇为少见,偶尔在公开课中见到的武术教学,似乎也成了“舞术”教学,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武术的魅力所在 ,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在武术文化的开发方面,首先应该深入发掘教材的文化价值,如教材中的一些传统的健身拳: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我们可以发掘这些拳术的由来发展以及古人创作的文化根据
期刊
或许我有一颗向往童年的心吧,十几年来,我像慈父一样爱着我所教的孩子们。我喜欢拉拉他们的小手,蹲下来与他们讨论一些东西,与便于了解他们那些天真无邪的心灵世界。我多么希望摒弃这世界里大人的嘈杂生活,将整个身心都融入孩子们纯真的生活。在多年的儿童世界里打转,常常感慨:当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人生选择啊!能得到孩子们的喜欢,或许,正是因为我拉拉手的那一刻,蹲下身的那一瞬间吧!或许是我常坐在他们的中间,听听他们毫
期刊
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升入高中的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地理知识的学习非常辛苦。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明显不同,难度跨度大,而且与初中地理知识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旦遇到与初中地理知识连接不上的地方就很容易出现“卡壳”。继而初高中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上也紧接着出现滑坡现象。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良好的教学不能只看到学生现有达
期刊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不断提问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听课质量,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启发学生弄清讲课重点、难点、疑点和延伸讲课内容等。因此,提问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提问应本着一定的原则。  一、提问的地点  1.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
期刊
生命意识的淡薄与缺失已经是现代人的一大痼疾,生命意识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迫切使命。叶澜在《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一文中谈到教育的生命性时,曾指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生物学科本身就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界变化的过程,其旨在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但受应试的束缚,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一、教
期刊
自2013年9月市级课题《探究听写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成功立项以来,笔者一直十分注重实践研究,采用网络学习、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课堂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从近二十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学习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词汇、短语、句式、语法等。听写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一方面利于教师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它一直
期刊
新课程指出,生物教学应注重信息技术与生物学习的结合,而信息技术就是现今中小学课堂所使用的多媒体。这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优化生物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一)“活化”了生物教材,丰富了课堂  初中生物本身,就是一门解释世界生命奇观和本质的一门自然科学。单凭干枯的文字
期刊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民族素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故此教师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培
期刊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前人之述备矣。素质教育不是全新的概念,但近年来,国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愈发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关于素质教育的部分讨论,受到了局限。  这种局限就是:学校教育。大部分基于素质教育的讨论是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进行的,但忽略了校园以外的受教育者,而这些受教育者的数量之多是不容忽视的。素质教育是基于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撇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