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就业心理调适之我见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则寓言:上帝安排一个人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缓慢的脚步让他心生埋怨。但后来他闻到了花香,听到虫鸣鸟叫,看见了满天星斗。他这才发现,不是上帝叫他牵着一只蜗牛散步,而是上帝让一只蜗牛牵着他去散步。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
  就业求职是自食其力、通往幸福未来的开端,有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是非常令人向往的。美好的职业常常是职校学生实现理想和美好人生的代名词。所以,就业是一种激烈的竞争。竞争的过程必然有矛盾,有冲突,适应不良会引发心理障碍。职校生择业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心理不适表现:
  1. 浮躁、急躁心理:有的毕业生就业前夕闷闷不乐,满腹心事,患得患失。
  2. 依赖心理: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
  3. 挫折心理:是指职校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己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所产生的消极反应。
  4. 攀比心理:在求职择业中盲目攀比,不屑到基层工作,总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十全十美的工作。
  5. 从众心理:部分毕业生在择业中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缺乏个人主见,随波逐流。
  6. 失落、嫉妒心理: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屡试屡败,感到择业无望,自暴自弃。有的愤世嫉俗,并产生不满和埋怨情绪。
  7. 怯懦心理: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
  8. 自卑、退缩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评价过低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9. 女生的特殊心理:女生大多希望选择那些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相对稳定的职业,而对那些充满竞争与挑战、风险性和艰苦性的基层工作,则退避三舍,更不愿去开拓进取。
  10. 贫困生的特殊心理:困难贫困毕业生主要有出人头地和急功近利心理,自我封闭、听天由命的心理,自卑、抑郁、焦虑和攀比从众心理等。
  职校生在就业者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如何调适呢?
  一、 增强竞争意识
  1.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这是自我调适的基础,因为只有正确认知自我,情感上的就业矛盾、冲突才能平息,意志上的就业行为才会积极主动。“我是谁?”怎么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爱好特点、性格特点、优势劣势、适合干什么工作?(1)通过他人评价法来认识自我。通过他评、互评提取真实反馈,避免主观理解带来的误差;(2)通过比较法认识自我。通过道德品质、追求目标、能力高低等的比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与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实现自我超越,不要一味和自己过不去。(3)通过内省法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剖析、自我检查深刻认识自己。防止估计过高盲目自大,估计过低过于自卑,丧失发展与成功的机会。
  2. 树立自信心
  这是人格健全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认识自我以后,必须积极悦纳自己,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的、差的、优势和劣势。(1)合理定位理想自我。防止目标水平过高或过低,结果使目标落空,个人心理蒙受打击,产生挫折感。(2)积极地评价自我。不要总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较,加重心理负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貌不扬、身材矮小、肢体残疾、家庭困难等客观缺憾和环境是不能改变的,要学会尊重自己,喜欢并接受自己,使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不要为自己的竞争套枷锁。(3)扩展自己的交往空间。加强人际交往,参与面试实战模拟,进行志愿者活动等,扩大交往时间与空间范围,得到更多的启发、疏导、帮助、沟通、理解,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信任感,促进自我的进一步肯定,轻装参与竞争。
  3. 主动参与竞争
  这是进入人才市场的勇气与胆略,是取得择业成功的关键。要竞争取胜就得努力完善自我,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行为。(1)努力提高现实自我。主动修正现实自我的行为和心理,不断战胜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抓住机遇敢于竞争,才能实现抱负。(2)锻炼自我调控能力。竞争要成功,就要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心理特征,行为朝着定向目标艰苦奋斗。按照学校和社会规定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调控自己。(3)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意志健全的人,竞争行为中表现出较强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顽强力,富有朝气、锐气,敢想敢说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最终在竞争中实现理想自我。竞争要有心理承受力,成功需要艰辛的努力。在美国一座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先天的东西,我们无法选择,但后天的铸造成就——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全由你自己去创造。总之,培养竞争意识,必须自信而不盲目自负、自傲,必须以坚实的基础、雄厚的实力、良好的素质作后盾。
  二、 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1. 从社会而言,应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为毕业生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努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这是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的外因。
  2. 从学校而言,应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帮助学生自身塑造克服心理障碍的能力
  (1)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大力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使学生先顶岗实习,再顺利就业、择业、创业、立业,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专业技能竞争力。
  (2) 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从入学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规划的理念、搜集相关就业政策和信息、培训就业技巧等方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3) 教育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就业岗位职责规范,培养他们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比如遵守规定的到校时间,养成守时习惯,否则以后工作就不适应单位的考勤制度。只有造就基本的职业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合作共处能力,学生就业心理才安全,择业才会游刃有余。
  (4)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培养毕业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只有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才能使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就业。
  3. 从毕业生而言,要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和正确调适,预防心理障碍
  (1) 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一件正在供社会选择的产品,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尽快地适应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的角色,学会主动推销自己,并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需要。
  (2) 正确认识自我,包括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正确认识。全面衡量、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用现实的态度来看待自己,才有可能在求职时扬长避短,从而避免盲目求职或期待过高、好高骛远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
  (3) 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产生畏缩甚至恐惧的心态也很正常,关键是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丧失信心,失去开拓新生活的勇气。
  (4) 做好提高自己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自学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心理准备。
  (5) 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市场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对就业者的素质、技能要求更高。竞争使用人单位不用笨人,不容闲人,不养懒人,争抢能人。市场竞争实质是快手赢慢手,毕业生只有勇敢参与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塑造竞争优势,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6) 树立创业意识,风险意识。知识经济对企业灵活运作、产品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独立创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暂时不能获得就业岗位,并且这个比例会逐步提高。因此,毕业生只有培养自身创业技能,才能满足就业理想,同时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创业,就会有风险,风险是追求的伙伴。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平坦笔直,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风险。只要意志坚强,提高科学决策本领,降低风险,抗御挫折,知难而进,勇于挑战,搏击风浪,定会拥有成功之花。
  4. 自我调适
  (1) 转变观念,自我调整,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轻松的学生生活,养成了依赖心理和自律不严的习惯。而工作之后,学生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严肃认真不讲情面的领导替代了循循善诱的老师,陌生的同事关系替代了熟悉、亲密的同学友谊。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角色的迅速转变使学生感觉很不适应,精神压力很大,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社会是冷酷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情的,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在就业中受不良情绪困扰时,可通过情绪迂回或转移来进行自我调适。即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拜访朋友等,以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沉浸在不良的情绪之中,从而求得心理平衡。
  (2) 适度的自我宣泄。当人的情绪处于不良状态时,进行适当的自我宣泄,其实也是一种情绪转移,对身心健康有益。如在就业中困惑时,举棋不定时,焦躁时,受挫时,可以和老师、朋友、家人倾诉述说,寻求他们的帮助、安慰、劝导。但切忌采取酗酒、破坏公共物品,或在深夜中大喊大叫等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
  (3) 积极的自我暗示。运用自我暗示可改变不良心境。俗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首先能自我悦纳、自我欣赏的人,社会才会接受和认可他。
  (4) 调整期望值。在生活中人们常说,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在择业中同样如此。在择业中不如愿时,试图用理性的态度来分析一下自己和现实,找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承认并接受现实。
  (5) 环境调节法。一般可首先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着手,整理一下自己的寝室、书桌,清理一下生活中的杂物;或到朋友同学处小住;或回家放松一下自己;有条件的可外出访友或旅行,但要注意安全。通过环境的改变,可调整自己的情绪,转移注意力。
  5.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觉排除心理障碍
  (1) 正视社会,适应现实。个人择业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发展。就业做到:一不究性质,看单位;二不等分配,找市场;三不唯对口,用所长;四不求从业,图创业;五不求定位,先就业;六不谈舒适,求发展。切莫脱离社会与现实,凭空臆想,逃离现实。
  (2) 认识自己,人职匹配。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兴趣、气质、性格的人可能适合做不同的工作,要认识自己的职业人格。
  (3) 放眼未来,终身学习。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就业于一个岗位的情况已经成为过去。职校生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技能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还要放眼未来,终身学习,勇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一路上总有不称心的时候,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有时候我们需要具备忍耐的勇气,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种矢志不移的精神,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妨转换一下角度。换一个角度调适,很多看似不可扭转的事情会重现生机。换一种角度去感受人生,我们会看到另一种美丽。
  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年代,在就业中一味地只注重人际应酬,只追求高效高速,势必会事倍功半。其实人生最值得珍视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充足的时间和一个相对闲适的空间,静下心来总结和思考。实际上,有静心思考做前提,任何艰难困苦,任何坎坷不平,都可能变成最宝贵最值得回味的人生财富。换一个角度调适,一样的生活际遇里,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华罗庚教授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到广阔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性刻画逐渐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学科,是对现实生活常识的系统化和抽象化,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侧重于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因而学生往往学习起来感到艰涩深奥、枯燥无味。《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数
他与众不同没有补过奥数、英语,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  他天资聪慧连续跳级,遇到难题一定打破沙锅问到底  他兴趣广泛玩航模、打乒乓球、下象棋、剪纸、背古诗    编者按:    郭沫若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真正的兴趣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东西可以激发潜力,从而带来巨大的成功。因此说,学习的进步,兴趣第一一而本文讲述的这个天才少年的成长故事,更是为众多家长解开了培养子女过程中最疑惑的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必须调整机制、转变观念,让职业教育真正热起来,让职业教育在服务"三农"
摘要:通过实际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将社会、家庭、工作岗位、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地影响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使高校在校生有着与在岗毕业实习生一样的学习紧迫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达到加强学校的班风、学风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  关键词:社会生产实践;育人功能;实用型技术人才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达到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映出来。作文是否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发生的最根本变化之一就是教师作用与角色的变化和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因此,传统的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施工要求。尤其高层建筑面临的水电安装技术问题越发严峻,良好的水电安装工程,有利于为居民提
目前全国有16所电力高职高专院校,均开设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所使用的《电厂汽轮机设备》教材是按照原学科体系进行编写的教材,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线来安排教材内容和顺序
由于现场智能设备之间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OPC为其提供公用接口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LaBVlEW作为上位机软件,基于OPC技术,实现DCS和LabVlE实时通信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可
目前,高等学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部分高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