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角色 丰富的生活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实验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探索中国化的幼教道路为办园宗旨的幼儿教育实验研究中心。
  八十七年来,鼓幼的全体教工继承和发扬陈老的办园精神,遵循陈老“一切为孩子”的教诲,努力进取、勤奋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基地、省和谐校园、省优秀家长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青年文明号、省平安校园、省绿色学校、市师德先进群体、市课程改革基地等称号,成为教学科研并重、内外交流广泛、教育改革领先的现代化幼儿园。
  本期特辑特邀该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崔利玲领衔编写。崔园长先后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名校长、南京市名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并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聘为督学,是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
  此次参与暑期特辑编写的教师有省特级教师、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她们在长期的教育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倡导“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理念。愿老师们的智慧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启示。
  首先恭喜您,您的宝宝即将升班了。现在,他不单纯是大班小朋友的弟弟妹妹,还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他的角色更加多元,情感更加丰富,行为也会让我们惊喜连连。
  
  “我不疼!我不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到了中班开学,您将看到一个令人欣喜的场面:孩子挣脱您紧握的手奔向教室、与久违的好朋友相拥跳跃、“迟点接我”的请求开始出现。孩子长大了,他们正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自我安慰,如果不小心摔跤,他们会迅速爬起,打人、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少。
  
  “我表现好,老师表扬我了!”——规则意识开始萌芽
  
  进入中班,孩子将不再满足于“红花”的奖励,他们更加喜欢老师口头的鼓励与赞许,并知道自己行为与成人评价的关系,听到批评他们不是生气而是难为情。他们知道“排队、轮流、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一些规则要求,但进入游戏情境中他们往往又会将要求抛在脑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常常脱节,所以大人们常常苦恼“为什么他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犯错呢?”
  
  “我有许多好朋友!”——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提高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生活的场景,在协商与争论中尝试各种交流方法、积累交往技巧。有了好东西,他们一方面喜欢炫耀,另一方面又有与好朋友分享的愿望。如果同伴得到他人的表扬,他们会嫉妒。并宣言“我画得比他好”“我的声音更响”“他没有我吃得多”。
  
  “我家有飞机!”——想象更加丰富、生动
  
  小班孩子对图书、动画片最感兴趣的是形象与动作,进入中班,他们则钟情于情节与过程,他们会设想故事的后续结局,常常进入假想状态,用想象代替现实。他们常自言自语与假象中的角色说话。如果一个孩子说“我们家有一辆汽车”,另外的孩子就会七嘴八舌将其升级“我们家有飞机!”“我家有坦克!”“我们家有载人飞船!”凡是在家里出现过的画面、玩具,都会被孩子幻想成现实。我们千万不要错怪孩子撒谎哦!
  
  “我要出去玩!”——活泼好动、体力在增强
  
  与小班阶段相比他们的体力明显增强,不仅能够自如地跑跳,手指也更加灵活。他们喜欢尝试,喜欢在路牙、台阶上行走,喜欢从楼梯上往下跳,喜欢触摸感兴趣的东西,这些尝试很危险,所以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幼儿园老师常把中班的孩子昵称“小糊涂”。
  
  “我会讲,让我说!”——会表达、分析了
  
  小班时孩子讲故事基本上是对熟悉故事的复述,中班孩子则学会了“添油加醋”。在词汇量猛增的同时,如果需要还会自创词汇,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他们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并学会了简单的分析、判断,如生气与开心的区别,纸与塑料的不同,因此概括、分类的水平明显提高。家里东西摆错了地方、物品收放不合适,孩子都能敏锐地发现并去纠正。到时我们会窃喜“孩子懂事了”“能干了”。
  根据这些年龄发展特点,建议家长们利用暑期,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游戏,解决发展较弱的问题,帮助孩子做好相应的升班准备。
  
  没有朋友怎么办?——社会交往的建议
  
  孩子如果缺少好朋友,可能是以下原因:内向胆怯不敢主动交朋友,行为过激吓跑了朋友。
  如果是前者,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些自然地与同龄伙伴接触的机会,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积累交往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技巧。家长也要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策略,如通过交换玩具结交朋友、通过表达意愿交朋友、通过加盟游戏团队交朋友。注意千万别用“拉郎配”的方式为孩子找伙伴。只有家长放开保护的翅膀,孩子才能获得自由翱翔的天空。
  如果是后者,家长一定要用换位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过激行为的不妥,如紧抱脖子以示友好、强迫别人按自己的要求活动、用行为攻击的方式表达不满、大声叫喊传递信息等,当孩子尝试了过激行为带来的不悦心理感受后,会产生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通常会在别人的提醒后改变自己。千万不要认为“等他懂事了,就会自然改变了”,这些生活中的行为如果变成不良习惯,孩子自然不会拥有众多的朋友。
  
  不愿说话怎么办?——语言表述的建议
  
  假期里我们要记得多与孩子聊天,一天中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话题。聊天是双向的,有问有答,有听有说,“一言堂”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聊天中,要让孩子养成听的习惯。如果孩子处于被动听(大人望着孩子的眼睛)的阶段,不妨让孩子重复刚才听到的内容,或家长提问语言的片断。如果孩子能主动听(孩子且视大人的方向),就要让孩子多发表意见,把聊天的主动权给孩子。
  
  不愿动脑怎么办?——科学启蒙的建议
  
  对于年幼的、思维具体形象的孩子来说,与其让他们对着单一图像学习科学知识,不如领着他们到生活、自然的现实场景中学习。我们带孩子到农村,经常听到孩子们惊奇“为什么猪是黑的而不是粉红色的?”“为什么猪的耳朵是破破的?”这实质上就是儿童科学思维的萌发。所以我们建议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逛动物园、游科学馆、玩儿童乐园,每天抽出半小时与孩子一起玩做冷饮、跳地砖格、敲击饮料瓶等小游戏,使他们在游乐中产生问题,在欣赏中学会注意、记忆、观察、比较,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而这整个过程自然能激发孩子浓厚的科学兴趣。
  
  体弱多病怎么办?——健康活动的建议
  
  结合孩子体力增强和概括分类水平提高的特点,假期里可以在这两方面增强孩子的体质。一是每天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稍大的活动时间,如与同伴们一起玩骑车、打球、捉尾巴等大肌肉游戏,通过与同伴的协作行为提高反应灵敏性。二是给孩子布置适当的家务劳动,如收拾玩具、擦桌椅家具、叠衣服、抹席子等小肌肉活动,提高手眼协调性,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积累生活经验。
  
  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艺术陶冶的建议
  
  把看电视作为孩子假期一日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艺术强调节奏、和谐,假期生活也强调节奏与和谐。假期开始前。大人们首先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生活时间表,约定每天各个时段的活动内容,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何时看电视、何时玩玩具、何时出门玩,以后每天严格按时间表执行。孩子对自己的活动安排心中有数,就没有长时间看电视的理由了。
  艺术强调欣赏与表现,生活中处处有契机。蔬菜、纸盒、碗、玩具都具有造型美与色彩美,如果我们将纸张变小红帽、将纸盒变天线宝宝,孩子就能将电视与游戏结合,从电视里走出来。如果我们鼓励孩子动手尝试操作,孩子就从单纯的欣赏美转变为创造美,就能丰富生活内容,让生活多姿多彩了。
其他文献
星期天,熊小弟看动画片入了迷,看了一集又一集。他感到眼睛胀胀的、酸酸的。这时爸爸回到家,看到电视机前的熊小弟眼睛红红的,对他说:“眼睛是我们一生的好朋友,一定要保护好它。小朋友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会伤害眼睛。”  熊小弟赶紧关上电视,和爸爸一起到户外踢球。  户外锻炼之后,熊小弟感觉眼睛舒服多了。  爸爸带着熊小弟一起查阅关于眼睛的知识,学习了保护眼睛的方法。他鼓励熊小弟把學到的
一、疑问:词语怎样教  词语该怎么教?观察我们的课堂,似乎有迹可寻的——首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认清字形,接着理解词义,最后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是我们多少年摸索探究积累得来并富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路。于是,我们一直延着这样的路径教着。  观察我们的课堂,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整堂课就是词语的天下,先读准音,再记住形,接着说一说义……一节课把所有的词语弄懂了、学会了,本节课也就
学以致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习得技能比单纯理解更为重要。虽然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或者蜻蜓点水,无济于事。本文以《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外阅读拓展中融入练笔,既而推促课堂生成精彩。教学片段如下:  师:从题目来看,本文写的是“我”最好的老师。但是在一开始却写了一个有点不近人情,甚至还会糊弄学生的老师,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如果不矛盾,那么
那天,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哭了。这个倔强的男孩在我的一声问候“今天上课时,电脑坏了吗”后,竟抑制不住地哽咽起来,进而号啕大哭。  他是刚转来的学生。黑黑的皮肤,瘦瘦的身体,紧闭的双唇中透着一股冷峻,有些少年老成的感觉。开学那天,站在爸爸身旁的他,一直在审视我们每一位老师。渐渐地,他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作业拖拉、上课说话,下课打架……我不再像往常一样耐心询问每次事故的缘由,有学生报告他的“恶迹”后,我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一时的流行话题。这次,特级教师王林波进行的课文之旅,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到了旅行家徐霞客的世界。  上课伊始,徐霞客的生平、后人制作的邮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进入课堂。王老师从“好词”入手,扎实教学,学生读词,字正腔圆。王老师耐心的指导、幽默的表达给课堂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带进了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事”之中。  一、读“奇人”,课里寻文路 
“茆院长”也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虚拟存在,或是一个团队。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问题是他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当手机已经变成“外挂器官”、当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必须、当“70后”的教师遇到“90后”的学生,如何轉变方式、创新思维、把握职校管理新常态、创造职教工作新效益?茆院长可谓牵到了“牛鼻子”,巧妙利用了新领域——网络,有效渗入了新空间——贴吧,从而“解决学校问题、了解学生心声”,进而收到了新成效。
《生命 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件寻常生活中的小事入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性思考。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笔者从顺应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出发,就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作者生平事迹资料,通过课堂的适时展示,帮助学生深入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情感与文本的交融,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片段如下:  师:课文读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小朋友,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100岁生日,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庆祝一下吧!  请为大蛋糕涂上漂亮的颜色,并到第95页找到喜欢的圖案来装饰页面。
预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因而对于预习更需要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教师由“扶”到“放”,以便真正让学生学会预习,既而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遗憾的是当前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虽也有預习,但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预习仅仅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对预习进行实实在在的指导,以期提升预习实效。  一、细化预习流程,做到“眼见为实”  低年级学生预习效果之所以不尽如
走路的怪物  张嘉羡(4岁) 指导老师:李晓文  专家点评:这是一张典型的从涂鸦期将进入前图式期风格的代表作品。背景的黑色把这些大胆的色彩与颜色的单纯衬托得更加强烈,作者不仅将自己的绘画游戏与表现现实世界进行相关的命名,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世界,童趣十足。    行走的颜色  郑子璇(3岁) 指导老师:陈倩娴  专家点评:学习新事物是生命中受益最多的事情之一,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游戏是他们对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