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连接热量限制与长寿的桥梁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sc2Xid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相关酶类(sirtuins,SIRTs)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去乙酰化而关闭某些基因调控功能。哺乳动物SIRTs家族包含7个成员,分别以SIRT1-7命名之。SIRT1是其重要成员,研究最多。适当的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诱导的低代谢可延长生物体寿命,然而其具体机制却还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IRT1在CR诱导的代谢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是连接CR与长寿的桥梁。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l;热量限制;寿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4-02
  1935年,McCay等人发现,给予大鼠少于随意摄取的食物量可延长大鼠寿命,从而提出了CR的概念[1]。至今,已有的研究证明CR可使鼠类、酵母菌、线虫、果蝇寿命延长[2-5]。
  CR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代谢相关性疾病、延缓衰老具有肯定的作用;但其深层次的机理是否如此简单呢?大量研究表明[6-7],CR对于衰老的延缓作用需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Sir2)或其在哺乳动物的同源基因SIRT1的参与;对于哺乳动物而言,SIRT1是连接CR与长寿的桥梁。
  1 SIRT1概述
  Sir2最先于1986年Jasper Rine和Ira Herskowitz在芽殖酵母细胞中发现,参与基因沉默、DNA修复,与物质、能量代谢和衰老等关系密切。SIRTs是Sir2相关酶类,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从细菌到人类广泛分布(少数原核生物也有分布)。SIRT1目前研究最多,SIRT1的活性可被尼克酰胺(NIC)、sirtinol、cambinol、splitomicin及间苯三酚类、吲哚类、苏拉明类和腺苷类等抑制,而被白黎芦醇(RE)、槲皮素、imidazoquinoxaline、pyrroloquinoxaline scaffolds、SRT等激活。
  蛋白功能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其生物化学结构上的特异性修饰(如乙酰化/去乙酰化、磷酸化/去磷酸化)来实现的。参与去乙酰化的除了经典的Ⅰ类和Ⅱ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还有特殊的Ⅲ类HDAC(即SIRTs)。Ⅰ、Ⅱ类HDAC的共同点是其活性可被制毛癣素A抑制,SIRTs对制毛癣素A不敏感,其活性依赖于NAD+,可被烟碱抑制。SIRT1通过对组蛋白/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代谢。在NAD+存在的情况下,SIRT1使组蛋白去乙酰基,生成去乙酰化组蛋白,氧代乙酰基ADP核糖基(O-acetyl-ADP-ribose)和NIC。SIRT1也使其他非组蛋白如叉头蛋白转录因子FOXO家族(FOXOs)、肿瘤抑制因子(p53)、生肌决定因子(MyoD)、过氧化体增生物激活型受体γ共活物1(PGC-1)等脱乙酰基,调节细胞的分化、代谢、衰老及凋亡。
  2 SIRT1是连接CR与长寿的桥梁
  2.1 CR使SIRT1表达上调 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Lenny Guarente等用酵母菌进行衰老研究,他们发现酵母菌中的Sir2基因有重要的抗衰老作用,不仅如此,Sir2还能被CR激活,从而介导CR的抗衰老作用。在肝脏中,CR或禁食能增加Sirt1蛋白表达,而高脂饮食的作用则相反。已有的众多研究证明,CR可使实验动物许多代谢性组织器官中的SIRT1表达上调,如肝脏,肌肉和大脑[8]。另外,SIRT1的激活剂RE可部分表现出与CR相同的效果[9],这也从另一方面提示了CR有类似于RE的激活SIRT1的作用。
  2.2 CR诱导的长寿需SIRT1参与 要证明SIRT1在CR通路的必要性,技术上简单可行,只需在同样CR条件的基础上,设计SIRT1正常组和SIRT1缺失组,两组进行比较即可。这方面已有研究证实:CR能明显的提高小鼠活动能力,但在SIRTI表达不足的小鼠其活动能力没有变化,只具有一些由饮食引起的一些代谢性改变[3]。SIRT1对于CR条件下保持动物的觅食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者,CR小鼠的血糖和三酸甘油脂显着下降,而在SIRT1缺陷的CR鼠(SIRTI+/-)中,这种改变并不明显。SIRT1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敲除胰岛β细胞系SIRT1可减弱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10]。
  SIRT1还可以稳定肝糖的平衡[11]。在禁食条件下,肝细胞可通过增加糖异生和减少糖降解以维持血糖浓度。但是,这些作用在SIRT1敲除的细胞中明显减弱。由此,CR小鼠具有更强的抵抗氧化应变能力,这可能与SIRTI本身可增加细胞抗氧化应变能力密切相关。
  2.3 SIRT1延长细胞寿命 细胞衰老是人体衰老的根源。p53是最早发现的SIRT1生理性底物。通过将p53蛋白第382位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SIRT1降低p53蛋白与DNA顺式元件结合,减少p53途径的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延长细胞寿命,延缓衰老。
  FOXO家族中的FOXO1、FOXO3a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SIRT1与FOXO1、FOXO3a形成复合物并使之去乙酰化,抑制FOXO1、FOXO3a诱导的细胞凋亡。
  机体启动损伤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是Bax蛋白与DNA修复因子Ku70松解,从细胞质移位到线粒体外膜并释放细胞色素C。SIRTl以Ku70為底物对其2个赖氨酸残基乙酰化,加强其与Bax蛋白的作用,使Bax不能移位到线粒体,抑制凋亡。
  据Howitz KT等的研究[12],增加一个拷贝的SIR2基因或SIR2激活剂可延长酵母寿命。存在于葡萄(酒)中的RE可激活SIR2活性,使酵母寿命延长70%,该物质对人SIRT1也有激活作用。对于代谢来说,SIRT1通过对PARγ和PGC-1α的调节,减少脂肪生成,而使细胞代谢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延缓衰老进程。   2.4 SIRT1与生命体多器官或疾病相关 现有研究证实,SIRT1与心血管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等密切相关。
  2.4.1 SIRT1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SIRT1通过对p53、PPARγ、MyoD、半胱氨酸蛋白酶及淋巴细胞的调控,延长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寿命,减缓心脏病发展。用NIC处理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48h后发现,NIC呈剂量依赖性使细胞骤缩、脱落、凋亡[13]。陈丽函等[14]也发现,SIRT1高表达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3激活,提高心肌细胞抗凋亡或衰老能力,保护心肌及活力。另外,SIRT1通过对PPARγ及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的调节参与脂肪代谢的调控,促进脂肪分解,对防止代谢相关性心血管病起一定作用。
  2.4.2 SIRT1减少肥胖发生 在脂肪细胞中,SIRTl通过上调FOXO1活性、增强FOXO1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的相互作用,增加脂联素基因转录水平,降低PPAP-7活性,抑制脂肪形成,从而有效减少肥胖发生。
  2.4.3 SIRT1促进胰岛素分泌 SIRT1不仅通过对组蛋白的去乙酰化来调节糖或脂肪代谢,还间接或直接地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录,对哺乳动物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有正调节作用。
  Moynihan等[15]在小鼠胰腺β细胞中特异性转染了SIRT1基因,诱导小鼠β细胞SIRT1的高表达,发现小鼠糖耐量及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明显改善。与对照鼠比较,在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随着转SIRT1基因鼠龄的增长,仍表现出糖耐量、糖刺激反应的改善及胰岛素分泌比对照组强;提示特异性转染SIRT1基因的小鼠β細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并不明显地随增龄而减退。另据杨杰华等的研究[16]显示:RE使胰岛素mRNA表达上调、胰岛素分泌,NIC则相反(P<0.05)。
  3 结 语
  适当的CR可延长生命体寿命;然而,CR与长寿的关系却远非CR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能解释的,SIRT1在CR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CR与长寿的桥梁。
  SIRT1去乙酰化多种组蛋白而调节生命活动中的多个环节,与衰老、心血管疾病、胰岛素分泌、肥胖等多领域疾病密切相关。尽管最近对SIRT1的研究有新的突破,但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临床机理、临床应用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我们相信,随着SIRT1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衰老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其深入研究,可能提供更多有关细胞生命调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McCay CM,Crowell MF,Maynard LA.The effect of retarded growth upon length of lifespan and upon ultimate body size.J of Nutrition,1935,10:63-79.
  [2] Lin SJ,Defossez PA,Guarente L.Requirement of NAD and SIR2 for life-span extension by calorie restric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ience,2000,289(5487):2126-2128.PMID:11000115.
  [3] Guarente L,Kenyon C.Genetic Pathways that regulate ageing in model organisms.Nature,2000,408(6809):255-62.
  [4] Rogina B,Helfand SL.Sir2 mediates longevity in the fly through a pathway related to calorie restrict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01(45):15998-6003.
  [5] Weindruch R,Walford RL,Fligiel S,et al.The retardation of aging in mice by dietary restriction:longevity,cancer,immunity and lifetime energy intake.J Nutr,1986,116(4):641-54.
  [6] Ungvari Z,Parrado-Fernandez C,Csiszar A,et al.Mechanisms Underlying Caloric Restriction and Lifespan Regulation:Implications for Vascular Aging.Circ Res,2008 Mar 14:102(5):519-28.
  [7] Bordone L,Guarente L.Calorie restriction,sirt1 and metabolism:understanding longevity.Nat Rev Mol Cell Biol,2005 Apr,6(4):29-305.
  [8] Chen D,Steele AD,Lindquist S,Guarente L.Increase in activity during calorie restriction requires Sirt1.Science,2005,310(5754):1641.
  [9] Hu Y,Liu J,Wang J,Liu Q.The controversial links among calorie restriction,SIRT1,and resveratrol.Free Radic Biol Med,2011 Jul 15;51(2):250-6.Epub 2011 Apr 22.   [10] Moynihan KA,Grimm AA,Plueger MM,et al.Increased dosage of mammalian Sir2 in pancreatic beta cells enhances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in mice.Cell Metab,2005,2(2):105-17.
  [11] Rodgers JT,Lerin C,Haas W,et al.Nutrient control of glucose homeostasis through a complex of PGC-α and SIRT1.Nature,2005,434(7029):113-8.
  [12] Howitz KT,et al.Small molecule activators of sirtuins exte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lifespan[J].Nature,2003,425:191-196.
  [13] Alcendor RR,Kirshenbaum LA,Imai S,et al.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a longevity factor and class III histone deacetylase,is an essential endogenous apoptosis inhibitor in cardiac myocytes[J].Circ Res,2004,95:971-980.
  [14] 陳丽函,王伟,傅玉才,等.白藜芦醇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沉寂信息调节因子2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9):69-71.
  [15] Moyniha KA,Grimm AA,Plueger MM,et al.Increased dosage of mammalian SIR2 in pancreatic beta cells enhances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in mice.Cell-Metab,2005,2(2):105-117.
  [16] 杨杰华,陈慎仁,傅玉才,等.SIRT1与INS/IGF-1通路的关系及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6):668-67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万托林联合舒利迭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万托林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万托林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在通过1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期刊
【摘要】 目的 运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探讨其对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辛伐他汀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辛伐他汀,而对照组仅接受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管腔内径、DBP和PP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 舒适的护理,减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 本组对5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常见不舒适临床表现,实施舒适的心理护理、舒适的生理护理、沟通障碍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保证了治疗护理质量。结论 经过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利用各种措施,进行有效各种舒适护理后,使机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葛兰心宁软胶囊(葛根黄酮、绞股蓝总苷和山楂提取物)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早搏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分别对80例房性早搏及80例室性早博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房早或室早试验组各40例给予葛兰心宁加美托洛尔;对照组40例单独给予美托洛尔,疗程均为8周,行血脂、血栓弹力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在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8周后房性或室性早博数较用药前明显减少(P<0.01,P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舒利迭联合顺尔宁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化痰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每次1吸,2次/日,顺尔宁10mg,口服,1次/晚,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肺功能、6分钟行走距离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
期刊
【关键词】 药学服务干预;社区;高血压;用药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12-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1]。我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躯体化障碍患者70例分为实验组35例(度洛西汀组)和对照组35例(帕罗西汀组)进行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應轻微。  【关键词】 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38 文章编号:1004-7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 分析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重点。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1.5)d,手术均成功置入支架。均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手术后的护理是腹主动脉瘤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专业的护理水平可以提高腔内隔绝术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
【摘要】 目的 优选藏药六味明目丸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小檗碱和出膏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水量三个因素对六味明目丸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结果 优选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结论 优选的工艺简单,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六味明目丸;盐酸小檗碱;出膏率;正交试验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农民工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子女的疫苗接种率情况,为针对性地制订疾病控制策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在湖口县和于都县的7个工地对127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对116名农民工子女进行接种率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工所在单位对农民工卫生保健工作不重视,缺乏相应的卫生制度;农民工传染病知识缺乏,防病意识薄弱;农民工子女疫苗接种率不高,存在免疫空白。结论 针对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