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银白的艺术魅力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刘天花,1928年8月3日出生于河北唐县。1940年入抗敌剧社,改名田华。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演出秧歌剧、话剧。1950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毛女》中饰演喜儿,获个人一等奖。1955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毕业后到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任演员,参加了影片《花好月园》《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等片的拍摄。1959年她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参加了《白求恩大夫》的拍摄。粉碎"四人帮"后,她参加了《奴隶的女儿》《法庭内外》等片的拍摄。
  
  自从拍了《白毛女》以后,她就生活在了“名利”中。但她把“名利”变成了“还艺于民”,为观众塑造出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银幕角色。到了晚年,她又把“名利”变成了“奉献”,从而诠释了她心中“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在点燃繁星”的银发之情。这就是被誉为“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的田华。
  茅盾曾这样评价《党的女儿》:“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田华在众多的人物创造里,个性鲜明,感情逼真,不仅在演技上逐渐成熟,也注意了她自身的气质与角色性格之间不同的再挖掘。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成熟的艺术经验,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些有民族品质,有血有肉的新东方女性。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近些年来,仍以高昂的感情,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继续一个演员的职责。
  
  最初的“艺术”熏陶
  
  田华的从艺经历是带点偶然性的。从12岁参军,就到了部队文工团,以后的几十年,无论是演话剧、歌剧,还是拍电影、演电视剧,都是组织安排、组织分配的,是她的“本职工作”。好比一个医生要给人看病一样。所以谈到她的从艺之路,很多人都觉得田华很幸运。其实细细想想,这个偶然也是有很多必然在里面的。那么多的人从文工团起步,而一口气干了一辈子,而且干出点儿名堂来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我们一定要给田华的从艺事业找点渊源和影响什么的,那就还要从南放水村说起。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地方戏曲,在农村拥有大量的观众。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看戏是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请上个戏班子唱上两台戏,那是非常惬意的事。冀中一带流行的一个地方戏种,当地人叫老调,说白了就是大秧歌,这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一个戏种。不仅县里乡里都有剧团,很多村子自己也有剧团,南放水村就有个村剧团。别看是个村剧团,可里面也是文武行当各个齐全。有带头的,有小生、老生,也有专门演旦角、坤角的,过年过节就搭上戏棚,唱上好几天。有时候,听说附近有好的戏班子,村里人就敛钱凑份子请来演。这些“外请”的戏班子一般比本土的水平高一点儿,所以也很受老百姓欢迎。
  田华从小就爱看戏,还特别喜欢看外面请来的戏班演戏。只要一听说戏班来了,甭管多远立刻就往那儿跑。
  田华讲起了最初——我们那儿管演戏的叫戏子。我特别喜欢戏班子来,一来能看戏,二来能吃东西。我们那儿有一种甜棒,样子跟高粱一样,但不是高粱,一亩一亩地种,秋天收了,在地里刨上坑,埋上,到了冬天挖出来,甜棒就更甜了。人们把它从地里挖出来卖,这就是河北地方的土甘蔗,小孩子们都爱吃,也便宜。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给的压岁钱,我们都攒着,一说有戏子来了,先去买甜棒,买花生。花生买不起好的,就买半空的,便宜;还买点糖果,一个大子买好几块。预备好吃的东西,就从家里扛着板凳几个人一起到场地上,看戏的时候,我们都站在板凳上,一边吃,一边看。我最喜欢的是坤角,一个女的,哭哭啼啼的,用水袖装着抹眼泪,我觉得简直漂亮极了。演的戏要么是哭的,苦戏;要么是鬼戏,像吊死鬼,弄个假的长舌头伸出,挺吓人的。我都不敢看,不敢看又想看,每次演到鬼的地方,我就蹲下去,让姐姐看着,等坤角出来了再叫我。有时候戏演完了,还觉着不过瘾,就拉上姐姐到后台去看戏子。戏子其实也很苦,她们每到一地都忙着演出,演出完了就睡在舞台后面。我当时没想到自己后来也成了“戏子”,而且这个戏子一当就当了一辈子。
  八路军到了晋察冀以后,建了很多抗日的小学校,这些学校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南放水村的小学虽然只是个乡村小学,可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有个洋号队,都是西洋乐器,铜号、大鼓什么的,他们经常在大殿前的操场上操练,引来很多人观看。那时候解放区的戏剧演出非常活跃,学校里经常有些演出活动。“演出队”就在学生里挑小演员。田华当时剪着短短的头发,像个男孩子,性格也像男孩子,胆子大,什么也不怕,就被学校“演出队”挑中了。演出队很正规,有校服,田华还记得校服是紫花布做的,这种紫花布不是染的,而是用的棉花本来的颜色。这有点像现在的自然棉什么的,不会掉色。还有一种校服是用黄土把白粗布扎染的,长衣长裤,男生女生都一样,孩子们穿上也很精神。学校从外地请了老师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田华至今还记得教她跳舞的老师,是从固城请来的,人长得很漂亮,孩子们都很喜欢他。田华学的第一个舞蹈,名字叫《蝴蝶姑娘》,歌词是:“蝴蝶姑娘,我问你,你家住在哪里?我家就住在此地百花村里,百花们请到我的家里来……”也许这个人生的“第一”给田华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她一张口,就能清楚地唱出来,而且自然地加上表演。那一瞬间,能让人忘记她那满头的白发,好像又看到了当年那个穿着碎紫花布衣服的小女孩儿。
  
  “白毛女”田华
  
  田华在回忆1957年前拍摄电影《白毛女》的情景时说:“我自身的经历和气质令导演看到我的能力和潜力,相信我一定能够演好《白毛女》。”——当年抗敌剧社排歌剧《白毛女》时,因为年龄太小,导演担心田华对角色体会不深而让她担任了场记。但拍电影时,大家一致认定田华就是最好的人选,终于为她和白毛女续了前缘。田华说:“我扮演白毛女,可能就是缘分吧,我和喜儿也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演喜儿,就像自己演自己。”
  白毛女的传说是在河北。田华就出生在河北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不逢时的田华,正赶上村子里闹天花,田华的父母听人说,如果赶紧给出世的孩子取个名字叫“天花”,那就可以避免传染,还可以避邪去病,逢凶化吉,田华的原名即由此而来。在残酷战争岁月里成长起来的田华,1940年,她年仅12岁,就参加了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儿童演剧队,从此便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演艺生涯,原名“刘天花”就此被艺名“田华”所替代。和喜儿一样,她也是早早失去了母亲,并经历过债主逼债,难过年关的日子。田华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农村孩子的打柴、挑水、推碾子、挖野菜,她哪一样都会干;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会上树采杨树芽儿、柳树芽儿、捋榆钱儿给家里人填饱肚子。
  12岁时,她离开家乡,参加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她经常参加演出,并担任了许多话剧的重要角色。1950年,当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时,她已经是一个经历了战争的磨练,并有着10年舞台表演经验的出色的话剧演员了。正是凭借这些,田华第一次走上银幕,就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又不屈不挠的农家女儿喜儿。她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田华回忆起当年《白毛女》在上海郊区放映时的情形说:“我演的喜儿一出来,观众就接受了我……当时上海还没有解放,受影片情节的感染,很多农民当场就喊出了‘打倒地主’,‘减租减息’的口号。”
  当年扮演喜儿,田华觉得自己惟一的难度就是没有上过银幕。但她很幸运,影片中与她合作的陈强、胡朋、李波全都是比她大十多岁的老演员,他们不仅演过电影,有的还演过歌剧《白毛女》。做演员的都知道,拍戏时老演员带新演员时,老演员要花费更多的力量,才能令新演员发挥出来。当时有场戏“大婶在树下纫针”,通过“大婶”深厚表演功底对情节的层层铺垫,田华当时只一句“大婶我给你纫”,就表现出了喜儿清纯、善良的本性。
  《白毛女》放映后,不仅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也在当年文化部优秀影片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田华还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在名利面前,田华却说:“我不过是万紫千红中的一朵牡丹,独花不是春。是剧本托了我,生活托了我,是导演和老演员托了我,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白毛女》不是我个人的荣誉……”
  
  “党的女儿”田华
  
  田华说:名利是人民给我的,所以我还要以喜儿的情结,塑造更多的艺术角色来回报人民,“还艺于民”。
  拍完《白毛女》之后,她接连主演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她的艺术创作逐渐走向了高峰。在这些影片中,田华仍然以她朴实亲切、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风格,把一个个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奋斗的优秀中华女儿再现于银幕之上。尤其是在《党的女儿》这部影片中,田华以她特有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一个赤胆忠心为党工作的李玉梅。这个“党的女儿”的形象,深深走进人们的心目中。当年的文化部长茅盾曾这样评价《党的女儿》:“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田华说,当年她还曾为演好李玉梅有过一段“间接体验生活”的经历。《党的女儿》表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一批忠心为党工作的英雄形象。而田华从小生长在北方,对于连黄河都没有跨过的她来说,根本不熟悉穿草鞋的江西老表的苏区生活。而从拍摄时间上,江西正是黄梅季节,与剧本不符,同时这部影片还要赶在亚洲电影节之前完成,时间非常紧迫。田华就利用自己当时全国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趁开会期间找到了一个来自江西的女代表,通过这位34年前亲身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老苏区妇救会主任的讲述,间接体验了一次苏区老表的生活,感受到了当年苏区江西老表的真实面貌。最后,《党的女儿》的外景,是由曾到江西深入生活的美工们在吉林的山上赶制出来的。
  
  校长田华
  
  晚年的田华,最欣赏的是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把自己比为化作春泥的“落花”,意为比年轻时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要把奉献放在第一位。她说:“现在我有时间,有能力,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就会做奉献,为别人抬轿子。”她决心办一所艺术学校,把自己的艺术还给下一代。于是“校长田华”又开始走上了艰苦的办学历程。
  1996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由田华任校长、法人的“田华艺术学校”在北京大兴成立了。田华说,办艺术学校的初衷就是看到文艺界的艺术人才缺乏,想让这些孩子们按部就班地学点真正的“ABC”。办田华艺术学校也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王兆国是学校的名誉校长,陈强、赵丽蓉都是名誉老师。为学生们授课的,则分别来自北影厂、八一厂、中央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的老艺术家和老教授,他们虽然得到的报酬不高,却都是积极热情地培育学生。田华在日记中写道:
  ……办一个学校不难,但是办一个好学校,尖子学校真是太难了。办学的几年,真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呕心沥血”和“全身心地投入”。可以说,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付出过这么大的精力……
  ……已经是半夜了,可我还是睡不着觉。想起几天来的劳累、奔波和一堆等着我解决的问题,就更睡不着了。我的体力似乎已经到了极限,虽然已是夜深人静,我仍然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今天,我又为一个家境困难的学生偷偷交上了学费……
  提起田华艺术学校,真是道不尽的万语千言,说不尽的悲与欢。比起办学付出的
  汗水和泪水,让田华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她为国家培养出了一个个成才的学生。更让人回味的,则是田华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
  今年,田华已经步入了82岁的高龄,昔日的“白毛女”如今已是真正的满头银发。在人生的夕阳旅途,田华用“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激励自己。前不久,她又担任了“山花工程”的“爱心大使”。目前,“山花工程”将对祖国的太行山、狼牙山、沂蒙山、大别山等10座大山各帮助100个学生,每座山还要抽出一名学生上大学、出国。田华还成功争得了一些企业对大山的资助,并亲自把这些资助送到了大山。她说她会坚持做下去,要一直走到祖国的南疆海南岛……
其他文献
  
期刊
最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中共陕西省旬阳县委书记马赟同志所著《河源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称马赟书记是“绿色书记”,也有人称他的思想理念是大时代的绿色理念。但在笔者看来,他首先是一位绿色实践家,他的作品只不过是对他实践探索的追踪记录而已。在此,有必要走近马赟和他的著作。    先看河源文明的理念价值    河源文明是马赟同志从空间上把文明划分为河源文明、大河文明
期刊
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影响力人物》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表彰大会”于2006年12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致电祝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胡珍,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著名作家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女儿)将军,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周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戴肃军
期刊
项老伯拣到那块石头的时候还是春天。  那天,大伙儿都在庙梁子上修戏台,项老伯见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好像有一个人头像,细一看,是一个人坐着看书的形象。忽然,有人说:“这不是马赟县长嘛?”于是,张看了说:“唔,像乎!”李看了也说:“像,像得很!”  一说起马赟县长,村里人就喜欢。  就说这修戏台吧,先前村里是个戏窝子,每年过庙会时,大戏小戏都是在这庙梁子的戏台上演出的。后来戏台子被拆除了,建成了一个养猪
期刊
拖着一个带轮子的大大的衣箱,背着手提电脑和化妆包,匆匆地在美洲、欧洲、亚洲的影坛,飞来飞去,像蜜蜂一样忙碌地采摘着,酿造着——这就是白灵。她的常住地虽然是美国的洛杉矶,但是由于繁忙的工作,一年里,她大概只有一两个月能够在这里休息,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一个个国家、一个个电影、一个个角色的境界里,漂泊着,创造着。她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活。电影,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5年1月初,我接到了
期刊
25年前,在时不时就会看到跳蚤与老鼠,每个上下铺都要睡四个人的学生宿舍里,王秋杨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而今,作为今典集团的执行总裁,她不仅拥有苹果社区、二十二院街画廊、今日美术馆等众多地产项目,更拥有一个占地350亩,相当于21万平方米的家,堪称中国第一大宅,因为园子中那片在慈禧年间种植的柿子树得名“柿子林”。从生长在山里的野丫头到都市中坐拥几十亿资产的富豪,她用自己传奇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像艺术家
期刊
深圳,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特殊城市。踏上深圳这块神奇的土地,不同的人会发现不同的东西:伟人,会发现中国即将崛起;商人,会发现目不暇接的商机;建设者,会发现无限的用武之地;乞丐,会发现这里的阳光更温暖……  1985年春天,她有幸乘上开往深圳的“早班车”,踏上了深圳这块热土。  在深圳这块热土上站稳之后,她发现了什么她发现了一个能够把中国农民推向世界,但还没有构建起来的舞台,她的眼前一亮。  从此她
期刊
女性的魅力,不仅来自外貌美,而且也来自心灵美。天津核生科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洛阳安泰健康服务中心总经理黄艳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社会的关注,在于她对老年人有一颗爱心和孝心。她视老年人如父母,把老年人的健康时刻放在心上,尽心竭力为老年人的健康日夜操劳,乐为夕阳添光彩。    一    1966年4月24日,黄艳出生于大别山区鄂皖两省交界英山县草盘镇牛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黄耀文,母亲肖蕊芬均已40有余
期刊
简历:  ·籍贯中国香港,出生于山西省。  ·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后随父母返港,此后从事食品贸易多年。  ·1995年取得日本品牌“味千拉面”的中国总代理权,并创建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2007年3月30日,味千(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潘慰是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中国香港女人,却在内地取得事业的辉煌。她把日本餐饮连锁品牌“味千拉面”引入中国,至今已在全国开设167家门店。20
期刊
1958年,为了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干部要多到下面实地考察的号召,张闻天和夫人刘英、秘书萧扬等一起到上海进行调研。1958年4月5日到8日,张闻天一行用了4天时间,主动约请上海分管涉外部门的多位负责人。  当时的上海市外办副主任、上海市对外经贸局局长齐维礼向张闻天介绍了1956年他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贸易访问团第一次参加在突尼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博览会的情况。  据张闻天的秘书萧扬回忆,张闻天和齐维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