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刘天花,1928年8月3日出生于河北唐县。1940年入抗敌剧社,改名田华。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演出秧歌剧、话剧。1950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毛女》中饰演喜儿,获个人一等奖。1955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毕业后到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任演员,参加了影片《花好月园》《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等片的拍摄。1959年她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参加了《白求恩大夫》的拍摄。粉碎"四人帮"后,她参加了《奴隶的女儿》《法庭内外》等片的拍摄。
自从拍了《白毛女》以后,她就生活在了“名利”中。但她把“名利”变成了“还艺于民”,为观众塑造出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银幕角色。到了晚年,她又把“名利”变成了“奉献”,从而诠释了她心中“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在点燃繁星”的银发之情。这就是被誉为“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的田华。
茅盾曾这样评价《党的女儿》:“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田华在众多的人物创造里,个性鲜明,感情逼真,不仅在演技上逐渐成熟,也注意了她自身的气质与角色性格之间不同的再挖掘。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成熟的艺术经验,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些有民族品质,有血有肉的新东方女性。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近些年来,仍以高昂的感情,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继续一个演员的职责。
最初的“艺术”熏陶
田华的从艺经历是带点偶然性的。从12岁参军,就到了部队文工团,以后的几十年,无论是演话剧、歌剧,还是拍电影、演电视剧,都是组织安排、组织分配的,是她的“本职工作”。好比一个医生要给人看病一样。所以谈到她的从艺之路,很多人都觉得田华很幸运。其实细细想想,这个偶然也是有很多必然在里面的。那么多的人从文工团起步,而一口气干了一辈子,而且干出点儿名堂来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我们一定要给田华的从艺事业找点渊源和影响什么的,那就还要从南放水村说起。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地方戏曲,在农村拥有大量的观众。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看戏是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请上个戏班子唱上两台戏,那是非常惬意的事。冀中一带流行的一个地方戏种,当地人叫老调,说白了就是大秧歌,这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一个戏种。不仅县里乡里都有剧团,很多村子自己也有剧团,南放水村就有个村剧团。别看是个村剧团,可里面也是文武行当各个齐全。有带头的,有小生、老生,也有专门演旦角、坤角的,过年过节就搭上戏棚,唱上好几天。有时候,听说附近有好的戏班子,村里人就敛钱凑份子请来演。这些“外请”的戏班子一般比本土的水平高一点儿,所以也很受老百姓欢迎。
田华从小就爱看戏,还特别喜欢看外面请来的戏班演戏。只要一听说戏班来了,甭管多远立刻就往那儿跑。
田华讲起了最初——我们那儿管演戏的叫戏子。我特别喜欢戏班子来,一来能看戏,二来能吃东西。我们那儿有一种甜棒,样子跟高粱一样,但不是高粱,一亩一亩地种,秋天收了,在地里刨上坑,埋上,到了冬天挖出来,甜棒就更甜了。人们把它从地里挖出来卖,这就是河北地方的土甘蔗,小孩子们都爱吃,也便宜。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给的压岁钱,我们都攒着,一说有戏子来了,先去买甜棒,买花生。花生买不起好的,就买半空的,便宜;还买点糖果,一个大子买好几块。预备好吃的东西,就从家里扛着板凳几个人一起到场地上,看戏的时候,我们都站在板凳上,一边吃,一边看。我最喜欢的是坤角,一个女的,哭哭啼啼的,用水袖装着抹眼泪,我觉得简直漂亮极了。演的戏要么是哭的,苦戏;要么是鬼戏,像吊死鬼,弄个假的长舌头伸出,挺吓人的。我都不敢看,不敢看又想看,每次演到鬼的地方,我就蹲下去,让姐姐看着,等坤角出来了再叫我。有时候戏演完了,还觉着不过瘾,就拉上姐姐到后台去看戏子。戏子其实也很苦,她们每到一地都忙着演出,演出完了就睡在舞台后面。我当时没想到自己后来也成了“戏子”,而且这个戏子一当就当了一辈子。
八路军到了晋察冀以后,建了很多抗日的小学校,这些学校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南放水村的小学虽然只是个乡村小学,可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有个洋号队,都是西洋乐器,铜号、大鼓什么的,他们经常在大殿前的操场上操练,引来很多人观看。那时候解放区的戏剧演出非常活跃,学校里经常有些演出活动。“演出队”就在学生里挑小演员。田华当时剪着短短的头发,像个男孩子,性格也像男孩子,胆子大,什么也不怕,就被学校“演出队”挑中了。演出队很正规,有校服,田华还记得校服是紫花布做的,这种紫花布不是染的,而是用的棉花本来的颜色。这有点像现在的自然棉什么的,不会掉色。还有一种校服是用黄土把白粗布扎染的,长衣长裤,男生女生都一样,孩子们穿上也很精神。学校从外地请了老师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田华至今还记得教她跳舞的老师,是从固城请来的,人长得很漂亮,孩子们都很喜欢他。田华学的第一个舞蹈,名字叫《蝴蝶姑娘》,歌词是:“蝴蝶姑娘,我问你,你家住在哪里?我家就住在此地百花村里,百花们请到我的家里来……”也许这个人生的“第一”给田华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她一张口,就能清楚地唱出来,而且自然地加上表演。那一瞬间,能让人忘记她那满头的白发,好像又看到了当年那个穿着碎紫花布衣服的小女孩儿。
“白毛女”田华
田华在回忆1957年前拍摄电影《白毛女》的情景时说:“我自身的经历和气质令导演看到我的能力和潜力,相信我一定能够演好《白毛女》。”——当年抗敌剧社排歌剧《白毛女》时,因为年龄太小,导演担心田华对角色体会不深而让她担任了场记。但拍电影时,大家一致认定田华就是最好的人选,终于为她和白毛女续了前缘。田华说:“我扮演白毛女,可能就是缘分吧,我和喜儿也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演喜儿,就像自己演自己。”
白毛女的传说是在河北。田华就出生在河北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不逢时的田华,正赶上村子里闹天花,田华的父母听人说,如果赶紧给出世的孩子取个名字叫“天花”,那就可以避免传染,还可以避邪去病,逢凶化吉,田华的原名即由此而来。在残酷战争岁月里成长起来的田华,1940年,她年仅12岁,就参加了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儿童演剧队,从此便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演艺生涯,原名“刘天花”就此被艺名“田华”所替代。和喜儿一样,她也是早早失去了母亲,并经历过债主逼债,难过年关的日子。田华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农村孩子的打柴、挑水、推碾子、挖野菜,她哪一样都会干;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会上树采杨树芽儿、柳树芽儿、捋榆钱儿给家里人填饱肚子。
12岁时,她离开家乡,参加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她经常参加演出,并担任了许多话剧的重要角色。1950年,当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时,她已经是一个经历了战争的磨练,并有着10年舞台表演经验的出色的话剧演员了。正是凭借这些,田华第一次走上银幕,就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又不屈不挠的农家女儿喜儿。她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田华回忆起当年《白毛女》在上海郊区放映时的情形说:“我演的喜儿一出来,观众就接受了我……当时上海还没有解放,受影片情节的感染,很多农民当场就喊出了‘打倒地主’,‘减租减息’的口号。”
当年扮演喜儿,田华觉得自己惟一的难度就是没有上过银幕。但她很幸运,影片中与她合作的陈强、胡朋、李波全都是比她大十多岁的老演员,他们不仅演过电影,有的还演过歌剧《白毛女》。做演员的都知道,拍戏时老演员带新演员时,老演员要花费更多的力量,才能令新演员发挥出来。当时有场戏“大婶在树下纫针”,通过“大婶”深厚表演功底对情节的层层铺垫,田华当时只一句“大婶我给你纫”,就表现出了喜儿清纯、善良的本性。
《白毛女》放映后,不仅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也在当年文化部优秀影片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田华还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在名利面前,田华却说:“我不过是万紫千红中的一朵牡丹,独花不是春。是剧本托了我,生活托了我,是导演和老演员托了我,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白毛女》不是我个人的荣誉……”
“党的女儿”田华
田华说:名利是人民给我的,所以我还要以喜儿的情结,塑造更多的艺术角色来回报人民,“还艺于民”。
拍完《白毛女》之后,她接连主演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她的艺术创作逐渐走向了高峰。在这些影片中,田华仍然以她朴实亲切、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风格,把一个个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奋斗的优秀中华女儿再现于银幕之上。尤其是在《党的女儿》这部影片中,田华以她特有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一个赤胆忠心为党工作的李玉梅。这个“党的女儿”的形象,深深走进人们的心目中。当年的文化部长茅盾曾这样评价《党的女儿》:“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田华说,当年她还曾为演好李玉梅有过一段“间接体验生活”的经历。《党的女儿》表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一批忠心为党工作的英雄形象。而田华从小生长在北方,对于连黄河都没有跨过的她来说,根本不熟悉穿草鞋的江西老表的苏区生活。而从拍摄时间上,江西正是黄梅季节,与剧本不符,同时这部影片还要赶在亚洲电影节之前完成,时间非常紧迫。田华就利用自己当时全国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趁开会期间找到了一个来自江西的女代表,通过这位34年前亲身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老苏区妇救会主任的讲述,间接体验了一次苏区老表的生活,感受到了当年苏区江西老表的真实面貌。最后,《党的女儿》的外景,是由曾到江西深入生活的美工们在吉林的山上赶制出来的。
校长田华
晚年的田华,最欣赏的是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把自己比为化作春泥的“落花”,意为比年轻时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要把奉献放在第一位。她说:“现在我有时间,有能力,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就会做奉献,为别人抬轿子。”她决心办一所艺术学校,把自己的艺术还给下一代。于是“校长田华”又开始走上了艰苦的办学历程。
1996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由田华任校长、法人的“田华艺术学校”在北京大兴成立了。田华说,办艺术学校的初衷就是看到文艺界的艺术人才缺乏,想让这些孩子们按部就班地学点真正的“ABC”。办田华艺术学校也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王兆国是学校的名誉校长,陈强、赵丽蓉都是名誉老师。为学生们授课的,则分别来自北影厂、八一厂、中央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的老艺术家和老教授,他们虽然得到的报酬不高,却都是积极热情地培育学生。田华在日记中写道:
……办一个学校不难,但是办一个好学校,尖子学校真是太难了。办学的几年,真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呕心沥血”和“全身心地投入”。可以说,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付出过这么大的精力……
……已经是半夜了,可我还是睡不着觉。想起几天来的劳累、奔波和一堆等着我解决的问题,就更睡不着了。我的体力似乎已经到了极限,虽然已是夜深人静,我仍然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今天,我又为一个家境困难的学生偷偷交上了学费……
提起田华艺术学校,真是道不尽的万语千言,说不尽的悲与欢。比起办学付出的
汗水和泪水,让田华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她为国家培养出了一个个成才的学生。更让人回味的,则是田华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
今年,田华已经步入了82岁的高龄,昔日的“白毛女”如今已是真正的满头银发。在人生的夕阳旅途,田华用“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激励自己。前不久,她又担任了“山花工程”的“爱心大使”。目前,“山花工程”将对祖国的太行山、狼牙山、沂蒙山、大别山等10座大山各帮助100个学生,每座山还要抽出一名学生上大学、出国。田华还成功争得了一些企业对大山的资助,并亲自把这些资助送到了大山。她说她会坚持做下去,要一直走到祖国的南疆海南岛……
自从拍了《白毛女》以后,她就生活在了“名利”中。但她把“名利”变成了“还艺于民”,为观众塑造出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银幕角色。到了晚年,她又把“名利”变成了“奉献”,从而诠释了她心中“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在点燃繁星”的银发之情。这就是被誉为“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的田华。
茅盾曾这样评价《党的女儿》:“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田华在众多的人物创造里,个性鲜明,感情逼真,不仅在演技上逐渐成熟,也注意了她自身的气质与角色性格之间不同的再挖掘。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成熟的艺术经验,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些有民族品质,有血有肉的新东方女性。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近些年来,仍以高昂的感情,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继续一个演员的职责。
最初的“艺术”熏陶
田华的从艺经历是带点偶然性的。从12岁参军,就到了部队文工团,以后的几十年,无论是演话剧、歌剧,还是拍电影、演电视剧,都是组织安排、组织分配的,是她的“本职工作”。好比一个医生要给人看病一样。所以谈到她的从艺之路,很多人都觉得田华很幸运。其实细细想想,这个偶然也是有很多必然在里面的。那么多的人从文工团起步,而一口气干了一辈子,而且干出点儿名堂来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我们一定要给田华的从艺事业找点渊源和影响什么的,那就还要从南放水村说起。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地方戏曲,在农村拥有大量的观众。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看戏是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请上个戏班子唱上两台戏,那是非常惬意的事。冀中一带流行的一个地方戏种,当地人叫老调,说白了就是大秧歌,这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一个戏种。不仅县里乡里都有剧团,很多村子自己也有剧团,南放水村就有个村剧团。别看是个村剧团,可里面也是文武行当各个齐全。有带头的,有小生、老生,也有专门演旦角、坤角的,过年过节就搭上戏棚,唱上好几天。有时候,听说附近有好的戏班子,村里人就敛钱凑份子请来演。这些“外请”的戏班子一般比本土的水平高一点儿,所以也很受老百姓欢迎。
田华从小就爱看戏,还特别喜欢看外面请来的戏班演戏。只要一听说戏班来了,甭管多远立刻就往那儿跑。
田华讲起了最初——我们那儿管演戏的叫戏子。我特别喜欢戏班子来,一来能看戏,二来能吃东西。我们那儿有一种甜棒,样子跟高粱一样,但不是高粱,一亩一亩地种,秋天收了,在地里刨上坑,埋上,到了冬天挖出来,甜棒就更甜了。人们把它从地里挖出来卖,这就是河北地方的土甘蔗,小孩子们都爱吃,也便宜。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给的压岁钱,我们都攒着,一说有戏子来了,先去买甜棒,买花生。花生买不起好的,就买半空的,便宜;还买点糖果,一个大子买好几块。预备好吃的东西,就从家里扛着板凳几个人一起到场地上,看戏的时候,我们都站在板凳上,一边吃,一边看。我最喜欢的是坤角,一个女的,哭哭啼啼的,用水袖装着抹眼泪,我觉得简直漂亮极了。演的戏要么是哭的,苦戏;要么是鬼戏,像吊死鬼,弄个假的长舌头伸出,挺吓人的。我都不敢看,不敢看又想看,每次演到鬼的地方,我就蹲下去,让姐姐看着,等坤角出来了再叫我。有时候戏演完了,还觉着不过瘾,就拉上姐姐到后台去看戏子。戏子其实也很苦,她们每到一地都忙着演出,演出完了就睡在舞台后面。我当时没想到自己后来也成了“戏子”,而且这个戏子一当就当了一辈子。
八路军到了晋察冀以后,建了很多抗日的小学校,这些学校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南放水村的小学虽然只是个乡村小学,可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有个洋号队,都是西洋乐器,铜号、大鼓什么的,他们经常在大殿前的操场上操练,引来很多人观看。那时候解放区的戏剧演出非常活跃,学校里经常有些演出活动。“演出队”就在学生里挑小演员。田华当时剪着短短的头发,像个男孩子,性格也像男孩子,胆子大,什么也不怕,就被学校“演出队”挑中了。演出队很正规,有校服,田华还记得校服是紫花布做的,这种紫花布不是染的,而是用的棉花本来的颜色。这有点像现在的自然棉什么的,不会掉色。还有一种校服是用黄土把白粗布扎染的,长衣长裤,男生女生都一样,孩子们穿上也很精神。学校从外地请了老师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田华至今还记得教她跳舞的老师,是从固城请来的,人长得很漂亮,孩子们都很喜欢他。田华学的第一个舞蹈,名字叫《蝴蝶姑娘》,歌词是:“蝴蝶姑娘,我问你,你家住在哪里?我家就住在此地百花村里,百花们请到我的家里来……”也许这个人生的“第一”给田华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她一张口,就能清楚地唱出来,而且自然地加上表演。那一瞬间,能让人忘记她那满头的白发,好像又看到了当年那个穿着碎紫花布衣服的小女孩儿。
“白毛女”田华
田华在回忆1957年前拍摄电影《白毛女》的情景时说:“我自身的经历和气质令导演看到我的能力和潜力,相信我一定能够演好《白毛女》。”——当年抗敌剧社排歌剧《白毛女》时,因为年龄太小,导演担心田华对角色体会不深而让她担任了场记。但拍电影时,大家一致认定田华就是最好的人选,终于为她和白毛女续了前缘。田华说:“我扮演白毛女,可能就是缘分吧,我和喜儿也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演喜儿,就像自己演自己。”
白毛女的传说是在河北。田华就出生在河北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不逢时的田华,正赶上村子里闹天花,田华的父母听人说,如果赶紧给出世的孩子取个名字叫“天花”,那就可以避免传染,还可以避邪去病,逢凶化吉,田华的原名即由此而来。在残酷战争岁月里成长起来的田华,1940年,她年仅12岁,就参加了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儿童演剧队,从此便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演艺生涯,原名“刘天花”就此被艺名“田华”所替代。和喜儿一样,她也是早早失去了母亲,并经历过债主逼债,难过年关的日子。田华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农村孩子的打柴、挑水、推碾子、挖野菜,她哪一样都会干;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会上树采杨树芽儿、柳树芽儿、捋榆钱儿给家里人填饱肚子。
12岁时,她离开家乡,参加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她经常参加演出,并担任了许多话剧的重要角色。1950年,当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时,她已经是一个经历了战争的磨练,并有着10年舞台表演经验的出色的话剧演员了。正是凭借这些,田华第一次走上银幕,就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又不屈不挠的农家女儿喜儿。她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田华回忆起当年《白毛女》在上海郊区放映时的情形说:“我演的喜儿一出来,观众就接受了我……当时上海还没有解放,受影片情节的感染,很多农民当场就喊出了‘打倒地主’,‘减租减息’的口号。”
当年扮演喜儿,田华觉得自己惟一的难度就是没有上过银幕。但她很幸运,影片中与她合作的陈强、胡朋、李波全都是比她大十多岁的老演员,他们不仅演过电影,有的还演过歌剧《白毛女》。做演员的都知道,拍戏时老演员带新演员时,老演员要花费更多的力量,才能令新演员发挥出来。当时有场戏“大婶在树下纫针”,通过“大婶”深厚表演功底对情节的层层铺垫,田华当时只一句“大婶我给你纫”,就表现出了喜儿清纯、善良的本性。
《白毛女》放映后,不仅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也在当年文化部优秀影片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田华还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在名利面前,田华却说:“我不过是万紫千红中的一朵牡丹,独花不是春。是剧本托了我,生活托了我,是导演和老演员托了我,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白毛女》不是我个人的荣誉……”
“党的女儿”田华
田华说:名利是人民给我的,所以我还要以喜儿的情结,塑造更多的艺术角色来回报人民,“还艺于民”。
拍完《白毛女》之后,她接连主演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她的艺术创作逐渐走向了高峰。在这些影片中,田华仍然以她朴实亲切、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风格,把一个个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奋斗的优秀中华女儿再现于银幕之上。尤其是在《党的女儿》这部影片中,田华以她特有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一个赤胆忠心为党工作的李玉梅。这个“党的女儿”的形象,深深走进人们的心目中。当年的文化部长茅盾曾这样评价《党的女儿》:“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田华说,当年她还曾为演好李玉梅有过一段“间接体验生活”的经历。《党的女儿》表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一批忠心为党工作的英雄形象。而田华从小生长在北方,对于连黄河都没有跨过的她来说,根本不熟悉穿草鞋的江西老表的苏区生活。而从拍摄时间上,江西正是黄梅季节,与剧本不符,同时这部影片还要赶在亚洲电影节之前完成,时间非常紧迫。田华就利用自己当时全国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趁开会期间找到了一个来自江西的女代表,通过这位34年前亲身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老苏区妇救会主任的讲述,间接体验了一次苏区老表的生活,感受到了当年苏区江西老表的真实面貌。最后,《党的女儿》的外景,是由曾到江西深入生活的美工们在吉林的山上赶制出来的。
校长田华
晚年的田华,最欣赏的是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把自己比为化作春泥的“落花”,意为比年轻时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要把奉献放在第一位。她说:“现在我有时间,有能力,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就会做奉献,为别人抬轿子。”她决心办一所艺术学校,把自己的艺术还给下一代。于是“校长田华”又开始走上了艰苦的办学历程。
1996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由田华任校长、法人的“田华艺术学校”在北京大兴成立了。田华说,办艺术学校的初衷就是看到文艺界的艺术人才缺乏,想让这些孩子们按部就班地学点真正的“ABC”。办田华艺术学校也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王兆国是学校的名誉校长,陈强、赵丽蓉都是名誉老师。为学生们授课的,则分别来自北影厂、八一厂、中央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的老艺术家和老教授,他们虽然得到的报酬不高,却都是积极热情地培育学生。田华在日记中写道:
……办一个学校不难,但是办一个好学校,尖子学校真是太难了。办学的几年,真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呕心沥血”和“全身心地投入”。可以说,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付出过这么大的精力……
……已经是半夜了,可我还是睡不着觉。想起几天来的劳累、奔波和一堆等着我解决的问题,就更睡不着了。我的体力似乎已经到了极限,虽然已是夜深人静,我仍然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今天,我又为一个家境困难的学生偷偷交上了学费……
提起田华艺术学校,真是道不尽的万语千言,说不尽的悲与欢。比起办学付出的
汗水和泪水,让田华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她为国家培养出了一个个成才的学生。更让人回味的,则是田华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
今年,田华已经步入了82岁的高龄,昔日的“白毛女”如今已是真正的满头银发。在人生的夕阳旅途,田华用“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激励自己。前不久,她又担任了“山花工程”的“爱心大使”。目前,“山花工程”将对祖国的太行山、狼牙山、沂蒙山、大别山等10座大山各帮助100个学生,每座山还要抽出一名学生上大学、出国。田华还成功争得了一些企业对大山的资助,并亲自把这些资助送到了大山。她说她会坚持做下去,要一直走到祖国的南疆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