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时使用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两种方式缺一不可,而且后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以图形-背景理论全面阐述教师有效地使用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认知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图形-背景理论;课堂教学;认知语言学
一、理论背景
(一)非语言行为
人们的信息交际过程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部分,L.Samovar指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非语言行为是一种不见诸于文字,没有人知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精心设计的代码(萨皮尔)。Malandro解释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都是非语言行为。由此可知非语言行为涉略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体态语(body language)例如,眼神、手势、身姿、面部表情等;⑵体距(proxemics);⑶副语言(paralanguage),也称伴随语言,即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
(二)图形-背景理论 (figure-ground)
图形-背景理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后由格塔式心理学家使用这一理论对知觉进行研究。该理论是一种视觉上的三维空间概念,它认为我们在感知周围环境中某一事物时,这个知觉场始终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通常把被感知的物体作为知觉上的图形,而把其所处的环境作为背景。语言行为中像介词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由此认知语言学家把该理论运用到语言结构的研究中。图形是有高度结构轮、廓清晰的,被知觉者所感知分化的那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的,未被分化的那部分,这是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点。
(三)非语言行为和图形-背景理论的结合
语言作为交流的手段,具有开关的机制,何时开启或关闭取决于信息传递者或接收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话语交际。而非语言行为则不同,它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选择不用语言交际但却无法抑制非语言的交际。语言交际的重要目的是传达思想内容,与此相比,非语言行为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容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言交际行为则能更准确地表现出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前者也无法与后者相媲美。"(杨平)所以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该行为所传递信息的提取能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非语言行为能够取代话语,为交际双方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对话语意义具有肯定或否定的决定作用;对话语效果还有加强或减弱的修饰作用(曹合建)。非语言行为之所以能发挥如此的交际功能,正是由于这些行为可以突显话语信息,同时使某些蕴涵的语用信息前景化的认知功能,这一现象恰好符合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点。
当语境发生时,无论话语机制处在开启还是闭合状态,交际者都会趋向于依赖非语言行为来推理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体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这种推理、判断、体会的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该认知过程中,非语言行为作为媒介使交际者真实的语用信息在情景语境的背景中被突显出来,实现语用信息的图形化,使交际成功实现。
二、以图形-背景理论阐述非语言行为对学生认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学会积极地使用手势、眼神、声调及自身的情绪等非语言行为有效地和学生交流,以此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认知,同时启发学生的智慧。
(一)非语言行为突显话语信息增强认知
在语境下,伴随交际者话语传递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非语言行为,通过这些行为,交际者才能正确理解彼此话语信息的真实意图。如果脱离这些行为,单凭话语本身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反过来,非语言行为也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准确表达话语意义。交际活动需要两种行为共同参与完成。
交际过程中,话语接收者在理解发出者的话语信息要经历两个步骤:⑴ 首先获取话语的字面意思;⑵ 语用加工处理,根据具体情景信息分析话语的语用含义。该过程,话语的言内信息与情景信息一同构成认知的背景;而根据情景信息被接收者图形化的话语语用信息才是交际的真实信息和交际的重点。非语言行为作为交际过程的中间环节,促使话语的语用信息作为图形在话语言内信息与情景信息的共同背景中突显出来,增强认知,完成交际。同时,话语交际是动态发生的,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过程也是动态的。Rubin 著名的"脸/花瓶幻觉"证明了这一动态的"知觉突显"。"脸" 和" 花瓶"哪个当作背景,哪个当作图形,要取决于观察者本人。
基于以上阐述,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突显话语信息加强认知的动态过程就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授重点或难点时,如能够使用教鞭、手势、动作及副语言等非语言行为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能轻松的提取到话语信息。此时教师如能够结合身边的实物或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一边讲解一边给出实际的演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到教室前面模仿教师做示范,就会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多次图形-背景之间的转换:学生所注视的讲台空间,教师是图形,讲台和黑板是背景,当教师使用非语言行为唤起学生注意力时,黑板上的板书变成了突显的图形,其他成为背景;教师做理论演示时,演示过程成为图形突显出来,其余作为背景;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做示范时,被叫的学生及做演示的过程成为关注的图形,其余成了背景。本堂课的重点或难点就这样在教师非语言行为的使用中一次次被转换为图形突显出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成功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非语言行为对语用信息的认知功能
交际过程中有时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互背离,这时很好的体会非语言行为往往是正确提取话语语用信息的关键。例如:课堂上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溜号,立即用较高的声调和责备的语调叫他的名字,让他回答刚才讲到的问题。教师提问的真正目的是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听课上并不在于提问问题本身。从副语言行为角度学生不难体会出教师话语中责备的语用信息。图形信息与背景信息分离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语用过程,说话者与听话者共享一个语用环境,依据已知的背景信息,通过非语言行为媒介,使听话者解读出说话者"声东击西"的真实图形信息。
三、结语
总之,非语言行为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忽略,这些行为和语言行为一起共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更应该深刻懂得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在课堂上结合有效的非语言行为,同时使用语言行为一起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发挥教学的真正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创造。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et 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Sapir, 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21.
[3]Malandro, L.A.&Barker, 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M].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Inc., 1989.
[4]Ungerer,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London: Longman, 1996.
[5]Talmy, 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l. [M].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6]杨平. 非语言交际评述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1-6
作者简介:李楠(1981.10--),女,吉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助教,本科 责任编辑:高莹莹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图形-背景理论;课堂教学;认知语言学
一、理论背景
(一)非语言行为
人们的信息交际过程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部分,L.Samovar指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非语言行为是一种不见诸于文字,没有人知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精心设计的代码(萨皮尔)。Malandro解释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都是非语言行为。由此可知非语言行为涉略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体态语(body language)例如,眼神、手势、身姿、面部表情等;⑵体距(proxemics);⑶副语言(paralanguage),也称伴随语言,即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
(二)图形-背景理论 (figure-ground)
图形-背景理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后由格塔式心理学家使用这一理论对知觉进行研究。该理论是一种视觉上的三维空间概念,它认为我们在感知周围环境中某一事物时,这个知觉场始终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通常把被感知的物体作为知觉上的图形,而把其所处的环境作为背景。语言行为中像介词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由此认知语言学家把该理论运用到语言结构的研究中。图形是有高度结构轮、廓清晰的,被知觉者所感知分化的那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的,未被分化的那部分,这是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点。
(三)非语言行为和图形-背景理论的结合
语言作为交流的手段,具有开关的机制,何时开启或关闭取决于信息传递者或接收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话语交际。而非语言行为则不同,它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选择不用语言交际但却无法抑制非语言的交际。语言交际的重要目的是传达思想内容,与此相比,非语言行为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容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言交际行为则能更准确地表现出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前者也无法与后者相媲美。"(杨平)所以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该行为所传递信息的提取能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非语言行为能够取代话语,为交际双方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对话语意义具有肯定或否定的决定作用;对话语效果还有加强或减弱的修饰作用(曹合建)。非语言行为之所以能发挥如此的交际功能,正是由于这些行为可以突显话语信息,同时使某些蕴涵的语用信息前景化的认知功能,这一现象恰好符合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点。
当语境发生时,无论话语机制处在开启还是闭合状态,交际者都会趋向于依赖非语言行为来推理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体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这种推理、判断、体会的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该认知过程中,非语言行为作为媒介使交际者真实的语用信息在情景语境的背景中被突显出来,实现语用信息的图形化,使交际成功实现。
二、以图形-背景理论阐述非语言行为对学生认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学会积极地使用手势、眼神、声调及自身的情绪等非语言行为有效地和学生交流,以此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认知,同时启发学生的智慧。
(一)非语言行为突显话语信息增强认知
在语境下,伴随交际者话语传递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非语言行为,通过这些行为,交际者才能正确理解彼此话语信息的真实意图。如果脱离这些行为,单凭话语本身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反过来,非语言行为也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准确表达话语意义。交际活动需要两种行为共同参与完成。
交际过程中,话语接收者在理解发出者的话语信息要经历两个步骤:⑴ 首先获取话语的字面意思;⑵ 语用加工处理,根据具体情景信息分析话语的语用含义。该过程,话语的言内信息与情景信息一同构成认知的背景;而根据情景信息被接收者图形化的话语语用信息才是交际的真实信息和交际的重点。非语言行为作为交际过程的中间环节,促使话语的语用信息作为图形在话语言内信息与情景信息的共同背景中突显出来,增强认知,完成交际。同时,话语交际是动态发生的,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过程也是动态的。Rubin 著名的"脸/花瓶幻觉"证明了这一动态的"知觉突显"。"脸" 和" 花瓶"哪个当作背景,哪个当作图形,要取决于观察者本人。
基于以上阐述,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突显话语信息加强认知的动态过程就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授重点或难点时,如能够使用教鞭、手势、动作及副语言等非语言行为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能轻松的提取到话语信息。此时教师如能够结合身边的实物或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一边讲解一边给出实际的演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到教室前面模仿教师做示范,就会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多次图形-背景之间的转换:学生所注视的讲台空间,教师是图形,讲台和黑板是背景,当教师使用非语言行为唤起学生注意力时,黑板上的板书变成了突显的图形,其他成为背景;教师做理论演示时,演示过程成为图形突显出来,其余作为背景;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做示范时,被叫的学生及做演示的过程成为关注的图形,其余成了背景。本堂课的重点或难点就这样在教师非语言行为的使用中一次次被转换为图形突显出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成功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非语言行为对语用信息的认知功能
交际过程中有时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互背离,这时很好的体会非语言行为往往是正确提取话语语用信息的关键。例如:课堂上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溜号,立即用较高的声调和责备的语调叫他的名字,让他回答刚才讲到的问题。教师提问的真正目的是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听课上并不在于提问问题本身。从副语言行为角度学生不难体会出教师话语中责备的语用信息。图形信息与背景信息分离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语用过程,说话者与听话者共享一个语用环境,依据已知的背景信息,通过非语言行为媒介,使听话者解读出说话者"声东击西"的真实图形信息。
三、结语
总之,非语言行为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忽略,这些行为和语言行为一起共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更应该深刻懂得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在课堂上结合有效的非语言行为,同时使用语言行为一起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发挥教学的真正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创造。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et 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Sapir, 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21.
[3]Malandro, L.A.&Barker, 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M].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Inc., 1989.
[4]Ungerer,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London: Longman, 1996.
[5]Talmy, 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l. [M].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6]杨平. 非语言交际评述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1-6
作者简介:李楠(1981.10--),女,吉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助教,本科 责任编辑:高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