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爷是个老实巴交的会点儿木匠活儿的农民。他年轻的时候就不好务农,一心想学点儿手艺,可是,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心窍不通的人,能把地侍弄明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去学手艺呢。
  结果呢?他还是去了,学木匠,一学就是三年。三年了,师兄弟们都出徒走了,可以自己走乡串县打橱柜了,只有他,依然对木匠的精细技艺似是而非,手里的家伙什儿长偏了心眼儿一样,不是左三寸歪,就是右四寸斜,气得师父哭笑不得,点着脑门儿骂他:“我怎么也能教出一个大眼儿木匠?!”
  大眼儿木匠干不了细木工,只能帮人盖盖房子──说白了,凿大眼儿还行,凿小眼儿,永远不在行。
  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紧不慢地也活到了八十。
  八十岁那天,我的叔叔婶子们给他做了一碗面,这碗面他吃得呼噜呼噜的,吃完了一抹嘴,说:“我要打张桌子。”
  叔叔婶子们纳闷儿,他为什么突然要打一张桌子?
  他老了,闲着也没事干,愿意折腾就折腾吧。
  于是,叔叔婶子们给他找来一些破方子破板子,一股脑地丢在外屋地上,那意思很明白,你就在这儿干吧。
  三爷很笃定地翻出自己的刨子、斧子、凿子、锯,吱吱啦啦地开工大吉。
  他要打一张什么样的桌子呢?
  儿女们谁也不知道。
  从春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冬天外屋地儿冷,三爷只好进到里屋去。他每天锯呀刨呀。那些破板子破方子竟然被他一天天地收拾得油光水滑。
  三爷打桌子的过程中,我曾经回过一次老家,大抵是哪个叔叔家办事儿,我受父母委托回去随份子。父母给三爷捎上了老式的四合礼,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交到三爷的手里。
  我见了三爷,他的眼光已经完全浑浊,他伏在我的脸上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般地笑了,说:“是北子呀!你爹挺好的?”
  我管我爸叫爸,从来不叫爹。
  但三爺一直坚持把我“爸”的称谓置换成了“爹”。在他的概念里,“爹”才是实实在在的“爹”,而“爸”就过于虚浮了。
  我说:“挺好的。”
  他就咧开嘴笑,露出了不多的几颗牙。
  转回来,我问他:“三爷,你这是干啥呀?”
  他说:“我想做个小桌子。”
  我又问:“做桌子干啥呀?”
  他说:“用。”
  叔叔婶子们在一边看着,忍不住笑,纷纷告诉我,不用问他,他已经老糊涂了。
  就这么着,三爷的桌子像一个模糊不清的谜。
  寒来暑往,一晃三年过去了,在大家的不经意中,三爷的桌子完成了,小圆桌,可以折叠的,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合起来,往墙边一靠,一点儿不占地方。
  三爷组装桌子的那几天可算是大热闹!
  他拼桌面的板子大大小小有几十块,以前,谁也不清楚这些积木般的方块究竟能派上什么用场,现在好了,三爷像变戏法似的把那些拼图碎片一样的木板拼接在一起,眨眼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规整的圆形桌面。这个桌面像老和尚的百衲衣,但零碎之中带着不可忽视的和谐。那些木头有榆木,有柳木,有枣木,有梨木,有桃木,有松木,五花八门,各呈其祥,色彩缤纷,笑意盈盈。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桌面吧,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啧啧称奇。
  见到这个桌面,谁还能说三爷是一个大眼儿木匠呢?
  桌子做好,三爷亲自把它搬到炕上,桌子没有漆油,散发着木质的芬芳。
  恰好饭菜好了。
  三爷喜滋滋地冲着外屋喊:“快点儿喊你妈,叫她吃饭!”
  一句话,把大家都喊蒙了。
  好半晌,我大叔才小心翼翼地说:“爹,我妈都死好几年了?”
  “死了?”三爷一脸的疑惑。
  “死了好几年了。”大叔又说,声音里已经有了凄惶。
  “死了,是呀,死了好几年了,到了儿也没用上我给她做的桌子。”
  到这时,叔叔婶子们的心里才算明白,三奶活着的时候,就常抱怨,说自己被三爷骗了,他答应给自己做一张新桌子,可一辈子也没见着新桌子啥样。
  三爷死了,带着他的新桌子。我穷极想象企图复制三爷和三奶初见时的模样。他们定情了,三奶一定是这样说:“我要一张新桌子。”三爷拼命点头。
  那是三爷学木匠之前呢还是之后?
  不管怎么说,对于一辈人来讲,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
其他文献
北直隶盐山县新河镇上,有个王石匠,做碌碡出了名,人称碌碡王。乡亲们都说,他做出的碌碡,不光是拉着轻,而且軋场匀。有更神的说法,就是他给东庄陈寡妇做的碌碡不用拉,自己会走。当然,这只是传说,信的人就不多了。  石匠是个苦差事。那么大一块麻石,动辄几百斤重,要翻过来调过去地凿凿雕雕,自然很费力气,身板差的人根本干不了这活儿,就算身板好,一天下来,也累个半死。而且,乡下石活儿还少,无非就是打个碌碡,开个
期刊
听说广州的各大菜场生意兴隆,什么小菜都不愁卖,江西老表李华君跑到广州的花都区以种菜为生。他在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包下了一百亩地,只种田园三剑客:长豆角、茄子、辣椒。眼看第一批长豆角就快上市了,他喜滋滋的,做梦都在数钞票。可是,他不知道,他那长势良好的一架架长豆角已经给一个叫杨大毛的“野菜客”盯上了。  头天下午三点半,他才给长豆角喷完农药,打算过几天,等农药过了劲儿再上市去卖。不料到了第二天早上
期刊
河中救人  知府黄开运赴宴回府,一条大河横在前面,黄知府下轿正要过河,却看见一位身材苗条的弱女子跳进湍急河水中。知府立即令手下救人,河水太深水流又急,手下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女子拖到岸上控水救活。女子喘过气来,不但不谢救命大恩,反哭说:“谁让你们救我呀?大人,你救得了我一时,却救不了我一世!”  知府见女子行礼落落大方,说话字正腔圆,瞧这样子不是官宦千金,就是大家闺秀。知府回道:“姑娘,看你穿
期刊
在我们南门村,最喜欢种南瓜的是南门酉。  “南门”是个复姓,相传其先祖是京城看守南门的官,也就有了这个姓。南门酉常说的一句话是:“先人守南城门,我守南瓜地,不算辱没老祖宗。”他之所以名“酉”,因为他是酉时出生的。不过,他对酉字有另外的解释,“酉”与“酒”同义,所以他此生酷爱杯中之物。  南门酉年近花甲了。大脸盘、大眼睛、大嘴巴,矮墩墩的,结实粗壮,像一个老南瓜。他姓里有个“南”,又喜种、会种南瓜,
期刊
一  这一天,副官艾思杰正与皇协军大队长吴顺时说话,电话响了,藤田大佐命令他马上去一趟。艾思杰忐忑不安地来到藤田大佐门外,喊了声“报告”,门里传出藤田硬邦邦的声音,“进来。”  艾思杰进门,不觉一呆:藤田大佐笔直地坐着,面前的小方桌上放着棋枰,两头各摆着一盒棋子。藤田大佐翻了艾思杰一眼,手朝对面一指:“你的,坐下。我们的较量!你的输棋,砍断一指!”言毕,拿起背后的东洋刀,“啪”地放在方桌上,刀尖正
期刊
宋徽宗赵佶年轻时能诗善画,尤其擅长工笔花鸟。那时,他还不是皇帝,听说盐城的海滩边有大片的芦苇丛,那里鸟类繁多,就连被人们称作吉祥鸟的丹顶鹤也会来此越冬。  于是,赵佶带上侍卫王喜骑着马一路游山玩水,等他们走到盐城,已是初春了。  海滩边哪儿有丹顶鹤的影子。赵佶翻身下马,一屁股坐在沙滩上,叹息道:“看来这次是白来了!”王喜摸摸脑壳说:“王爷,会不会时候尚早?要等到天黑了丹顶鹤才出现。”经王喜这么一提
期刊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之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甘肃地瘠民贫,是当时最
期刊
秧状元是一个淳朴的农夫,他祖上世代都是耕田的,祖祖辈辈都是种庄稼的妙手。而秧状元呢,更比他的先辈做得精彩,特别是插秧,又快又好。远近几百里的庄稼人都赶不上他,所以大家送他一个绰号叫“秧状元”。一传十,十传百,秧状元的名气越来越大,越传越远,他的真名字叫什么,反而没有人知道了。  有一年,新來了一个州官,秧状元的名气很快就传到他耳朵里去了。谁知道这位州官大人一上任就心中有气,因为那时的广德州十分富庶
期刊
公元816年,柳公绰被任命为京兆尹。上任那天,仪仗甚是隆重威风。正行进间,意外发生了,一名神策军军兵纵马横冲直撞,整齐的仪仗队立刻被冲乱了。肇事者很快被擒下,大家都回头看这位新上任的京兆尹如何处置。柳公绰面色严肃,说:“依照律法,擅闯京兆尹仪仗的人处以杖击。”大约是对平时作威作福的神策军早就看不惯了,衙役们一阵棍棒落下,刚才还威风不可一世的神策军兵,顷刻间便气绝身亡。  这个祸可惹得不小,毕竟当时
期刊
行之有效  于天放,黑龙江人,和张甲洲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一对好搭档。两人在齐齐哈尔省立高级工业学校时就是同学。而后,一起闹学潮,一起南下北平。与张甲洲不同,于天放没有先北大后清华的辗转经历,他是1929年直接考上清华的,成绩是黑龙江考生中的第一名。在清华,于天放经张甲洲介绍入党,回东北前,担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  他和张甲洲共同创建了红三十六军,担任该军情报处长;该军战败瓦解,他又和张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