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相同悲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vina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鲁迅的《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极其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将近百年后的今天,莫言的短篇小说《冰雪美人》与《孔乙己》在环境的设置、人物的刻画与情节的安排等方面体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之处,两篇作品中的主人公孟喜喜和孔乙己虽然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上演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它的惯性一步步地导演了不同时代的两个主人公相同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鲁迅 莫言 悲剧 《孔乙己》 《冰雪美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鲁镇的咸丰酒店为场景,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讲述了其对孔乙己的所见所闻为故事的主要内容,仅用了不足3000字的短短篇幅,形象而深刻地刻画了20世纪初期中国农村一位落魄文人的人生悲剧。《孔乙己》无论是从思想内容的丰富性,还是从社会批判的深刻性来说,都堪称20世纪中国文坛的经典之作。
  时至将近百年后的今天,当我读到莫言的短篇小说《冰雪美人》的时候,却发现两者在环境的设置,人物的刻画与情节的安排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冰》的情节并不复杂,小说采取的也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通过“我”这个“管氏大医院”的小学徒的视角,描写了一个名叫孟喜喜的女学生的悲剧命运。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孟喜喜和孔乙己虽然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的两个主人公,但两人上演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它的惯性一步步地导演了不同时代的两个主人公相同的悲剧命运。
  
  一 环境的冷漠无情
  
  《孔乙己》和《冰雪美人》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所处的环境都是冷漠无情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取向。
  孔乙己出场前,文章便用一段文字勾画了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面:“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酒客有穿长衫的和短衣帮之分,有靠柜台站着喝和坐在房里慢慢喝之别。这里体现了明显的地位高低和贫富差距。酒店的掌柜怕“样子太傻”的小伙计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只让他在外面做事。但小伙计又因为不会瞒过短衣帮的眼睛在酒里羼水差点被掌柜赶走。羼水这一细节描写,在本应是温暖的酒店中注入了一丝凉气,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与冷漠无情也弥漫在酒店的空气中了。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孔乙己带着他的故事出场了。孔乙己是处于穿长衫和短衣帮这两种人之间“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位在科举考试中屡遭失败的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既无缘跻身于学而优则士之列,又不愿与短衣帮为伍,所以他已经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多余人,已经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酒店掌柜见到遍体鳞伤的孔乙己时,竟然还能笑着向他要酒钱;平日里在人前低三下四的小伙计惟有孔乙己到来才能笑几声;而同样与孔乙己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短衣帮们,也以取消孔乙己为乐。透过这些不同人的种种笑声,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孔乙己所处环境的冷漠无情。
  与《孔乙己》所处环境极其相似的是,《冰雪美人》中的主人公孟喜喜也是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而且是“离市里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偏僻落后的小镇。与孔乙己不同的是,孟喜喜的正面出场是在两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学校和医院。孟喜喜是镇上孟寡妇的女儿,她和“我”是中学同学,而我们就读的那所中学十分保守,制定了五十八条规则——不许化妆,不许烫头,不许穿高跟鞋……。但惟有孟喜喜“敢与校方对着干”,她“头发浅黄,波浪着,披在肩上,有时也用一根鲜艳的手绢扎起来,像一条狐狸尾巴。……胸脯高耸——而且分明不带文胸,眼睛水汪汪的,嘴角翘着,脖子修长,精巧的头颅微微后仰着,穿着不能算高但也绝对不能算低跟的皮鞋在校园内的大路上、教学楼内的走廊上,目中无人的走来走去。她的步伐轻捷,鞋跟敲打着水磨石的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孟喜喜这样张扬而又肆无忌惮的举动被认为“实在是太过分了”,因此,年级主任在全年级大会上不指名地批评了她。在这样尴尬的时候,“大家的目光一瞬间都集中到孟喜喜的身上。”而且当年级主任吼叫着点出孟喜喜的名字的时候,“有几位女生幸灾乐祸地低笑起来”。在孟喜喜的同学的目光中,我们看不到同情,而只能听到幸灾乐祸的笑声。这与《孔乙己》中的那些笑声是何其相似,透露的都是一种冷漠无情的世态人情。这种冷漠无情在孟喜喜到“管氏大医院”就诊的时候更加凸现出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早上,因与年级主任发生矛盾冲突而离开学校的孟喜喜来“我”叔叔开的诊所看病。当叔叔婶婶看到孟喜喜的时候,婶婶是用“好像一个刻薄的婆婆要从儿媳的身上挑出点毛病来”的眼光打量着她,叔叔则“根本不看她”,他“抽完了雪,又点上一支烟,慢条斯理地抽起来”,而当他抽完烟后,又从抽屉里拿出来他的茶叶桶,拿茶叶时甚至还在手心“掂量了一下”。透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看到的是叔叔婶婶对孟喜喜冷漠。“凭着他的技术和经验,他完全可以在这两个手术间隙里给孟喜喜做出诊断或是治疗”。然而,他却什么都没做。他们的冷漠和拖延,使孟喜喜无助又无望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 人物的艰难抗争
  
  社会环境只是悲剧产生的一个外部原因,人物自身的个性特征则是悲剧产生的内部原因。孔乙己和孟喜喜这两个悲剧人物有着相似的个性特征,那就是他们都在与悲剧命运进行着艰难的抗争,以此来维护他们那少得可怜的尊严,而这也正是他们悲剧命运产生的内在原因。
  孔乙己在长期封建正统教育的熏陶下,是无法接受科举失败的事实的,因此,无论他的生存境况如何变化,他都不愿意脱掉那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破旧长衫。长衫成了他在冷漠的人世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他也用长衫来维护他那仅剩的一点尊严。而读书人惯用的“之乎者也”一类的难懂话则成了他进行抗争的有力武器。当孔乙己第一次在咸亨酒店出现时,“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对于孔乙己来说,偷书被打是一件极其伤害自尊的痛事,因此,当酒店中的众人毫不留情地揭出他的隐痛的时候,他先是辩解,而当辩解无效时,他就用读书人惯用的“之乎者也”之类的难懂话来进行极力争辩。而且,孔乙己越是被逼问得紧的时候就越是失去口语,而代之以文言。因为只有在文言的世界中,孔乙己才是自由的,而这个世界又是不属于现实社会的。因此,孔乙己的抗争也就预示了他的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同样,在《冰雪美人》中,孟喜喜的不断抗争,维护尊严的行为也是十分明显的,但她与孔乙己采取的抗争方式是不同的。在学校里,当年级主任在全年级大会上不指名批评她的时候,她“脑袋转来转去,目光左顾右盼,好像在寻找被年级主人不点名批评的那个人”;而当年级主任几乎吼叫着点名批评她的时候,她“神色平静,嘴角翘着,脸上洋溢着一团微笑,好像被年级主任点名批评的是一个与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当她与年级主任的矛盾大爆发的时候,她将自己的额头撞向了年级主任的嘴上,而当年级主任捂着嘴巴尖叫的时候,她“转身往来路走去。”而且“走得不慌不忙,好像身后发生的事情与她没有一点关系。”在医院里,孟喜喜既没有像后来的孙老太太那样夸张地尖叫,也没有像马奎那样凄惨地喊叫,她默默地忍受着叔叔婶婶冷漠的眼神,静静地等待着。当叔叔对她点点头扔下她去给孙老太太做手术的时候,她只是动了动嘴角,“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当叔叔再次扔下她去给马奎做手术而“我”表现出不满的时候,她“对着我摇摇头”。孟喜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用她的微笑和满不在乎来抗争,她用她的果断的行动来抗争,她用她的沉默来抗争,而在艰难的抗争之中,她也耗尽了她的青春与活力,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三 情节的刻意安排
  
  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构成故事的情节,从故事的情节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人物自身悲剧的被强化过程。在《孔乙己》和《冰雪美人》中,作者都对情节做了刻意的安排,通过这些刻意安排的情节,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深度。
  在《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腿被打折就是鲁迅刻意安排的一个情节。文中写道:“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可以看出,孔乙己的腿被打折并不出乎人意料,因为孔乙己总会“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出乎人意料的是打折孔乙己腿的人是士族出身的丁举人,而孔乙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的目的就是要变成像丁举人那样的人。今天他落得这样的悲惨下场不仅使人深思,假使孔乙己真的成了丁举人那样的人,他很可能也会像丁举人一样做出欺压下层人物的悲剧的。鲁迅刻意安排这个情节是为了说明孔乙己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在《冰雪美人》中,莫言也刻意安排了一个重要的情节,那就是孟喜喜来医院就医的情节,这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孟喜喜那张扬的肆无忌惮的举动不仅不被学校所容,而且不被社会所容。当她离开学校回到家和母亲一起把孟鱼头经营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人们开始对发了财的孟喜喜和她的寡母说三道四。因为在这个封建传统观念非常浓厚的偏僻小镇上,孟喜喜“穿着开叉到了大腿的旗袍,化着浓妆,站在店门前,对客人卖弄风情的样子”,使人们对她产生了偏见,认为她干上了“那一行”。这种偏见在“管氏大医院”集中爆发了出来。这从叔叔婶婶得知孟喜喜来看病时的对话就已经明显暴露出来了。“‘怎么啦?’叔叔有点厌烦地问。‘有病人。’叔叔哼了一声。‘是谁?’婶婶问。‘孟喜喜……’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叔叔瞪了我一眼,又哼了一声,道:‘她能有什么病!’‘性病!’婶婶冷冷地说。”叔叔婶婶对孟喜喜的偏见从这段对话中已经表露无疑,而正是这种致命的偏见,更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意味。叔叔磨磨蹭蹭,婶婶装腔作势,他们根本不理会被病魔折磨着的孟喜喜,使得本来是可以得到救治的但她却死在了救死扶伤的神圣医院里边。这里,安排这个情节要说明的应该是,表面上是医生的偏见拖延将孟喜喜推向了死亡,而实际上孟喜喜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封建的传统文化道德。这样,作者对这一情节的刻意安排,就使得孟喜喜的人生悲剧和孔乙己一样,在深度上得到了强化。
  鲁迅和莫言这两位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作家,通过他们创作的《孔乙己》和《冰雪美人》,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人的命运悲剧,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 莫言:《冰雪美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作者简介:于德信,男,1974—,吉林德惠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文化,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建筑艺术的美感创造,并没有公式或者准则可以遵循,但是真正美的建筑,都是建筑师有目的性、合乎规律的创作。它的实现,依赖于富有秩序的美学原则。可见建筑艺术领域对于美学原则的深入认识与探索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建筑艺术的美学现象中发现依据,并从和谐有序、情形合一、有章可循三个方面,概括了存在于建筑艺术中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规律。  关键词:建筑美学 规律 和谐 情感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因其受到了多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因而他的文艺思想也表现得异常驳杂。本文在阐述其文学轨迹和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其赞赏西方感伤主义,但在精神世界深处却内隐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失意落魄情怀,即追求艺术自觉,提倡艺术的超功利,却也注重文学的功利价值。  关键词:感伤主义 艺术自觉 功利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
期刊
2009年7月11日,96岁的季羡林先生于北京悄然辞世。作为我国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季羡林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学养、精深的学术造诣,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尊重;而作为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季先生一生都在坚守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清醒”,则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并为世人所敬仰。本刊特借王邦维先生此文,向季先生表达敬意。——编者    季羡林先生走了,走的时候虽然已是高龄,依然让人感觉突然
期刊
摘要 “五四”女性为摆脱宿命,追寻诗意的人生,成功地实现了背对传统的集体大逃亡。沉樱的小说以女性的生命经验烛照一个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在对女性情感经历的演绎、诠释中,从精神向度上实现女性意识的构建,体现了对悲剧精神的负载与担当。  关键词:沉樱 女性 荒原 情感 歌吟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女性书写历史上,沉樱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作家。她的小说多取材于婚姻恋爱和
期刊
摘要 白先勇在《台北人》中巧妙地运用西方古典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来进行小说创作,在短小精练的篇幅中浓缩了广阔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深刻的主题内蕴,使其短篇小说形式简洁内敛,精神内涵却深广厚重,成为了杰出之作。  关键词:白先勇 台北人 三一律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白先勇笔名白黎、肖雷、郁金等,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曾被夏志清称为“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
期刊
摘要 蒋光慈小说创作中有一种潜隐的个人复仇意识,这种个人复仇意识在其主要的小说中都有或隐或显的流露,作者对这种个人复仇意识有几种不同的态度,或肯定赞美,或表示理解,最后却归向了对革命暴力的反思,而这也使蒋光慈的小说成为了“左翼”文学中一个独特的个性存在。  关键词:蒋光慈 复仇意识 暴力反思 个性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蒋光慈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形象,恰如他所主编的
期刊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名作《传奇》中所描绘的女性性格中存在着浓厚的奴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为男性而奴、为经济而奴。她们为奴的真正原因有二,即社会背景和女性自身。  关键词:《传奇》 女性 奴性意识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以其细腻而深邃的笔法,成为上海文坛的一朵奇葩,成为我国文坛上一颗亮丽的新星,照射出“传奇”的光芒。张爱玲用富有个性的笔触描写了40年
期刊
摘要 张爱玲作品具有突出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在文学话语的运用上尤其擅长华丽的色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绪乃至于构建整个文本的艺术氛围。因此,对张爱玲的创作和作品进行研究,都不可能不涉及她的色彩语言运用。本文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更具意义的在于,进一步分析文本色彩蕴含的象征寓意,探讨附着于上的苍凉意味,并由此解读张爱玲色彩语言背后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华丽 苍凉 灵魂 象征 寓意  中
期刊
摘要古希腊的柱式风格刚健、雄壮而高贵,各部分比例处理非常成熟和完美。可以说,古希腊的柱式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的明朗和愉快的情绪。而哥特式教堂则是“神本文化”的体现,其建筑渗透了宗教性追求及其文化内涵。探讨柱式风格和哥特式建筑的不同精神追求,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柱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 人本 神本 人文蕴含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建
期刊
摘要 杨绛是个学贯中西、涉猎多个领域的通才,她的散文看似平直朴实,不同的读者却可以获得不同的或多元的满足,尤其是其写人艺术的高超手法,读后令人会心冥想。  关键词:真实 个性 语言 细节 美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当代文坛,有一位卓尔不群的新时期“老生代”作家,那就是杨绛先生。杨绛散文笔下的人物,无论是至亲如父母,还是不疏不远如车夫厨子,甚至是极少接触的流氓阿飞,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