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与管理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注重教学而忽视管理,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只注重管理而把教学搁置一旁,管理的结果必是舍本逐末。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级在学校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作用。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事与愿违的一些问题:如学生打架,旷课玩游戏机,作业拖拉等等。学生这种错位现象如何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方法如下:
一、德育攻心,身正言教
俗语说,“正人先正己。”身正言教,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中的一个大原则。只有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进步、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道德力量。教师的道德力量,又主要从教师的价值观和在师生交往的关系中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出来。这时候,班主任就要通过对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面衡量自己,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运用邓小平同志关于现代教育的基本观点,找出自身的差距,加以纠正和提高。
班主任教师是小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现在的小学生属独生子女的居多,孩子在家庭养成的任性和得到家长的溺爱特别严重。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根深蒂固,如果再没有班主任老师的光辉形象,那么孩子也就成了目前现代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说,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德育攻心”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的“心”首先是班主任的,其次是学生的。
二、重激励,展个性
激励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和综合性激励理论等。具体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等。工作中,我从班级管理入手,针对学生的个体行为,巧妙地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养成教育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在操作性行为中,如果行为结果使其需要得到满足,这种行为便会重复出现,并得到增强。运用强化理论来修正人的行为,大致有四种: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强化;惩罚强化。而我在工作中常用的是正强化和消退强化。多用正强化,激发道德情感。正强化指的是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奖金、提升等奖酬,或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环境,以表示对人的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奖励,从而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平时工作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同时十分重视“因材施赞”。我不仅表扬优等生、有突出特长及进步的学生,而且更注意捕捉“差等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光点”进而扩展成“光环”。表扬方式除了当众口头表扬外,还用授予小称号、给与物质奖励、写在光荣榜上、给家长“报喜”、给与班内一定职务工作等形式。这些积极的、肯定的评价,给与学生行为的正强化,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关爱“弱势群体”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各有特色。而在那些有着自卑心理的孩子内心往往隐藏着更加强烈的自尊,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需要更多的爱。平时多与这些孩子交流谈心,把“特别的爱”给予他们,用真诚的爱心消除他們恐惧、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接受教育。
四、以温情、平和的态度架起沟通的桥梁
从某一角度看,班主任和学生是对立的两面,如果采用严厉、粗暴的方式会使双方越走越远。相反,采用沟通的方式,学生则往往向你敞开心扉,把自己多采的生活向你展示。记得师范毕业时一位老师的教诲:一位老师,不是让学生怕你、敬你,而是爱你。做到这一点,唯一捷径就是用心去与学生交流,当然,不是刻意去追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平和的口气、温情的态度与学生谈学习、生活、专业、理想,让学生主动向你靠近,你才能更好的了解她们、管理她们。
五、紧抓班委队伍的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班主任的整体规划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学生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每届学生刚接手时,我都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地研究。选出临时班干部,经过一个月左右与同学的了解后,班级投票选出正式班委,明确分工。选出了班委后,就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在班干部工作的过程中,我时刻注重对他们的工作方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要不断锤炼提高自我素质和管理水平。应该使尽全身的解数,去发掘学生的感情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进而形成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使每位学生都成为一个具有健康、完善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一、德育攻心,身正言教
俗语说,“正人先正己。”身正言教,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中的一个大原则。只有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进步、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道德力量。教师的道德力量,又主要从教师的价值观和在师生交往的关系中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出来。这时候,班主任就要通过对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面衡量自己,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运用邓小平同志关于现代教育的基本观点,找出自身的差距,加以纠正和提高。
班主任教师是小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现在的小学生属独生子女的居多,孩子在家庭养成的任性和得到家长的溺爱特别严重。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根深蒂固,如果再没有班主任老师的光辉形象,那么孩子也就成了目前现代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说,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德育攻心”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的“心”首先是班主任的,其次是学生的。
二、重激励,展个性
激励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和综合性激励理论等。具体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等。工作中,我从班级管理入手,针对学生的个体行为,巧妙地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养成教育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在操作性行为中,如果行为结果使其需要得到满足,这种行为便会重复出现,并得到增强。运用强化理论来修正人的行为,大致有四种: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强化;惩罚强化。而我在工作中常用的是正强化和消退强化。多用正强化,激发道德情感。正强化指的是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奖金、提升等奖酬,或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环境,以表示对人的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奖励,从而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平时工作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同时十分重视“因材施赞”。我不仅表扬优等生、有突出特长及进步的学生,而且更注意捕捉“差等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光点”进而扩展成“光环”。表扬方式除了当众口头表扬外,还用授予小称号、给与物质奖励、写在光荣榜上、给家长“报喜”、给与班内一定职务工作等形式。这些积极的、肯定的评价,给与学生行为的正强化,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关爱“弱势群体”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各有特色。而在那些有着自卑心理的孩子内心往往隐藏着更加强烈的自尊,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需要更多的爱。平时多与这些孩子交流谈心,把“特别的爱”给予他们,用真诚的爱心消除他們恐惧、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接受教育。
四、以温情、平和的态度架起沟通的桥梁
从某一角度看,班主任和学生是对立的两面,如果采用严厉、粗暴的方式会使双方越走越远。相反,采用沟通的方式,学生则往往向你敞开心扉,把自己多采的生活向你展示。记得师范毕业时一位老师的教诲:一位老师,不是让学生怕你、敬你,而是爱你。做到这一点,唯一捷径就是用心去与学生交流,当然,不是刻意去追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平和的口气、温情的态度与学生谈学习、生活、专业、理想,让学生主动向你靠近,你才能更好的了解她们、管理她们。
五、紧抓班委队伍的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班主任的整体规划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学生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每届学生刚接手时,我都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地研究。选出临时班干部,经过一个月左右与同学的了解后,班级投票选出正式班委,明确分工。选出了班委后,就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在班干部工作的过程中,我时刻注重对他们的工作方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要不断锤炼提高自我素质和管理水平。应该使尽全身的解数,去发掘学生的感情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进而形成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使每位学生都成为一个具有健康、完善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