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化教学是随着教育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數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电教媒体的各种手段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电教媒体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教;媒体;作用
现代电教媒体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电教媒体利用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
1 电教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 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多媒体具有较强的视听、动感和交互功能,可以把微观的、不易观察的数学事物及其本质动感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现实的教学情境,创造愉快、和谐、乐观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数学间的联系与潜在美,增加教学氛围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一些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多角度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合理利用可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1.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揭示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教学“直线、射线”这2个概念,过去只靠语言的形象化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现象作比喻解说,学生理解起来普遍困难,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因为学生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所见图像都是有限长的。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讲解,首先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长,成为一条亮线,慢慢地亮线越来越长,教师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长下去,亮线无休止地延长,这样的图形,就是射线”。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延长的图景。通过动态的演示,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对策与建议
2.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兴趣。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直观的场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2 用直观演抽象 培养空间想象力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2.3 依据思维亮点 激活思维灵感
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 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 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 0 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
3 结论
总之,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必须合理、正确地运用,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各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师教学所用的,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示范者。我们广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教学手段,恰当运用,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电教手段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举多得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许艳. 浅议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的改进[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2] 吴献宏. 谈电教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3)
[3] 黄桂兰. 电教媒体是先进的教学工具[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5)
[4] 张国良,王建国. 巧用电教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J]. 小学教学参考,2008(2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教;媒体;作用
现代电教媒体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电教媒体利用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
1 电教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 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多媒体具有较强的视听、动感和交互功能,可以把微观的、不易观察的数学事物及其本质动感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现实的教学情境,创造愉快、和谐、乐观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数学间的联系与潜在美,增加教学氛围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一些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多角度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合理利用可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1.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揭示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教学“直线、射线”这2个概念,过去只靠语言的形象化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现象作比喻解说,学生理解起来普遍困难,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因为学生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所见图像都是有限长的。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讲解,首先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长,成为一条亮线,慢慢地亮线越来越长,教师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长下去,亮线无休止地延长,这样的图形,就是射线”。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延长的图景。通过动态的演示,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对策与建议
2.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兴趣。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直观的场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2 用直观演抽象 培养空间想象力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2.3 依据思维亮点 激活思维灵感
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 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 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 0 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
3 结论
总之,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必须合理、正确地运用,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各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师教学所用的,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示范者。我们广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教学手段,恰当运用,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电教手段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举多得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许艳. 浅议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的改进[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2] 吴献宏. 谈电教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3)
[3] 黄桂兰. 电教媒体是先进的教学工具[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5)
[4] 张国良,王建国. 巧用电教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J]. 小学教学参考,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