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导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倍而功半”。有些同学自学不得法,学习无实效,往往是看书多遍,其义不显。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更要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则有助于达到这样的目的。
  一、以问导学的作用
  1.创设情景,诱导兴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疲劳,使学生总以耳听为接受和传输信息的主要途径,以至于负荷过重而引起疲劳,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甚至打瞌睡。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古代名著《学记》中提出“逍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行代替。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提问要特别注意提问的启发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以问导学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每个问题,均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来编写,怎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怎样提问,容量和难度都要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容量过大或难度超出学生实际是毫无意义的。
  2.参与化原则。通过对问题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3.层次化原则。在编写问题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问题的层次性。问题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以问导学的步骤
  1.以问导趣。所谓以问导趣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感情波澜,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超常发挥,他接受外面的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教材的兴趣。”
  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開拓思维的空间。这种积极的情感、情绪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千万不可忽略。如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这样激趣:小明要过生日,准备做一个蛋糕,但他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材料?你能帮他吗?因为从生活出发符合学生实际,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
  2.以问导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而取代这一方式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将会引起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并能提出新问题。
  我们在课堂提问中倡导以问引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尽信书、尽信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更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这样问:要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可是它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呢?
  3.以问导思。所谓以问导思,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之愿意学习、探究,并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数学学习能力,使之愿学习,会学习,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数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数学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提问时应融入知识方法的迁移,渗透学法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数学学习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上面的问题,我又提:“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用这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并填出这个表: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以问导创。创为创新,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出示了一个简单的题目: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他的体积是多少?然后出示难一点的题目:一个长方体,长9厘米,宽4厘米,体积7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这种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容易接受。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四十分钟,以使课堂取得良好效果,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既是“任务性教学的体现,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研究的课题,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以问导学的教学方法正好能够很好完成这些任务。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陆斡镇陆斡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摄影测量学是高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理论公式多、理解不直观等特点。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新时代摄影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原理验证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对摄影学课程现有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重新设计、拓展和完善,探索了具有启发性和应用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
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视阈下,高校优秀辅导员团队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征和生命周期,通过梳理总结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启示,分析优秀辅导员团队的五个主要构成要素,将优秀辅导员的发展划分为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蜕变再生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团队建设的主要特征和任务,以期丰富辅导员团队建设理论。
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不仅是要求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提升,还要让高职院校人才在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融入能够带给高职体育教学一定的发展机遇,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并未被有效地挖掘,为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效果,文章就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形式创新与实践展开探究,期待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启发。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继续教育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问题应引起重视。该文首先阐述了网络素养的定义,然后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继续教育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必要性、遇到的困境以及培育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加有利于推进继续教育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际视野教育越来越受高等教育的关注.纲要课的课程性质与教育目标决定其理应承担起培育大学生国际视野的责任,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助力.通过对纲要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具体的国际视野教育资源的梳理,探析了2018年版纲要课培育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南梁革命文化是我国优秀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厚重的历史意蕴,是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构建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12311”教学模式,既是发扬南梁革命精神、传承南梁红色基因的外在需要,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内在需要,更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要.基于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思政课教育规律,提出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12311”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故事性与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课堂上,一个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想想平时自己的随意性提问,技巧性竟那么差。学生齐声回答且答案唯一的提问充斥整个课堂,而真正有价值、有效果的提问却是很少。那么,如何做到课堂有效提问呢?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网络收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以及数次课堂提问感悟等等,我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应有针对
期刊
浙江省大湾区产业发展建设势在必行,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至关重要,是提高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核心关键.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通过探究国内外大湾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差异,分析浙江省大湾区建设发展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为后续阶段大湾区教育发展提供部分基础参考.
每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经过全校师生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具有本校独立品格的文化传统。学校文化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个没有独立品格的学校文化传统的学校,学校发展就如一盘散沙,缺乏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学校理念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两个子系统。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隐性的一种
期刊
编者按: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质疑”不是教师的“精心提问”,而是学生自我建构下的有感而发,有疑而问。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好奇是人的天性。不论针对什么,只要心中有“?”思维就會更加活跃,注意力便自动设为“?”。如果多几个“?”寻根刨底,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