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学校与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打破传统,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创新,以探究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减少教学资源浪费的根本途径。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很有帮助。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寻求新的突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
(一)学生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小学教学模式存在差异,课堂教学节奏更快,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可能一开始会不适应。同時,不同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也存在差异,因而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数学本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很重要,并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环环相扣的情况。部分学生由于和老师之间存在隔阂,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没有及时询问教师,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模式是课堂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教学模式古板陈旧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其自身的教学观念直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学活动安排也极大地影响到课堂学习效率。当前许多初中教师对课本知识过于依赖,授课安排片面,仅仅依据课本内容上课,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教师如果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导致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成绩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在陈旧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很容易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能力的提升影响很大。同时,许多教师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灌输,用题海战术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对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帮助不大。
二、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讲,弄懂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存在疑问的内容,应该积极向教师或学生提问,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上课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教师讲解的知识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复习的方式巩固知识,通过预习的形式提高课堂融入度。面对课后的练习,应充分发挥新时代的创新思维,结合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练习中找寻规律,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事物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往往会从爱好出发。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兴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之源泉。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入热爱学习的状态。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进而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统计调查”一课的讲解中,首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比如模拟学生在假期后的聊天,并设计问卷调查。在讲课前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出情景模拟,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寒暑假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分别将学习、旅游、兴趣班、劳动等内容设置为选项,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班级学生的假期安排计划。假期安排的情境与学生的关联度十分高,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在展开问卷调查的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统计调查的教学内容。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协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应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将时间分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没有用处。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是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契合高校课堂中对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数学素养,同时也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一课的讲解时,由于勾股定理是三角形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对教学用具的使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三角形的边长进行测量,动手实践,反复验证勾股定理的有效性。同时,结合课本中的图形,让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对最终的认识与验证进行总结发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相较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应当充分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事物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教学尝试与探索中,挖掘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打造的过程中注重质量与效率的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阚艳滨.浅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47.
[2]周九星.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3(34):53.
[3]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39.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减少教学资源浪费的根本途径。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很有帮助。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寻求新的突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
(一)学生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小学教学模式存在差异,课堂教学节奏更快,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可能一开始会不适应。同時,不同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也存在差异,因而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数学本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很重要,并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环环相扣的情况。部分学生由于和老师之间存在隔阂,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没有及时询问教师,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模式是课堂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教学模式古板陈旧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其自身的教学观念直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学活动安排也极大地影响到课堂学习效率。当前许多初中教师对课本知识过于依赖,授课安排片面,仅仅依据课本内容上课,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教师如果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导致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成绩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在陈旧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很容易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能力的提升影响很大。同时,许多教师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灌输,用题海战术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对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帮助不大。
二、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讲,弄懂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存在疑问的内容,应该积极向教师或学生提问,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上课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教师讲解的知识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复习的方式巩固知识,通过预习的形式提高课堂融入度。面对课后的练习,应充分发挥新时代的创新思维,结合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练习中找寻规律,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事物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往往会从爱好出发。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兴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之源泉。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入热爱学习的状态。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进而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统计调查”一课的讲解中,首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比如模拟学生在假期后的聊天,并设计问卷调查。在讲课前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出情景模拟,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寒暑假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分别将学习、旅游、兴趣班、劳动等内容设置为选项,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班级学生的假期安排计划。假期安排的情境与学生的关联度十分高,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在展开问卷调查的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统计调查的教学内容。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协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应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将时间分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没有用处。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是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契合高校课堂中对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数学素养,同时也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一课的讲解时,由于勾股定理是三角形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对教学用具的使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三角形的边长进行测量,动手实践,反复验证勾股定理的有效性。同时,结合课本中的图形,让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对最终的认识与验证进行总结发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相较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应当充分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事物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教学尝试与探索中,挖掘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打造的过程中注重质量与效率的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阚艳滨.浅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47.
[2]周九星.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3(34):53.
[3]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