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让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并就此情况提出了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以供相关地理教师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都应用了探究性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地理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探究性学习简介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地位,立足于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究,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首先会自己从课本、其他学习资料上寻找答案,或者是在学科教师的帮助下积极的探索解决办法,如此一来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我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
2.1 教学模式落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依旧采用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通過中考为目标,教师并没有仔细的解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依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严重的忽略。此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缺乏关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清晰的了解。
2.2 忽视教学标准
从目前看来,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师大多忽略教学标准,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围绕考试的,对于考试比较频繁的知识点,教师会重点讲解,对于不是经常作为考点的地理知识,教师往往会忽略其讲解;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的。虽然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教师都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整体教学环境的局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期待的效果。
3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设计教学课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重视教材的利用,仔细的解读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元素,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探究空间,实施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一般来讲,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教学课题,对于广大初中生来说,地理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原理和自然规律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将此类课题设计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题,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主动的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如,教师在设计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时,可以分成两个探究课题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汉族生活习惯”,并将学生分为两组,留给学生充沛的时间进行探究,让每组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互联网搜集等方式来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通过双方各自陈述的方式得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生括习俗的差异性。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地理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使得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时间探究经验。当然,教师在进行课题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避免探究的课题过“大”过“空”,难以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3.2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的创设一些问题情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探究讨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北极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果你站在北极点上,你如何判断东西方向?”,“如果向后跨出一步,那么又是什么方向?”这些问题情景一经提出,会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探究问题答案,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运用地球仪制造出真实的方向辨别情境,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组建探究学习小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探究小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小组探究学习可以通过大家之间的合作,集思广益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如此一来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了其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分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互讨论,让学生主动掌握相关内容,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增强。
3.4 组织多种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让他们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成立一个地理兴趣课外活动小组,去参观本地的气象站,小组成员预测天气;课外活动小组也可以对当地的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水污染的原因,集体讨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从而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通过此类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应用出来,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有效的得到提升。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改进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慧艳.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4):73-74.
[2]徐振洲.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72+75.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都应用了探究性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地理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探究性学习简介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地位,立足于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究,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首先会自己从课本、其他学习资料上寻找答案,或者是在学科教师的帮助下积极的探索解决办法,如此一来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我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
2.1 教学模式落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依旧采用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通過中考为目标,教师并没有仔细的解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依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严重的忽略。此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缺乏关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清晰的了解。
2.2 忽视教学标准
从目前看来,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师大多忽略教学标准,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围绕考试的,对于考试比较频繁的知识点,教师会重点讲解,对于不是经常作为考点的地理知识,教师往往会忽略其讲解;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的。虽然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教师都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整体教学环境的局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期待的效果。
3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设计教学课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重视教材的利用,仔细的解读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元素,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探究空间,实施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一般来讲,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教学课题,对于广大初中生来说,地理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原理和自然规律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将此类课题设计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题,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主动的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如,教师在设计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时,可以分成两个探究课题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汉族生活习惯”,并将学生分为两组,留给学生充沛的时间进行探究,让每组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互联网搜集等方式来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通过双方各自陈述的方式得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生括习俗的差异性。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地理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使得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时间探究经验。当然,教师在进行课题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避免探究的课题过“大”过“空”,难以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3.2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的创设一些问题情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探究讨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北极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果你站在北极点上,你如何判断东西方向?”,“如果向后跨出一步,那么又是什么方向?”这些问题情景一经提出,会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探究问题答案,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运用地球仪制造出真实的方向辨别情境,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组建探究学习小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探究小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小组探究学习可以通过大家之间的合作,集思广益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如此一来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了其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分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互讨论,让学生主动掌握相关内容,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增强。
3.4 组织多种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让他们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成立一个地理兴趣课外活动小组,去参观本地的气象站,小组成员预测天气;课外活动小组也可以对当地的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水污染的原因,集体讨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从而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通过此类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应用出来,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有效的得到提升。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改进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慧艳.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4):73-74.
[2]徐振洲.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