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的市招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阳朔西街信马由缰地闲逛了两个小时,随手拍了一些市招,倒也有趣。
  西街有一条桂花巷,巷口只有不到两米宽,实在也小的可以。但巷小乾坤大,从巷口墙壁上高高低低的的市招得知,其中竟有懒洋洋客栈、老门客栈、文化客栈、攀岩客栈,更有一家国际青年旅馆。老伴问我:“选一家入住吧!”我回答:“好啊!就住‘懒洋洋’,肯定舒服。”老伴又问:“不住那一家?”我再答:“‘老门’,怎么听着像是牢门。”
  距桂花巷口不远,有一处消费场所,名曰盘丝洞。
  只要不故意把四声读错,“老门”和“牢门”,是绝对不会混淆的。但盘丝洞则不然,《西游记》中,这个洞不是一群蜘蛛精的老巢吗?但世间硬是有那种对面容姣好、身材曼妙的女妖精痴迷的“勇者”,譬如猪八戒。这个家伙可是“明知洞有妖,偏向妖洞行”,其龌龊目的,无非是与一众女妖精搞出点儿名堂来。好在还有孙悟空这样敢闯盘丝洞、能灭蜘蛛精的大英雄,一通金箍棒抡将过去,既坏了猪八戒的好事,也救了这呆子的性命。否则,猪八戒要么快活至死,惨;要么“出师未捷身先死”,更惨啊!
  阳朔西街的盘丝洞里,想来不会有妖精吧!开店的人起了这么一个恐怖的名字,当然有吸引眼球的商业目的,但同时应该也是为了警世吧。不过,只怕是警世者言之谆谆,而“猪八戒”们则充耳不闻。也缘此,人世间五花八门的“盘丝洞”里。总不断会有死于非命的新鬼!
  面对阳朔西街的“盘丝洞”,我感慨万千!
  在阳朔西街,还有一处消费场所,赫然以“私奔”作为招牌,两个大字书写在牌匾之上,十分醒目。
  也有人觉得“私奔”之谓十分刺目。街边,几位游客批评道:“私奔是什么体面事?用这俩字吸引人的眼球,低级趣味!”
  此说对头否?查《现代汉语词典》,对私奔一词的解释是:“指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分明并无贬义。当然,如果穿越历史,回到婚姻只能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不允许青年男女自行选择配偶的旧时代,私奔的确是一件所谓伤风败俗的大丑事,为当时的世道人心所不容。但用现代目光来审视陈年旧事,完全可以确认的是,那一个个流传千古的私奔故事,其实是一曲曲男女之间真情和深情的颂歌;尤其是其中那些敢于私奔的勇敢女性,更是中国人追求婚姻自由的先驱。
  比如卓文君的私奔。
  西汉时,蜀地临邛不到20岁的富家女卓文君寡居在家,虽登门求婚者络绎不绝,却一直未能结成良缘。一日,父亲卓王孙延请才华橫溢的穷困潦倒文人司马相如,来家中演奏古琴,卓文君躲在帘后聆听,芳心被一曲《凤求凰》打动,当夜便私奔至司马相如的陋室。尔后,又在邛崃街面租下一间铺面,卓文君站在垆前卖酒,司马相如则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当然,故事的结局是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于是,卓文君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修成了正果,遂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次私奔中的一次。
  至今,当年卓文君当垆沽酒的地方,尚有一副长联高高悬挂: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己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中国历史上另一次最伟大的私奔,发生在隋朝末年,主人公是红拂。
  史载,红拂原名张初尘,父亲是隋朝一名六品官吏,因弹劾朝政惨遭杀害。沦为孤儿的红拂流落长安,成为权臣杨素府中的一名歌伎。经历坎坷加之天资聪颖,红拂逐渐成长为一名果敢有胆、见识不凡,且文武兼备的奇女子。她对隋朝的气数已尽、对杨素的昏聩老朽了然于胸,因此,一旦在伺奉杨素时见到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的布衣李靖,便果断做出决定,私奔而去,并最终和李靖一起,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绩。好一个红拂,也难怪《红楼梦》里见识和才情都出类拔萃的林黛玉要赋诗赞曰:“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在婚姻不自主的旧时代,心仪于人的品格与才华,而不是以荣华富贵为标准来选择配偶,且最后功德圆满,卓文君和红拂的私奔,堪称伟大,并无可非议之处。
其他文献
人类的阅读,才应该是真正的“天保九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  2017年2月18日晚,央视节目《朗读者》首播,让电视的“文化之火”又火上一把。这是主持人董卿首次担任节目制作人的文化综艺节目,得到了观众、网友的大赞。曾几何时,电视普遍被认为是“缺少文化”
期刊
春节期间,与几位老友品茶聊天,当谈到人生这个话题时,有人感叹:“时光最无情,人生最短暂!”有人哀怨:“人生如演戏,转眼就谢幕啰!”有人借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阐发一己之见……  的确,人的一辈子,实在很短很短。不要说与亘古不变的名山大川比较,就是与千岁兰、万年柏等花草树木比较起来,也要短得多。美国摄影师Beth Moon,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拍摄了一系列年代久远的参天大树,其中
期刊
无可置疑,垃圾应当往垃圾桶扔,但应当是一回事,实际上是另一回事。据我观察,垃圾的扔法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有的垃圾扔在楼道里。一些人家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一出门“脸就变”,槟榔嚼完后,吐在楼道里;烟抽完了,扔在楼道里;餐巾纸擦完了嘴巴,丢在楼道里;甚至连塑料袋装的垃圾,也堆放在楼道里。  有的垃圾扔在人行道上。尽管人行道两边隔几十米就有垃圾桶,但一些人视而不见,习惯于“随手扔”。人行道上“丰
期刊
有人说评弹这种曲艺形式只适用于表演传统书目,演现代剧目可能有点吃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窃以为现代书目如果创作加工得当,演员自身艺术功底扎实,那么还是蛮有听头的。  评弹在解放以后曾经创作过不少优秀的现代书目,譬如像《海上英雄》《江南春潮》《人强马壮》《罗汉钱》《小二黑结婚》《芦苇青青》《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听书。可惜这样的好书目与传统书目相比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当然现
期刊
网上文章浩如烟海,世上书籍汗牛充栋,但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怎样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最好的文字呢?我的“窍门”是:选择作者。通常是名家,也有非名家,但其共同点是:学识渊博,人品高尚,思想先进,见解超卓。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作者,其文其书就放心去读去买了。比如去年我网购《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书,其实就是冲着作者邵燕祥先生的人品、文品去的,读后确实感到很值。后来听说,这本并不时尚的书,一个月竟销了一
期刊
中国成语经过千百年的淘洗,成为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但不可否认,它在传统的温床上沉睡得太久了,应当让它步入自由的田园,绽出一点新绿。比如,人们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先人嘲笑了许多年,其实我们哪一个在学习问题上,没有交过学费、走过弯路呢!对自已我们说,路走错了,再走回来,跌倒了再爬起来,又怎能苛求古人?我们讲竞争,大谈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为什么要对得陇望蜀者鼓倒掌呢?人往高处走,得陇望蜀,是这个世界之
期刊
我曾在京都看过一场歌舞伎表演,艺者演得认真,随着抑扬顿挫的三弦琴声起舞,举手投足一停一顿,有板有眼地演完两个半小时。观者看得更加认真,不是着和服就是穿正装,跪坐在周围的榻榻米上,自始至终没有人打手机或吃零食,更没有中途退场的。  以我这样的门外汉看来,歌舞伎表演沉闷冗长,每个动作犹如雕塑姿势般地亮相,庄重有余活泼不足,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成为日本国粹。  旅行归来,我参加一位爱好昆曲长者的寿宴,两位专
期刊
我有个习惯,每隔半个月去邮局领一次稿费。以前去得勤些,一周一次,后来住得远了,加上报刊和出版社相当一部分稿费、版税又在网上走,去的次数便少了些。说也怪,我每年就领那么二三十次稿费,总有四五次要遇到几次麻烦,麻烦来自同一个问题:邮票上的代码填错了。开始,门店服务员让我去机关楼上更正,我真的老老实实爬上去。后来一想:这个事不对呀!邮局的员工不负责任,干嘛让我一次次找人,他们的门店也有电话,不能互相通个
期刊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讲道理,很有良心,所以,这个世界最不缺的东西是道理和良心。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一直被低估和忽視着,所以,卡耐基那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重要”成了永远的警句。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双眼睛,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所以,我们最缺的是全面审视自己的眼睛。  每个人都喜欢讲自知之明,其实,自知之明是最难修炼的教养。一切卓有成效的教育,总是先“自化”,然后再化及他人,一
期刊
托尔斯泰晚年写了一篇很短、也很感人的小说《半途而废》,探讨一个问题: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小说的主人公高尔逊是彼得堡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漂亮太太,他交往的都是那里的上流阶级和贵族。因为出身贫苦,从小就力争上游,立志要出人头地。他聪明伶俐,也善于交际迎逢,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获得各种升迁机会。在人生顶峰的中年,他到郊外骑马兜风时,不慎摔了下来,从此卧床不起。  望着那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