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公民宪法权利的诉讼制度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卢作义(1985-),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人民检察院科员。
  【摘要】宪法权利又称为基本权利,对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明确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公民的权利意识、以及宪法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宪法民主权利给予更大关注。但我国宪法的现状在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当代世界各国宪法发展的趋势发生了强烈的反差,加之不同时期不同侵权行为的增多,建立宪法权利诉讼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宪法权利;宪法诉讼;违宪审查
  一、公民宪法权利诉訟制度概述
  (一)宪法权利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诉讼,一般认为,是指公民认为其基本权利一旦受到国家机构及其公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由公民向法院提起以求得最终救济为目的的诉讼,而法院依据宪法受理案件并做出判决或裁定的制度。①宪法权利诉讼在理论上体现了宪法权利与诉讼机制在审理解决违宪侵权纠纷,实现宪法权利司法救济这一问题上的内在联系。作为宪法诉讼的一种形式,宪法权利诉讼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行使诉讼管辖权的机关是享有违宪审查权或宪法审判权的专门国家机关。要对权利机关的行为的违法性进行全面的审查,政治性及法律性应该体现在是否侵害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内,它的建立以在审查裁判机关是否超越法律的权威和政治的权威能力以及是否超越冲突双方利益的中立立场之上。2.只能是权利能力的公民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外国人及某些特定主体拥有诉讼请求权的。在宪法权利诉讼中,只有受到侵害的社会成员才被宪法赋予诉权宪法权利的保护,而不赋予作为侵权者的国家机关以诉权。3.诉讼案件的被诉主体包括一切实施违宪侵权行为的国家机关、正当、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4.具有违宪侵权性质的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的职务行为是诉讼标的。5.违宪侵权的行为给公民宪法权利造成了实际的损害是诉讼的理由。6.追究抽象的违宪责任是诉讼的结果。就是说,宪法权利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形态,具体到判决方面表现为:它不规定具体的权利及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只是用撤销、拒绝适用、取缔、弹劾等方式追究违宪者的宪法责任。
  (二)建立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原因
  随着立法的保护范围不断的增多和完善,权利体系的日渐丰富,我国法律理论与实践和核心问题越来越体现在权利问题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也不断以表面化形式发展,公权力滥用所造成的侵权现象和由私权利滥用造成的民事侵权现象也不断随之增多。可是我国目前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加之部门立法尚不完备,因此宪法不能进入诉讼程序,宪法权利规范本身得不完整,在加上现有的宪法权利救济制度不够完善,违宪侵权现象一时很难得到有效的纠正。
  二、公民宪法权利诉讼制度面临的诸多障碍
  首先,由于宪法立法的规范程度本身并不高,所以宪法司法的适用性遭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宪法基本权利规范本身的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程度并不是很高,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及对权利保障的需求。例如,对公民财产权保护的规定来说,目前仅限于保护公民某些方面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而对于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尚存在空白。在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条款中,规定了“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然而上述“禁止”的几种行为并没有完全涵盖人格尊严可能受到侵害的全部行为,这样就难以避免在权利保障上出现相当遗漏现象。
  其次,当前诉讼制度所存在的局限同样不利于宪法诉讼的有效顺畅运行。如果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害,目前仅能够通过提请宪法诉讼来纠正,而公民基本权利的被侵害,一定程度与国家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联系。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对公民基本权利产生的侵害,有很多本身就体现于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上。然而,按照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审判机关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尚不具有的审查权,这就对宪法诉讼制度的根基形成了影响。我国要建立完备的宪法诉讼制度,确有必要赋予人民法院或其他机关对于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实质审查的权力。行政机关的相关的行为若违反宪法的规定、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法院应有权裁定因其违法性而确认该行为无效。
  再次,宪法制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局限。从我国当前宪法的规定看,撤销和罢免是宪法的两种制裁方式。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被撤销,也即宣布其无效。而罢免则是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制裁,它只能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单位行使。宪法诉讼中,制裁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确认行为的违宪,因此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此种情况下,只要确认某种行为违反宪法规定,则此种行为可认定为无效。据此,公民被侵犯的权利便可顺理成章得到恢复。主要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等侵犯公民宪法基本权益的决定、命令。二是要确认基本权利受侵犯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判定行为人要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宪法争议的发生并不涉及行为是否有效,也可以说:确认行为的有效性并不是使公民被侵犯的权益得到恢复和补救的有效方法,而需采取另外的措施来补就。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因此,建立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就成为了法治建设的核心工程。宪法诉讼制度经过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建立符合法定程序的宪法诉讼制度,是中国当前法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注释:
  ①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出版社,2001.
  [2]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翔.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J].中外法学,2003(5).
  [4]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韩大元,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法学评论,1998,(3):26-30.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各种新的消费现象不断出现,非理性消费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透过几种典型的过度消费行为,初步探讨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超前消费;浪费型消费;消费者社会责任  鉴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我国《消法》对消费者给予了倾斜性保护,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消费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直线提高,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具有操作性和应用性的专业性学科,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并且要重视学生对人力资源相关模块的操作能力,所以,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前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理论、人机实验与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专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排污权交易制度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我们并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而是要在美国等国家已经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符合中国政策和国情的更为完善的制度。本文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起源、含义到在我国实施面临的困境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引发一系列相关思考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除了靠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科学的教育培养方案来落实、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还要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罗玉梅(1988-),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随着刑法宽严相济政策的实施,刑事和解制度就被理论、实践界所探讨。刑事和解制度包括刑事自诉案件的和解和刑事公诉案件的和解。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对刑事公诉案件和解制度作出了回应,这是现代和谐社会所需,但是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对相应的配套制度有所忽略。  【关键词】概念;价值;适
[摘要]写作课程中采用合作写作教学模式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小组写作模式以鼓励式写作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 合作写作 高职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71-01  引言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该课程在高职
【摘要】为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不动产交易秩序,我国《物权法》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确立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不动产登记顺应房地产发展的需要。本文试从不动产起源及内涵、立法目的及现实局限性、预告登记的条件及效力等几个方面解析不动产预告登记。  【关键词】不动产;预告登记;效力  一、“预告登记”的起源及内涵  预告登记制度起源于德国中世纪的民法,又称暂时登记、预登记或预先
【摘要】现代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时代,法律制度的生态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准。民法基本制度的生态化是法律制度生态化的重要内容。民法制度生态化包括人格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各方面的生态化。民本文对我国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民法制度;生态化;探究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各国都将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作为自身环境管理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学领域也被多媒体技术侵入,并迅速得到了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学结构、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优缺点 传统教学 现代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72-01  随着时代的飞跃发展,“黑板 粉笔”的时代慢慢远去,随之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