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从游牧民族地区的交通、语言、地域特点、宗教信仰、教育资源等现实出发,分析、归纳、总结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从而提出适合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加大封闭式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实施寄宿制标准化建设,进行集中办学,发挥教育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效益,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破解牧区教育发展瓶颈
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办学模式亟待转变
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信息发展日益“全球化”,社会经济赖以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才、科技、信息等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强大。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和发展,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对人才的培养,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拥有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本,这个国家或地区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多的优势。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经济振兴、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知识、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这一教育工作思路就显得极为重要。若不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找到一条适应当前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就不可能快速提高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效益。培养大批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有用人才,相对发达地区人才资源本就紧缺的游牧民族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失去有利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调謇与分析
人口居住过于分散,绝大多数游牧民家庭无固定住所,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都要随季节的变化而搬迁,很难以区、乡中心校为中心集中本区域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就读。某县尤为典型,全县国土面积两万五千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七万,适龄儿童少年一万多人,全县37所中、小学校,最远的学校距县城220多公里,在校学生六千多名,半数以上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足100名,即便如此,也是四川省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和国家强力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后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主要原因在于70%以上的适龄儿童少年家庭住所距本乡中心校的距离都在十几公里以上,半数以上的在20、30公里以上,且不通公路,主要以马代步,远的学生距学校有3、5天的路程。这些家庭绝大多数是游牧民,距学校既远又无固定住所,因此都不放心也不愿意送子女人学读书。这是造成入学率低、巩固率差、流动性大的根本所在。
语言障碍是造成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缓慢的又一重要因素。该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全县95%以上的人口是藏族,县城和区以外的广大农牧区群众基本不会汉语,日常生活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每年各乡、村学校招收的新生中能听懂汉话、用汉语对话的不足10%。而小学汉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的任课教师中汉族同志比例不小。所有教师中能够藏、汉互译,深入浅出讲解,让学生理解各科知识点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如此一来,很多在乡、村读了几年小学的学生都不能用较为流利的汉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与沟通,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进入初中后汉语听、说能力都还非常差,很难准确、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文字表达和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很多同学只能听之任之,学业成绩难以提高,进入高一级学校也就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毕业后无法通过人才市场考试竞聘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厌学,家长失望,读书无用论盛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宗教信仰是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历程上不可回避的问题。游牧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民信教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该县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座寺庙或尼姑庵,每个牧民家庭中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子都会从小就送一个到寺庙当和尚,认为这既能使孩子较好地生活又能为家庭祈福保平安,同时为死后能升入天堂而积德行善。寺院规模宏大、僧侣众多是游牧民族地区全民信教的真实写照,这是游牧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低、办学规模小的重要原因。
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配套,教学设施设备或者陈旧或者没有。地广人稀等原因,客观上形成了校点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生比过大或过小,从而造成师资结构单一,教育的资金、设备、投入分散等。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形不成教育的最佳氛围和环境,规模效益、质量效益难以发挥。
三、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是突破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瓶颈最直接、最有效的办学模式
从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剖析可知,游牧民族地区的语言障碍、地广人稀、宗教信仰、教育资源匮乏且配置不合理等因素是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大力发展和建设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是突破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瓶颈最直接、最有效的办学模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游牧民族地区以农牧业为主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落后,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相对落后。面对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再次掀起,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游牧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大批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本地区各级党政的首要任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用好现有教育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地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大力发展和建设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搞好配套设施的同时,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优化(下转139页)科的特殊性,学生也无法在课后加强学科的学习,因为农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中还未配置电脑。
(3)某些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的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趋于完善,但某些教学内容仍不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如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三节课的内容涉及“作曲大师”这个软件,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作曲大师”的使用。可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均未配备音箱或耳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听到声音,也就不能了解自己“作品”的播放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
面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笔者觉得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解决问题,更好地组织教学,成了信息技术教师首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与策略,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更高层次,让学生掌握更好的技能。
[关键词]破解牧区教育发展瓶颈
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办学模式亟待转变
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信息发展日益“全球化”,社会经济赖以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才、科技、信息等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强大。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和发展,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对人才的培养,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拥有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本,这个国家或地区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多的优势。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经济振兴、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知识、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这一教育工作思路就显得极为重要。若不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找到一条适应当前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就不可能快速提高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效益。培养大批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有用人才,相对发达地区人才资源本就紧缺的游牧民族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失去有利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调謇与分析
人口居住过于分散,绝大多数游牧民家庭无固定住所,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都要随季节的变化而搬迁,很难以区、乡中心校为中心集中本区域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就读。某县尤为典型,全县国土面积两万五千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七万,适龄儿童少年一万多人,全县37所中、小学校,最远的学校距县城220多公里,在校学生六千多名,半数以上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足100名,即便如此,也是四川省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和国家强力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后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主要原因在于70%以上的适龄儿童少年家庭住所距本乡中心校的距离都在十几公里以上,半数以上的在20、30公里以上,且不通公路,主要以马代步,远的学生距学校有3、5天的路程。这些家庭绝大多数是游牧民,距学校既远又无固定住所,因此都不放心也不愿意送子女人学读书。这是造成入学率低、巩固率差、流动性大的根本所在。
语言障碍是造成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缓慢的又一重要因素。该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全县95%以上的人口是藏族,县城和区以外的广大农牧区群众基本不会汉语,日常生活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每年各乡、村学校招收的新生中能听懂汉话、用汉语对话的不足10%。而小学汉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的任课教师中汉族同志比例不小。所有教师中能够藏、汉互译,深入浅出讲解,让学生理解各科知识点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如此一来,很多在乡、村读了几年小学的学生都不能用较为流利的汉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与沟通,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进入初中后汉语听、说能力都还非常差,很难准确、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文字表达和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很多同学只能听之任之,学业成绩难以提高,进入高一级学校也就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毕业后无法通过人才市场考试竞聘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厌学,家长失望,读书无用论盛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宗教信仰是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历程上不可回避的问题。游牧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民信教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该县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座寺庙或尼姑庵,每个牧民家庭中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子都会从小就送一个到寺庙当和尚,认为这既能使孩子较好地生活又能为家庭祈福保平安,同时为死后能升入天堂而积德行善。寺院规模宏大、僧侣众多是游牧民族地区全民信教的真实写照,这是游牧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低、办学规模小的重要原因。
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配套,教学设施设备或者陈旧或者没有。地广人稀等原因,客观上形成了校点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生比过大或过小,从而造成师资结构单一,教育的资金、设备、投入分散等。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形不成教育的最佳氛围和环境,规模效益、质量效益难以发挥。
三、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是突破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瓶颈最直接、最有效的办学模式
从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剖析可知,游牧民族地区的语言障碍、地广人稀、宗教信仰、教育资源匮乏且配置不合理等因素是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大力发展和建设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是突破制约游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瓶颈最直接、最有效的办学模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游牧民族地区以农牧业为主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落后,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相对落后。面对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再次掀起,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游牧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大批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本地区各级党政的首要任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用好现有教育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地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大力发展和建设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搞好配套设施的同时,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优化(下转139页)科的特殊性,学生也无法在课后加强学科的学习,因为农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中还未配置电脑。
(3)某些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的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趋于完善,但某些教学内容仍不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如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三节课的内容涉及“作曲大师”这个软件,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作曲大师”的使用。可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均未配备音箱或耳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听到声音,也就不能了解自己“作品”的播放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
面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笔者觉得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解决问题,更好地组织教学,成了信息技术教师首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与策略,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更高层次,让学生掌握更好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