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深情导入,诱发期待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春天的妩媚,夏天有夏天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笔下那份独有的故都秋味,去感受作者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来表达心中的浓浓的感情。
师: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同时在黑板上写题目《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文章的题目已经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是什么地方啊?
生:(齐)北平。
师:描写的季节?
生:(齐)秋。
师:好,故都的秋即北平的秋,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就已经学习了文章的一部分,并且知道文章不只描写了北国之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在文章的第2段,以及12—14段还描写了南国之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生:为了对比,表现出北国秋天的特点。
师:好,请坐。以南国的慢、润、淡烘托故都秋色的味浓厚。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我们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比如,我们写南京的秋,就可以写苏州的秋,盐城的秋,或者徐州的秋,运用这样一种烘托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你所要描写的南京的秋。
二、突出重点,深入品读
师:作者用南国之秋来烘托北国之秋,其实在作者心中北国之秋远远胜于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然成为作者魂之所牵梦之所萦,那么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词句来概括?
生:清、静、悲凉。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啊?
生:第一段。
师:很好,请坐,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第1自然段。
师:那么我们就把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3到11自然段作为这节课品味的重点,让两位同学的朗读带我们走进清静悲凉的画面。
生1:读3—5段。
生2:读6—11段。
(大约5分钟,同时在黑板上板书“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
师:同学们有没有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清、静、悲凉呢?现在请同学们再花一分钟的时间再次浏览3—11段,同时思考一下我们上节课归纳出的五幅秋景图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来表达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这次我们展现大家的协作能力,我们自行组合,自选画面,自设方式,仔细品味赏析文章是如何表达清静悲凉的,比一比哪个组合最有创意,最有协作能力,分析得最深刻、最有味道,想好了就可以举手。(2分钟)
(生1和生2选择“秋蝉图”,用合作问答的形式来展现。)
生1:第五段第一句话“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能够体现出什么?
生2:“残声”体现出悲凉,同时蝉叫声都可以听见,也表达了清、静的特点。
师:恩,概括得很不错,请坐。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岂一个“愁”字了得。
生3:(选择秋院图,代表发言)“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这句以动衬静可以体现出“静”的特点“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可以体现出“清”的特点。“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句可以看出悲凉的特点。
师:很好,分析得很到位,请坐。
师:听完大家的回答,我感觉同学们已经渐渐走进了《故都的秋》。下面主要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下“秋院图”中对牵牛花的描写,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三自然段。
师: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得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在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大家,清、静、悲凉是否都是景物的特点?
生:(齐)不是。
师:哪位同学举手来回答下?
生:清静是景物的特色,悲凉是情感方面的吧。
师:好,请坐。清静是引起悲凉之感的景物底色,而悲凉恰恰更多地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冷静的色寂静的声引起了作者的悲凉之情,这是我们常说的以景写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师:以上我们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写景特点在别的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啊?
生1:闻一多的《死水》。
生2:史铁生《我的地坛》中也有这些景物。
生3:《天净沙·秋思》。
师:此情此景,让我也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来齐背下。
师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样的感觉让我深刻领悟到大家已经走进了真正的《故都的秋》,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自然风物并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他只是在生活底片上稍作点染,便把北平秋天的风韵合盘托出,向读者展示了清静悲凉的秋。
三、难点解析,发散思维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写,而只是匆匆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比如我再还没有来到南京的时候,我想起南京就会想到夫子庙、中山陵、明故宫等,但来南京之后呢,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南京的文化氛围,那种南京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记得刚来南京的时候,到处的南京盐水鸭,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到了南京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南京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南京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南京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家乡的时候的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我想问同学们去过北京吗?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达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又从郁达夫的文章中学了一招,围绕中心选材,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多加运用,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更加出彩。
师:好,我们来回顾下本课所学的内容,首先我们复习了上节课所讲的对比烘托的手法,然后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延展开来讨论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又总结了两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以景写情和围绕中心取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自如运用。
师: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就像一幅画,美丽但落寞;故都的秋就像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师:但是现在我们必须从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中走出来,我们来留一下家庭作业:1.阅读课本125页何其芳先生的《雨前》,注意其中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的应用;2.思考题:郁达夫先生写《故都的秋》的悲凉,目的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呢?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讨论。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谢谢。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春天的妩媚,夏天有夏天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笔下那份独有的故都秋味,去感受作者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来表达心中的浓浓的感情。
师: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同时在黑板上写题目《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文章的题目已经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是什么地方啊?
生:(齐)北平。
师:描写的季节?
生:(齐)秋。
师:好,故都的秋即北平的秋,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就已经学习了文章的一部分,并且知道文章不只描写了北国之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在文章的第2段,以及12—14段还描写了南国之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生:为了对比,表现出北国秋天的特点。
师:好,请坐。以南国的慢、润、淡烘托故都秋色的味浓厚。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我们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比如,我们写南京的秋,就可以写苏州的秋,盐城的秋,或者徐州的秋,运用这样一种烘托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你所要描写的南京的秋。
二、突出重点,深入品读
师:作者用南国之秋来烘托北国之秋,其实在作者心中北国之秋远远胜于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然成为作者魂之所牵梦之所萦,那么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词句来概括?
生:清、静、悲凉。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啊?
生:第一段。
师:很好,请坐,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第1自然段。
师:那么我们就把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3到11自然段作为这节课品味的重点,让两位同学的朗读带我们走进清静悲凉的画面。
生1:读3—5段。
生2:读6—11段。
(大约5分钟,同时在黑板上板书“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
师:同学们有没有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清、静、悲凉呢?现在请同学们再花一分钟的时间再次浏览3—11段,同时思考一下我们上节课归纳出的五幅秋景图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来表达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这次我们展现大家的协作能力,我们自行组合,自选画面,自设方式,仔细品味赏析文章是如何表达清静悲凉的,比一比哪个组合最有创意,最有协作能力,分析得最深刻、最有味道,想好了就可以举手。(2分钟)
(生1和生2选择“秋蝉图”,用合作问答的形式来展现。)
生1:第五段第一句话“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能够体现出什么?
生2:“残声”体现出悲凉,同时蝉叫声都可以听见,也表达了清、静的特点。
师:恩,概括得很不错,请坐。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岂一个“愁”字了得。
生3:(选择秋院图,代表发言)“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这句以动衬静可以体现出“静”的特点“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可以体现出“清”的特点。“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句可以看出悲凉的特点。
师:很好,分析得很到位,请坐。
师:听完大家的回答,我感觉同学们已经渐渐走进了《故都的秋》。下面主要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下“秋院图”中对牵牛花的描写,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三自然段。
师: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得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在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大家,清、静、悲凉是否都是景物的特点?
生:(齐)不是。
师:哪位同学举手来回答下?
生:清静是景物的特色,悲凉是情感方面的吧。
师:好,请坐。清静是引起悲凉之感的景物底色,而悲凉恰恰更多地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冷静的色寂静的声引起了作者的悲凉之情,这是我们常说的以景写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师:以上我们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写景特点在别的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啊?
生1:闻一多的《死水》。
生2:史铁生《我的地坛》中也有这些景物。
生3:《天净沙·秋思》。
师:此情此景,让我也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来齐背下。
师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样的感觉让我深刻领悟到大家已经走进了真正的《故都的秋》,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自然风物并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他只是在生活底片上稍作点染,便把北平秋天的风韵合盘托出,向读者展示了清静悲凉的秋。
三、难点解析,发散思维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写,而只是匆匆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比如我再还没有来到南京的时候,我想起南京就会想到夫子庙、中山陵、明故宫等,但来南京之后呢,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南京的文化氛围,那种南京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记得刚来南京的时候,到处的南京盐水鸭,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到了南京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南京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南京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南京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家乡的时候的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我想问同学们去过北京吗?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达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又从郁达夫的文章中学了一招,围绕中心选材,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多加运用,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更加出彩。
师:好,我们来回顾下本课所学的内容,首先我们复习了上节课所讲的对比烘托的手法,然后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延展开来讨论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又总结了两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以景写情和围绕中心取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自如运用。
师: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就像一幅画,美丽但落寞;故都的秋就像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师:但是现在我们必须从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中走出来,我们来留一下家庭作业:1.阅读课本125页何其芳先生的《雨前》,注意其中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的应用;2.思考题:郁达夫先生写《故都的秋》的悲凉,目的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呢?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讨论。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