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狄金森诗中的“死亡”再定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狄金森被公认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她的作品经常围绕“死亡”主题展开。狄金森打破了传统死亡的刻板印象,认为死亡是一种能够被再定义的符号。笔者采用文本细读法,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对死亡形式、属性以及意义的再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旨在探究狄金森对死亡的再定义。
  关键词:死亡 形式構建 属性构建 价值构建 文本分析
  死亡本应是可怕的、痛苦的、具有毁灭性的。
  狄金森对“死亡”却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态度。在狄金森的1800余篇诗歌中,有500多首关乎“死亡”这一主题。在这些诗篇中,狄金森通过各种符号表达自身对死亡的思考,并传达一种崭新的“死亡”认知。也正是因为狄金森本人对“死亡”的热衷和凝思。她的作品吸引了学者们的好奇心,探讨狄金森诗中死亡的研究也愈发深入。柳欣(2009)通过探讨诗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的选择和意象的构建等对狄金森“死亡”主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阮敏桑(2011)对狄金森诗中的死亡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究,他通过研究“死亡”、“知识”和“语言”的关系和“死亡”内化时的意识空白定义死亡的边界,提出了“神圣之伤”的死亡意象;随后,阙爱金(2012)主要从语音变异和书写变异两个方面探索狄金森的死亡哲学。鉴于此,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的文本为基础,通过分析死亡形式的再构建,死亡属性的再构建以及死亡意义的再构建三个方面,探析狄金森诗中对死亡的再定义。
  一、死亡形式再构建——“始末颠倒性”
  狄金森诗中的死亡并不代表终结。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Because I Could Stop for Death)一诗中,死亡的形式构建从字符中表露出来。细品文本:
  For only Gossamer.my Gown— 因为我的长衫落纱般——
  My Tippet—only Tulle— 我的披肩如丝网——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我们停步在一所房子前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那似乎是隆起的土地一片
  The Roof was scarcdy visible— 屋顶几乎看不见——
  he Cornice—in the Ground—— 屋檐在地里面——
  从以上的段落中提取出“Gossamer Gown,Tulle Tippet”和“A house that seems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分别译为“如纱般的长衫,如丝般的披肩”和“如隆起的土地般的房屋”,结合后文的“Scarcely visi-ble roof”和“Cornice in the ground”可以可推测出,隆起的房屋象征着埋葬死者的墓地,如丝如纱般的衣着象征参加葬礼缟素的人们,二者营造了一个送别死者时寂静严肃的氛围,所以诗中的“我”已经死亡,这场葬礼正是为“我”准备的。然而在诗的结尾处: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离那时已是几个世纪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过了还不到一天.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Heads 我首次猜测到,马头
  Were toward Eternity— 在朝向永恒奔窜.
  逝者经历了几个世纪后,惊醒后发现马头(Hors-es’Heads)朝向的地方竟是永恒。这一戏剧性的反转突出了诗人对死亡的认知。虽然逝者的遗体早已毁灭,但是他仍然能够驾马去追寻永恒,这正是狄金森对死亡形式的重新构建。狄金森对死亡的构建颠覆了传统对于死亡的刻板印象即“从生到死”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由死而生”。细化开来,死亡不是一个从“从有到无”即从“存在到消失”的过程,而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升华”即“从消亡到存在,再到永恒”的过程。在狄金森的诗中,死亡带来的仅仅是肉体上的毁灭,而对于逝者的精神,死亡是一个开始,最终的目标就是追寻永恒。狄金森对死亡形式的构建正是围绕着精神的永恒展开。
  二、死亡属性的再构建—“可感知性”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死亡的状态无非就两种可能:一种是使人丧失所有意识,不复存在;另一种是将灵魂转变、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彭静,2010)。仔细揣摩,这两种可能性都将死亡视为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存在,即人必定经历死亡,而死亡将导致意识消失或灵魂转移。然而对于死亡,狄金森却持有与苏格拉底相悖的认知。在这首诗中,她对重新构建了死亡的属性,赋予了死亡全新的属性,即可感知性。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他和善地停下来等我——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那辆车只能容我们两个——
  And Immortality. 还有不朽。
  死亡并不是结束。这首诗所呈现的是逝者死后,与死神(Death)和永恒(Immortality)一同驾着马车行驶着。诗中用友好地(Kindly)去形容死神体贴的细节。此时的死神被绅士化,摆脱了以往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反而让逝者觉得温柔亲切:此时的逝者仍然能够凭借死神的举动来做出主观判断。随后,逝者与死神、永恒驾车前行,踏上了一趟奇妙之旅。他的灵魂没有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在死神和永恒的带领下,回忆过去、经历美好,逝者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在这一层面上,狄金森认为死亡是可以被感知的。但对死亡的感知,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而是将逝者不朽的灵魂内化成意识,在与真实世界相隔绝的灵魂空间中寻找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阮敏桑,2011),这种方式则是一种超越灵魂的感知的方式。诗中的逝者被置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一灵魂空间,仅作为一个过客,走完了人的一生。而逝者对过去的追念正是来源于这种“超灵式”的感知体验。因此,这种“超灵式”的感知方式与“完全肉身式”感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感知体验的完整性,肉身化的感知方式重在接触,直观而片面;而“超灵式”感知重在感受,逝者作为“旁观者”,阅览人生,客观而全面。   三、死亡意义的再构建——“透视真理。感悟人生。探索永恒”
  在狄金森看来,死亡显然不是结束,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在这首诗中,狄金森对死亡意义的再构建就在于打破传统“死亡即消失”的觀念,对死亡这一个概念重新塑造,以一次奇妙的旅行去定义死亡。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象征的手法,将这个旅行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而这个过程象征着人生的三个阶段。即按照诗中的顺序,可列为“由学校操场(School Ring)到稻田(Fields of Grain),再到日落(Setting Sun)”。见图一,
  当逝者经过学校时,他见到学生们在操场打闹,儿时的记忆被唤醒,而此时的学校操场象征着童年;紧接着,当逝者经过稻田时,看见田间丰收的稻谷,想起了当年劳动中的自己,而此时的稻田象征着中年;最后,当逝者来到落日前时,见到夕阳西下,想起来了迈入生命的黄昏时的自己,此时的落日象征着老年。这三种存在象征着人生的三个大阶段,并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命周期。对于逝者而言,这场有死神和永恒相伴的人生之旅足以让他获得前所未有的人生感悟:对童年校园嬉戏的怀念,对中年田间劳动的追忆,对老年夕阳前静坐的回首等等。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狄金森所秉承的透视真理的思想与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具有某种契合(刘晓晖,2011)。在她看来,死亡不过是改变了感知真理的形式,由“肉体”转化为“精神”,而这种转变带来的是对真理的透视,因为逝者洞察真理的角度不再停留于有限视角,而是变成了全知视角。这个改变,让逝者观察到了常人无法触及的真理的维度,而这些维度在诗中被具体化,如死神的亲和礼让、永恒的相守陪伴等等。简而言之,透视真理是死亡给逝者带来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让逝者对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
  狄金森在死亡意义的再构建上所埋下的最大伏笔就是探索永恒。狄金森认为“死亡”是探索永恒的一个必经阶段,逝者的灵魂在死亡中得到“复活”(周平,张吉生,2001),并向永恒过渡。这就好比诗中的逝者沉默几个世纪再次苏醒后,“First Surmised”表明诗人首次意识到自己正向永恒前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诗人的意识得到了一个更深层次提高。而死亡的马匹承载着逝者奔向永恒,衬托出死亡的一个最显著的意义就是追寻永恒,这个无止境的过程中,死亡的认知不断丰富和发展,灵魂也逐渐达到了“永生”的境界。
  四、结语
  本文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基于《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的文本分析,从死亡形式、属性、意义的再构建三个角度,探析狄金森对死亡的再定义,揭露其独特的死亡符号,得出了狄金森定义死亡为:一次超乎感官、感知存在的“超灵体验”,并发现了死亡再定义的三个特征:始末颠倒、可感知性和意义独特性。严格来说,在定义死亡的过程中,狄金森更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她往往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考察死亡,在“自我”和“自然”的联系中探求死亡的维度。因此,她所创作的诗篇不仅富含哲学的思辨性,还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讨论,对死亡的解读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狄金森对死亡的再定义同样遵循从多维度考究的原则,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死亡的恐惧和后怕,取而代之的是对死亡的崇尚和敬畏。其中,她反复将死亡“美好化”,尝试将死亡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读者眼前,并传达一种观念:死亡即开始。假如狄金森的创作风格能够顺应当时的潮流,那么狄金森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本可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吴均陶,1996)。然而,得益于狄金森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对死亡独特的见解才能为现今的学者们所欣赏和领悟。
其他文献
摘 要: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要点,始终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及水平,在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原则下提高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改善职称结构,有利于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缘结构科学、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师资队伍 数量与结构 教育水平  一、学院面前师资建设现状  (一)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说诗啐语》按照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长律的顺序,对杜甫各种诗歌体制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杜甫诗歌风格的评价,作诗方法的解析,杜诗各体的评论,以及杜甫接受皆有涉及,对于我们研究杜诗以及作者的文学观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沈德潜《说诗晬语》 杜甫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清代诗人、诗评家。其著作《说诗啐语》。以松散的笔记
期刊
摘 要:红色歌谣是当时人民群众斗争、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是特定时代历史倾向的群体表达。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投身到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洪流,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创作了大量经久传唱的红色歌谣,以其区域的独特性和风格的多样性,成为我党革命时期红色歌謠的典型代表,蕴含着独特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安徽 红色歌谣 特色价值  红色歌谣,一般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
期刊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校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雅思英语教学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以盐城工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分析我校雅思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并介绍我校雅思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雅思英语教学 探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教改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雅思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Y2015B37)”的部分研究成果  自20世
期刊
摘 要:弘扬孝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李家村子辈对孝的认识与实践调查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子辈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孝”,在护亲荣亲方面尤其差强人意。积极倡导并继承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有利于实现“乡风文明”,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孝文化 新农村建设 调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文
期刊
摘要:现代电子传媒拥有的拆解力、侵蚀力,挤压得机械印刷传媒时代形成的自主性文学场走向了分裂。传统的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现代传媒对文学的消解下,也就走向了危机,文学阅读理论也就面临着解构。通过超文本使得阅读路径变得非常可疑等方面阐述电子信息时代文学阅读的特点与趋势,在文学阅读的嬗变中,倡导理性精神,正视读图时代对传统文学阅读的冲击,在压力的语境中,走出文学阅读的困境。  关键词:现代传媒 电
期刊
摘要:本文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乌托邦理论意图揭示《墙中门》通过描写华莱士成年后如何后丢失了童年以“花园”为象征的乌托邦理想表达作者对维多利亚社会乌托邦理想的缺失进行批判,对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贫瘠表示担忧。  关键词:威尔斯《墙中门》乌托邦理想 维多利亚社会  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政治家和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威尔斯小说创作成果丰硕,一生创作小说30余部。除
期刊
摘要:蒸汽朋克是起源于西方的科幻文学子类,在小说《龙与地下铁》中,作者马伯庸用极具中国特色的形式,成功实现了蒸汽朋克的本土化创作。他将蒸汽朋克的或然历史转换到盛唐时期;把其特有的机器关学嵌于古代中国科技之中,以道术和神话等东方神秘主义元素引入奇幻叙事;甚至小说渗透出的叛逆特质,也多缘于对当下生活的观照和思考。使得《龙与地下铁》在成功达成蒸汽朋克的本土化创作目的外也具备了现实意味。  关键词:蒸汽朋
期刊
摘要:张翎的短篇小说《女人四十》以络丝在四十岁生日这一天的经历,刻画出了一位中年女性对生活的失望和内心的焦虑。主人公深陷物质与精神匮乏的泥沼中,自叹自怜,一个戏剧性的误会,如平地惊雷,展示了命运可能更为残酷的一面。当误会解除,劫后余生的震动,使她意识到平淡生活的珍贵与美好,从而完成了从焦虑到顿悟的转变。  关键词:《女人四十》 焦虑 顿悟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
期刊
摘要:谈到中国女性生主义的起源,必然会说起西方女性主义。但是,晚清时期,甲午战败,空前的民族危机强烈地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因而人们纷纷赴日留学,寻求救国存亡之策。其中诞生了一批批爱国主义者,学习女子教育,倡科学,将在日本之所学实际应用到革命中,并将女性主义思想通过翻译的形式传达给女性同胞,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因而笔者认为,日本与中国晚清女性主义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日本明治时期的女性报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