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 去哪儿都勿忘“初心”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犹未尽。
  2013年第四季度,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亲子互动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给观众带来太多惊喜。这档90分钟的节目,没有激烈的PK环节,没有强烈的冲突和悬念设定,也没有录影棚内炫丽的舞美灯光,但却成为2013年电视业界的“人生大赢家”,没有比它收视更劲的节目,没有比它人气更高的节目,没有比它更具价值潜力的节目。
  “很奇怪,一切与《爸爸去哪儿》的相关元素都异常地持续火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让总导演谢涤葵也始料未及。
  12期节目攀升的收视数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档节目的成功,五对父子(女)网络上话题不断,全民掀起一股对家庭、对亲情、对教育问题的热议与回归。《爸爸去哪儿》的大银幕剧场版还在热映中,截至2月18日,累积票房已经达到6.76亿元,引来大量关注。与此同时,同名手游、图书也相继推出。
  “后续价值的开发,是随着节目大火之后计划的,当时想不到那么多,只一心想把节目做好。”谢涤葵把节目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两个字——走心。
  《爸爸去哪儿》无疑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新标杆,但相比其技术水准、投入水平、营销布局和商业价值,同业更应深思的是,如何做到不忘初心。
  “喜欢原版真实的氛围,有点像明星升级版《变形计》。”谢涤葵接手《爸爸去哪儿》项目的时候,他还没有完整地看过韩国原版,但他的团队是湖南电视台里做户外真人秀经验最丰富的团队。
  人物,是真人秀的基础。真实是节目核心的价值表述。对典型人物的故事挖掘是成功的真人秀最主要的呈现手法,这些节目引领着人们对电视表达方式的观念更新。而《爸爸去哪儿》的模式设计为诠释这一真谛再次找到了突破口。
  《爸爸去哪儿》的主线很简单,就是用镜头记录下父亲和孩子“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父爱深沉而浓烈,是一种常常会被忽略的情感,以往对这一题材的涉猎比较少,应该会打动观众。”
  从现阶段电视制作发展趋势来说,多机位、大片比、海量素材和强度后期剪辑应该说已经成为大型综艺节目的标配。《爸爸去哪儿》同样如此。
  在节目的游戏规则下,明星包袱被一层层蜕下。有限的活动范围,意想不到的任务,40多台机位,72小时不间断地拍摄,很难让人对镜头不产生麻木,而孩子们难以控制的自然反应,让“作秀”变得异常困难。
  《爸爸去哪儿》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所采取的手法不再是简单的VCR呈现和故事渲染,而是让观众在镜头之后“听其言而观其行”,透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
  “这一类节目要传递的理念必须通过内容自然地体现,如果生硬填鸭,肯定是失败的。”谢涤葵表示。“我们特别善于捕捉真实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兴奋点,能敏感地抓住录制过程中有趣和感动的地方。节目的基调是快乐、轻松、温情、幽默。要有收视竞争力,就要做出趣味性。”
  谢涤葵团队进行的本土化改良是激发中国观众收视热情的关键。“韩国原版受投入、规模所限,格局较小,综艺性较强,节奏对中国观众来说略显拖沓,所以我们提升了节目格局,提高拍摄规格,加重走心内容,剪辑上节奏更精炼。为了支撑90分钟的内容,也加大了拍摄量,韩国原版是两天一夜,我们延长到三天两夜。”
  《变形计》的拍摄经历让谢涤葵团队成为《爸爸去哪儿》的当然之选,但《爸爸去哪儿》的制作方式和规模已经和《变形计》有很大不同。“《变形计》是手工作坊式的,《爸爸去哪儿》则是工业化体系出来的产品,分工更细,流程严谨,每个工种都发挥到极致,而且协同性高,节目的风格和水准才能保持一致。”
  编剧组负责内容策划,现场导演组负责内容实施,后期负责剪辑,还有专人收集素材等。对谢涤葵来说,每一个工种都非常重要。
  第二季《爸爸去哪儿》已经正式启动。2013年12月2日,伊利QQ星以3.1199亿元的投标价拿下《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总冠名权,刷新了综艺节目冠名纪录。这也再次证明了《爸爸去哪儿》的品牌价值。
  1月30日大年初一,《爸爸去哪儿》大电影首映,首日票房9167万元,打破《私人定制》8000万元的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截至2月18日,累积票房已经达到6.76亿元。
  综艺节目改编电影一直不为电影界所接受,在《爸爸去哪儿》之前鲜有特别成功的案例。然而在多屏时代,大银幕作为其中一屏,它所承载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样态的。从本质上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是综艺节目的剧场版,影像制作上进行了电影化的提升。
  除此之外,《爸爸去哪儿》还开发了同名手游,出版了书籍。正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所言,《爸爸去哪儿》已经成为横跨手机、电视屏和电影银幕的多屏文化品牌。而且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多屏综艺品牌。
其他文献
“别人唱歌,我们唱戏,别人跳水,我们写字,别人跳舞,我们打拳??”  这是河南卫视。从《梨园春》到《武林风》,从《华豫之门》到《知根知底》,从《汉字英雄》到《一起读书吧》,不盲目跟风专注做文化,不比资金投入比节目品质,结合“文化中国、文化卫视”的频道整体定位,河南卫视的自办节目逐渐摸索出了适宜的发展方向。  正如河南卫视总监徐涛所言,河南台不是一个大台,做娱乐不是河南卫视的强项,在观众分众化需求越
期刊
2011年11月,徐涛从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转战卫星频道担任总监,随即启动了河南卫视的频道制改革工作,建立新的组织架构、运营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调整各部门的设置、职能与岗位,重新设计生产流程。新制度实行一年多来,各种磨合逐渐顺畅,团队执行力极大提高。  2013年,河南卫视以频道“重塑再造”工作为中心,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坚持“文化中国 文化卫视”的品牌定位,着力打造贴近大众的文化栏目。其中,
期刊
继《仁者无敌》《勇者无敌》《智者无敌》《正者无敌》之后,又一部“英雄无敌”系列电视剧《义者无敌》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观众见面。《义者无敌》主要讲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表面是北洋旧军阀纨绔子弟、北平宪兵团团长,实为共产党员的邱三奇面对错综复杂情势,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  《义者无敌》由宏胤、王威导演,石小克编剧,赵海担任美术设计,陈宝国、陈月末、田中千绘、韩童生、张志坚、刘桦、范雷、姜寒、
期刊
有个事儿挺有趣的。很多人一直拿“电视将死”说事儿,比如“开机率下降至30%”“年轻人正在远离电视”“陈旧的商业模式亟待颠覆”等等。  反过来,互联网企业却对电视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开始是在线视频,这还好理解,其与广播电视的差异化足够明显,对观众需求的满足也各得其所;后来是盒子,再后来是电视机,这个就有点蹊跷了:电视机开机率下降,其实质是现代社会的紧张节奏将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时间碎片化——
期刊
7月30日,优酷出品“2013大师微电影上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大师微电影”其中两部影片《新年头老日子》、《一维》在发布会上进行了展映,影片导演吴念真、吕乐以及著名电影编剧芦苇、《电影艺术》杂志主编吴冠平、影评人张小北出席活动。  “大师微电影”引领行业亚洲顶级大师再度集结  《新年头老日子》25日登陆优酷、土豆双平台,不仅是吴念真阔别电影十余年重拾导筒的回归之作,同时也标志着优酷出品“大师微电
期刊
2013四川电视节组委会与世熙传媒共同宣布:双方将联合举办首届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大赛,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各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节目制作团队、独立节目制作人及高校学生征集优秀原创节目模式,并设立四川电视节·世熙奖,为金奖作品提供100万元制作基金。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四川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程朝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模式大赛,推进国内电视节目创新的步伐、促进市场机制的建立。  2013年被电视业
期刊
《综艺》:密集加盟大陆综艺节目,是否说明你对大陆综艺节目越来越感兴趣?  王伟忠:当然。现在大陆的选秀节目和各种综艺节目已经进入战国时代,又有外国工作人员加盟,广告投入、后期制作力量也在加强……我以导师的身份去参与还是蛮有意思的。做了一辈子电视节目,在此之际参与进去也还蛮Lucky的。还有就是我本人喜欢培养台前幕后专业人员,有机会看看大陆选秀节目的发展也是好的。  《综艺》:你怎么看大陆现在的节目
期刊
从一个集合各部门优秀栏目的综合性频道,到一个独立运作、功能齐全的相对完整的频道,从单一栏目各自为战,到调遣资源共同协作——2011年11月启动频道制改革后的河南卫视,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新节目源源不断,广告收入大幅增长,频道员工也在共同价值理念的引导下,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让人员流动起来  2011年11月,河南卫视着手对自身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经过多次论证、研讨,通过与上海百研企业管理咨询有
期刊
《综艺》:2013年是音乐综艺节目大繁荣的一年,身处其中,你的整体观感是什么?  高晓松:2013年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综艺唱歌比赛,只参加了一个全行业唱片公司的比赛叫《中国音超》,其他的就是在旁边看了看。  我的整体观感是:综艺节目到了大爆发的时候了。主要是市场上有了赚大钱的标杆式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因此,市场空前繁荣,投入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动辄一亿、8000万这样的大手
期刊
这是综艺层级极其丰富的一个年份。从歌唱泛滥,到文化类、亲子类、跳水、户外等细分综艺类型的渐次爆发,2013年的综艺荧屏格外不同。  电视内容从单一荧屏到PC、移动端以及电影大银幕的拓展,不仅是技术更迭、播出渠道的扩展,更是突破边界、转变思维模式的实践。  经历模式潮和原创力拷问后,2013年电视原创节目不乏成功案例,制播分离方兴未艾,市场活力促动电视创意力取得长足发展。  这一切的背后,是政策调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