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新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启蒙教育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由此可见,小学的第一阶段(一、二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文字的最佳期。实践证明,儿童掌握的识字量、词汇量越多,认识事物的能力就越强,思维发展就越迅速,表达形式就越丰富。因此,识字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就识字教学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这样几个字:主动识字、独立识字。在教学建议部分,又对识字教学提出具体而切实的建议: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得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要求下,我经过几学期的教学实践,针对识字教学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关注习惯养成,培养自主能力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首先进行预习。低年级课文内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熟练地阅读课文。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表现: 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如单个指出却不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指导学生先听录音跟随读,再自读课文之后,将课文中的生字一一划出来,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注意观察左右邻字,然后看清字形,想一想自己能用哪一种识字方法记住它,以及这生字能与谁交上朋友。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二、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生字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识字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 激发愿望
  夸美纽斯认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者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如教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1》,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投影带领学生秋天的美景,让学生说说都看见了什么?芦苇、菱藕、夕阳、枫叶……等词语便是本课所要掌握的词语。随后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识字活动。接着通过与生字宝宝交朋友,与生字宝宝在草地上做游戏,给生字宝宝找更多的伙伴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亲近生字,主动学习,学生的兴奋之情也溢于言表。当我再让学生读这些词语时,学生的情感大不相同了,读得更有兴趣。识字情景的创设使得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而且降低了识字的难度,调动了学生的识字欲望。
  (二)设计游戏,调动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学习必须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态度放在了首位。但儿童识字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怎样把识字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能乐学,一直是教育者探索的热点话题。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识字与游戏融为一体,设计形象生动的认字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了“玩”的欢乐,丝毫不感到有学习的负担。“有益的玩就是学习”。游戏是以玩带学,以玩促学的最好形式。识字教学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孩子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好动好玩,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而汉字的掌握及识字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到巩固和熟练。因此,游戏成了很重要的学习形式。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提高了识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效果,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意识等。另外,刚上课时,我就告诉孩子们:老师要请最遵守纪律的、学习最认真的孩子做游戏。这样就利用孩子参加游戏的欲望规范了他们的行为,维持好课堂纪律。我参考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结合互联网介绍的一些好办法,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摘水果、动物找食等。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我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级、吸、极”,“请、情、清”,“娇、轿、骄”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三).教会识字方法,学会独立识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在教学中,主要教给学生以下几种识字方法:
  1、形象记忆法。
  在识记象形字时,我画出相对应的简笔画,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字。比如:山、水等。学习会意字时,常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识记。如在识记“流”时,我几笔画出一条弯弯的河,加上夸张的手势告诉孩子们:“河里的水(指氵)在哗哗地流动,有时是直的,有时是斜的,有时还会拐弯(指右下部分),这就是流水的“流”。这样就形象地利用“流“的氵和右下部分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像这样将字通过形象的分析、组合,既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低年级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他们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质量。如:教学“草”时,我教孩子们念“早上长青草,草、草、草”;学“坐”时念:“两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教“看”时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并做动作)等。并由老师的编逐步过渡到引导孩子创编,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3、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4、用比较法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5、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玩”字时,有的孩子用“元”字加“王”就变成了“玩”,有的孩子用“王”加“二”再加“儿”;学习“挂”,有的说把“蛙”的“虫”变为“扌”,有上说“扌”加两个“土”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6、利用母语环境,走进生活识字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平时的的生活中应培养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如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逛超市、看电视、旅游等机会留意身边的广告牌,路标、单位名称、电视栏目、食品包装袋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识字教材,学生可以通过借助拼音、请教家人、自己试猜等多种途径参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剪贴报、识字本、展示台等自己喜欢的形式互相交流课外认识的生字,大大激发了学生随时随地识字兴趣,他们乐此不疲。把一个人的资源变成了班级学生共同的资源。同时,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学校(或者班级)的墙报、标语、花草树木的标签、名人名言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好教材。这样,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中不断增加了自己的识字量,并使自己的自主识字能力得到了提高。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相信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理念的指导下,加上新教材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下,一定会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在应试教育日益“发达”的今天,各地的学校在对提高学生成绩的认识与做法上都倾向于雷同,即强调文科练习化和加大考试的频率与强度,并以此作为挖掘学生潜力的法宝,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样,试题命制便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掌握一些命制试题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试题质量,确保训练的信度与效度,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多年来有幸参加市统考命题工作,为我提供了大量编制试题的机会,从而摸索出了一些命题
期刊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一直以来,“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们的宝贵财富。正因如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礼”、“义”等价值观漂洋过海,传播到欧美等国,并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接受和发扬光大;新加坡甚至把中国100多个儒家和传统价值观的典故编进
期刊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切实提高国民素质,我们必须突破现有仅凭学校负责教育的局面,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开展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的教育网络,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国民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构建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迫切性  (一)学生成长
期刊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新课标的这种理念,在新课标下的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反馈,回归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序幕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潮是交流反馈,回归反思。“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反馈,回归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摘要】《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惟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历史教学  The small argument new lesson change under the principle of junior high
期刊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有效的促进工具,代表着教育变革的方向。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  Talk a multimedia techniqu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e physics the classroom of application  Li
期刊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农村小学英语的开设,为农村孩子文化素养的提升给予了广阔
期刊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说的很不错,数学最可以培养一个人,因为一个人踏入社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人能否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取决于数学成绩的好坏,还有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与否也取决于数学成绩的好坏,数学成绩的好坏也决定你是否考上理想的学府,由此可见,数学成绩的好坏对一个人的未来是多么的重要。那真样才能学好数学呢,如果想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很大改观,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课堂,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