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审美问题的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教材课程标准中提到“现代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目标,包括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即音乐教育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活化,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小学 声乐 教学 审美 思考
  毋庸置疑,美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归宿,若不是人类对美的无限的、不懈的追求,这个世界的秩序将不堪设想。那么,人类对声乐的不断探索,就是对美的追求的一种具体的表现。然而,声乐之美又美在何处呢?
  一、自然美
  不知从何时开始,声乐课被认为是一种技巧课,并被大众默认。所谓技巧,即发声方法,并有美声、民族、通俗之分。但不管怎样,无非都是呼吸、振动、共鸣这三个问题。其实,这三点是人生而知之的东西,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会发出美妙的、自然的声音来,其中此三点不用讲解、不用演示、不用费时费力地教导。因而,真正的声乐大师一再告诫我们说,声乐是没有方法的,它是一种民族语言和文化习惯。卡鲁索的嗓音保健医生马拉费奥迪经过长期的对卡氏发声的观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说话声是建立嗓音的基石,而且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首先培养说话的声音,使其成为美丽而又正确的歌唱的基础。”又说:“讲话声音的培育是歌唱声音培育的天然基础。”
  我们再研究一下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老师的理论,他说:“有些老一辈学美声的歌唱家唱中文歌曲往往咬字不够好,吐字不清楚。解放后声乐界探讨土、洋唱法的过程中,有人提出美声唱法吐字不清的问题,美声唱法开始研究中国语言唱法。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向民族传统吐字学习,尤其需要向单弦、京韵大鼓这些说唱音乐学习。说唱艺术中的吐字完全可以用于美声唱法的语言中”。“好的声音是非常自然的声音,而且是有呼吸支持的,有共鸣的。从低到高完全是一个样,这是最好的声音。”那么,所谓的技术,其实质是说在发不同高度音的时候,用同一种生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在发不同音高的时候,往往改变了生理状态,或者说破坏了他最自然的发声状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到保持同一个生理状态的歌唱,这就是声乐的技术。至于我们公认的美声唱法三要素,其目的在于去获得一个最大的歌唱能力,而不会破坏一个合理自然的生理状态。因此,自然美是声乐技术的最高境界。
  二、多样美
  吃饭是人类最正常的一种需求,饭的形式、品种越多,人所得到的味觉感受就越丰富。声乐也一样,正是由于有很多种流派的不同追求,才使得一场音乐会、一幕歌剧打动感染了很多的观众听众。然而,各种流派之间又是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并从中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使得本流派不断地发扬光大。如果哪个流派关起门来,搞极端发展,其结果必然是自毙。目前,我国的声乐正处于与国际声乐接轨的时期,很多教师、学者纷纷走出国门学习国外的声音理念。于是,便产生了很多的争论,诸如先进与落后的问题、民族与世界的问题等。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的声乐水平高于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人的发声方法,但有人认为这是否定自己,是后殖民主义思想。其实,反对的人是担心中国人西化之后,“国将不国”。然而,要说“国将不国”,恐怕早在唐代,中国就已经不“国”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把很多国家的音乐集中在国都长安,进行融合,可中国还是中国,正因有此种兼容并蓄的精神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中国不因为学习了外国的东西就变成了外国,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有着共同稳固心理结构的集合体。
  总之,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多样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甚至大量借鉴国外的好的东西,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持民族性和多样性,也只有这样,民族声乐才会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与世界接轨。
  三、个性美
  第十届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中,乔羽老先生在第二现场曾评说到这样一句话:“业余比专业更专业”,然后又解释说,业余组的选手在演唱上有个性,而专业组的选手则演唱风格雷同,缺乏个性,个性即风格。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一千个人来表现有一千种风格,就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如果是千人一腔、万人同声,则声乐就不能称其为艺术了。沈湘大师曾感慨道,他一辈子从事的声音艺术,没有发现完全相同的两个声音来。并说:“假如你教了十个学生,因为你只喜欢一种声音,结果所有的嗓音都被教成一种声音,所有的学生都被教成一个‘味儿’,也许其中有一个是对的,应该是这个‘味儿’,但其余的学生就都‘牺牲’了。”换句话说,声音之妙,在于各不相同,这种个性特征,已融入人的审美之中了,并以欣赏到个性美为享受。更何况,个性的突出也是一个人艺术成熟的标志。
  有人问沈湘先生,“您认为声乐方法哪种最科学?哪种不科学?”沈先生说:“你唱出来内行外行都买账,这种方法就好,就科学。没有不科学的方法,只有不科学的人。”很显然,只有美的东西内行外行才都买账。欣赏艺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从事艺术表现则是一个表现美的过程。美则善矣,美则久矣。人们从声音艺术中得到了享受,此乃美之大功也。
  参考文献:
  [1]张宝琴. 提高小学生声乐表现能力的指导技巧[J]. 广西教育,2017,(41):110-111.
  [2]王晶晶. 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J]. 教育发展研究,2017,(S1):41-42.
  [3]王世晶.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究[J]. 新课程(上),2017,(09):70.
  [4]赵雪薇. 小学歌唱教学对高师声乐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郭一莹. 小學唱歌课中教师自弹自唱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6]沈略,徐亚楠. 论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 音乐创作,2016,(10):189-191.
  [7]郑德芳. 声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探析[J]. 教育导刊,2010,(05):86-88.
  [8]周晓音.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 中国音乐,2003,(03):79-81.
其他文献
常听人说: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最难教育,叛逆心理极强,要么你说东,他说西,跟你对着干;要么一言不发,封闭自我; 要么过度的使用网络或迷恋于某一件事情。针对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这一特征,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究其原因。换句话说,就是要探究和了解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内心世界。  所谓性成熟,是指个体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通常指“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重要学科,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音乐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主阵地,可以作为促进小学生德、智、体全而发展的媒介,因此必须要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音乐教育中突出强调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根本要求。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期刊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孩子获得一些英语语言的感性知识,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建立初步的自信心。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习达到最佳境界。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生理特征,我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课前互动。我采用课前操,将互动引入教学课堂,
期刊
随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以往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与激励功能。它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思想,这不仅仅是评价方法和手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的转变。随即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教育进行,调控着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教育目标靠近,所以随即评价的功
期刊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课堂教学离不开思维,课堂学习更离不开思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个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好像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心扉。  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思维  三年级的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那只是因为他们刚接触英语,在这个兴趣里边好奇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遵循熟能生巧的原则,让学生先把
期刊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倾向于溺爱,他们总想帮孩子把一切都办好,孩子小的时候,总觉得孩子小,不舍得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大了,又觉得孩子功课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培养孩子的劳动与动手能力,这无疑让孩子的劳动与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劳动与技术》是一门接近生活、应用广泛、充满情趣、内容丰富多彩的课。《缝纽扣》是《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内容。这一节是手缝
期刊
刚上班,一家长就打电话来,言语中听得出他的心情不错。原来小孩在与他交谈中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英语。这令做父亲的他感到颇为惊奇和兴奋。我问他都说了些什么,父親说小孩一会一句“Like father, like son”,一会一句“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平时鼓励启发孩子说英语,可他就是不开口,而今都“不启自发”了,父亲当然高兴了,并问孩子在英语学习方面是不是有较大进
期刊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纽带。它虽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促进
期刊
一、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定义  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从各方面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特别是职业道德修养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就是要提升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于思想政治的觉悟、对职业的热爱和敬业程度、同事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对于教师,对于这个实践群体为人的职业的内在要求。[][1]  二、小学
期刊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浓厚兴趣  任何计算题都是由数字和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做多了就会感到厌倦,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精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