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物游心 笔墨化境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国文人画的生命气象与美学品格特征分析入手,首先对“气韵与风骨,文心与真趣”的文人画写意精神进行梳理,进而阐发“缘物游心,笔墨化境”对文人画的生命气象以及美学品格形成的影响,再通过对“清远之境,圆融化境”的文人画美学追求的梳理,阐述文人画写意精神对中国美學品格形成的影响,最后指出文人画“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文化立场对中国文人画生命气象以及美学品格建构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文心与真趣;生命气象;美学品格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同化”的生命圆融境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画家的写意精神归旨,而“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正是文人画家表现生命气象以及提升美学品格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文人画家眼里,宇宙是一个生命流转、生生不息的世界,正如明代董其昌所云:“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面对充满生机的自然万千气象,文人画家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创作方式来洞见宇宙之奥妙,其笔下所展现的生命气象和宇宙精神都由作品中的“生之意”来升华,最终达到心性的优游和精神的陕适,并实现其美学品格的升华。
  一、气韵与风骨
  中国文人画家视“自然”为生命大世界,其鸢飞鱼跃,一切生气荡乎其间,天地自然一切皆有生命,且都具生命形态,文人画家以自己的笔墨方式,从生生不息的大干世界中把握生命的气象和文人的风骨。中国画家“道法自然,缘物游心”,以自身生命去契合宇宙生命,在宇宙生命的洪流中感受天地浑茫之大气象。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出万物阴阳刚柔,皆—气之变化,而艺术家在“心游万象,笔墨澄怀”时应把对象的气韵和风神表现出来。正如谢赫“六法”中首先提到的是“气韵生动”之法;六朝陆探微之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且气韵兼举;曹不兴之画“观其风骨,名岂虚哉”,显现风骨之美;而卫协之画,则“颇得壮气”,当属阳刚之美的表现;陆绥之画“体韵道举,风采飘然”,其韵中有骨,刚柔并济。由此,文人画在其表现生命气象中所体现的风骨,通常都由气韵生成,“气”能幻化出是活的生命。清方薰《山静居论画》中有“写物之生意”之说,就是指写“气”幻化出的“生意”。如此创作是画家通过“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来升华物的“气韵生动”的生命气象,画家的风骨神气自然隐映其间,心性品格因缘物而自然显现。
  中国文人画家热衷于画“梅兰竹菊”四君子,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比其他自然形态更美,而是因为它们都能象征文入画家的品格风骨,并展现出人格境界。明末画家李日华善画竹子,他有题竹的—则画跋说:“其外刚,其中空,可以立,可以风,吾与尔从容。”画家将自己的生命放入画境中,与它一起从容吐纳:“刚”才能遇强不屈;“空”才能包容博大;“可以风”即可乘风远行,浑然与宇宙同体;“吾与尔从容”,画家与竹子世界相与优游,自由舒卷。正是中国文人画家既重气韵又重品格的写意精神,让“只留清气在人间”的作品成为文人画家高洁风骨的化身。
  二、文心与真趣
  中国文入画家以一管之笔,借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在自然山水中来表现注灵、点化万物,从而呈现出生命流转的“真趣”,使其绘画成为安顿文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方式,展现出艺术家心性优游的自然生命之境。
  文入画家以“文心”赋予物以品格,以“笔墨”来抒发其心性。其中文入画题材中的“四君子”,体现的正是文人“文心”的—种物化,如画“竹”的清秀挺拔,画“梅”的寒冬傲雪,正是画家表现其虚心有节、傲骨高洁的人格精神。当文入画家笔下的“物”同画家当下心性相契合,其表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品格也是画家“文心”所指,其“真趣”也自然显现。如此可见,中国文人画家追求“笔见品现”的境界,其一笔—墨都当承载画家独有的心性、品格、学养和境界,并将“文心”化为—种雅正之格。
  中国文人画不只是单纯的视觉艺术。它更接近—种哲学的艺术,文人画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已由视觉之美上升到一种精神的品格之美、真趣之美,它是画家所表现的生命情态与文人终极追求的圆融化境的合二为一。中国画家向往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其“游”的状态其实就是—种超越时空、面对宇宙生命存在不断追求自然“真趣”的过程。“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创作方式就要求艺术家须保持虚静之心,只有在这种虚静的创作状态下,画家面对的“眼中之竹”才能幻化成为文人的“心中之竹”,并通过对生命的妙悟达到“身与竹化”的境界,而这正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物化”境界。画家把竹拟人化了,人也化身为竹了,由此当画家“心中之竹”化为笔下的“手中之竹”时,其竹的“生命气象”正是画家“箕趣”所在。
  三、清远之境
  中国哲学注重“养气说”,孟子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仅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文入画家主张静气、养气并蓄备清气,认为天地盎然生机皆为“清气”幻化而成,故山水有清音,而文人山水画中所体现的“清远之境”也正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美学境界。乾坤广大、玄道空渺,无垠的世界都处在我的心灵观照之中,“缘物游心”即我的心随“山川”“鸟迹”“白云”“落日”而自由优游,任心灵在远阔的生命气象中“游观”,而这种“游观”的方式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照方式。文人画家以“缘物游心”的观照方式以及“笔墨化境”的写意方式,直接作用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审美意象的营构,犹如山水画中“悠云自来去”之境,其盎然之生意在这空灵、清远的境界中回荡。当画家心性融入这山光鸟性的生命节奏之中,动则与阳同波,静则与阴同德,和其光、同其尘,笔墨化其境,其悠悠空尘、万物流转,尽入我心,艺术家的“笔墨心性”方可在这一片清远空蒙之境中自由遨游。
  在“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写意创作状态下,文人画家笔下呈现出“清逸高远”的生命意象,体现在美学品格上自然是追求一种简、淡、玄、远之境,清、韵、雅、逸之格。同时,文入画特别是山水画境中“清远高旷”之境同禅宗所推崇的“玄远空灵”之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断浦沉云,空山挂雨”“疏绮笼寒,潜云栖月”“沙净草枯,水平天远”等画境中,其画意都传达出了生命清远高旷、玄远空灵的生命气象与美学品格。明代董其昌在评范宽“雪图”云:“范宽山水深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其画中白雪皑皑、漫无边际,此境不仅有清新秀拔之韵,又能使人在此苍茫气象中,达千里之远,其清远高旷之化境盘旋而出。中国山水画境中,或“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或“万籁俱寂,闻蝉呜犬吠”,其情韵更迥,意更幽远,纵有万股情思都归于月来风去,并都汇入深深青萝。此般道禅的空灵之境,正显“清远高旷”之美学品格。   四、圆融化境
  中国哲学往往把得之于道而臻化境的境界称为“大圆之境”,道如“圆机”指的是永恒的生命之环,而“大圆之境”突出的是一種生命精神,推崇的是生命“圆融无碍”的生命境界。如此中国历代潜心于道禅之学的文人画家往往把“圆融之境”作为他们所追求的美学品格。
  “圆融之境”的发端,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学说,《周易》不仅以“圆”作为化生万物的根源,而且将生命的最高境界归之于“圆”,同时又以“圆”作为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圆”运转不息,同宇宙万物彼此关联;“圆”变化莫测,又蕴藏生命的全部秘密,它周遍万物,使万物合为一体;它天人合契又圆成—生命世界。自佛教传入中国,在佛教中就视“圆”为最高境界,禅宗以“心月孤圆,光吞万象”来形容归复本觉之心,可谓最得其中奥义。禅宗叫作“圆成”,其彻悟之境又称“圆明”“圆妙”。总之,“圆”在中国哲学、美学中意味着神境、道境、禅境,而以儒道释为本的中国艺术,自然把“圆融之境”的美学追求,作为艺术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在中国文入画中,通过“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所达到的境界就是—种“圆融”的生命境界。中国艺术追求苍茫、荒率之美及通达、圆融的美学境界,这与圆融的生命哲学精神是息息相通的。而这种圆融之境就是宇宙之境,是生命圆融的呈现。清代沈宗骞云:“作画当以气体浑璞为贵。”其推崇“笔墨之清圆灵活”之态,要求文人以虚静之心作画,其笔墨要以“笔圆”来体现形态之美,以“意圆”来呈现清态之趣,通过“神圆”来达成“圆融化境”的美学品格。 宇宙万象森罗,均由—气激荡而成,画中笔墨“圆融化境”乃是对宇宙生命气象的出神入化的呈现。清石涛有“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之说,他认为作画要在“混沌里放出光明”,此乃画道无上妙境之不二法门。然何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就在于“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当你赋予对象以激荡不息的生命气象,这乾坤流转,自然浑化的生命“圆境”就能圆融化成。
  结语
  中国文人画家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依托自然万象来表现画家的内在生命气象,继而以“气韵与风骨、文心与天趣”的生命精神作为归旨。中国道家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由此演绎出一种“身心合一,物我同化”的思想,并以此演化成“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原则,并与“活泼泼的生命精神”相关联。“缘物游心”就是心灵与世界相优游,心灵与万物相浮沉,即画家心灵与大干世界同击着—个节奏,同样地起伏萦回。中国文入画通过“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方式,在“一阴一阳,—开一合”的写意表现中,彰显了宇宙的生命精神,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入画艺术的生命气象与美学品格。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7]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8]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9]傅慧敏.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南朝谢赫以“气韵生动”为绘画第一要义,其中“韵”者,本义乃指声韵,由此或可溯源绘画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清人王原祁曰:“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这是从艺术精神的角度,肯定了绘画与音乐的相通性。依宗白华之论:“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西方有的美学家说:一切的艺术都趋向于音乐。这话是有部分真理的。”故宗
期刊
六百年昆曲艺术传承之愿,十一折经典剧目赏鉴之道,一出大师与特殊少年的对手戏……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主创的《说戏》一书,甫出版即收获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2018年“英国D&AD Awards铅笔奖”等业内荣誉。腰封上几句推荐语,更显得本书戏味十足。  该书以柯军与一位交流障碍症戏迷少年陆诚的台前幕后交流为线索,串联出柯军主演的十一出经典昆剧折子戏的剧情赏析、角色揣摩、表演阐述、昆艺秘技等
期刊
王仁海  1971年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9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山东艺术学院2016级中国画山水方向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书法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倾情书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并精研于传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有专著《走近(清明上河图)》《博古颖传拓及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研究》《博古画及其在当代艺术教学中的价值研究》等。多项课题入选省部级课题项目,多篇论文入选
期刊
青绿山水本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原初形态,也符合山青水绿的自然本色。然而,在中国画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水墨艺术风行天下,名家佳作迭出,而绚烂明丽的青绿艺术反而显得式微,以青绿名世的中国画家也很有限,如唐代大小李将军父子,宋代宫廷画家王希孟以及赵伯驹、赵伯骕皇族兄弟,明四家之一的仇实父等。一直到近现代画坛,这种“水墨为上”的格局都未曾改变,以致给外界留下“中国画家在色彩领域落后”的印象。所以,我非常期待中
期刊
三十七、篆书的创作——章法美观  篆书创作的第二个重点便是要做到章法美观。书法创作都很强调章法布局。但是正书类的章法布局规则鲜明,简单明了,而不像在行草书中那样有许多较抽象而隐晦、灵活而多变的布局法则。篆书创作的章法布局和楷书、隶书较近似,总体来说强调排列的规整性。大多数篆书特别是小篆在章法布局上首要的、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纵横行列分明,并在行列分明、间距匀称的前提下,适当做一些变化。或间距整体较小,
期刊
王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72年生,安徽阜阳人。1990-1994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2002年,游学于美国;2004-200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5-201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中国书法》《装饰》《人民日报》等发表多篇论
期刊
1947年,美术史家俞剑华曾在其《七十五年来的国画》—文中说: “民国七年到十二年,那时聚在北平的画家有萧谦中、萧屋泉、姚茫父、陈半丁、贺履之、汤定之、陈师曾、胡佩衡、王梦白、凌克直、余绍宋、金拱北、齐白石诸先生,人才济济,各体具备。除齐白石外,都是笔墨纯正,气息古雅。”[1]可见“笔墨纯正,气息古雅”是当时艺术作品的主流评判标准。如何摆脱“四王”窠臼而入宋元画境、博得纯正的文人画笔墨渊源,已成为
期刊
陈昌宝  字道永,斋号百纳精舍,祖籍六安。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雀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现代山水画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合肥市政协书画院特聘书画师。2008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201 5年参加北师大第四届全国书法骨干教师研修;2017年获得“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项目”支持赴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习。近年来参加并完成省级以上课题4项,主编和
期刊
陆景龙  1965年7月出生,安徽省阜阳市人,1988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天民书法与写意山水工作室专业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艺术名家创作专项课题王天民工作室助理。1985-1987年结业于安徽黄山书画院和新安书画院,后先后师从刘岳林先生和王天民教授。  小鸭戏水,绿荷纷披,  呱呱咏爱,忽东忽西,  忽南忽北,无法寻觅。  
期刊
心手纸笔相合,得遇“字中之天”,是傅山对写字一道的最大期许。他感言道,有时武将、蒙童,无意为之,反出奇古,而自诩为书家之人,因作字“卑鄙捏捉”,反而难遇“字中之天”。于是,傅山喟叹:“此天不可有意遇之,或大醉后无笔无纸复无字,当或遇之。”(傅山《杂记》)又曰:“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傅山《家训》)无论是“神至而笔至”,抑或“笔不至而神至”,至与不至,皆为天意。此“字中之天”,唯有“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