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童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度过,与今天的孩子相比,条件相差很远。童年虽已远逝,但回忆起来,格外亲切,仿佛就在昨天。
童年时,游戏很多,玩耍为主。那时,隔壁哥哥姐姐领着我们,变着花样玩,各种游戏层出不穷。抓石子儿。午后,三五个小伙伴,在树荫下席地而坐,比赛抓石子儿。枯枝树叶随手一扫,就是一个比赛场所。先抛一个石子,再抛两个……眼睛和脖子,随石子的抛上落下不停摆动。一二个小时,就在你追我赶中一晃而过。拍纸片。谁能率先将纸片拍得翻过来了,就归为己有,就算手拍疼了、拍红了,也不在乎。弹玻璃珠。几个小伙伴,半趴地上,眯着眼睛,瞄准前方的玻璃球。技艺高超的,抬起脚,金鸡独立姿势,将对方玻璃球撞得飞窜。斗鸡。几个小孩,盘起左腿或右腿,用手抓着,膝盖对撞,决一胜负,谁的腿先落地谁就输了。老鹰抓小鸡。七八上十人排成一列,身高体壮者在队伍最前面,扮老母鸡,其他人扮小鸡。面对老鹰,老母鸡张开双臂呵护,小鸡们吓得左躲右闪,尖叫声不断。老鹰突然一转身,队伍猝不及防,一下子四分五裂,老鹰轻松地抓住好几个……
女孩也有自己的游戏。翻花绳。仅用一根线,再用手指简单比划两下,就可以翻出许多花样:金鱼、钱包、各种网状、一朵花……真是神奇的金手指啊!跳皮筋。女孩的最爱,课间、放学,操场旁、树荫下,到处都是跳皮筋的身影,就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跳到天黑也不想回家。丢沙包。女孩将细沙塞满沙包,用碎布、针线缝成,做成小沙包,当作武器投掷,对方左躲右闪,被击中者为输,然后互换丢沙包。跳房子。在地上画个简单的“房子”,三五人比赛,轮番单腿双腿跳,一口气跳完,然后骄傲地看着对方,一跳一下午都不觉累。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游戏,如:瞎子摸人、捉迷藏、木头人、折纸、滚铁环、甩陀螺、丢手绢、掏鸟窝、玩木抢,等等,在这些快乐的游戏中,时光不知不觉流逝。
童年时,作业很少,学业轻松。那时,水泥地面不多,杂草丛生。一个暑假过后,教室前、操场上,全被杂草占领,开学时,学校打扫卫生,除草就必不可少。扯草时,不时发现蚯蚓,甚至蜈蚣,笑语声、尖叫声、逃窜声,响成一片。当年,我们都是“小二郎”,背着书包,不要父母送,三五成群,走着去学堂。领到新书,晚上都会用报纸或者挂历,很爱惜地给它包个书皮。那时,我们会学鲁迅在桌上刻个“早”字,不知是否有激励作用,反正上学没迟过到。男女生同桌,常常会划一条“三八线”。文具盒里有乘法口訣表,计算时,常常打开,一边拿橡皮,一边偷偷瞧一眼。放学时,我们唱着歌,雄赳赳、气昂昂走出校门,三五成群各自回家。家庭作业不多,坐在一高一矮两个凳子上,一个小时就能做完。完成作业后,就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贴喜爱的明星贴纸;手抄歌词,一字一句写下来,每一本都写得满满的,还会拿出来跟同学一起唱;花几分钱,租本小人书,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一看就是一个小时。
屋前一大块自留地,周围有半米高的围墙,我们常常在围墙上,竞走“独木桥”,不时滚落下来,摔得满身灰尘。这围墙,也成我们的战场。小伙伴们,常常分成几组,倚着这矮矮的“城墙”,展开激烈的战斗。手拿树枝,高喊口号,一阵冲杀,一场混战,泥土飞溅,无数次的“战火”后,这堵围墙最终夷为平地。那时家家都有菜园,长满了各种时令蔬菜。黄瓜、瓠子、豆角挂满枝架,青椒、包菜、番茄随处可见,蜜蜂、蝴蝶漫天飞舞。菜园也成为我们的乐园:偷偷打开菜园栅门,在菜棚间捉迷藏、抓蝴蝶,欢笑声惹来大人的呵斥,拿着扫帚追赶。可她们哪里撵得上,才打开栅门,我们就摘了黄瓜,从菜园的另一头翻出去,连滚带爬地跑了。油菜花开之际,我们手执木剑,冲进花田,左砍右杀,“敌人”纷纷落马,刀光剑影之处,可怜花落一地……夏夜,小伙伴们相邀到田头地脚捉萤火虫,常常能装上半瓶子。看着它们发出微弱的光,也学着古人囊萤观书,拿出书本,靠着瓶子装模作样地看,却怎么也看不清。第二天,瓶中便留下一堆萤火虫的尸首。
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恍如昨日,记忆犹新。童年时,条件很差,快乐常在。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WiFi,没有零花钱。电视是黑白的,小伙伴们常常挤在一起,围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没有冰箱,炎炎夏日,吃着几毛钱的冰棒,或是自家种的西瓜,嘴里凉丝丝,心里甜滋滋。几毛钱买瓶饮料,就能开开心心舔上一天。常常拿着半块砖当球拍,或用自制的木板球拍,在两块拼在一起的桌上打乒乓球,玩得不亦乐乎。插秧时节,挑着秧篓,两边只有几个秧,在田边晃来荡去,学着大人样子抛秧,秧苗朝着人抛,秧水溅得人东躲西藏。扯秧时,看见蚂蝗爬到腿上,害怕得大喊大叫,乱蹦乱跳,妄图将它甩下去。池塘是游泳消暑的“圣地”。每天傍晚,男孩子跟着父亲来游泳,大人们秀着各种泳姿,孩子们带着游泳圈,在塘里打水仗。晚上,人们三五成群,摆起竹床阵纳凉。徐徐夜风中,天南海北神侃,直到深夜。电是稀罕的东西,常常后半夜才来,人们也不奢求,就在竹床上挂个蚊帐,呼呼睡去。那时的冬天特别寒冷,池塘上面结一层厚厚的冰,坐在秧板上,后面的人一推,就能从池塘的这头快速滑到那头。小孩们常常穿着厚厚的棉衣,拿着长篙,从房前屋后的瓦檐上,敲下尺来长的冰柱,冰柱捏在手里,亮晶晶、滑溜溜,冻得不停地跺脚、哈气,手脸通红,甚是好玩。
那些年,虽然很穷,但过得很快乐。笑起来没心没肺的天真无邪,玩起来无忧无虑的酣畅淋漓。转瞬到了中年,更加怀念童年。七零后的我们,没有八零后的青春,没有九零后的激情,不再轻狂,不再放肆,挑起重担,埋头前行。岁月滚滚,幸福的童年,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永恒的回忆,更加激励人珍惜眼前,活好当下!
责任编辑:晓月
童年时,游戏很多,玩耍为主。那时,隔壁哥哥姐姐领着我们,变着花样玩,各种游戏层出不穷。抓石子儿。午后,三五个小伙伴,在树荫下席地而坐,比赛抓石子儿。枯枝树叶随手一扫,就是一个比赛场所。先抛一个石子,再抛两个……眼睛和脖子,随石子的抛上落下不停摆动。一二个小时,就在你追我赶中一晃而过。拍纸片。谁能率先将纸片拍得翻过来了,就归为己有,就算手拍疼了、拍红了,也不在乎。弹玻璃珠。几个小伙伴,半趴地上,眯着眼睛,瞄准前方的玻璃球。技艺高超的,抬起脚,金鸡独立姿势,将对方玻璃球撞得飞窜。斗鸡。几个小孩,盘起左腿或右腿,用手抓着,膝盖对撞,决一胜负,谁的腿先落地谁就输了。老鹰抓小鸡。七八上十人排成一列,身高体壮者在队伍最前面,扮老母鸡,其他人扮小鸡。面对老鹰,老母鸡张开双臂呵护,小鸡们吓得左躲右闪,尖叫声不断。老鹰突然一转身,队伍猝不及防,一下子四分五裂,老鹰轻松地抓住好几个……
女孩也有自己的游戏。翻花绳。仅用一根线,再用手指简单比划两下,就可以翻出许多花样:金鱼、钱包、各种网状、一朵花……真是神奇的金手指啊!跳皮筋。女孩的最爱,课间、放学,操场旁、树荫下,到处都是跳皮筋的身影,就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跳到天黑也不想回家。丢沙包。女孩将细沙塞满沙包,用碎布、针线缝成,做成小沙包,当作武器投掷,对方左躲右闪,被击中者为输,然后互换丢沙包。跳房子。在地上画个简单的“房子”,三五人比赛,轮番单腿双腿跳,一口气跳完,然后骄傲地看着对方,一跳一下午都不觉累。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游戏,如:瞎子摸人、捉迷藏、木头人、折纸、滚铁环、甩陀螺、丢手绢、掏鸟窝、玩木抢,等等,在这些快乐的游戏中,时光不知不觉流逝。
童年时,作业很少,学业轻松。那时,水泥地面不多,杂草丛生。一个暑假过后,教室前、操场上,全被杂草占领,开学时,学校打扫卫生,除草就必不可少。扯草时,不时发现蚯蚓,甚至蜈蚣,笑语声、尖叫声、逃窜声,响成一片。当年,我们都是“小二郎”,背着书包,不要父母送,三五成群,走着去学堂。领到新书,晚上都会用报纸或者挂历,很爱惜地给它包个书皮。那时,我们会学鲁迅在桌上刻个“早”字,不知是否有激励作用,反正上学没迟过到。男女生同桌,常常会划一条“三八线”。文具盒里有乘法口訣表,计算时,常常打开,一边拿橡皮,一边偷偷瞧一眼。放学时,我们唱着歌,雄赳赳、气昂昂走出校门,三五成群各自回家。家庭作业不多,坐在一高一矮两个凳子上,一个小时就能做完。完成作业后,就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贴喜爱的明星贴纸;手抄歌词,一字一句写下来,每一本都写得满满的,还会拿出来跟同学一起唱;花几分钱,租本小人书,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一看就是一个小时。
屋前一大块自留地,周围有半米高的围墙,我们常常在围墙上,竞走“独木桥”,不时滚落下来,摔得满身灰尘。这围墙,也成我们的战场。小伙伴们,常常分成几组,倚着这矮矮的“城墙”,展开激烈的战斗。手拿树枝,高喊口号,一阵冲杀,一场混战,泥土飞溅,无数次的“战火”后,这堵围墙最终夷为平地。那时家家都有菜园,长满了各种时令蔬菜。黄瓜、瓠子、豆角挂满枝架,青椒、包菜、番茄随处可见,蜜蜂、蝴蝶漫天飞舞。菜园也成为我们的乐园:偷偷打开菜园栅门,在菜棚间捉迷藏、抓蝴蝶,欢笑声惹来大人的呵斥,拿着扫帚追赶。可她们哪里撵得上,才打开栅门,我们就摘了黄瓜,从菜园的另一头翻出去,连滚带爬地跑了。油菜花开之际,我们手执木剑,冲进花田,左砍右杀,“敌人”纷纷落马,刀光剑影之处,可怜花落一地……夏夜,小伙伴们相邀到田头地脚捉萤火虫,常常能装上半瓶子。看着它们发出微弱的光,也学着古人囊萤观书,拿出书本,靠着瓶子装模作样地看,却怎么也看不清。第二天,瓶中便留下一堆萤火虫的尸首。
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恍如昨日,记忆犹新。童年时,条件很差,快乐常在。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WiFi,没有零花钱。电视是黑白的,小伙伴们常常挤在一起,围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没有冰箱,炎炎夏日,吃着几毛钱的冰棒,或是自家种的西瓜,嘴里凉丝丝,心里甜滋滋。几毛钱买瓶饮料,就能开开心心舔上一天。常常拿着半块砖当球拍,或用自制的木板球拍,在两块拼在一起的桌上打乒乓球,玩得不亦乐乎。插秧时节,挑着秧篓,两边只有几个秧,在田边晃来荡去,学着大人样子抛秧,秧苗朝着人抛,秧水溅得人东躲西藏。扯秧时,看见蚂蝗爬到腿上,害怕得大喊大叫,乱蹦乱跳,妄图将它甩下去。池塘是游泳消暑的“圣地”。每天傍晚,男孩子跟着父亲来游泳,大人们秀着各种泳姿,孩子们带着游泳圈,在塘里打水仗。晚上,人们三五成群,摆起竹床阵纳凉。徐徐夜风中,天南海北神侃,直到深夜。电是稀罕的东西,常常后半夜才来,人们也不奢求,就在竹床上挂个蚊帐,呼呼睡去。那时的冬天特别寒冷,池塘上面结一层厚厚的冰,坐在秧板上,后面的人一推,就能从池塘的这头快速滑到那头。小孩们常常穿着厚厚的棉衣,拿着长篙,从房前屋后的瓦檐上,敲下尺来长的冰柱,冰柱捏在手里,亮晶晶、滑溜溜,冻得不停地跺脚、哈气,手脸通红,甚是好玩。
那些年,虽然很穷,但过得很快乐。笑起来没心没肺的天真无邪,玩起来无忧无虑的酣畅淋漓。转瞬到了中年,更加怀念童年。七零后的我们,没有八零后的青春,没有九零后的激情,不再轻狂,不再放肆,挑起重担,埋头前行。岁月滚滚,幸福的童年,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永恒的回忆,更加激励人珍惜眼前,活好当下!
责任编辑: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