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难忘童年时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童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度过,与今天的孩子相比,条件相差很远。童年虽已远逝,但回忆起来,格外亲切,仿佛就在昨天。
  童年时,游戏很多,玩耍为主。那时,隔壁哥哥姐姐领着我们,变着花样玩,各种游戏层出不穷。抓石子儿。午后,三五个小伙伴,在树荫下席地而坐,比赛抓石子儿。枯枝树叶随手一扫,就是一个比赛场所。先抛一个石子,再抛两个……眼睛和脖子,随石子的抛上落下不停摆动。一二个小时,就在你追我赶中一晃而过。拍纸片。谁能率先将纸片拍得翻过来了,就归为己有,就算手拍疼了、拍红了,也不在乎。弹玻璃珠。几个小伙伴,半趴地上,眯着眼睛,瞄准前方的玻璃球。技艺高超的,抬起脚,金鸡独立姿势,将对方玻璃球撞得飞窜。斗鸡。几个小孩,盘起左腿或右腿,用手抓着,膝盖对撞,决一胜负,谁的腿先落地谁就输了。老鹰抓小鸡。七八上十人排成一列,身高体壮者在队伍最前面,扮老母鸡,其他人扮小鸡。面对老鹰,老母鸡张开双臂呵护,小鸡们吓得左躲右闪,尖叫声不断。老鹰突然一转身,队伍猝不及防,一下子四分五裂,老鹰轻松地抓住好几个……
  女孩也有自己的游戏。翻花绳。仅用一根线,再用手指简单比划两下,就可以翻出许多花样:金鱼、钱包、各种网状、一朵花……真是神奇的金手指啊!跳皮筋。女孩的最爱,课间、放学,操场旁、树荫下,到处都是跳皮筋的身影,就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跳到天黑也不想回家。丢沙包。女孩将细沙塞满沙包,用碎布、针线缝成,做成小沙包,当作武器投掷,对方左躲右闪,被击中者为输,然后互换丢沙包。跳房子。在地上画个简单的“房子”,三五人比赛,轮番单腿双腿跳,一口气跳完,然后骄傲地看着对方,一跳一下午都不觉累。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游戏,如:瞎子摸人、捉迷藏、木头人、折纸、滚铁环、甩陀螺、丢手绢、掏鸟窝、玩木抢,等等,在这些快乐的游戏中,时光不知不觉流逝。
  童年时,作业很少,学业轻松。那时,水泥地面不多,杂草丛生。一个暑假过后,教室前、操场上,全被杂草占领,开学时,学校打扫卫生,除草就必不可少。扯草时,不时发现蚯蚓,甚至蜈蚣,笑语声、尖叫声、逃窜声,响成一片。当年,我们都是“小二郎”,背着书包,不要父母送,三五成群,走着去学堂。领到新书,晚上都会用报纸或者挂历,很爱惜地给它包个书皮。那时,我们会学鲁迅在桌上刻个“早”字,不知是否有激励作用,反正上学没迟过到。男女生同桌,常常会划一条“三八线”。文具盒里有乘法口訣表,计算时,常常打开,一边拿橡皮,一边偷偷瞧一眼。放学时,我们唱着歌,雄赳赳、气昂昂走出校门,三五成群各自回家。家庭作业不多,坐在一高一矮两个凳子上,一个小时就能做完。完成作业后,就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贴喜爱的明星贴纸;手抄歌词,一字一句写下来,每一本都写得满满的,还会拿出来跟同学一起唱;花几分钱,租本小人书,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一看就是一个小时。
  屋前一大块自留地,周围有半米高的围墙,我们常常在围墙上,竞走“独木桥”,不时滚落下来,摔得满身灰尘。这围墙,也成我们的战场。小伙伴们,常常分成几组,倚着这矮矮的“城墙”,展开激烈的战斗。手拿树枝,高喊口号,一阵冲杀,一场混战,泥土飞溅,无数次的“战火”后,这堵围墙最终夷为平地。那时家家都有菜园,长满了各种时令蔬菜。黄瓜、瓠子、豆角挂满枝架,青椒、包菜、番茄随处可见,蜜蜂、蝴蝶漫天飞舞。菜园也成为我们的乐园:偷偷打开菜园栅门,在菜棚间捉迷藏、抓蝴蝶,欢笑声惹来大人的呵斥,拿着扫帚追赶。可她们哪里撵得上,才打开栅门,我们就摘了黄瓜,从菜园的另一头翻出去,连滚带爬地跑了。油菜花开之际,我们手执木剑,冲进花田,左砍右杀,“敌人”纷纷落马,刀光剑影之处,可怜花落一地……夏夜,小伙伴们相邀到田头地脚捉萤火虫,常常能装上半瓶子。看着它们发出微弱的光,也学着古人囊萤观书,拿出书本,靠着瓶子装模作样地看,却怎么也看不清。第二天,瓶中便留下一堆萤火虫的尸首。
  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恍如昨日,记忆犹新。童年时,条件很差,快乐常在。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WiFi,没有零花钱。电视是黑白的,小伙伴们常常挤在一起,围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没有冰箱,炎炎夏日,吃着几毛钱的冰棒,或是自家种的西瓜,嘴里凉丝丝,心里甜滋滋。几毛钱买瓶饮料,就能开开心心舔上一天。常常拿着半块砖当球拍,或用自制的木板球拍,在两块拼在一起的桌上打乒乓球,玩得不亦乐乎。插秧时节,挑着秧篓,两边只有几个秧,在田边晃来荡去,学着大人样子抛秧,秧苗朝着人抛,秧水溅得人东躲西藏。扯秧时,看见蚂蝗爬到腿上,害怕得大喊大叫,乱蹦乱跳,妄图将它甩下去。池塘是游泳消暑的“圣地”。每天傍晚,男孩子跟着父亲来游泳,大人们秀着各种泳姿,孩子们带着游泳圈,在塘里打水仗。晚上,人们三五成群,摆起竹床阵纳凉。徐徐夜风中,天南海北神侃,直到深夜。电是稀罕的东西,常常后半夜才来,人们也不奢求,就在竹床上挂个蚊帐,呼呼睡去。那时的冬天特别寒冷,池塘上面结一层厚厚的冰,坐在秧板上,后面的人一推,就能从池塘的这头快速滑到那头。小孩们常常穿着厚厚的棉衣,拿着长篙,从房前屋后的瓦檐上,敲下尺来长的冰柱,冰柱捏在手里,亮晶晶、滑溜溜,冻得不停地跺脚、哈气,手脸通红,甚是好玩。
  那些年,虽然很穷,但过得很快乐。笑起来没心没肺的天真无邪,玩起来无忧无虑的酣畅淋漓。转瞬到了中年,更加怀念童年。七零后的我们,没有八零后的青春,没有九零后的激情,不再轻狂,不再放肆,挑起重担,埋头前行。岁月滚滚,幸福的童年,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永恒的回忆,更加激励人珍惜眼前,活好当下!
  责任编辑:晓月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所在的农村比较落后,经济条件很差,我家和村里别的家庭基本上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好过的,这从家里有几床被子上就能显现出来。我十岁的时候弟弟6岁,家里只有三床被褥,爸妈一人一套,我和弟弟一到晚上睡觉就必须钻一个被窝。那时的被子大都是旧棉絮改装做成的,保暖性差,两个小男孩在一个被窝里难免打闹,睡觉的时候不是他无意拽过去了,就是我半夜冻醒了迷迷糊糊中又顺手拉了过来。这样一来,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们
期刊
摘要:《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揭示了《独立评论》后面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从而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和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中胡适究竟何如人?就是需重新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黎昔非个案入手对胡适的为人稍事探究,或许能提供胡适为人处事的某些断面。  关键词:《独立评论》;胡适;黎昔非  中图分类号:K2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2-0063-10    《黎昔非与独立评论
期刊
山根曾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老舅要是死了,自己绝不会掉一滴眼泪。这回老舅真死了,山根却趴在坟上哭得直不起腰。  山根自小患有小儿麻痹,小小一个人儿,长得也其貌不扬。娘在世的时候,依然会把山根当成宝。“臭虫只说我娃香,刺猬也说我儿光。”山根娘宠山根,本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山根姥爷家原是镇上大户,山根爹却是乡下的穷门寒舍。山根娘天生跛脚,山根爹除了身子弱,脸却白净。所以上天将这不足分配给世人,就是为了
期刊
没有鸟的翅膀飞过,这里的天空把自己的身架骨放得很低。地处广袤的苏南平原,尽管我活到了将近不惑的年纪,却无缘一见鹰击长空的豪迈,或者是鹤唳九天的神奇。从窗口向外望去,一群灰不溜秋的麻雀在前面民房的屋檐上蹦哒;黄昏时分,又有一只只墨团般的老鸦在银杏树上聒噪,传播着令人惶惑的预言。只有雁阵经过,才会把这一方天空抬升到原始的高度。  立秋的一场雨之后,暑热渐渐退去,天空被擦拭得越发的明媚与纯净。水稻正由青
期刊
母亲原名宁远香,因五行里缺水,故改名宁水香。小时候我喜欢把母亲的名字反着念。母亲今年七十五岁,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乐观豁达,有一种可爱的天真。虽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一年四季还在经营她的那片菜地为儿女们谋福利。我曾用一首打油诗《母亲的扁担》来歌颂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母亲今年七十五/能唱歌来能跳舞/曾用双肩挑起家/如今为了儿女胃/肩挑背扛不嫌累/母亲担水样子美/新鲜蔬菜调味蕾/子女永记养育恩/感念慈母尽
期刊
消解  请允许我  用尽尘世之光,让一条  指向不明的路,提前  被黄土埋没  我愿腾空全部的悲欣,以承接剩下的  那一部分,并就此学会遗忘  在遗忘中埋首于  越来越深的  井。我倚靠我的安宁  让一片香樟叶子,遮蔽内心阴冷  请允许我,省略  中年的背负,一个执念的  一次停顿——  都忘了吧,关于过去的、现在的  关于闪电的——  或许,真正能沉下心  走向未来的,是告别,悬浮在一片风上的对
期刊
知天命  一只鞋在脚,另一只苦苦寻找  像一条小路,拐弯地爱着  笔划暗合掌纹的流水  等影子回家  心在左,靠右侧通行  抱石头补天,把一座山叫答应  心头不长荒草,麦芒穿过针眼  对牛说话  帮比米粒小的蚂蚁搬家  不再害怕一块石头落下砸头  把桃花看白  一双眼睛里捞出水底天  把书读出香味,黑笔写出篮字  卷心菜里打坐  头下垫一本诗集,当枕头  茶叶潜入水底,清风自来  推门,门槛开花 
期刊
江边  古老的招魂术:驳船  无声滑行,露出舱顶和机械臂……  一声汽笛,被其看不见的用途吞食。  ——甲板又变暗了,浓雾中的未来,  没人知道该怎样使用它。  莫名的阵痛,在燕子的剪尾中  维持着我们对生活的感觉。  远方都相似,被描述控制,  ——有翅膀的东西都已接受了控制。  船队继续前行,它们斑驳的立面  断壁一样在眼前移动,构成  一条江,和滑动的时代新的关系。  有时没有雾,旅途更漫长
期刊
石径斜  瘦小的身躯在山体上游动  每一缕阳光都皈依于小碎石子,像一些故事  指引我步入迷途。  哦,脚掌袭击了一座山的万古愁  知了懂我,远一声近一声的惶恐  一条路能敲出钟声般的悲怆  一条路的壮美,让一座山的风骨无可救药  回声善良而低婉:庙宇中,歇过众生的虔诚与脚趾  黑鸦与落日归隐。翅膀去一块石头后面哭泣  还要相信,用脚步丈量过的光阴,幸福而孤绝  我要数着石头下山  去漫长的惶恐里,
期刊
当“第三代”诗歌美学式微,诗人们纷纷转向时,于坚表现出了对日常之诗的坚守,这让他在1990年代末的论战中自然地成为了“民间写作”的发言人之一。1990年代是于坚的写作“更注重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时期”,他相继创作出了《对一只乌鸦的命名》《0档案》《飞行》等诗,1999年创作的《在诗人的范围以外对一个雨点一生的观察》也是能体现于坚诗学理念的代表之作。从198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的诗歌创作,于坚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