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材习题的两种思维及六种解法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192页问题解决中的第2题是这样的:
  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少时间?
  这道习题安排在第五章“能追上小明吗”这一节之中,由于深入研究这道习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个别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六种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与思维的广阔性,所以我在教这节内容时把此题放在课堂巩固练习之中,力求用好用足这一难得的教材资源.
  图1先引导学生画好线段图:如图1所示,假设1号队员在点A开始离开队伍,当1号队员行进10千米到达点D时,车队行至点B,1号队员掉转车头后与车队重新相遇于点C.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答.
  
  1 设直接未知数,采取整体思维的方式进行解答
  
  解法1 如图1所示,设1号队员从A到D再到C共用x小时,则车队从A到B再到C也共用了x小时,所以AD+CD=45x,AB+BC=35x.再根据1号队员走的路程+车队走的路程=10×2,可得如下方程:
  45x+35x=20,解此方程得:x=14.
  所以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的时间为14小时.
  2 设间接未知数,采取个别思维的方式进行解答
  解法2 如图2所示,设1号队员掉转车头后,再用x小时与车队重新会合,则CD=45x,BC=35x,AB=10-(45x+35x)=10-80x.因为车队走AB这段路程用的时间等于1号队员走10千米用的时间,于是可得如下的方程:
  
  此方程可化为2-16x7=29.
  解此方程得x=136.
  所以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的时间为:1045+x=29+136=14(小时).
  图2解法3 如图2所示,设车队走BC这段路程用了x小时,则1号队员走CD这段路程也用了x小时,所以BC=35x,CD=45x,AB=10-(35x+45x)=10-80x.根据车队走AB这段路程用的时间等于1号队员走AD这段落路程用的时间,可以得到下面的方程:
  10-80x35=1045,解此方程得x=136.
  所以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的时间为:1045+x=29+136=14(小时).
  图3解法4 如图3所示,设1号队员掉转车头后,再行x千米与车队重新会合,则1号队员走CD这段路程用的时间是x45小时,车队走BC这段路程也用了x45小时,于是BC=x45×35=79x,AB=10-(79x+x)=10-169x,根据车队走AB这段路程用的时间等于1号队员走10千米用的时间,可以得到下面的方程:
  10-169x35=1045,
  此方程可化为10-169x35=29.
  解此方程得x=54.
  所以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的时间为:
  10+x45=10+5445=14(小时).
  图4解法5 如图4所示,设BC=x千米,则车队走BC这段路程用的时间与1号队员走CD这段路程用的时间均为x35小时,所以CD=x35×45=97x,AB=10-(x+97x)=10-167x.根据车队走AB这段路程用的时间等于1号队员走AD这段路程用的时间,可以得到下面的方程:
  10-167x35=1045,
  此方程可化为10-167x35=29.
  解此方程得x=3536.
  所以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的时间为:1045+x35=29+353635=29+136=14(小时).
  图5解法6 如图5所示,因为1号队员走AD这段路程用的时间为1045小时,所以车队走AB这段路程用的时间也为1045小时,于是AB=35×1045=709,BD=10-AB=10-709=209.
  设1号队员走CD这段路程用的时间为x小时,则车队走BC这段路程用的时间也为x小时,所以BC=35x,CD=45x,根据BC+CD=BD,可得下面的方程:
  35x+45x=209,解此方程得:x=136.
  所以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的时间为:
  1045+x=29+136=14(小时).
  《数学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像上面这样引导学生一题多思,一题目多解,是落实这一目标具体而有效的举措.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引例 苏科版教材八(上)第45页灵活运用第9题:  如图1,点A、B在直线l的同侧,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AB′交l于点P.  (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  (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结AQ和QB,那么AQ+QB与AP+PB哪一个大?为什么?  解 (1)AB′=AP+PB.  因为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所以PB′=PB. 所以AB′=AP+PB′=AP+PB.  (2
1 问题的缘起rn近期校内开展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 几位教师都上了同一个课题:苏科版九(上)3.1二次根式. 该节主要阐述的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①正确理解√a(a
Steiner定理 在△ABC中,∠B和∠C的平分线BD与CE相等,则AB=AC.  文[1]对这一几何名题拓广为:  拓广定理 如图1,在△ABC中,设BD、CE分别为∠ABC、∠ACB的n≥2等分角线中的任意两条相应的分角线段,则AB≥AC的充要条件是BD≥CE.  认真拜读发现,文[1]对充分性的证明事实上只证明了:  当BD>CE时,AB>AC或AB=AC;  当BD=CE时,AB=AC或
学习不等式知识后,不但要会快速求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同时,对于一些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反过来确定其中所含字母的取值(或取值范围)的问题,已成为中考不等式问题的热点,那么这类问题如何求解呢?现举例说明其常用的求解方法.    1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m-1)x1,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可解.  解 观察发现:原不等式与其解
要懂得学习的途径——学习任何东西最佳途径就是靠自己去发现.   ——教师十戒[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于是许多教师开始创设情境,试图让学生经历一次知识的发现、创造过程,重新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结论. 结
中考数学试题是命题者精雕细琢的产品,有些题目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味起来,真有点越品越“美”的之感.其解法之多, 涵盖知识面之广,又可拓展变换,能衍生出许多新题,使其成为探究的重点.这对增强创新意识、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对淄博市2009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A卷第22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题目 如图1,两个同心圆的圆心是O,大圆的半径为13,小圆的半径为5,AD是大圆的直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强劲春风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过去机械的程式化课堂正逐渐被摒弃,一种新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生命课堂随之生成课堂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预设”,更多的是学生生命智慧的灵动和生成灵活的“预设”缔造了“生成” 的美丽;智慧、灵活的适时“生成”,充分显示出“预设”的灵活智慧的数学课堂呼唤着教师备课的机动和上课的灵活,呼唤着让“预设”在“生成”中“活”起来    1 让“预设”的数学
2009年连云港的数学中考压袖题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好题。它在近期数学杂志上的“曝光率”较高,不少优秀文章中都出现此题,并做了一些精彩点评。
从2004年各地进入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命题的实践以来,图像信息题以其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在中考中备受青睐. 这类问题大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面孔出现,重点考查学生对图形和隐含信息间的互译能力以及利用各种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常因为不能准确把握图像信息特征,从而导致求解“失策”.本文拟从近几年各地中考数学题出发,谈谈这类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    1 测量法    以实际情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