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与建筑施工项目整体质量有着重要联系。现阶段,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
  0 引言
  从整个建筑施工的角度来看,基础施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施工单位,需要做好相关的技术措施,应该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认真的对基础工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分析。特别是对于深基坑支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做好其技术基础工作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
  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意义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深基坑技术是土建工程的基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目前土建工程的不断增加,目前对于传统的直接放坡开挖的施工技术已经满足不了高层建筑中深基坑施工的需求。目前的深基坑施工中大多数采用支护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地面空间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大量开展地下空间。对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形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工程建设的发展。随着建筑发展的需求,基坑的不断加深,所以对基坑的支护技术要求比较严格,采用深基坑支护结构可以缓解地下水、土体对基坑产生的压力,保证深基坑的整体稳定性,施工质量和安全。
  2 工程概况
  以某工程作为案例分析,全长约1.5公里。一般段基坑深度不大于10.0 m,分区段采用大开挖方案及支护桩+内支撑方案。大开挖段基坑顶宽30 m,支护桩段基坑净宽度11 m。场地地下水埋藏类型属孔隙潜水,具有微承压性质,主要埋藏于卵石1层中、圆砾混粘性土2层次之。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流侧向径流补给,并以蒸发及向河流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每年6~9月为丰水期,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年变化幅度1.00 m~3.00 m。
  3 施工注意事项
  3.1 钻孔灌注桩
  (1)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
  (2)钻孔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数量不得少于两个,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的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试成孔经测试后,若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回淤等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考虑技术改进措施及重新考虑施工工艺。
  (3)成孔应严格控制缩径、坍孔、孔斜等现象。若超过规定要求,应进行处理。
  (4)成孔后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 mm。
  (5)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在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应按照规范采用相应的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但不宜大于1.15。
  (6)钻孔桩施工放线时,应综合考虑放线误差、钻孔桩施工误差及基坑开挖变形等因素,适当外放,务必确保钻孔桩不侵入限界,同时保证构件尺寸。
  (7)钻孔灌注桩可采用泥浆护壁法施工,必要时可采用套筒护壁。
  (8)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在起吊、运输、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点宜设于加强箍筋部位,分段沉放时,纵筋的连接须采用焊接,要特别注意焊接质量。由于桩顶部分混凝土与泥浆混杂,质量受到影响,混凝土实际灌注量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2倍桩径,以确保桩顶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9)钻孔桩应采取隔桩施工,在相邻桩混凝土终凝后再进行临桩的成孔施工。
  3.2 基坑支护开挖
  (1)基坑开挖必须在围护结构等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2)基坑开挖应充分应用“时空效应”理论,分层、分段挖土,要求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并按规定及时施加支撑预应力;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土坑暴露时间,要求一小段开挖及架设支撑的时间控制在8 h~12 h之内。
  (3)分层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2 m,分段长度一般不超过25 m,并应与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施工顺序相协调。
  (4)在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纵坡进行计算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纵坡的稳定。纵向放坡开挖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基坑外排水再回流渗入坑内,当施工期较长时,开挖边坡时宜做好边坡保护措施,每个台阶的纵向坡度不得陡于1:3。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防止坑底积水。
  (5)用机械挖土时,坑底应保留200 mm~300 mm厚土层用人工挖除修整,防止扰动。开挖至设计高程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基坑底标高应核实建筑施工图、主体结构施工圖等相关图纸后确定,严禁超挖或欠挖。
  (6)用机械挖土方式时,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在支撑上行走操作,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围护结构。
  (7)土方开挖时,弃土堆放应远离基坑坡顶线,严禁在坑边20 m范围内堆放弃土。
  (8)基坑开挖及施工期间,基坑周边5 m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堆载,5 m以外的施工荷载总值不得大于20 kN/m。
  (9)施工冠梁时可适当放坡开挖,开挖3 m范围内:禁止重载车辆、施工机械经过;禁止堆载;及时排走积水,并注意雨天防排水,防止地表水流入或渗入。冠梁基坑采用素喷50 mm厚混凝土护面,如开挖过程中发现坡面有裂纹等滑坡迹象时,及时挂钢筋网+土钉进行处理。
  3.3 支撑
  (1)在支撑安设时,应准确定位支撑轴线在设计标高处,保证支撑轴线与承压板的垂直,千斤顶要及时预加顶力,预加力达到设计要求(支撑安装允许误差)。
  (2)钢围檩安装前,以C25细石混凝土填平桩间凹槽;然后安装三角架、斜拉筋上部固定角钢,以膨胀螺栓紧固;吊装钢围檩,紧靠桩身平面,再安装斜拉筋并拉紧。   (3)据实测支撑长度,合理组装钢支撑。为使桩、腰梁、支撑结合紧密,并有效减少基坑外地层沉陷、减少围护桩桩体向内的位移,支撑安设好后,必须施加向外的预加轴力。预加轴力应根据施工监测情况分级施加,避免围护桩桩体发生向基坑外侧过大的变形。
  (4)钢支撑应随挖随撑,避免因支撑不及时造成围护结构过大的变形。
  (5)基坑开挖及回筑主体结构期间,严禁施工机具碰损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仅承担轴力,施工期间不得施加其它荷载,以免支撑系统因超载过大造成失稳。钢支撑须有复加预应力装置及防脱落措施。
  3.4 土方回填
  (1)回填条件。管廊基坑回填在地下外墙防水层与防水保护层完成之后进行,回填前應先将基底清理干净,清除积水杂物及其他不利于回填的材料,并采取截水措施防止表面滞水或施工用水流入填方区,以免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经业主、监理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后进行填筑。
  (2)回填方法。管廊基坑回填采用分层填土、对称压实的方法。管廊廊体两侧及管廊两侧各1 m顶板上80 cm回填80 cm灰土(体积比20:80)。以上位置采用人工及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灰土以上回填素土,回填到路面结构层底面,并采用压路机碾压,保护结构及防水层等部位的回填。控制每层回填压实后厚度在15 cm~20 cm范围内,以保证回填压实效果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对管廊防水层的保护。
  (3)回填质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根据土料及施工机具设备条件,通过试压试验检测确定。回填过程中根据设计或规范要求,对每层回填土密实度及其他要求进行检验,待检查合格报现场监理验收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当回填厚度不大于3 m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当回填厚度大于3 m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回填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路床范围压实度需满足相应位置路基设计要求。
  (4)对于钻孔灌注混凝土桩空洞位置采用片石填充,对于钢板桩支护形式钢板桩抽出后需及时回填大粒径的卵砾石土。
  (5)对于开挖基坑破坏的道路和地面,应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要求回填并恢复原状。
  3.5 基坑防水
  基坑施工时四周沿边坡顶部设置截水沟拦截地表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基坑周边需进行固化以防止地表水浸入。地表裂缝处应予以封堵,注意及时排走地势低凹处的积水。随着不断增加的开挖深度,在基坑支护体系中会有侧向变位现象发生,这属于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所以说,基坑支护监测的重点内容是研究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体系发生破坏并不是突发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预兆性,所以说,进行基坑支护监测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必要性。为了对现场施工进行更好,更科学的指挥,必须及时、充分的了解支护体系的受力状况,而通过监测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对周围环境又具有监测的必要性。这样对于掌握基坑周围土体变化以及支护的稳定状况等问题也是非常有利的,不仅如此,还能更好的了解施工对周围道路,地下管线以及房屋建筑等所造成的影响,使信息化施工能够得以实现,从而确保了基坑环境以及施工的安全。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他们对基坑的施工要进行定时监测,将监测资料及时告知相关单位,为及时分析提供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否运用到位。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与技术人员都必须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视程度,深入考察并探究影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有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完善策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等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佳君.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0):181.
  [2]符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环球市场,2019(15):260.
  [3]苏季航.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消费导刊,2019(14):209.
  [4]张永龙.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27):161-162.
  [5]刘继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砖瓦世界,2019(20):56.
  [6]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0,2(3):31-3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各类资源在城市中也得到了高度的集中,城市的交通运输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这使得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建设与完善,满足运输需求。由于城市混合交通流的特点,必然存在诸多道路交叉的问题。多路交叉一方面降低了交通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在目前城市交通运输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多路交叉问题越来越复杂,往往成为城市交通的“堵点”,因此
期刊
摘 要:铁路站台限界是铁路各种重要基础标准之一,它不仅关系到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同时还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精确的测量站台限界对铁路安全运输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旨在通过探讨站台限界测量方法,为站台限界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站台;建筑限界;限界测量;测量方法  1 工程概况   莞惠城际道滘站(含)至惠州客运北站(含)GDK2+  591.092~GDK105+930,正线全长99
期刊
摘 要:本文对120型制动阀作用不良分析,主要原因为滑阀阀面出现划伤引起的制动故障。通过对机器研磨后的滑阀采用“十字”阀面研磨法进行校准,发现制动阀运用一段时间后滑阀与滑阀座接触面之间的改性甲基硅油含量相比工艺改进前有明显增加,能形成稳定的油膜状态,从而使滑阀与滑阀座之间的润滑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铁路货车制动典型故障发生率。  关键词:铁路货车;120型制动阀;典型故障率;滑阀“十字”研磨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国际能源的形势变得逐渐紧张起来。身为高耗能的行业,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工作已然变成现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新型绿色建筑也可以叫作节能建筑,设计观念就是有效地借助可再生资源,就建筑开始的设计环节到后续的建造环节是都需要依据这个理念展开。而新型绿色建筑会比以往建筑更为关注节约环保,不只能够有效地限制能源消耗,还给住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增强住户在居住期间的舒适度。因为新型绿色建筑所具有
期刊
摘 要:本文为解决石家庄市交通拥堵问题,结合石家庄市现状,通过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机动车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ISM模型分析了石家庄综合交通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石家庄市交通在基础设施、通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借鉴国内外交通拥堵治理经验,对石家庄市交通问题从发展、创新、技术等角度提出使用新型智慧交通灯和新型索轨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交通拥堵问题在路面、空中分别得以解决,最终使得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新能源车辆出行特征,从出行强度、时空轨迹角度,挖掘车辆行为特征差异,构建表征车辆属性的指标维度,提出无监督学习中的聚类分析法,识别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场景,采用上海市新能源车辆数据进行验证,证明提出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新能源车;出行强度;时空轨迹;聚类分析  0 引言   随着充电技术不断成熟,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动力车辆得到了广泛推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石棉的危害及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和标准,简述了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及红外光谱法等多种测试技术差异,并简述了目前车用材料石棉测试现状,提出了比较适当的车用材料石棉检测方法建议。  关键词:石棉;检测;试验  0 引言   随着石棉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慢慢了解与认识到使用石棉植物纤维对人体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巨大危害。长期吸入大量环氧石棉纤维还有可能直接导致慢性肺
期刊
摘 要:2015年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门户枢纽国际化”和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内河航道高等化”,构建对内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对外面向东盟及欧洲国家纵深发展的国内国际水运大循环通道,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党建引领、水运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摘 要:为探究桥梁结构内力对长期挠度的影响,以两座桥墩形式相同的PC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阶段内力与位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内力分布决定梁体形态变化趋势,提高预应力弯矩与恒载弯矩比值可降低PC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  关键词:PC连续刚构桥;结构内力;长期挠度  0 引言   近年来,PC连续刚构桥出现的常见病害是跨中挠度较大[1,2]。早期的桥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对于梁体截面
期刊
摘 要:在汽车设计制造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的加工成型工艺,如钣金冲压成型、压铸成型、油箱吹塑成型、汽车包围等注塑成型等等,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配套不同的加工模具。当产线根据生产计划需进行模具更换时,就需要用到合适的模具搬运装置或工具来对模具进行搬运。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现有模具搬运装置的设计及使用上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企业冲床使用的可升降的简易模具搬运装置。  关键词:模具;搬运;装置;升降  0 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