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技巧之“鉴赏人物形象”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大致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两种。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像《祝福》中的祥林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他们的性格与命运无不为环境所决定。分析环境描写,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有些环境描写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特点,显露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如《林黛玉进贾府》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随着黛玉踏入贾府,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贾府这个簪缨世家的气派:宁、荣两府是“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御笔所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宾客也都是“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表明贾家的尊贵地位。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也不是寻常人家可比。这是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也正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里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二是通过环境描写,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特别是对那副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描写,把一个没落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
  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故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推进中描写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再现其活生生的个性。比如《祝福》“丧亲再到鲁家”部分,写祥林嫂花了十二鹰洋去捐门槛,这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前有出逃婆家与被卖贺老六时撞香案两次反抗),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捐了门槛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歧视了,而这正是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与神权毒害的结果。可见鉴赏人物形象要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物。
  三、分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把握其全面性
  小说中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具有多重性,要多角度加以分析。例如《祝福》里的线索人物“我”,一方面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与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卫道者界限分明,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牺牲品——祥林嫂虽然同情却又逃避责任,显示出性格中软弱的层面,可以说在促成祥林嫂死亡的众多因素中,“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优秀的作家总是借助笔下人物,来寄予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读者要通过人物形象,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1.肖像描写展示的是人物的外在特点。比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比较集中、典型的肖像描写共有四处,综观四处描写,可以看出一些细节的变化过程:祥林嫂的脸色由“青黄”“两颊却还是红的”变成“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直至临死前的“黄中带黑”;头发由“花白起来”变成“全白”;精神状态由初到鲁家时还有一点朝气变成后来的“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后又发展到“精神更不济了”“很胆怯”,最终“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些变化揭示出祥林嫂被当时的社会一步步折磨成“非人”的经过,同时明晰而巧妙地暗示了情节发展的进程。
  2.语言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所以从语言入手,就不难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一连串问话:“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段描写只有王熙凤问的话,却没有应答的话,而这种有问无答的描写实在耐人寻味,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她是个急脾气;第二,她在老祖宗面前可以连珠炮般地说话、提问,也是份儿、格儿;第三,她通过关心他人显示自己的能耐;第四,她极尽讨好老祖宗之能事,虽是对黛玉的关心,但更多的是在走过场。
  3.心理描写这一刻画人物的手段,在分析形象时不容忽视。如《老人与海(节选)》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
  此外,人物的行为与性格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而把握行动描写也是了解人物内心的重要手段。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图书馆里的空位
  ◎宋耀良
  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一个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郁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过去,还告诉说领导在院部二楼开会。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把东西放在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履,走了过去。
  她默默地在数着,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神情肃穆。猛然间,她又凄凉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生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关切中隐藏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宣告说。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
  她却俯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地颤抖,寂静的图书馆大厅,响起了一阵抽泣。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眼泪。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
  “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这泪中有悲,更有喜。”老馆长低沉地在一边自言自语。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门卫看来,“她”这次来是有什么要求,或想要求帮助解决些困难,因为门卫熟悉她,并感觉她的整个外表就像逃荒的难民。
  B.“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履,走了过去”,这句话突出反映了她在丈夫周年忌日来这里凭吊的沉重、压抑心情。
  C.“猛然间,她又凄凉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她的“喘气”“疲倦”既与远道跋涉有关,更是内在心境的外显。
  D.小说题为“图书馆里的空位”,这里的“空位”有实指、虚指两重含义,从虚指来说,它实际指的是丈夫未竟的事业。
  2.文中写到门卫和老馆长时用了“同情”“怜悯”两个词语,这反映了人们什么观念?对刻画“她”起什么作用?
  答:
  3.文中写道:“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请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品格。
  答:
其他文献
解题技巧  文言文閱读有个重要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句式和用法属于语法范畴。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大致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方面。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比如:  1.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期刊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不忘初心”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今因老病,重此证明,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关于“初心”,《三字经》解释为“性本善”,《华严经》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孟子》则认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
期刊
解题技巧  文言虚词,《考试大纲》要求同学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不是孤立单纯地考查虚词,而是考查虚词在一篇文言文中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规定了文言虚词考查的具体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虚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虚词在高考考题中多年未单独出题。只是有机渗透在古文阅读题和古文断句、古文翻译题中。  文言虚词的考
期刊
2019年5月13日凌晨,相声演员张云雷发文,为相声中的不当内容致歉。此前有网友发现,张云雷和杨九郎的相声中曾出现“大姐嫁唐山,二姐嫁汶川,三姐嫁玉树”“去部队慰安”等内容,引起巨大争议。  上述不良词句出现在相声里,被当成包袱来抖,当作哏来逗观众开心,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相声是一门表演艺术,往往会掺杂一些俚语,编排一些搞笑、转折的桥段,给观众带来欢乐。但是,相声表演者需要具备艺德,不能为了流量而
期刊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人物形象】  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
期刊
青春,就像一场盛大的迁移,在洗尽铅华后,有的人抵达诗和远方,有的人在迷惘中沉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起航。因为奋斗,我们才不会停下努力朝前的脚步;因为奋斗,我们才有恣意任性的资本;因为奋斗,我们才不枉年少青春!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我们都还年少,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远方,只知道在青春里放纵与骄傲。只有当你有了足够的能力,你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人生
期刊
近日,日本“国民作家”村上春树在《文艺春秋》杂志上发表文章《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第一次对外公布了其父亲曾是“侵华日军”,并曾经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  村上春树表示,父亲曾向他断断续续讲过参与侵华战争的经历,这也是他后来与父亲疏远的真正原因,因为他是侵华日军的直系后代,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历史的原罪,他不得不接过父亲的战争记忆。  作为广受中国读者喜欢的作家,村上的坦白让人们对他的尊敬
期刊
对于弟子救人获得报酬这一行为,孔子赞赏有加;而对于弟子赎人不报账的行为,孔子却严厉批评。在孔夫子看来,高尚的道德并不排斥正当的利益追求,只有當道德追求合乎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追求,才能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鲁迅先生曾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此话确然,只有那些普通人都能做到,而且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道德行为才更富有生命力。我们的
期刊
近年来,新话题作文均要求“题目自拟”,题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得分高低。  尽管作文要求明确地写在试题上,但是,总有部分同学简单机械地套用话题直接作题目,或拟出来的题目偏离话题,或题目不符合文体,或题目落入俗套,甚至缺少题目。题目拟好了,就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就等于擦亮了文章的眼睛。  一、巧用修辞拟题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来拟题,可以使题目形象生动,别致清新,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如用比喻拟题的,有
期刊
【编者按】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判作文高下的主要依据之一。面对同一材料,有的同学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有的同学尽显真知灼见,令读者眼前一亮。使用同一素材,有的同学满纸陈词滥调,俗不堪言;有的同学变换角度看问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章要求深刻,旨在强调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即要求文章富有哲理性,观点具有独创性,思维富有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