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文言虚词,《考试大纲》要求同学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不是孤立单纯地考查虚词,而是考查虚词在一篇文言文中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规定了文言虚词考查的具体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虚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虚词在高考考题中多年未单独出题。只是有机渗透在古文阅读题和古文断句、古文翻译题中。
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有时考查一下兼词和复音虚词。
文言虚词释义的方法有:
一、看对象
有些文言虚词其实意义并不虚。在古代往往充当实词。这时候,可从意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辨其对象。
如“其”在古代,有时候是第一人称代词,含义是“我”“自己的”,有时含义是第三人称的“他”“她”或“他们”。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的“其”表示的对象就是“他”“他们”,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中的其指的对象则是第一人称“我”或“自己”。
因此,大家不要一看到“其”就武断地认为对象都是指“他”或“他们”。
二、看意义
有的虚词义项比较多。具体到某一个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什么,要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含义。如“何”有时指what(什么),有时指when(什么时候),有时指why(为什么),有时指how(多么)。如: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何”的意义是why,为什么)②嗟乎!情之误,何其大也!(“何”的意义是how,多么)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的意义是what,什么。何以、以何,意为“用什么”。)
三、看位置
虚词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往往不同。
如“为”放在句尾,且处于反问句中,其含义往往是语气词“呢”,表反问。如“奚以至九万里而南为?”翻译: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外的南方呢?
“为+名词”的句子,往往充当表原因的介词。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四、看语法结构
如“之”前有动词,“之”往往是宾语,代词。如“先妣抚之甚厚”,“抚之”是动宾短语,“之”代“妪”,作宾语。
“之”用于主谓之间,主要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用于两个名词之间,必作定语的标志“的”。如“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即蜀国边远的地方。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如“其”,语气不同,用法也不同。
1.其李将军之谓也。(其表推测,可翻译为“大概”。)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表反诘语气,可翻译为“难道”)
3.吾其还也。(“其”表商量语气,可翻译为“还是”。)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六、对应推断
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构成的对偶句、对偶短语,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如“因利乘便”,“乘”是“趁着”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断此处的“因”也是“趁着”。
七、看复句前后暗含的逻辑关系
复句中各分句前后暗含的逻辑关系不同,则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如“而”,可表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此处的“而”可译为“和”。
也可表假设关系,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此处的“而”可译为“假如”“如果”。
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处的“而”可译为“而且”“并且”。
也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如“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先整理军容,行装,再出发。动作有先有后,承接可成。
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此处的“而”可译为“可是”“却”。
八、标志辨识法
有些虚词,常常是倒装句的特殊标志。如“名词+之+形容词”,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如此。
“名词+之+动词”,往往是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为……所……”通常是被动句的标志。如“毋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所+动词”表示“……的人、事、物”。如“君子所爱,不宜示人”,“所爱”即所喜欢的东西。
九、类比联想法
即发现某个文言虚词出现在句子中时,可由此及彼,迅速联想起其他最相近最类似的含有此虚词的句子,进行意义和用法的试用、试移。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不拘于时”的“于”是啥含义、用法?拿不准。不妨联想“而君幸于赵王”,进行类比迁移,可知此处的“于”是表被动。
十、看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如“与”可作动词,如“朝过夕改,君子与之”,“与”是“赞许”的意思。
“与”可作连词,并列关系,如“吾與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此处的“与”可译为“和”。
“与”可作介词,如“尔翁归,自与汝复算尔”,此处的“与”可译为跟。
“与”还可作句末语气助词,通“欤”,如“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
十一、合并同类项
文言虚词的意义相同相近相似者,一组一组的,一串一串的,往往有很多。如“而”“尔”“若”“女”“乃”等皆可表示第二人称“你”。如“家祭无忘告乃翁”“而翁归,自与女复算耳”“若辈皆且为所虏”等。 又如“乎”“然”“焉”等虚词,与前面的叠音式形容词组合在一起,都可以表示“……的样子”。如“恢恢乎天网疏而不漏”“浩浩乎如凭虚御风”,“盘盘焉,囷囷焉”,“忙忙然如丧家之犬,急急然如漏网之鱼”。
“乃”“则”“即”“为”均可以充当判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等。
对这些同义词或近义词,一组一组地学,一串一串地记,效果十分明显。
文言文虚词复习备考的方法还有很多。自己揣摩出来的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专项训练
指出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拔剑撞而破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恂恂而起
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大声发于水上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乃敢与君绝
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11.家祭无忘告乃翁
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4.入則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18.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19.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20.相如因持璧却立……
2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2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
23.不出,火且尽
2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2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6.于是余有叹焉
27.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28.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9.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0.何陋之有
31.填然鼓之
3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3.其真无马邪
34.吾其还也
35.秦亦不以城予赵
36.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37.徒以吾两人在也
文言虚词,《考试大纲》要求同学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不是孤立单纯地考查虚词,而是考查虚词在一篇文言文中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规定了文言虚词考查的具体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虚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虚词在高考考题中多年未单独出题。只是有机渗透在古文阅读题和古文断句、古文翻译题中。
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有时考查一下兼词和复音虚词。
文言虚词释义的方法有:
一、看对象
有些文言虚词其实意义并不虚。在古代往往充当实词。这时候,可从意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辨其对象。
如“其”在古代,有时候是第一人称代词,含义是“我”“自己的”,有时含义是第三人称的“他”“她”或“他们”。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的“其”表示的对象就是“他”“他们”,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中的其指的对象则是第一人称“我”或“自己”。
因此,大家不要一看到“其”就武断地认为对象都是指“他”或“他们”。
二、看意义
有的虚词义项比较多。具体到某一个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什么,要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含义。如“何”有时指what(什么),有时指when(什么时候),有时指why(为什么),有时指how(多么)。如: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何”的意义是why,为什么)②嗟乎!情之误,何其大也!(“何”的意义是how,多么)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的意义是what,什么。何以、以何,意为“用什么”。)
三、看位置
虚词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往往不同。
如“为”放在句尾,且处于反问句中,其含义往往是语气词“呢”,表反问。如“奚以至九万里而南为?”翻译: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外的南方呢?
“为+名词”的句子,往往充当表原因的介词。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四、看语法结构
如“之”前有动词,“之”往往是宾语,代词。如“先妣抚之甚厚”,“抚之”是动宾短语,“之”代“妪”,作宾语。
“之”用于主谓之间,主要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用于两个名词之间,必作定语的标志“的”。如“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即蜀国边远的地方。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如“其”,语气不同,用法也不同。
1.其李将军之谓也。(其表推测,可翻译为“大概”。)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表反诘语气,可翻译为“难道”)
3.吾其还也。(“其”表商量语气,可翻译为“还是”。)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六、对应推断
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构成的对偶句、对偶短语,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如“因利乘便”,“乘”是“趁着”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断此处的“因”也是“趁着”。
七、看复句前后暗含的逻辑关系
复句中各分句前后暗含的逻辑关系不同,则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如“而”,可表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此处的“而”可译为“和”。
也可表假设关系,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此处的“而”可译为“假如”“如果”。
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处的“而”可译为“而且”“并且”。
也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如“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先整理军容,行装,再出发。动作有先有后,承接可成。
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此处的“而”可译为“可是”“却”。
八、标志辨识法
有些虚词,常常是倒装句的特殊标志。如“名词+之+形容词”,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如此。
“名词+之+动词”,往往是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为……所……”通常是被动句的标志。如“毋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所+动词”表示“……的人、事、物”。如“君子所爱,不宜示人”,“所爱”即所喜欢的东西。
九、类比联想法
即发现某个文言虚词出现在句子中时,可由此及彼,迅速联想起其他最相近最类似的含有此虚词的句子,进行意义和用法的试用、试移。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不拘于时”的“于”是啥含义、用法?拿不准。不妨联想“而君幸于赵王”,进行类比迁移,可知此处的“于”是表被动。
十、看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如“与”可作动词,如“朝过夕改,君子与之”,“与”是“赞许”的意思。
“与”可作连词,并列关系,如“吾與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此处的“与”可译为“和”。
“与”可作介词,如“尔翁归,自与汝复算尔”,此处的“与”可译为跟。
“与”还可作句末语气助词,通“欤”,如“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
十一、合并同类项
文言虚词的意义相同相近相似者,一组一组的,一串一串的,往往有很多。如“而”“尔”“若”“女”“乃”等皆可表示第二人称“你”。如“家祭无忘告乃翁”“而翁归,自与女复算耳”“若辈皆且为所虏”等。 又如“乎”“然”“焉”等虚词,与前面的叠音式形容词组合在一起,都可以表示“……的样子”。如“恢恢乎天网疏而不漏”“浩浩乎如凭虚御风”,“盘盘焉,囷囷焉”,“忙忙然如丧家之犬,急急然如漏网之鱼”。
“乃”“则”“即”“为”均可以充当判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等。
对这些同义词或近义词,一组一组地学,一串一串地记,效果十分明显。
文言文虚词复习备考的方法还有很多。自己揣摩出来的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专项训练
指出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拔剑撞而破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恂恂而起
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大声发于水上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乃敢与君绝
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11.家祭无忘告乃翁
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4.入則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18.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19.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20.相如因持璧却立……
2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2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
23.不出,火且尽
2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2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6.于是余有叹焉
27.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28.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9.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0.何陋之有
31.填然鼓之
3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3.其真无马邪
34.吾其还也
35.秦亦不以城予赵
36.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37.徒以吾两人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