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它是一个社会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化的新产物。然而在社会进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对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进行介入,帮助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最终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90-0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很大的变化,由此就产生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他们最终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并且将他们托付给家里的亲属代为照看,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就出现了。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约为5800万人,而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就多达4000万,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笔者希望通过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能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加以介入,使研究的问题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针对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的概述
在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上,基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是在他们的年龄、范围及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国外学者詹姆斯·莫瑞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其中,国内学者叶敬忠是比较系统研究留守儿童的人。他认为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 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他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总结为四种,即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
在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目前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王章华、戴利朝。他们将此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1)认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2)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设施建设匮乏;(3)专业人员缺乏,管理存在漏洞;(4)家庭教育缺失,其监护人往往没有精力或能力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1.2.2 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评价
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制度的原因,也有学校、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而城乡二元分割是导致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在对研究对象的界定上,他们不仅存在于农村社区之中,在城市中也是存在的,在不同省份和地区都存在,针对他们的普适性要能够考虑;同时,还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大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个案访谈、观察等方法加以运用。
2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家庭功能的相对弱化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基础的环境,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外出打工,因此减少了与孩子的联系,致使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功能错位的现象;同时沟通方式比较单一,父母在角色上的长期缺位,使得家庭结构呈现出一个不完整的状态,家庭初级群体在教育功能上弱化。
H留守儿童今年五岁,常年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在广东砖厂打工,收入很少,为了节省路费,他们已经快三年没有回家了。她很聪明,也很好学,总是缠着奶奶教他数数,奶奶没念过书,教其数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H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居在两地,缺乏父母最基本的照顾,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式有限,造成了家庭中父母所扮演的最基本的角色功能的缺失。除此之外,其隔代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程度有限,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对孩子的辅导和监督束手无策。如果一个家庭的功能不能够良好地运作,孩子同样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甚至会产生失范行为。
2.2 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
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贯穿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每个孩子都要从中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由于村里没有幼儿园,H留守儿童每天都会一个人站在村口远远地望着那些上学的孩子。她常常站在教室的门口,虽然听不懂,但她的神情甚至比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要投入,她很想像其他孩子一样有自己的课桌、板凳和书包。
该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的一个瓶颈,是由于地处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的因素,整个学校的基础教育体系薄弱,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很少,不能够得到最新的教育信息;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其扶持的力度和投入的经费十分有限,教育资源也十分匮乏等因素,因而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同时,有些留守儿童由于户籍的原因,不能够正常进入学校学习,一些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小学也非常有限。
2.3 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在城乡之间流动,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究其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数量十分有限,政府对其所投入的教育经费和资源差异也十分明显,使得生活在农村中的留守儿童很难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对于国家政府来说,其财政支出的费用有限,相关部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甚少,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使是一些公共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也不是很到位,甚至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就导致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政策监督和规范机制,落实有利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法规。 3 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策略
3.1 构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其家庭功能的相对弱化,因此,将二者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相结合并加强他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2)国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在教育方面的需求。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社区等形式,同时结合志愿者群体、组织、个人来对其进行支持和帮助。
(3)对于留守儿童个体本身来说,他们也应该对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将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作用。
3.2 健全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国家应该在此问题上提供权益和法律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并且确保他们在教育方面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城市和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的漏洞很大,教育观念的落后和陈旧,教育资源的短缺和紧张,学校环境和条件的简陋等,都远远不及城市中孩子在教育问题上的选择性多样,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3.3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教育问题中的必要性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在从事的这项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来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解决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健全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体系,让他们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章华,戴利朝.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09(7):30-33.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90-0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很大的变化,由此就产生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他们最终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并且将他们托付给家里的亲属代为照看,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就出现了。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约为5800万人,而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就多达4000万,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笔者希望通过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能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加以介入,使研究的问题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针对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的概述
在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上,基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是在他们的年龄、范围及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国外学者詹姆斯·莫瑞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其中,国内学者叶敬忠是比较系统研究留守儿童的人。他认为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 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他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总结为四种,即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
在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目前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王章华、戴利朝。他们将此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1)认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2)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设施建设匮乏;(3)专业人员缺乏,管理存在漏洞;(4)家庭教育缺失,其监护人往往没有精力或能力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1.2.2 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评价
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制度的原因,也有学校、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而城乡二元分割是导致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在对研究对象的界定上,他们不仅存在于农村社区之中,在城市中也是存在的,在不同省份和地区都存在,针对他们的普适性要能够考虑;同时,还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大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个案访谈、观察等方法加以运用。
2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家庭功能的相对弱化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基础的环境,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外出打工,因此减少了与孩子的联系,致使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功能错位的现象;同时沟通方式比较单一,父母在角色上的长期缺位,使得家庭结构呈现出一个不完整的状态,家庭初级群体在教育功能上弱化。
H留守儿童今年五岁,常年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在广东砖厂打工,收入很少,为了节省路费,他们已经快三年没有回家了。她很聪明,也很好学,总是缠着奶奶教他数数,奶奶没念过书,教其数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H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居在两地,缺乏父母最基本的照顾,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式有限,造成了家庭中父母所扮演的最基本的角色功能的缺失。除此之外,其隔代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程度有限,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对孩子的辅导和监督束手无策。如果一个家庭的功能不能够良好地运作,孩子同样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甚至会产生失范行为。
2.2 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
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贯穿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每个孩子都要从中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由于村里没有幼儿园,H留守儿童每天都会一个人站在村口远远地望着那些上学的孩子。她常常站在教室的门口,虽然听不懂,但她的神情甚至比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要投入,她很想像其他孩子一样有自己的课桌、板凳和书包。
该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的一个瓶颈,是由于地处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的因素,整个学校的基础教育体系薄弱,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很少,不能够得到最新的教育信息;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其扶持的力度和投入的经费十分有限,教育资源也十分匮乏等因素,因而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同时,有些留守儿童由于户籍的原因,不能够正常进入学校学习,一些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小学也非常有限。
2.3 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在城乡之间流动,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究其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数量十分有限,政府对其所投入的教育经费和资源差异也十分明显,使得生活在农村中的留守儿童很难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对于国家政府来说,其财政支出的费用有限,相关部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甚少,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使是一些公共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也不是很到位,甚至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就导致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政策监督和规范机制,落实有利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法规。 3 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策略
3.1 构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其家庭功能的相对弱化,因此,将二者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相结合并加强他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2)国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在教育方面的需求。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社区等形式,同时结合志愿者群体、组织、个人来对其进行支持和帮助。
(3)对于留守儿童个体本身来说,他们也应该对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将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作用。
3.2 健全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国家应该在此问题上提供权益和法律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并且确保他们在教育方面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城市和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的漏洞很大,教育观念的落后和陈旧,教育资源的短缺和紧张,学校环境和条件的简陋等,都远远不及城市中孩子在教育问题上的选择性多样,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3.3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教育问题中的必要性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在从事的这项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来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解决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健全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体系,让他们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章华,戴利朝.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09(7):30-33.